編按:正在菲律賓參與演習的第一多域特遣部隊及其「中程戰力」機動發射車。(圖片來自Naval News)
【軍事博評】
張競:
解讀美軍中程導彈現身菲國演習
2024-04-22 09:39:07 香港輕新聞 Lite News Hong Kong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2024年4月7日隸屬於美軍第一多域特遣部隊(1st Multi-Domain Task Force)第3野戰砲兵團(3rd Field Artillery Regiment)第5遠程火力營(5th Long Range Fire Battelion)第C連之「中程戰力」(MRC:Mid-Range Capability)機動發射車、指揮車與後勤車組,裝載於美國空軍C-17「全球霸主」(Globalmaster)遠程運輸機,歷經15個小時8千英里遠程機動飛航後,順利抵達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空軍基地,參加美菲「堅盾2024」(Salaknib 2024)聯合演習。
美軍派遣前述兵力參加聯合演習入境菲律賓後,部隊動態很快就遭致曝光;美國陸軍隨即在15日對外證實此事。但是由於美軍在發布訊息時,所使用「部署」(deployment)辭語,遭致刻意解讀並暗示成似乎美軍將派遣該部隊兵力長期進駐菲律賓。
再加上美國陸軍太平洋司令佛林上將確實曾在2023年11月18日出席智庫哈利法斯國際安全論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時,公開宣稱預計在2024年,會將前述亦被稱為「暴風」(Typhon)之火力打擊系統,部署至印太地區。但當時佛林上將拒絕透露詳細時間與地點,媒體紛紛臆測可能是尚未與他國政府達成協議,甚或有可能調整至進駐關島;但不論如何,佛林將軍倒是明確排除將該系統配置於美國西岸之可能性。
編按:不過需要留意的是,這種陸軍分擔火力分散版本戰略與反艦攻擊任務,某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國在太平洋部署的困境:海軍需要分兵至大西洋和印度洋,本身所受困於由於發展失誤,新式軍艦建設很多都半途而廢或大幅建遲建造,加上全核化航母帶來的妥善率降低,以及本土維修(乃至建造)能力衰退,太平洋方向能部署的海上力量還是難以增加(不減少已經謝天謝地了)……圖為因為各種似乎沒必要的原因而搞到要大幅延誤、甚至要2029年才能服役首艦的美國海軍新世代護衛艦星座級。(圖片來自連結)
儘管菲律賓政府並未說明前述兵力是否將長期進駐該國,但就目前各種客觀跡象顯示,此等美軍新型中程飛彈部隊兵力恐怕僅是到菲律賓參加演習,同時驗證未來依據威脅態勢與任務需求,機動進駐菲律賓境內可能性。但果不其然,媒體就開始積極渲染美軍將運用該系統劍指北京,其火力涵蓋範圍不僅可覆蓋南海,甚至還可遠及華南進行對地打擊任務,但卻讓此系統真正能耐與實際動態受到嚴重誤解;在此為《輕新聞》讀者說明如下,期能正確理解相關資訊。
編按:可裝載暴風系統各種中程對地導彈的標準裝運貨櫃 / 發射器模組MK70 mod 1。當早幾年有國家批評俄國人在搞集裝箱貨櫃發射器時,不知他們對於美軍自己也搞出具標準貨櫃尺寸的多用途發射器又有何感想?(圖片來自網絡)
首先必須指出,美軍軍備系統編號Mk70 Mod1被稱為「暴風」之「中程戰力」系統為美國陸軍針對既有「標準6型」(SM-6:Standard Missile 6)或是更精準定義為軍品編號RIM-174之「標準增程主動飛彈」(ERAM:RIM-174 Standard Extended Range Active Missile)地對空飛彈,以及戰斧(TLAM:Tomahawk Land Attack Missile)地對地導彈,集運輸、起豎以及發射三項功能,並依據國際標準組織以編號668:2020所規範40呎國際海運貨櫃規格標準,以便改裝美國海軍編號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vertical launch system),所設計發展之運輸起豎發射車(TEL:transporter erector launcher)、指揮車以及後勤支援車組系統。
編按:第一多域特遣部隊的真正主力武器LRHW,一種能裝備高超音速滑翔彈頭(但似乎不是具備真正乘波體的高滑彈道)的中程彈道導彈。然而這種武器要到今年才進行實彈測試,已開始裝備的部隊都沒有導彈,只有發射器和操作系統。
其任務定位職能為搭配預計取代美軍編號MGM-140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Army Tactical Missile System)「精準打擊飛彈」(PrSM:Precision Strike Missile)之短程打擊火力,以及射程較「中程戰力」系統更遠,命名為「遠程超高音速武器」(LRHW:Long-Range Hypersonic Weapon),但卻仍被美軍定位成中程地對地打擊火力等初步完成研發測試,並且尚未完成整個兵力部署方案兩項系統,以便補足這兩種對地火力打擊系統中間空隙,構成完整無隙銜接之野戰用兵對地火力打擊網。
其次亦要指出,由於「暴風」系統不但能夠裝儎對地打擊武器,同時亦能同時配備對空防禦導彈,對於經常要配屬防空飛彈兵力,以便提供對地打擊導彈部隊野戰防空掩護之兵力編組需求來說,本身系統能夠同時配備對地打擊以及對空防禦精準導引武器,確實是會降低不同單位配屬支援作業協調複雜度,同時由於本身就是受到空中威脅目標,防空接戰程度將會更加積極。
編按:第一多域特遣部隊的編制架構。 雖然可裝備多用途的SM-6遠程防空導彈,但其防空營仍是使用仍在發展中的"持久盾"短程要地防空系統,該系統主要裝備AIM-9X空對空飛彈的地對空改良型。(圖片來自The Drive: WAR ZONE)
但是反過來說,相同單位必須同時兼顧對空警戒防禦,隨時準備接戰空中威脅,但又要同時承擔對地打擊任務,整個接戰流程能否順遂無礙?對比藉由其他專職負責防空兵力提供掩護支援來說,是否接戰狀況會更理想?未來恐怕還要透過實戰驗證,才能獲得結論。不過必須提醒儘管該系統能夠配備兩種飛彈,但為使任務單純化,讓其依據狀況需求與兵力編組,專門負責對地火力打擊,或是在必要時,轉變成為防空掩護兵力,其實亦有可能。
再者就要強調,前述三項兵力組合構想,其實是源自美國陸軍「遠程精準火力」(LRPF:Long Range Precision Fires)發展方案,而且鮮少人獲悉,其實「暴風」系統已經從前述原有「中程戰力」(MRC:Mid-Range Capability)發射組,更改名稱成為「戰略中程火力」(SMRF:Strategic Mid-Range Fires)系統。其隸屬於「多域特遣部隊」之兵力編組架構,早在2021年3月16日就透過美國陸軍行政體系首長陸軍參謀長政策文件,對外公開完整資訊。(讀者請參閱https://crsreports.congress.gov/product/pdf/IF/IF12135)
編按:暫時而言,無論是戰斧BLK VI還是標準六型,都並非隱身構形,對於相控陣變白菜的解放軍而言,還是較易發現的存在。至於如陸射版LRASM彈械嘛……可能由於彈葯昂貴且量產仍少,雖然也有艦射型號,生產上仍維持空射優先,艦射還未有購買計劃,而陸射版還在發展中,故究竟多少年後才能整合至颱風系統中,仍然是一片疑問。(圖片來自連結1及連結2)
不過儘管前述三種對地打擊火力系統,都以連級編制隸屬於「戰略火力營」(Strategic Fires Battalion),但在整個兵力編制組織表中,還有同樣直屬於旅級編制「多域特遣部隊」,並且與「戰略火力營」相同等級之「防空營」(Air Defense Battalion);因此透過慣常配屬模式,由防空營派遣連級防空兵力,搭配戰略火力營對地打擊火力連級兵力,共同納入編組執行任務,看來可能性最高。此外雖然在政策說帖上,不斷強調前述三項不同系統可構成完整涵蓋火力網;但在實際派遣部署與戰場用兵時,未見得會將三種兵力同時投入作戰。
5營D連的「發射架組作戰中心」指揮車,暫時還未有公開內部架構,而且金次演習中好像還未有人拍到這指揮車的片段。(圖片來自連結)
因此當各方關注「暴風」系統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現身參與聯合演習時,其實更應注意到究竟是由何等兵力與其搭配,由何等兵力提供其空防掩護,抑或是由其本身透過編制內,承載「發射架組作戰中心」(BOC:battery operations center)之指揮車,統籌指揮配備不同飛彈之運輸起豎發射車,自行提供防空掩護,恐怕才是觀察解讀該系統參與演習真正門道所在。
編按:當然,地面機動部署還是有相當問題的,這是因為解放軍所擁有的周邊區域實時監控能力(包括大量中小型偵照衛星及大型無人機)已相當強,有能力在較短時間內發現這些陸上機動部署的火力點,且也有能力發動大型無人攻擊機作遠程攻擊,這些陣地的安全性似乎先天比船艦就「低一級」,真正到戰時其實還是較容易受攻擊的……圖為演習期間剛好飛越呂宋半島西部海域;並被一名剛由馬尼拉灣出海的攝影師拍到的WZ-7大型遠程無人偵察機。(網絡圖片)
最後必須指出,因為參與聯合演習機動部署至呂宋北部,其實是與長期進駐差異甚大;假若該部隊是要長期進駐菲律賓,相關營區建設,再加上結合用兵構想,所必須構築經營之陣地與戰術機動道路,絕對引起各方關注,絕對難以讓相關資訊保持到滴水不漏地步。
不過從演習兵力低調入境菲律賓,隨後在各方查詢後,才由美國陸軍對外證實,顯然各方確實有理由表達關注。但就以往美軍任何平時兵力調防或是進駐他國方案來說,絕大部分都會事先公開,甚至連1970年代美蘇打算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兵力,引發美蘇對抗升溫,歐洲各國極度不安,在當時都未曾採取秘密方式進行,其實就是考量到當初蘇聯在古巴秘密部署導彈,曾經引發古巴危機,因此雙方都不希望再重蹈覆轍。
編按:由現時還未有建設相關長駐營區等,估計美軍現時還是以臨時佈置形式必要時「出現」在關鍵地方,以免盟友為難,所以現在的形式還是以運輸機運送全群的作戰裝備到臨時任務區。(美國陸軍圖片)
華盛頓與北京雖然對抗態勢未見解緩,但美菲兩國國安高層應當還沒打算,甚或是愚蠢到要搞出個亞太版古巴飛彈危機,但從「暴風」系統部署至菲國參與演習,未曾事先對外公開,確實是思慮不夠周詳,處理手法亦稍嫌粗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