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湯曜明:國軍將改名國防軍 2003/09/26 聯合晚報 高凌雲

台灣正名,軍方也正名,國防部長湯曜明上午在立法院宣布,國軍將改名為「國防軍」,執行三軍聯合作戰,為了配合這項政策,所有軍事院校將進行裁併,預計以10年時間推動,前4年軍事院校將檢討減併系所,後5年再推動編成國防軍官大學,這項規畫已經定案。

湯曜明上午出席親民黨立法院黨團早餐會,做以上表示。湯曜明並表示,國軍要轉型,要調整,從明年開始進行精進案,預計要減為27萬常備部隊,這項規畫預計要花10年的時間。國防部軍事發言人黃穗生說,軍事院校的整併已經從今年開始進行系所減併,預計到101年完成。

國軍之名來自過去的國民革命軍,後來又演化為國家的軍隊等簡稱,是有歷史的意義,至於以國防軍之名取代國軍,裁併軍校,是否切斷國軍傳承黃穗生說,這是因為未來陸、海、空軍總司令部都要改為司令部,不再有三軍總部,部隊編為國防軍,強調三軍一體,與國軍沒什麼兩樣。

--------------------------------------------------------------------------------

五年建軍計畫曝光新設作戰區司令三軍統稱國防軍 將領指改成聯合作戰編制用意在抽離軍種本位主義一度曾考慮改名「台灣國防軍」 記者洪哲政

國防部長湯曜明昨日透露國軍未來編組將改為「國防軍」,內容隱含重大建軍變革的訊息。據曝光的國防部「國軍5年建軍計畫」指出,台灣未來將重新劃分為5大作戰區,依聯合作戰任務優先順序,各設置不同軍種作戰區司令,指揮軍區內陸軍聯兵旅、空軍作戰隊與海軍戰隊。陸、海、空軍作戰指揮本位機制將被打散,由參謀本部與作戰區掌握,統稱「國防軍」。

將領進一步說,國軍的名稱從最早的「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演變到現代的「中華民國國軍」,此番在5年建軍規劃中,確實曾經想改名為「台灣國防軍」,但就是因為其間所透露出些許的政治意涵,才將之精簡為「國防軍」。

這份尚未公開的建軍計劃還透露,現轄於陸軍的防空飛彈指揮部,將確定成為獨立軍種,由參謀本部構作的「指揮鏈」直接指揮;後備司令部則將組建類似美國「國民兵」的單位,國家發佈緊急狀況時,藉教召管道徵集「後備兵」執行支前安後、救災救難的任務。

國防部5年建軍計畫內容中透露,台灣未來將重新劃分為5個大作戰區,第1作戰區為澎湖作戰區(原陸軍澎湖防衛司令部)、第2作戰區為花東作戰區(原陸軍花東防衛司令部)、第3作戰區為北部作戰區(原陸軍6軍團)、第4作戰區為南部作戰區(原陸軍8軍團)、第5作戰區則為中部作戰區(原陸軍10軍團)。

計畫內容指出,各軍區作戰指揮,指揮層級扁平化,將由中將編階的軍區司令指揮作戰區內精簡而成的陸軍聯兵旅、空軍作戰隊、海軍戰隊。而各軍區司令依作戰特性不同,設置不同軍種作戰司令,如以海上截擊作戰任務為主的澎湖作戰區,作戰區司令將為海軍,陸、空軍則各設1名副司令。

軍方高階將領進一步解釋,國軍的體制,未來將分為3條指揮鏈,分別為由參謀總長指揮的「指揮鏈」、由軍備副部長主導的「裝備鏈」與後備司令指揮的「後備鏈」。現行陸軍飛彈指揮部將成為獨立軍種,成立「飛彈司令部」;並將藉教召動員管道徵集甫退伍的兵士,成立類似美軍國民兵的「後備兵」,執行國家突發的救難、救災任務。

將領說,「指揮鏈」所含納單位,就是將陸、海、空三軍種打散到各作戰區,由參謀總長主導、軍區司令指揮,統稱為「國防軍」;「裝備鏈」乃由中科院打散所結合而成的軍備局、聯勤司令部為主體,負責軍備採購研發任務;「後備鏈」則統理各後備兵部隊,執行動員任務,負責支前安後。

將領強調,未來軍方3條指揮鏈各司其職,國防軍僅負責作戰任務,不會有外務;救災、救難由臨時徵集的後備部隊執行。

將領解釋,國軍編制未來改為「國防軍」,揚棄原本中華民國陸、海、空三軍,乃考量其聯合作戰編制,用意在抽離各軍種本位主義,以便將陸海、空、軍打散到各作戰區,讓作戰區司令依戰術環境統合指揮運用,有實際落實戰術的用意,而非政治考量。

將領呼籲,外界不應將此政治化,國防軍將是「精、小、強」的寫照。

--------------------------------------------------------------------------------

2003/09/26 聯合晚報 高凌雲、林修全

國防部長湯曜明今天宣布國軍將改名為國防軍,泛藍陣營立委質疑,湯曜明的宣示很無聊,也很滑稽,國防二法未明定國防軍名稱,湯曜明是否有這個更名的權限,很值得商榷,泛綠立委則肯定這個方向,但必須注意三軍聯合作戰的配套措施。

一位在野黨軍系立委說,國防軍的名稱,國防部沒有事先與立委溝通過,不知道為何他們要這樣改,南非軍隊也叫國防軍,但是人家是一開始就這樣叫,我們為何要把國軍改為國防軍,聽來很無聊。

根據國防法條文,其中都以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稱呼現在的軍隊,第八條規定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完全沒有國防軍的名稱。親民黨立委林郁方及另一位軍系立委,都不認為依國防法,湯曜明有權限可以為軍隊隨便命名,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隨便為軍隊命名,還要法律幹嘛?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陳其邁說,國防部推動軍事事務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裁併軍校,推動三軍聯合作戰,是因將來可以簡化後勤支援與指揮體系的調度,許多措施也可精簡。

台聯黨立委陳建銘表示,國防部的做法,與日本自衛隊接近,可以方便統一指揮,但是他擔心軍職人員的心態是否能夠適度調整。

--------------------------------------------------------------------------------

黃埔建軍史 一刀切斷? 2003/09/26 聯合晚報 高凌雲

就在台灣正名運動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國防部宣布國軍改稱為國防軍,三軍官校進行裁併。這樣的決策,會不會把自黃埔建軍數十年來的建軍史,一刀切斷尤其在政治紛擾不休之際,軍隊名稱的更動,國防部宜更為謹慎。

親民黨立委林郁方聽到國軍改名時,大吃一驚,主張國防部應該看看國防二法,何時授權他們可以更改軍隊的名稱,這樣的反應,可能也是很多對政治具有敏感度者會有的反應,身為政務官的湯曜明沒想到嗎?

目前官校中,空軍官校有筧橋精神,陸軍官校有黃埔精神,將來兵科官校也與其他軍事院校減併在一起,在精簡人力資源外,深層的意義會不會是畫出一條線,區隔與中國有關的軍事史觀與傳承,剩下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國防軍官大學。

二次大戰德國軍隊被稱為REICHSWEHR,二戰戰敗後,德國重建軍隊時改稱為BUNDESWEHR,雖然在翻譯上勉強都可以翻成同樣的國防軍,但是原文名稱的改變,就是為了與發動戰爭的罪惡做一個了結。日本二次大戰前有帝國陸軍、帝國海軍,戰後不設軍隊,改為自衛隊,也是為了與過去做區隔。

軍隊改名稱的情況,在各國並不多見,要改,必然有重大歷史意義,我們的軍隊也搞起「正名」,目的何在?

--------------------------------------------------------------------------------

國軍也正名 承擔什麼新使命 2003/09/27 聯合報 盧德允

「國軍」士氣長久以來因為不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而不振,不久前前總統李登輝一句「中華民國不存在」更雪上加霜,沒想到連國防部長湯曜明都要火上澆油,提出「國軍改國防軍」及「陸海空三軍官校簡併」之說,惹來「國軍也來正名」、「與歷史傳承一刀兩斷」的非議,「湯語錄」對國軍官兵中心思想的衝擊,值得觀察。

要搞清楚「湯語錄」對士氣的衝擊,必須先了解長久以來的國共對抗史和各國軍隊傳承史。中共的「人民解放軍」有其歷史淵源,從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起,中共因為贏得不同階段的革命戰爭,將其武裝力量先後稱為「工農革命軍和工農紅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陸軍新編第四軍」、「東北抗日軍」等,到了國共內戰時,正式統合改稱「人民解放軍」,以對抗國民黨的「國民革命軍」,至今國際公認「人民解放軍」的譯名縮寫是PLA。

其他國家也有軍隊專屬名稱的情形,以色列的IDF即是「以色列國防軍」,新加坡和南非的軍隊也稱「國防軍」,前蘇聯有「紅軍」,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軍閥自稱「帝國陸軍、帝國海軍」,納粹德國稱 Reichswehr(帝國軍),下有「SS黨衛隊」。二次大戰之後德國將軍隊改名為 Bundeswehr (聯邦軍),日本改為「自衛隊」,都蓄意與戰爭禍首作了斷和區隔。

雖然大多數的國家軍隊沒有特殊稱呼,或稱謂漸不使用而遭遺忘,但衡諸歷史,軍隊更改名稱,小者為新使命投注士氣,大者被冠以重要歷史意義,「國軍」如果改為「國防軍」,人們不禁問,這個軍隊有什麼新的使命和責任要承擔?

「國軍」源起民國十三年成立「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當時稱這支武裝力量為「國民革命軍」,從此就以這個名稱北伐及統一。國民政府撤守台灣後,「國軍」、「國民革命軍」的確和「黨軍」無從切割,但隨民主改革和反對黨派興起,「國軍」也逐漸褪去「黨軍」色彩,並與「國民革命軍」慢慢脫勾,軍隊國家化,是國人有目共睹的事實和成就。如今沒有多少人懷疑「國軍」還是「黨軍」,或是「國民革命軍」。現在大家的認知是:「國軍」就是「中華民國國軍」。

如果湯曜明此時要更名真的沒有其他動機,用意只在化三軍本位為單一軍種以利聯合作戰,則他無法解釋在軍事任務並無不同下,為何「國防軍」能做的,「國軍」不能做?費盡心思搞正名,平白讓批評者譏笑素以沒有黨派區別自我要求的湯曜明,變成「綠豆湯」。

--------------------------------------------------------------------------------

國防軍 改的是軍隊組織形態 2003.09.27 中國時報 吳明杰

「國軍為什麼要改名為『國防軍』?」昨天傍晚國防部針對這項「政策」,臨時召開會議討論前,多數將領被問到這個問題坦言並不清楚,不少人是第一次聽到,有些人則說「這個名字比較沒有意識型態」。只有少數將領了解,國防部長湯曜明指國軍要變成「國防軍」,說的是軍隊的組織型態,而非將國軍名稱改為「國防軍」。

「國防軍」這種軍隊型態大約有幾項特點,例如兵力規模較小、組織上打破傳統陸海空三個軍種的劃分、強調聯合作戰、戰略上以防衛為目標等。

德國和日本歷經二次大戰後,兵力規模和戰前相比大幅縮小,軍隊初步組成就是以防守為主,在規模和戰略上都具備國防軍的型態,其中德國軍隊就以「德國聯邦國防軍」為名,而目前日本軍隊雖稱為「自衛隊」,但日本國會也準備修憲將「日本自衛隊」改成「日本國防軍」。

世界其他國家軍隊以國防軍為名的其實不少,包括以色列、新加坡、澳洲、芬蘭、南非等﹔非洲和中南美洲軍事力量較為薄弱的國家部隊也多以國防軍為名,其原因則是因為沒有海、空兵力,直接以國防軍做為地面部隊的代表名稱。

國防部提出的「國防軍」概念,重點也是在於強調縮小兵力規模和強化三軍聯合作戰的特點,目的在於配合國防二法實施後,國防組織的重整和扁平化,以及因應未來「精進案」實施後兵力規模的縮減。

例如以往在作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三個軍總總司令部,目前在作戰職能上已經萎縮,僅以訓練為主,未來作戰指揮已完全轉移至新設立的「三軍聯合作戰指揮機制」,由參謀總長直接指揮,目的就在於打破軍種藩籬,將三軍合而為一。

國防部提出「國防軍」的發展規畫,在因應縮減兵力規模和強化聯合作戰的世界潮流上頗值得肯定。但縮減兵力規模和聯合作戰都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在於提昇國軍戰力,而類似募兵制和完備後備動員體制等配套措施也應一併配合實施,才能達到兵力縮減、戰力提昇的效果。

以中共人民解放軍近來大幅裁軍五十萬的舉動來說,其目的也在藉由縮減兵力規模,將人事經費運用在例如武器採購或加強訓練等其他國防事務上,以提高官士兵單位戰鬥力。

國軍從過去五十萬大軍歷經「陸精」、「嘉禾」、「精實」等案,雖然部隊人數已逐步縮減十幾萬,但國防預算中的人事費用比例並未明顯下降,如果國軍未來實施「精進案」,並轉型為「國防軍」型態,國軍的名稱要不要改是無關軍事的政治議題,軍事上整體戰鬥力是否因而提昇才是關鍵。

--------------------------------------------------------------------------------

國軍轉型 2003.09.27 中國時報 中時小社論

雖然聖賢說:「必也正名」。不過,現實中,名與實有時相副,有時卻未必盡然。而在正其名的同時,究其實應更重要。

國防部長湯曜明宣示要將國軍改為「國防軍」,同時以十年時間推動軍事院校整併為大學。乍聽之下,很難解釋國軍和國防軍有何不同?國防軍和國軍人力精進、整併軍事院校又有何干係?也因此,在野黨立委以兩個字評論之:無聊。

不過,任何政策構想,背後總有其整套的思考,不必一句話就推翻其用心。有人謂「國軍」始自黃埔建軍以來的「國民革命軍」,甚至一路上溯軍事史觀與傳承。但時至今日,國軍就是國家的軍隊,雖非法定名詞,卻是通用語言。沒有人會腦袋轉彎到認為國軍是國民黨軍,或真的從歷史教科書裡翻出國民革命軍,將兩者做這麼長的聯結。

事實上,憲法以降的相關國防法規無一「國軍」之用語,均以「全國陸海空軍」稱之。因此,嚴格說來,湯曜明不是「改國軍之名」,而是訂國軍之名為「國防軍」。而且,即使訂名「國防軍」,也不會改變其為國軍─國家的軍隊、國家的軍人─的事實。

比較重要的是,國防軍背後的改革措施,上層結構有陸海空總司令部全部改為司令部,不再有三軍總司令部;基層則是五十萬大軍要精簡成廿七萬精兵;除作戰部隊之外,還要整併軍事院校,工程浩大,連湯曜明都承認,勢必經過一番陣痛。國防軍就是國軍,立法院不必太介意名字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倒是要嚴格監督,甚至協助國軍與國防政策的轉型和調整,讓改革的陣痛降到最低。

--------------------------------------------------------------------------------

無國之軍 2003/09/28 聯合報 黑白集

以後不叫「國軍」,將改編易名「國防軍」。最苦惱的是媒體編輯,編輯下標題字字精簡,能用兩個字,絕不用三個字,國防軍不能簡稱國軍,要叫「防軍」嗎?以後見到「防軍演習」的標題,到底是指國防軍演習,還是防止軍隊演習?

這不只是編輯用兩個字、三個字的問題,「國軍」這個詞其實很奇妙,用途很廣,不同時空用同一個詞竟然與時俱進。最初,「國軍」指的是「國民革命軍」;國共內戰,「國軍」又在新聞用語上成了國民黨軍。「國軍」敗退來台,中共把「國軍」從黨軍進一步貶抑成一人的軍隊,叫「蔣幫」,這兩年中性的稱呼則為「台軍」。至於隨民主化而晉入軍隊國家化後,「國軍」已經演化成國家或國民的軍隊了。君不聞,中華民國陸軍,中華民國海軍,中華民國空軍,一律都是「國軍」,豈不甚為順口?

國防部要軍隊改編改名,理由是為執行三軍聯合作戰,這讓人納悶,如果「國軍」各自為戰,變成「國防軍」就可以三軍一體,如臂使指,多一個字差這麼多,這真是太神奇了!應該早幾十年改名,「共軍」就沒得混了!國防部又解釋,其實「國軍」與「國防軍」沒兩樣,那又何必多此一舉?在正名運動如火如荼的敏感時刻搞這種不急之務,應該黨派中立的軍隊何必蹚政治渾水?

只要得到共識,完成合法程序,即使國名也不是不能改。但是,「國軍」這個既簡潔,還會隨時空自我變化涵義的用詞,不改,毫無不妥,要改,一定爭議不休,甚至動搖軍心,國防部真是閒來沒事做了嗎?

--------------------------------------------------------------------------------

國防軍來了 向心力跑了? 2003.09.28 中國時報 丘智賢

國防部長湯曜明要將國軍轉型為國防軍,「改名」關乎軍事組織傳統延續,如失去傳統與信念支持,軍事組織將如無根浮萍,失去向心凝聚,難以發揮戰力。

軍隊更名,多半是因為侵略國戰敗後,為了表示國家武力轉為自衛性質,因次先「正名」以彰國際公信。例如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皇軍」在二次大戰之後改為「自衛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軍也由「帝國陸軍」更名為「國防軍」(Reichswehr),當時的德軍靈魂塞克特將軍希望國防軍能擺脫當時政黨左右內爭掣肘,軍隊專注於重建德國武力的本務上,二次大戰戰敗後,德軍才又更名為西德的「聯邦軍」(Bundeswehr)。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德、日更改了軍隊名稱,但是為了維繫軍事組織的傳統,仍然非常注重軍史傳承的工作,例如今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第一術科學校仍舊設立在明治以來的江田島海軍官校舊地;二次大戰後的德國空軍第七十一戰鬥機聯隊更是以一次世界大戰中空戰英雄之名授號為厲多芬聯隊(Richthofen wing);執全球軍事事務革命牛耳的美國,至今保留著第一騎兵師番號,將部隊歷史追溯到1855年第二騎兵團組建開始,因為貫串軍隊命脈的正是軍事傳統帶來的榮譽感與責任心。

新科技的變革與外在戰略環境的改變,當然會引領軍事組織的調整再造,但是國軍長年來忽略細緻的軍史教育,只拿得出「黃埔精神」一語帶過,每年鐵打的營盤裡,流水似的官兵根本不知道所屬部隊的傳承所為何來,部隊隊史館常常是深鎖大門,只在主官更迭時才打開更新照片。如今湯部長簡併三軍官校,造就出的國防軍會不會讓最後「國軍傳統」也消失,軍隊「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不確定感更加深沈,實在令人憂心。

--------------------------------------------------------------------------------

正名國防軍 揮別黨國不分 2003.09.29 中國時報 徐少為

昨日拜讀「時論廣場」丘智賢先生大作「國防軍來了,向心力跑了?」,發現文中對德國國家軍隊之歷史沿革頗有誤解,故予解說。

德國統一在普魯士之下後,採行義務兵役制,原普魯士軍隊改稱「義務兵役軍隊」,俗稱「防衛軍」(Wehrmacht),其正式名稱應為「國家防衛軍」(Reichswehr)。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一九一九年的凡爾賽和約各國同意德國重建防衛軍力,但規定德國陸軍不得超過十萬、海軍不得超過一萬五千職業軍人兵員等等,如果台灣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國兩制」,可想見中華民國國軍必定也將受到如此「限制」。

當時德國軍隊稱為「暫設國家防衛軍」,直到一九二一年三月才立法規範,並正式定名為「國家防衛軍」,依據威瑪憲法宣誓效忠「德國人民」。希特勒掌權後為了備戰,片面修改凡爾賽和約,改回義務兵役制,並於一九三四年六月借助「納粹黨黨軍」 發動軍變,於八月興登堡元帥冥誕日,將「國家防衛軍」改稱為「防衛軍」(Wehrmacht),並將宣誓效忠之對象改為「領袖及國家總理」。從此黨國不分,直到德國因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致使德國人民險些流離失所,所幸盟國允許戰後德國重整社會政治體系,並允其重建國防,「防衛軍」轉型成為戰後及今日的「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而在前蘇聯控制下的東德則有「人民軍」,於兩德統一後融入「聯邦國防軍」,因德國仍採義務兵役制。如果軍隊效忠的對象是一黨一人,所得到的便如同德國國家軍隊歷經的情況。因此,國家軍隊必須認清組織防衛力量目的何在。

政府有必要將國家軍隊正名「國家防衛軍」,簡稱「國防軍」,並清楚告示軍官和士兵效忠之對象為「人民」,非為「一黨一人」或為「戰士授田證」,「保衛人民身家財產」才是防衛目的,如此則軍隊便將明白「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

From: Rudolf C. Wang To: 神仙、老虎、狗

Sent: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3 11:15 AM

Subject: 一點分享

好久不見,不知道長官最近生活如何?

今天跑上來看新文章,看到貴站貼的一篇報紙上的討論「國防軍」的文章,發現原文中有幾個專有名詞的引用是錯誤的,所以跟長官說一聲(小弟懂一點點德文,大多為軍事術語):文中稱德國國防軍為「Reichswehr(Reich:帝國、s:連接構語、wehr:防衛)」是不正確的,因為此名詞是指德意志帝國的軍隊,一般中文翻譯為「帝國陸軍」。此名詞是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採用,在1921年(不是大戰結束的1918年)的威瑪政府將武裝部隊改稱為「Wehrmacht(macht:武力)」,這才應該是我們所用的「國防軍」,而這個名詞一直使用到1945年投降為止。很多英文書也有如是的錯誤,那是因為在1918到1921年德國武力仍然稱為Reichswehr的緣故。在1953年的西德政府重整軍備,才有「Bundeswehr(bund:聯邦)」這個名稱出現,而中文譯名仍然是國防軍或是聯邦國防軍。

另外想跟長官分享一個關於政戰的問題,就是現今歐美的「軍中政工制度」。一般相當於我國的政戰的工作,在歐美國家的軍中,是分成三個部份掌理的:文宣或是對民間與敵方發言是軍中的發言單位,這一般是高級司令部單位(最少是軍團級);心理問題是由軍醫與心理輔導專家負責,這一般是屬於醫務系統;而士氣(特別是美軍)與信仰是軍牧負責。

其中尤其是軍牧的身份是很特殊的,因為他們是「非戰鬥人員」。軍牧(Chaplain,原意是祭司)的制度源自於十字軍東征的傳統,一般西歐國家的傳統是,有些國家不給軍牧軍階,但是最少是穿著軍官制服並享資深尉官以上待遇。英、美、加等國給軍牧軍階(最低階是上尉)則是為了保護他們的身份,在戰場上不被當成間諜處決(原因請見日內瓦公約中關於非戰鬥人員跟間諜的身份問題)。但是不論如何,主官對於軍牧是沒有指揮權的,軍牧也沒有資格向部隊下命令。只有美軍有一點不同,就是主官可以為了士氣的緣故,要求軍牧作特殊內容的講道;但是在其它西方國家中,這樣是算是侵越職權的。這一部份是由一位加籍同學告訴我的,他本身是一位在職進修的陸軍軍牧。

祝福長官的生活一切順利,事事愉快。

--------------------------------------------------------------------------------

From: Wenjer H. Leuschel To: 神仙、老虎、狗

Sent: Thursday, November 13, 2003 10:02 PM

Subject: 關於德國軍隊名稱

敬啟者:

漫遊網路時巧遇貴站,見署名 Rudolf C. Wang 者在 2003.10.22 貼出「一點分享」,文中對德國軍隊名稱解說恐有誤解,故此稍加說明。

俾斯麥統一德國之前,普魯士軍隊以陸軍為主,稱為 Wehrmacht「防衛武力 (防衛軍)」。Wehr 就是「防衛」,Macht 則是「武力、勢力」或「力量」的意思。俾斯麥統一德國之後,德國採取義務兵役制,徵兵範圍不只在普魯士轄地,而是在全國各邦徵兵,因此一方面為了顯示軍隊所屬為「國家」,另一方面也顯示軍種不再以陸軍為主,改稱為 Reichswehr「國家防衛軍」,但民間仍俗稱之為 Wehrmacht「防衛軍 (防衛武力)」。

Reich 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國家」,不一定是「帝國」,只因普魯士統一的德國是帝制憲政的 das Deutsche Reich,故在翻譯上解譯為「德意志帝國」,其「國名」仍俗稱為 Deuschland「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威瑪共和事實上仍然稱為 Deuschland,而且其國家議會仍然稱為 Reichstag,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一年間的國家軍隊稱為 Vorläufige Reichswehr「暫設國家防衛軍」,一九二一年三月完成國防立法,正式定名為 Reichswehr,但民間仍俗稱之為 Wehrmacht「防衛軍 (防衛武力)」。希特勒奪權後第二年,讓軍隊統率的國防部長公開宣示效忠「領袖及國家總理」,又乾脆把「俗稱」定為「正名」,這才是納粹德國國家軍隊名稱的真正由來。

Rudolf C. Wang 誤將 Reich 解為「帝國」,可能是以為 Reich 只有這個一解,事實上不管國家體制為何,德文的這個字詞的原意都是「國家」,這也是為何德意志威瑪共和仍然沿用 Reichstag、Reichswehr 等等用詞的原因。普魯士統一德國後的帝制憲政下和威瑪共和時,德國各邦享有某種程度的自治權力,納粹奪權後一黨領政,成為中央集權的威權制度,號稱 das Dritte Reich,一般翻譯為「第三帝國」,因此大家誤以為 Reich 就是「帝國」的意思,其實不然,否則今日奧地利 Österrecih 是否應該稱為「奧斯特帝國」?今日的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即已定名為 Bundesrepublik Deuschland「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其憲法基本架構與威瑪憲法並無二致,各邦仍然享有某種程度的自治權力,但與「國家」整體有干的名詞都會在詞頭冠以 Bundes-,如 Bundeskriminalamt 「聯邦刑事 (警察) 局」對之於 Landeskriminalamt「邦 (地方) 刑事 (警察) 局」,「國家防衛軍」當然改稱為 Bundeswehr 「聯邦防衛軍」。今日德國民間不再把國家軍隊俗稱為 Wehrmacht,反倒把 Bundeswehr 簡稱為 Bund。

無論個人對國家軍隊名稱的理解如何,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必須了解國家防衛武力存在的目的何在。國家軍隊的存在非為一人一黨之私,否則國家軍隊與與據地為王的強盜、土匪有何差別?德國和奧地利曾經是分散為各邦的 das Reich der deutschen Länder,之前與法國併稱為 das Heilige Römische Reich,普魯士統一德國後稱為 das Deutsche Reich,二戰後才改稱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統一後也還是這個名稱,領土和人民都變了,「國家主權」變了嗎? 是的,「國家主權」也變了!今日的德國民眾都受到這樣的民主教育:「國家」就是「我們」,只有「人民」才擁有「國家主權」,「執政黨」不過是被選出來暫時代為行使政權的某個或某幾個「政黨」,如果「執政黨」欺壓到「人民」的頭上,「我們」可以用選票將之趕下台,而「國家防衛武力」是效忠「我們、人民」的,不管政權暫時由哪個「政黨」行使,也不管國號、國名、政體如何變動,「國家防衛武力」的成員都要弄清楚效忠的對象是「我們、人民」。軍人可以有自己的政治見解,但是不介入政爭的。最近一位德國特戰將領寫信給一位發表反猶太言論的國會議員,稱讚他說出「猶太人的醜陋」是「愛國」的表現,德國國防部長立即明快處理,將之解職;該國會議員也受到所屬政黨的譴責。為保障民主自由、社會和諧以及國際地位,「國家」應該是以「人民、領土」為定位的「主權」實體,不應是虛構「領土、主權」的「國名、國號」。德國的民主發展,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徐少為敬啟

--------------------------------------------------------------------------------

From: 丘智賢 To: '神仙、老虎、狗'

Sent: Thursday, February 05, 2004 3:17 PM

Subject: 遺珠文稿一篇惠請卓?

從「國防軍」改名爭議再談軍事傳統的維繫 丘智賢

日昨本人刊登於時論廣場之「國防軍來了,向心力跑了?」一文厚蒙徐少為先生指正,惟徐先生提出有關德國建軍之說明恐與史實差距甚遠,特予細述。

一八七一年一月普魯士國王威廉在凡爾賽宮鏡廳,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Deutscher Kaiser),因德意志帝國由北德邦聯與南部多個邦國組成,因此新產生的帝國軍隊為普魯士、薩克森(Saxon)、伍騰堡(Württemburg)與巴伐利亞(Bavaria)等多個單元組成。加以德國位處歐陸,以陸軍為主,因此習稱為帝國陸軍(Reichsheer),英語系學者多稱為Imperial German Army,威廉二世另又擴建海軍(Kaiserliche Marine)。至於普魯士早在十九世紀初軍事改革時就採行徵兵制,與徐文所言之德國統一並無關係。一次戰後,帝國陸軍崩解成仍成建制的「臨時軍隊」(Vorläufige Reichswehr)與許多各自為戰的「自由團」單位(Freikorps),直到一九二一年的一月,才依照凡爾賽條約改制為正式的德國國防軍(Reichswehr)。

徐文一再強調改名為國防軍,即能讓國軍官兵「認清」軍隊防衛的目的。軍以戰為主,軍隊的無形戰力絕非僅靠單純的意識形態灌輸,甚或「正名」即能達成,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在其「軍人與國家」一書中就曾經指出軍事專業主義的要素包括了軍事專業知識、自我認同的團體意識,以及對於國家的責任感。

不言可喻,軍事傳統的角色不僅僅在傳遞軍事的專業知識,也無時不刻協助軍事組織成員培養團體意識以及國家認同,作為軍隊戰力的來源。以目前咸認

全球軍力最強的美國而言,美軍各單位基地,均清楚懸掛各種單位的作戰歷史資料與標誌,例如「1943年瓜達康納爾」、「1944年諾曼地」等,每座基地都像是一個軍事史蹟展館;同時從入伍訓練開始,美軍便不斷培養新進成員對於各軍種及單位的認同與知識。

提倡軍事傳統絕非空喊政治教條,而是將過去作戰的經驗粹煉精華,以示來者,美國於二次大戰中在凱薩林隘道慘敗,韓戰初期的史密斯特遣隊潰不成軍,但是這樣看似「丟人」的戰例廣見於美軍軍事事務革命的最新論著中,越戰的慘動教訓更是美軍近年改革最重要的原動力量。因為戰爭科技容或有變,但是先輩如何下達決心,甚或承擔失敗,卻是軍事組織最珍貴的素材。

國軍對於軍事傳統的認知,本因失利撤退有所避諱,加以近年來統獨論爭不停,造成國軍對於自己的歷史反而淡調處理,實則淞滬戰場的城鎮作戰、徐蚌會戰國軍為敵分殲、大陳列島的海島防衛、八二三砲戰中的軍種協同均屬前人留下的鮮血教訓,正宜配合時代演進,賦予新的研究傳承角度。光是改為「國防軍」,絕不可能產生扭轉乾坤的奇效,徐文一再闡述改名與國軍效忠人民的關係更屬多慮,只要中華民國憲法還存在一天,則憲法第一百三十八條已然明列「全國陸、海、空軍,須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以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更是所有國軍官兵在入伍訓練時,皆需立下的莊重誓言。

2004年
神仙、老虎、狗
http://www.wretch.cc/blog/chaoyisu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