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系文化主導的情報機關一直對自身機構的職場氛圍跟管理文化抱持諱莫如深的態度,情報機關職場霸凌的個案並不少見。(美聯社)
台灣情報界才是職場霸凌的死角
局外人 ※作者為情報體系觀察者
勞動部官員謝宜容涉嫌霸凌部屬致使後者輕生的醜聞在上個月引發一場政治風暴,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及勞動部長何佩珊紛紛公開道歉,勞動部長何佩珊更引咎辭職。而其他公部門存在的職場霸凌現象,也如野火燎原般被媒體、民代爆料,迄今仍然在持續發酵。
在今日延燒的一連串公部門職場霸凌事件中,情報機關如調查局也名列其中,有立委爆料調查局新竹市調查站林姓前主任平時以「辱罵部署為樂」,有酒後騷擾、辱罵幹部及同仁等職場霸凌行徑,質疑調查局對當事人的處分是否存在輕縱,而調查局則澄清已經將該名人員記過、調職處分。
筆者在看到這些新聞報導時,不禁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除了調查局之外,台灣情報界是否存在著職場霸凌的問題?
台灣情報界存在職場霸凌現象
眾所周知,儘管台灣情報界,特別是軍系文化主導的情報機關一直對自身機構的職場氛圍跟管理文化抱持諱莫如深的態度,甚至以「情報工作是艱難的工作」、「國家機密」等堂皇理由迴避外界的監督,然而從過往到近年來若干新聞事件報導所披露的情況看來,情報機關職場霸凌的個案並不少見,例如近年來所發生的這些事件:
2013年,葉姓女子在任職軍情局期間被指控棄職潛逃國外,之後返台面對司法時,指稱她之所以出此下策,是因為不適應軍情局高壓的工作環境而遭受職場霸凌,並且遭到同僚針對她年齡、外貌的歧視,然而相關單位跟台灣媒體並未深究她的說詞所反映的情報機關職場問題。
2020年,國安局文職特考學員指控遭到訓練中心軍職幹部霸凌甚至性騷擾,導致被惡意汰訓,當時若干內部匿名幹員在PTT相關討論就指出這種針對文職的打壓不只出現在文職特考學員的特訓,也出現在國安局的軍文職共處的職場關係,在立委質詢此事成為媒體報導焦點,時任國安局長的邱國正聲稱「絕對不會吃案」之後,不但迄今仍未見到國安局公佈調查結果,國安局跟調查局甚至以《情工法》為由大張旗鼓的起訴在網路爆料的文職特考退訓者。
2023年,《鏡周刊》爆料軍情局兩名上校酒後毆打一名中校導致後者腦溢血,根據報導,涉嫌的涂姓和陳姓兩名上校是霸凌慣犯:
◤
「知情人士表示,這已經是該名中校第二次被打,其中打人的涂姓上校平常就會霸凌部屬,但高層為求升官,只求息事寧人。
A先生告訴本刊,涂姓上校脾氣暴躁,常在大庭廣眾對部屬咆嘯大吼,另一方面,涂為了升官,知道局長喜歡游泳後,也常去游泳,希望製造機會與局長親近、博取高層好感。至於陳姓上校平日作威作福,常占學弟妹便宜,對長官也不客氣,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
◢
然而在軍情局相關單位的低調應對之下,這起事件的處理最終不了了之。
從前述情況看來,台灣情報界並非職場霸凌的絕緣體,甚至是職場霸凌的死角,這些機關內部的職場氛圍、管理文化及申訴機制都有值得深入檢視的餘地。
情報機關首長的領導作風就是職場霸凌根源
除了前述近年來的案例之外,若干軍系情報機關首長的領導作風其實就存在職場霸凌的疑慮,比如說軍情局首任局長盧光義在任期間,他沒有改掉他部隊將領出身的責罵、高壓式的領導作風,動輒辱罵部屬,根據軍情局退休官員龐大為的《情報札記》的記述:
◤
「盧光義罵人出名,沒事專罵處長,可謂『處長剋星』。第四處楊處長個性因為溫和,盧對他是大事罵,小事也罵,把處長當小兵。楊處長憤然提出辭呈。當時盧非常不解,『還有兩個月就要升少將,竟然不幹了?不知是蠢還是笨?』其實楊處長忍不下這口鳥氣,主要是尊嚴。」
◢
而盧光義這樣的情況也見於其他部隊將領出身的情報機關首長,如前國安局官員張悅雄就回憶和盧光義同樣是部隊將領出身的國安局長宋心濂因為「行政部門伙房採買弊端之事,將該處處長(少將),要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站起來,並足足臭駡了將近5分鐘。」
前述情況放在今日都可以被視為職場霸凌,然而這樣的責罵、高壓式的領導作風是否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還是跟積習已久的部隊文化一樣未有明顯改善?值得深入探究。
美加情報界也存在職場霸凌
至於其他國家情報界是否存在職場霸凌的問題,答案是當然存在,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例,在近年來也傳出職場霸凌問題。
2022年,媒體報導美國國防情報局內部多位吹哨者向國會兩院情報委員會舉發存在嚴重職場霸凌的問題,例如女性職員被性騷擾、向上級「打小報告」貶抑同僚、不同形式的歧視言論等不當行徑,吹哨者指出「這種不良的辦公室文化是國家安全的威脅」。
2023年,加拿大安全情報局被吹哨者爆料該機關存在針對女性職員的不當性騷擾、歧視少數族裔職員的職場霸凌現象,然而她們不信任該機關的內部投訴機制,擔心會遭到秋後算帳。
美國國防情報局和加拿大安全情報局面對內部吹哨者的指控,多以「『零容忍』故意違反專業水平的行為」、「非常嚴肅地對待任何不當行為的指控」等官方說法回避正面回應,然而除去情報機關的官僚態度,這些國家的國會、媒體及公眾輿論多支持內部吹哨者,要求政府進行深入調查。
反觀台灣,當情報界內部傳出職場霸凌的醜聞時,是否能跟看待其他公部門一樣要求徹查?是台灣各界該思考的問題。
台灣情報界不能成為職場霸凌的死角
今日的台灣情報界大多仍深受過往情治文化、軍系文化窠臼的束縛,回避自身管理文化跟職場氛圍的深入檢視,而這樣的結構不僅成為民間專才望而卻步的障礙,也影響自身內部的士氣,更容易成為職場霸凌的死角、甚至溫床。
台灣情報界,特別是軍系情報機關的主事者,必須要正視情報界職場職場心理健康議題,改善自身的管理文化跟職場氛圍、建立被基層信任的申訴機制及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檢討機制,消弭可能造成職場霸凌的因子,千萬不能因循苟且的回避問題,甚至想以「保密」、「影響情報工作」之類的遁詞抗拒外界的檢視,情報界不是不可能在未來面臨勞動部、衛福部等公部門深陷職場霸凌醜聞的難堪,到時才想亡羊補牢恐怕悔之晚矣。
※ ※ ※ ※ ※
▲調查局也被爆出職場霸凌。(資料照/翻攝Google Map)
調查局也被爆職場霸凌!
立委批內部調查無下文
局本部:
已記過、調職
勞動部公務員霸凌案延燒,不少政府部門也爆出職場霸凌案件。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爆料調查局新竹市調查站前主任林維成平時以「辱罵部署為樂」,質疑調查局當時承諾介入調查,至今卻沒下文。對此,調查局21日晚間發出新聞稿說明,強調當時就已作出懲處記過1次處分,並調職,至於外傳該名前主任將升官副處長一事,純屬網路謠傳。
調查局表示,有關新竹市調查站某調查官於2022年間,疑遭時任該站主任職場霸凌,以及該站主任有酒後騷擾或辱罵幹部及同仁等情,當時局本部獲悉後便積極展開調查,迅速對該主任之不當行為,調派其他單位秘書職務,並作出行政懲處記過1次處分,同時責成駐區督察持續追蹤該名主任後續言行。至於有關將調升副處長一事,純屬網路謠言。
調查局強調,為建構職場健康友善環境及避免員工身心遭受不法侵害,使同仁安心投入工作,對於職場霸凌案件相當重視,如有違反相關規定,必定究責重懲。
徐巧芯21日爆料,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案爆發時,調查官余正煌就受到當時擔任主任的林維成「考績打乙等」。而平時,喜歡應酬的林維成在外有局,還會要同仁幫開車、擋酒,同仁若沒出席,就會被辱罵好幾個小時,不讓同仁回家。甚至喝醉酒會騷擾值日官、辱罵副主任,根本平日就以「辱罵幹部為樂」。
※ ※ ※ ※ ※
軍情局的任務十分重要,總統蔡英文曾多次前往軍情局視導。(翻攝總統府flickr)
【軍情局狂爆醜聞3】
霸凌慣犯作賤下屬
高層護短只為當將軍
軍情局上月爆發軍官鬥毆事件,兩名上校酒後毆打一名中校致腦溢血,知情人士表示,這已經是該名中校第二次被打,其中打人的涂姓上校平常就會霸凌部屬,但高層為求升官,只求息事寧人。
A先生告訴本刊,涂姓上校脾氣暴躁,常在大庭廣眾對部屬咆嘯大吼,另一方面,涂為了升官,知道局長喜歡游泳後,也常去游泳,希望製造機會與局長親近、博取高層好感。至於陳姓上校平日作威作福,常占學弟妹便宜,對長官也不客氣,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
「其實這已經是謝姓中校第二次被陳姓上校毆打,第一次是今年初。」A先生說,謝當時被打後不敢張揚,對外宣稱騎車摔傷,這次謝為了維護同袍,仍宣稱騎車自摔,陳也若無其事繼續上班,看起來毫無悔意。
A先生表示,軍情局標榜「同志如手足,團體即家庭」,但涂姓、陳姓二名高階軍官,卻只因酒後口角,就把謝姓中校打得半死,事後還置之不理,完全沒顧慮謝有二個孩子要照顧。更讓人心寒的是,隔壁寢室的軍官明知發生鬥毆事件,卻沒有人出面阻止,而是選擇躲在房裡默不吭聲,如此冷漠,還談什麼手足、家庭!
軍情局1名中尉軍官上月初酒駕,遭警方查獲,移送法辦。
軍情局第四處軍紀問題不斷,除了謝姓中校遭毆打事件外,10月初還發生一名中尉酒駕案,該名中尉下班時間酒後開車遭警察攔檢,酒測值超標,被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地檢署。
A先生透露,雖然部屬頻頻出包,但第四處處長謝姓上校卻因長官袒護,至今屹立不搖,甚至仍有將軍夢,但這次鬥毆事件後,謝姓處長升官一事已遭凍結。事實上,謝擔任處長後,把情報單位當軍事單位管理,部屬們怨聲載道,加上他不重視團結向心,導致第四處士氣低迷、人心渙散、績效不佳。
※ ※ ※ ※ ※
總統專機香菸走私案,國安局又成了千夫所指。(圖/由網路翻攝)
張悅雄短波》
國安局的「病灶」在哪裡?
一位老兵的冷眼旁觀
作者/張悅雄,來自恒春鄉下的下里巴人。服務軍旅及情治單位三十載,不是廉頗,却已老矣。只是老驥,志在千厘,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而已。
一件總統專機香菸走私案,國安局又成了千夫所指,眾矢之的。有人譏諷「國安局=公賣局」,中國時報更以頭版頭條「國安局拚走私」,修理了該局一頓,其他媒體亦不落人後,一擁而上,導致該局幾乎難以招架,局長彭勝竹並且因此丟官。
必須指出,國安局聲譽所以江河日下,大部分是「咎由自取」的結果。
本人在該局服務十多年,冷眼旁觀它之所以由情報界的龍頭老大,幾乎淪為「聾子的耳朵」,最主要的病灶來自兩大方面:一是「外行領導內行」,二是主其事者「僚氣沖天」。茲綜合概述如下。
本人先後跟過幾位局長如宋心濂、殷宗文、薛石民和楊國強。他們沒有一位是情報科班出身。其中,宋,來自金防部司令,殷,來自澎防部,薛、楊來自軍團。其中殷、薛二人雖在軍情局「過水」,但軍情局主管的只是對大陸的情報,與國安局掌管的國內外全面情報的蒐整、研判、運用,不可同日而語。"趕鴨子上架"的結果,就是強不知以為知,更等而下之,就淪為只重"灑掃庭除"之事。
舉例,宋於—次主持局外單位月會時,只因該單位行政部門伙房採買弊端之事,將該處處長(少將),要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站起來,並足足臭駡了將近5分鐘。
殷宗文則在他擔任副局長期間,交待行政室主任,他的辦公室必須比照局長辦公室的規格,該主任回以沒有前例,迨至殷真除,該主任知不可倖免乃上簽退役,殷只批兩字「速辦」。而在他當上局長之後,每次局務會報,則多以「環境內務」為優先。一次會報,殷問局本部有關廁所修繕進度,被問的主任秘書(中將),只是稍為支吾,即他臭駡「滾出去」。
楊任內,適逢飛彈誤射,導致傷亡,而倡肇事士兵必須向罹難家屬「跪拜」之說。薛上臺時,本人已退役,在局外單位某雜誌社任總經理。薛來視導,第一句話就是,「雜誌賺錢嗎?」本人回以仍虧損中,但卻可以此為平臺,替局延攬人才,以補內外情報蒐整之不足。薛聽後倖倖然而去。不到兩個禮拜,命令下來:「遣散」。
另又據好友李天鐸先生提及,彭勝竹任內最怕的就是赴立院備詢,及去總統府做有關情報的專案報告,則又可印證該局歷任局長情報素養嚴重不足之一般。
之所以提出這些鮮為人知的「秘辛」,不在炫耀更不在幸災。只是認為國家任官的根本道理,首要應是「及鋒而試」。也就是「用人,用其長,不用,用其短」的道理。而揆諸國安局以往的人事安排,尤其是身負該局成敗榮辱的局長人事,是令人失望的。
不幸的是,現在更是只以顏色定去留。其結果就是,今後該局局長最多也只能是某黨或某人的「看家護院」而已。而國家名器的毀損,國安局且因此而淪為鷹犬,這不但是對該局有為有守的情報人員的羞辱,更是對國家今後必無可用之兵的最大破壞。
這種羞辱和破壞,相較於走私上千條香菸,其對整體情報安全體系的危害,豈可以道里計!
※ ※ ※ ※ ※
台灣國安局狀況連連:
人事鬥爭不斷,
重公關不重情報專業
2020-01-02 10:40 香港C1 陳宗逸
2019年12月31日,民進黨強推通過《反滲透法》,未來相信將會雷厲風行執行抓捕間諜、敵對勢力團體的工作,而執行《反滲透法》的重要單位,當數台灣的國安局與調查局國家安全處二個單位,其中國安局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國安局內部,近期瀕臨總統大選,卻傳出人事惡鬥、醜聞不斷、局長作為爭議的「內鬥」問題。
近日,台灣國安局相當重要的台北站內負責兩岸情報蒐集的二處組長,被爆料在深夜街頭酒後破壞公務,遭到警方逮捕。雖然國安局的公關部門緊急止血、將其行為定義為「個人行為」,並且再度美化局長丘國正「嚴懲不怠、不問私情」的態度。事實上,根據國安局基層幹員的說法表示,這是因為在大選期間的情資蒐集工作,近期面臨重大壓力,且局長丘國正為軍方將領空降,對情報工作一竅不通所致。根據描述,丘國正曾經當面嚴斥基層,要基層幹部:「送給我的情資不要太多字,我老花眼看不清楚」。讓基層頗感訝異。
丘國正任國安局長,搞得局內雞飛狗跳,內鬥傳聞不。(廖士鋒/多維新聞)
丘國正挾着蔡英文政府處理「私煙案」一事出頭,代表蔡英文進入國安會整肅。但是,丘國正並不具備情報工作的本職學能,一進入國安局,就開始人事整封與鬥爭。
根據基層幹員描述,只要「表現出過度的情報專業、凌駕丘國正的鋒頭,或者是頂嘴質疑者,一律被整肅」,許多久任國安局中皆幹部軍方情報官員,紛紛被規建到一般服役單位,不再擔任情報蒐集工作。而逢迎拍馬者,則圍繞在丘國正身旁,升官封侯源源不斷。據稱,只要拍對丘國正馬屁,就可以安保無恙。而近日這位被警方逮捕、酒後鬧是的台北站組長,就曾經要求下屬幹員:「不要蒐集太多情報,不要帶給大老闆(指丘國正)太多困擾,但求無事、不要生事。」此舉,等同要基層幹員不要製造議題和太多案件,不然會讓層峰深覺社會動盪,造成蔡政府不快與不滿。
台灣國安局。(中央社/資料圖片)
也因為在丘國正這樣的領導之下,注重公關而不注重情報專業,故王立強案爆發後,國安局上下皆在狀況外,到底此案是宣傳、詐騙,抑或是真正的滲透台灣間諜案,國安局幾乎毫無頭緒。也因為國安局幾乎沒有動作、以及不具備辦案的前置情報蒐集工作,蔡英文將此案全部交給法務部調查局國安處偵辦。目前被軟禁在台灣的向心夫婦,也是由調查局攜槍幹員陪伴,因為查無太多具體證據,故向心夫婦依舊在台灣四處消費。有國安局人士認為,向心夫婦應該回不了中國大陸,即使讓他們回去,他們恐怕也不敢回,因為一到北京就被扣押,但在台灣作為羅織間諜的代表性人物,未來可能可以過低調的好日子。
國安局基層幹員表示,局長丘國正沒有情報專業,官僚習氣很重且脾氣暴躁,原本前任局長彭勝竹雖然也不太進入狀況,但是經過多年曆練,且性情温和,還可以和屬下有所溝通,丘國正則展現「鐵血性格」,砍人入罪手段直接,讓基層幹員人心惶惶。而丘國正任局長後,也同樣冷落首席副局長柯承亨,柯承亨為文人,原本國安局內外都認為柯承亨可以其專業晉升文人局長,讓長久充滿軍風、不專業的國安局,可以呈現較為現代化、有效率的運作。但是,蔡英文當局並不信任文人局長的安排,其國安會高層寧願採用軍方大老粗、可以控制其動向,而不想採用會靈活思考的文人擔任局長。而蔡英文本身因為性格使然,也斷不信任軍方以外的文人擔任軍情要職,故丘國正在國安局長任內的茶壺內風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 ※ ※ ※ ※
影片為截圖無法播放
美國國防情報局被批辦公室文化惡劣
美國國防部轄下主要對外軍事情報機構國防情報局被指辦公室工作文化惡劣,同僚之間會暗中監視,又有女同事被性騷擾,影響情報收集工作,國會兩院情報委員會正調查事件。
從大約三十名證人獲得的供詞和投訴顯示,國防情報局的工作文化和氣氛欠佳,例如在意大利羅馬的辦公室,有人會向上級「打小報告」,指另一名同事工作表現欠佳,令辦公室的氣氛充斥敵意,又有海軍軍官聲稱因為私人健康狀況被曝光,以致被迫提早結束。
在歐洲的任務,他亦提到當地辦公室文化不鼓勵職員主動工作,例如不希望他們寫太多情報報告。
另有投訴人更指,國防情報局的訓練學校曾有女空軍學員遭教練性騷擾,但校方對問題視而不見。
斯瓦西就聲言自己在提出對辦公室文化的關注後成為報復對象,他批評情報人員被離間、剝奪權利,擾亂和影響情報收集工作,直指這種不良的辦公室文化是國家安全的威脅,這些供詞和投訴已分別提交給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情報委員會。
美國國防情報局未有回應這些指控,只是說會「零容忍」,故意違反專業水平的行為。
早於前年九月已有調查指,這種不良文化在國防情報局廣泛存在,79名願意回覆的受訪者中,幾乎有一半人試過在工作場所中目睹恐嚇、騷擾和霸凌等惡意行為,約三成人更表示他們親身遭遇過種族、性別或其他形式的歧視。
※ ※ ※ ※ ※
女情報局人員(右)指稱遭上司多次性侵,在旁是支持她的同事;兩人均指情報局的卑詩辦公室為存毒職場文化。(加新社)
情報局2女職員稱遭上司性侵
無跟進投訴
卑詩辦公室被指有毒職場
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再被指控職場上存有毒文化,是次女情報人員指稱當新人時遭到上司多次性侵,事件更在出外工作的情報局車輛上發生。
據《加新社》報道,該情報局職員指稱,於2019年夏天她與上司原本在跟蹤的人突然失去蹤影,而該上司指稱失去訊號是因為在無線電訊號的一個盲點內,但當時該名屬新人的女職員則指真正情況是,汽車駛到一個不會被監視的停車場內,她遭上司性侵,而事件是在情報局的車輛內發生。
報道說,該女情報人員指該男上司理應是她的導師,但對方卻視其需要比工作更為重要。她又指,由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間,她在上班期於情報局的車輛內被強姦9次。
另一女情報局職員亦指稱,當新人時也曾遭到同一男同事性侵,並且也是在執行秘密任務的跟蹤車上發生,而事前其上司已曾被警告,不應派該男同事與年輕女同事出動,上司更說過,其他女性也曾投訴過,當該男子在場時,她們感到不安全。
該第二名女職員指稱,她從一些曾在該部門卑詩辦公至工作的女性聽到那些過去,但當局沒有做過什麼,該批女性也說過同一問題而最後是她們離開。
一共4名職員稱情報局在卑詩辦公室為一個有毒職場,上述兩女名職員是當中兩人,她們指欺凌、騷擾和最差遭遇都沒有被跟進,使年輕女職員受害。
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昨回應報道中的指控令人震驚,「這些指控是絕對不可接受,我們要確保在每一處職場的每一個人,不論他們所做的事需要多小心、敏感和保密,他們都受到保護,尤其是服務國家的人。」
杜魯多並指稱,部長及整個政府就該些問題現在正直接跟進中。
上述指稱遭同一上司性侵的女性,於另一宗入稟卑詩法院指控聯邦政府的訴訟中,亦講述她們投訴的遭遇,指她們感到不可以去報警,部分原因是需保密的責任,包括一條他們不可公開自己或情報局其他人員身分的法例,她們亦認為該部門會隱瞞事件。
她們續指,有缺陷的內部投訴機制引致受害人容易被報復,並無法向外求援。此外,CSIS新入職人員的試用期為長達兩年,這亦使他們容易遭上司不當對待,因為新人害怕拒絕對方後,事業前途被。
兩人目前仍是CSIS僱員,但正在放假。
CSIS發言人以電郵發聲明指,其部門非常嚴肅地對待任何不當行為的指控,包括騷擾,又著重確保所有員工在安全、健康和受尊重的環境中工作,但部門現不合適對具體法律問題進一步發表評論。
安全情報局職場文化醜聞並非首次出現,早在2017年,5名在該部門於多倫多辦公室工作的僱員便曾告政府,就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及騷擾而索償3500萬元;其中一人在開審前達成和解協議,她及後出書講述她的經歷。於2020年12月,CSIS局長維格諾(David Vigneault)曾於一次國家安全諮詢委員會的會議上,就系統性種族歧視的提問中確認,「在機構內存有某程度的騷擾和害怕被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