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從漢光實兵操演談國軍「去中心化指揮管制」 》《聯合報

《揭仲:從漢光實兵操演談國軍「去中心化指揮管制」 》《聯合報

揭仲觀點:
從漢光實兵操演談國軍「去中心化指揮管制」
 

2024-07-25 06:50 風傳媒

揭仲*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淡江戰略所兼任助理教授。

《揭仲:從漢光實兵操演談國軍「去中心化指揮管制」 》《聯合報
漢光40號演習,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南竿守備大隊混砲連展開航道封鎖實彈射擊,砲班於彈藥發射後,迅速裝填彈藥。(軍聞社提供)

國軍漢光40號演習實兵操演已於7月22日正式展開,演練重點除首次實施的「演習狀況不預先公布、由統裁部臨時下達」外,另一個就是「去中心化指揮管制」,以驗證國軍近年在建構「分散式指揮管制機制」方面的成效。

為何需要「去中心化」

國軍在1995年至1996年的臺海飛彈危機後,為提升聯合作戰效能,以「博勝」為代號,透過軍售向美國採購Link-16數據鏈系統,以納入國軍指管通資情監偵(C4ISR)系統,讓位於衡山指揮所(以下簡稱衡指所)的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不僅能匯集國軍主要感測系統所偵獲的共軍動態訊息,也能和國軍十大戰略執行單位的指揮系統形成戰場共同圖像,並進行情資即時交換,同步進行聯合作戰指揮管制。

當「博勝」案於2010年完成後,國軍聯合作戰指揮效能與戰場管理能力大幅提升,例如衡指所無論是傳遞重要作戰情資,或下達指令至空軍在空之F-16戰機、海軍各主力水面艦與陸軍軍團指揮部所需時間,由以前的4小時縮短為幾秒之內。衡指所在必要時,甚至可依據E-2T預警機或海軍基隆級驅逐艦所提供的共軍戰機目標資訊,第一時間分享給在空的F-16戰機;讓後者可在不開啟自身雷達、不暴露自身位置的狀況下,從百公里外用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發動攻擊。

然而,鑒於衡指所的樞紐地位,當共軍遠距精準打擊能力快速成長後,衡指所與若干重要的C4ISR關鍵節點,就成為共軍武力犯臺時,於開戰之初就務必運用「聯合火力打擊作戰」設法摘除的「首戰關鍵目標」;藉以產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破壞、甚至癱瘓國軍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的效能。

面對共軍在「聯合火力打擊作戰」能量的明顯成長,如何確保戰時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的效能,避免在共軍一擊之下即被癱瘓,就成為當務之急;使「去中心化指揮管制」,成為近年國軍建軍備戰的重要課題。

《揭仲:從漢光實兵操演談國軍「去中心化指揮管制」 》《聯合報
漢光40號演習,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南竿守備大隊混砲連展開航道封鎖實彈射擊,官兵檢整彈藥。(軍聞社提供)

「去中心化」之意義

所謂的「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採取各種手段來保護原本「單一中心」的功能,克服現代化聯合作戰體系「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弱點。

「去中心化」的概念來自網際網路,指在一個擁有眾多關聯節點的系統中,沒有絕對、固定的中心節點存在,每個節點都可成為中心,但這些中心都是階段性、非強制性的。這種節點與節點間體現為平等開放的系統結構,稱為「去中心化」;至於「中心化」則強調系統中存在中心,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

依照中共《解放軍報》的比喻,傳統的「中心化」組織如同蜘蛛,智力集中在大腦,只要把蜘蛛的頭部摘除,蜘蛛就會死亡;而「去中心化」組織則如同沒有頭部的海星,其智能分布在身體各處,就算切掉一部分,其他部分仍能繼續存活,且行動能力不會受到明顯的影響,使殺死海星遠比殺死蜘蛛困難得多。

換言之,如果能將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的中心功能分散到整個作戰體系中,形成如同海星的體系,就能讓對手找不到可在一擊之下,癱瘓整個體系的目標,化解傳統聯合作戰架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結構性弱點。

近年國軍指管系統「去中心化」之主要模式

要做到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的「去中心化」,理論上最好能將衡指所的中心功能,分散到數個可彼此自動接替任務的「次中心」上;使得就算某個「次中心」受損,其他「次中心」也能自動調整分工狀況,一定程度地接替受損「次中心」的功能,讓整個系統的效能不會迅速降低。

但這代表每個「次中心」都要能夠和國軍主要的情監偵系統,與主要的戰略執行單位、甚至戰術單位建立聯繫,不僅系統建置金額龐大,且所需的自動調整分工等技術也還未成熟。

因此,近年國軍指管系統的「去中心化」,是採「備份中心」的途徑;也就是提升其他國軍高階指揮所的聯合作戰指揮功能,例如陸軍司令部作戰指揮中心、空軍空中作戰指揮部指揮中心,與北、中、南各戰區指揮中心等,使這些強化後的指揮所成為預備指揮中心,可在衡指所的功能部分甚至全部受損時,接替局部的聯合作戰指揮,維持國軍有組織的抵抗於不輟。而預備指揮中心接替衡指所進行局部的聯合作戰指揮,研判會是今年實兵演練的重點項目。

理論上,這些預備指揮中心的功能最好和衡指所差不多,成為衡指所的「雙胞胎」甚至是「多胞胎」;但現實世界中,國防部並沒有那麼多的預算來建置數套完整的聯合作戰指揮系統,也不可能有好幾組受過完善訓練的聯合作戰參謀,使國軍前述預備指揮中心,實際上只能接替一部分衡指所的功能。

換言之,當預備指揮中心接替衡指所的任務時,國軍的聯合作戰效能雖未全數喪失,但無可避免會明顯下降;這又使「任務式指揮」成為國軍另一個訓練重點。

《揭仲:從漢光實兵操演談國軍「去中心化指揮管制」 》《聯合報
漢光四十號演習,國軍憲兵部隊與警方在台北松山機場附近的復興北路地下道進行聯合演練。(柯承惠攝)

任務式指揮

所謂「任務式指揮」是上級只賦予任務、說明意圖,並配置達成任務所需的資源,至於如何行動則由受命者自行規劃;同時為確保下級自行規劃的行動不會偏離任務或上級的意圖,有賴各級指揮參謀人員在思維方式上的一致。

這種指揮模式除了可減少上級單位的指揮負擔,讓下級單位可以因時、因地制宜外,另一個優點是當個別單位喪失與上級、甚至其他同級單位的聯繫時,仍能獨立採取行動,設法確保任務達成。

特別是當衡指所功能受損,其他預備指揮所接替聯合作戰指揮任務時,由於整體功能下降,可能導致部分單位無法再與上級或友軍單位取得聯繫,這時就有賴各級指揮官依據防衛作戰計畫、被賦予之任務與上級的意圖,自行決定如何行動,確保抵抗不中斷。

然而,國軍地面部隊自戰區以下之各級野戰部隊,其C4ISR系統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陸續推動現代化;旅級以下單位又缺乏現代化的情報蒐集裝備,使國軍地面部隊無論在戰場情報、火力協調、火力支援申請與網路資電作戰等方面,都非常依賴上級的支援與指導。

這使國軍地面作戰部隊萬一與上級和友軍斷聯,就很可能會出現無所適從、甚至不敢行動的情形。因此漢光40號實兵演練所強調的「去中心化指管」,除驗證各預備指揮機構戰時接替指揮的情形,也要訓練各級地面部隊指揮參謀人員熟習在通訊斷聯下,如何繼續行動。

※ ※ ※ ※ ※

《揭仲:從漢光實兵操演談國軍「去中心化指揮管制」 》《聯合報
漢光40號演習22日展開,第四作戰區333旅出動多輛戰甲車前往戰術位置待命,馬路兩旁有200多位小朋友高舉國旗大喊加油,國軍官兵也在車上比讚回應。記者劉學聖/攝影

【重磅快評】
才說演習不演戲
國防部立刻自打臉?

2024-07-22 21:50 聯合報/主筆室               

國防部長顧立雄上任以來,高度重視形象塑造:到立院備詢時,刻意拋出多項官兵生活管理的利多政策;今年漢光演習前,又提前向中外媒體「吹風」。顧部長顯然深知,部隊業務熟悉度並非自身專長,因此另闢蹊徑,高度授權參謀總長梅家樹,介紹演習的新措施,強調今年漢光要盡量追求接近演練實戰,減少被人詬病的「演戲」。

然而,部長與總長的指示,似乎並沒明確落實到基層。演習開始前就傳出,在台南喜樹海濱,工兵已提前挖掘戰壕,消息被媒體曝光後,軍方隨即將其填掉。今天演習第一天,大清早媒體就報導,陸軍333旅的雲豹裝甲車縱隊,從營區開赴戰術位置,沿途不斷有民眾揮舞國旗歡迎,甚至還有超過200位的幼兒園小朋友,師長們還舉著大國旗,以及寫著校名的大型看板。

單就影像張力而言,疾駛的鐵騎、雄壯威武的官兵、道旁列隊搖旗的民眾,畫面著實好看;對於參與的學童,也是一場愛國教育。問題是,這是「視同作戰」的演習,尤其今年才標榜「無劇本」(後來改成「無劇透」),要求盡可能接近實況,盡可能不演戲,結果卻等於公開打國防部的臉。如果不是事前知道車隊機動的路徑與時間,如果不是事先發動民眾與師生帶著國旗上街,如果不是預先通知媒體,怎會有如此「完美」畫面?

民眾看到照片第一時間,可能覺得精彩,但他(她)遲早會想到,如此完美的畫面,又是「擺拍」而成。其他單位官兵們看在眼裡,會不會因此覺得,原來上級宣稱的「務實」,也不過是對外說說漂亮話而已?大家還是不要別相信口號,一切照著舊習去做,才是真正保障軍旅發展順利之道。

《揭仲:從漢光實兵操演談國軍「去中心化指揮管制」 》《聯合報

近日另一例子是,社群網站上熱議的短影音,拍攝者正在橋上垂釣,鏡頭帶往左右兩側,都是就著護欄掩蔽,面向前方海口出槍瞄準的士兵。從服裝與槍械看來,應是後備教召人員。影片旁白戲稱:「我釣個魚不需要這麼多人來保護吧?」

這則短影音隨即引發批評:士兵們一整排在橋上以步槍瞄準前方,除了欄杆之外毫無遮蔽,就算不考慮現代戰場上愈來愈普遍的無人空拍偵察機,士兵在烈日之下,也沒法在橋欄後方持續維持蹲姿,更別說這種密集隊形,一旦遭遇敵方射擊,立刻就會死傷枕籍。

如此暴露更嚴重問題:平常軍方照片中,若出現官兵動作不切戰術需求,還可說是為考慮拍攝效果;這則短片顯然並非媒體採訪,部隊不是特別配合釣客「擺拍」,而是他們的幹部認為,部隊戰備預備接敵時,人員就應該是如此部署。倘真如此,幹部的戰術素養,恐怕還活在上個世紀初,這樣的軍方如何能贏得民眾尊敬?這樣的「專業」表現,怎能不叫人毛骨悚然?

台灣社會民主化之後,軍方不再是「你好大我好怕」、沒人敢惹的惡老虎,反而常成為各界抨擊不遺餘力的「出氣包」。軍方動輒得咎的結果,變成驚弓之鳥,格外害怕出事,更必須對外強調表現一切完美,結果是虛矯充門面的風氣比過去更甚。

演習不是閱兵,核心目的不是展現壯大軍容,而是藉機暴露練兵的缺失。就此而言,這些引起爭議與質疑的行為,軍方高層如果能夠善用,作為藉勢改革國軍的契機,一時出糗被酸,也就完全值得。反之,如果上位者選擇視而不見,基層看在眼中,自然有樣學樣,那麼國防部再講改革,也就不過是另一次口號版本翻新罷了。

https://youtu.be/2sYBbw0cH34?si=1ZhSwIQoe-66ruMH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