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  

看完歐巴馬回應現場抗議者影片與洪蘭的學會正直,知識才有用」一文後, 憶起1999年 七月 27日 星期二,筆者於部落格中提及:

聰明的魔鬼,飽學的壞蛋

如果軍校教育只教給學生聰明,而沒有教給學生良心、軍事道德及價值觀,只教給學生使用武器、戰術,更沒有教導學生怎樣養成深厚的軍職生命力、這是教育的流弊。

筆者期上於學生時期 (民國64年 )「甄選」就讀美軍「維吉尼亞」軍校的「關鍵性條件」,必須「政治大考」成績優異。結果,該政治大考「成績優異」者,迄今仍「滯美不歸」。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937131


歐巴馬回應現場抗議者 經典!必看!
https://youtu.be/FzEZHiI_pMQ



 撇步一:第一時間的反應——「沒關係,他們不必離開」 

這場演講是 2013 年歐巴馬呼籲美國國會改革移民法規,剛開始就跟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政治語言一樣,歐巴馬說:「我們要振興經濟,使這個國家更安全,家庭更幸福……」,聽起來沒什麼特別的,但情況從一名抗議者打斷歐巴馬的演講急轉直下。
抗議男子大叫:「總統先生!每天有上千個家庭因為移民政策被拆散,需要你的幫助!」「我的家庭被拆散,分崩離析了!」歐巴馬好幾次試圖拉回他的演講主題,但這名男子在要求歐巴馬使用行政命令廢除強制遣返之後,抗議群眾開始大喊口號 ”Stop deportation!”

大多數情況下,維安人員為了維護國家元首或官員的安全,會控制會場內的潛在危險人物,當抗議人士會太過激動,會制止他們表達訴求、把他們帶離會場,但歐巴馬只是對維安人員說:「沒關係,他們(抗議群眾)不必離開。」

撇步二:擺脫尷尬之後——表達同理心和尊重、我和你是同一陣線的

歐巴馬好不容易再度控制了場面,能繼續演講,他回應抗議者:「我尊重這些年輕人的熱情,因為他們深深地為自己的家庭感到憂慮。」一方面表達了同理心——由於現行移民法規,有些人被迫和家人分隔兩地,我知道你為什麼憤怒,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也保全了抗議者的面子——你的訴求是有道理的,雖然總統職權做不到你的要求,但不會當你是在無理取鬧就敷衍你一下。


撇步三:不違反職權、不亂開空頭支票

如果這則影片中,歐巴馬只表達了同理心和尊重,或許就不會引起網友廣大迴響了。「如果我能不靠國會的審核、按照法律條文來執行政策,那我會這麼做(指廢除強制遣返這類規定)。」 

當講到「傳統」這個詞的時候,歐巴馬回頭正對著麥克風說,無論他是刻意要強調這個詞,或是只是在這一刻覺得自己講話有點小聲,都造成一個效果:用感性強調國家傳統,其實比談理性的法治更能打動人心。

很多無法順利推行的政策、重大災害爆發時,我們都希望有一個一把罩的領袖,帶領大家解決問題,但歐巴馬很坦白告訴民眾:「簡單的辦法就是,我大聲嚷嚷,假裝自己有辦法解決;然後那個解決辦法可能是違反法律的。」「我現在走的是那條困難的路:透過我們的民主程序,來達成我們共同的目標,但這不會和大聲嚷嚷一樣簡單,所以我們需要互相說服,一起完成它。」

回頭想想台灣,政治人物碰到陳情的民眾會怎麼應對呢?有時候根本當人是「大膽刁民」,有時候在媒體鎂光燈前答應根本不是自己職權允許的事,最後也不了了之。我們的總統和高級官員們,什麼時候才能練出這樣的應答氣度?又打算從什麼時候開始教育民眾,就算有輿論壓力,但是違反自己職權的事,不該做、不能做就不該亂開支票?

http://buzzorange.com/2015/07/21/how-obama-react-to-the-protester/

========================

學會「正直」 知識才有用  

作者: 洪蘭

學生在青春期人格形成時,讀書、交友、教育都非常重要。

唯有在國、高中階段,大量投入人格教育,先養成正直的人,學問才對他有用處。

上週去德國國家科學院參加一個研討會,開幕的壓軸是一九九三年諾貝爾獎得主羅伯茲(Richard Roberts)的演講。

諾貝爾獎果然有號召力,那天下著大雨,又是晚上六點半,還是很多人撐傘、餓肚子來聽,且老少都有,不只有年輕的學生。坐我旁邊的就是一對至少七十歲的老夫婦,德國人的求知慾的確不同凡響。

羅伯茲教授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述細菌比人類多不知多少萬倍,又無所不在,若能充分利用基因轉接的技術,可使細菌造福人類。

話鋒一轉,他談到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受教育是個特權(privilege),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念書而無書可讀,因此享受到這個特權的人有回饋社會的責任,要盡自己所能,使這個社會變得更公義。

他呼籲受教育的人都要記得這個恩惠,伸出手助人,底下的聽眾頻頻點頭。

在餐會上,我才知道這些諾貝爾獎得主做了很多本行之外造福人類的事,例如,一○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戴蒙德教授(Peter Diamond)就曾親自到土耳其援救被關起來的科學家;羅伯茲教授也為了被利比亞關起來的保加利亞護士和巴勒斯坦醫生,到利比亞的首都,面交一封有著一一九名諾貝爾得獎得主簽名的陳情書。

當然格達費不會接見他,但是憑著諾貝爾獎的光環,他見到了格達費的兒子,面交了那封信,成功地救出那群醫護人員。他說他從下午等到半夜,都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被接見,但還是堅持等下去,因為親手交比請別人轉交有力量。

全球現存的二八九名諾貝爾獎得主中,大部份人願意為世界的不公不義發聲,真的很感動,當然更感動的是,羅伯茲教授竟大老遠跑去利比亞,管大多數人不會管的閒事。

愈是成功的人,愈是謙卑。三天的會議,他都從早上九點坐到晚上五點,既沒遲到,也沒早退,會後跟我們一起用簡餐,也沒要求特殊待遇。

他說只有站上顛峰,回首來路,才了解成就是建立在很多人辛勤的研究上。難怪他演講最後一張投影片打出來的是密密麻麻所有貢獻者的名單。

但我最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他們肯長途跋涉,去關懷跟他本人和研究都沒關係的陌生人?是什麼樣的教育,使他們的人格如此崇高?我們如何教出像這樣的學生來?

最後發現,學生在青春期人格形成時,看的書、交的朋友、接受到的教育非常重要。

羅伯茲教授生在一九四三年,正是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最艱苦的時候,父親是黑手工人,他念的也不是牛津或劍橋,可以說完全不符合我們培養傑出人才的條件,但是他爬上了顛峰。

所以,我們沒必要再迷信名校,反而是在國、高中階段,應大量施以人格和價值觀教育。只有先是正直的人,學問對他才有用處,他對國家也才有用。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59/article/11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