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零  

歸零的較好選擇
 
PomeloFox

2017年2月27日


想不到上一篇和師父談話理解彈道的心得文會引起如此大的迴響。不過,事實上師父說了兩個重點。一個是彈道的概念。另一個則是歸零的概念。他個人推薦的歸零距離,不是過去我所習慣的25公尺歸零。而是比較不一樣的50公尺歸零。

這兩者有許多不同的地方。特別是如果射手不成熟,單單跑步看靶的次數應該就可以集滿當天的3000公尺了吧。不過,撇去不成熟的射手。專心分享為什麼師父個人更喜歡50公尺歸零。

首先,我要先說清楚一件事情。我從維基查到國軍的彈藥規格有:
國造TC-71普通彈
國造TC-74鋼芯彈
國造TC-79曳光彈
國造TC-80空包彈

末兩者當然不可能是一般打靶使用。但是前兩者哪一種是普遍使用的呢?我不知道。而且,5.56X45的彈藥又有分為M193和SS109(美造稱為M855)。這兩種規格的彈藥彈道表現又有些不同。因此。在沒有時間追問師父的情況下,我只能跟大家分享他說的:為甚麼50公尺歸零的表現比25公尺更好。

*據詢問對長距離射擊有興趣的前輩,他指出目前TC-74應該是M855的規格。但仍有少量的m193儲備彈藥偶而會出現在靶場上。但這兩者的差異在進行300公尺以內的射擊而言,對基礎步槍兵來說可以視為幾乎相同。感謝 Francis Lin 詳細的在電話中解釋與說明!

但是如果要把這個觀念拿到國造T91上面應用,可能有興趣的朋友要去翻翻綠皮書囉!

首先仍然從這張圖片看起。上次討論彈道飛行概念時的類似圖片。

歸零1
這張圖片中紅、藍、黃、綠四種子彈飛行的軌跡,是槍口抬升不同角度時的子彈飛行狀況。上次指有提到交會一次和交會兩次的問題。但這次我們用這張圖片進一步說明更重要的關鍵:彈著高低差。而黃色的軌跡是75碼歸零,我們這次略去不管。

圖表中,左側縱軸下方是-30,往上會經過0,最高是15。意思是:從瞄準線,0的地方開始。子彈位置高於瞄準線就是正值,子彈低於瞄準線就是負值。而因為單位是英吋。所以實際的彈著換算成公分,還要再乘上2.54。

而圖表下方的數字表示射擊距離。從0碼開始。最遠到達400碼(也就是366公尺)。

如果只看綠色的軌跡線。可以知道他的飛行距離最大到達400碼。
 
綠色軌跡的抬升幅度比較小。所以它可以說只有一次和瞄準線,也就是0的重合機會。然後子彈就下墜了。但是因為仍然有些微的槍口抬升,所以仍然出現了一次交會。因此,也就是在大約100-125碼的地方。所以目標在100-125碼的地方,理想上就是瞄到哪打到哪。如果距離比100碼還要近,比如說,50碼吧(46公尺)。那子彈就會打在瞄準線的下方約0.8吋的地方。

因此,以100碼的方法歸零,子彈幾乎都在前準星的下方飛行。所以很難做出所謂預報彈著的動作。因為前準星的基座可能就把很多彈著煙塵都遮蓋掉了。

圖片重貼一次。這樣就不用前後划來划去看圖了。
歸零1
而如果是藍色線,50碼歸零。第一次重合就在50碼(46公尺)。而第二次重合會出現在210碼左右。也就是說,當使用50碼歸零的時後,50公尺以內的子彈會低於瞄準線。然後重合後從50-210碼都在準星上方。然後超過210碼後就落下。

同樣的,紅色就是25碼歸零線。指示他的槍口抬得更高。所以可以延伸更長得射程。

到此為止,如果子彈軌跡與瞄準線的差距已經懂了。我們就要回到開槍的目標。目的只有一個。命中目標。

按照我師傅的說法,他最喜歡以50碼進行歸零。原因在於:

1.50碼以內,彈著低了3吋。也就是約7.5公分。這誤差仍然只有"瞄鼻子打中下巴"的差別。彈著仍然是有效的不必修正過多。而近距離也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修正了。

2.從50-210碼這段距離,子彈高於瞄準線約2.5吋。也就是大概6.35公分。然後到了270碼的時後子彈失去力量,大概低於瞄準線4吋。下降10.16公分。

3.整個50碼的歸零擁有最平均的彈道上下補償。因此,只要看到人,瞄準胸口打都不會出現偏差太遠的狀況。

下圖就是在50公尺與25公尺歸零時,不同距離目標的偏差狀況。

圖中上方雖然英文寫著200公尺歸零,但因為50公尺歸零的子彈彈道,第二次交會的位置就是200公尺。
所以下圖中:
上半的圖示其實就是指50公尺歸零。
下半的圖示其實就是指25公尺歸零。

歸零2

上下兩者互相比較,下者似乎比較好。但是事實上,整理成各距離的差異對照表。就可以發現50公尺歸零有比較好的優勢:

歸零3

換句話說。用50公尺歸零的話,子彈怎麼飛,上下的偏差最大都會在距離300公尺的時候,距離準星約17公分左右。而用25公尺歸零的話,子彈怎麼飛,上下的偏差最大都會在距離200公尺的時候,距離準星約25公分左右。

歸零4

找到一張圖告訴你換算成打臉的差別。如果一個人站在100公尺處。你瞄著他的鼻梁。 100公尺歸零法一定噴死他。200公尺就會打到他的下巴。300公尺就不會在臉上了。如果他躲在掩體後方,你就打不中他了。

50公尺歸零法(200公尺歸零),100公尺一定噴死他,子彈會打中他的前額。200公尺會打到他的鼻梁。300公尺就不會在臉上了。如果他躲在掩體後方,你就打不中他了。

25公尺歸零法,100公尺他不會死。因為子彈會從他頭上飛過。然後他離你只有100公尺。他現在一定會躲起來或是還擊打你。然後你會得到”100公尺都打不到的爛咖”稱號。200公尺他也不會死。因為子彈還在他的頭上飛。你會重演100公尺的戲碼,然後連續獲得”200公尺都打不到的爛咖”稱號。恭喜你,你得到combo了!直到250公尺以後,你就可以打中他的額頭。300公尺你就可以打他的臉。然後別人會跟你說,175都打不到了,你還想打300…..。所以你一直沒機會證明你的射擊是有效的。因為你的歸零點沒有出現。然後,300的目標其實比前準星還要細小。應該尋找最划算的方法。 
 
看完以後,想想平常最容易影響假單的距離是多少?175。所以只能打胸口,賭能不能打到臉。或是打肚臍,看能不能打中胸,偏一點點還會從肩膀上方略過。

相較之下,50公尺歸零就有效率多了。從頭到尾都是一樣的觀點。「打你的臉」、「打你的臉」、「打你的臉」。

而因為子彈篇差的距離只有17公分。所以為了假單,改打它的胸口。仍然會得到假單。

不過,這篇文章看完以後,我還是要跟大家說幾件事情:

1.我不確定國軍的彈道和網路上找的會不會有極大的變化。不過原則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誤差。

2.如果,你想要偷偷的歸零成50公尺。怎麼辦呢?從圖片上的軌跡來看。25公尺的時候歸零的時候,50公尺的子彈位置還低了3公分左右。

靶紙似乎是一格一公分。因此。應該把子彈從打中圓圈,改成打在原本中心點的下方3公分處。

3.然後,如果長官不准你這樣自己歸零,你可以在歸好零以後,依照打高調高,打低調低的口訣。為了把彈著下降3公分,所以我要「打低」。要下降3公分,就是1.5格。所以應該要調低三響。也就是順時鐘轉三響。

驗證的方法,就是把瞄準點往上修正一點。也就是說。原本的歸零方法是把前準星塞進ㄇ槽中。因為彈著調低了。所以我要再瞄高一點。所以應該前準星應該會凸出ㄇ槽一些。 (以上第3點,感謝 Frank Lin 、 王鼎元、 王愛國等三位前輩指點補充修正。在此註記感謝!)

不過,這還需要偷偷的測試才知道。就看有誰有機會可以試試看囉…..

歸零5

至於進一步的細節,就必須翻找書了。不過我已經尋得高人。我研究懂了以後再做說明囉~

臉書網友留言彙整:

T91歸零口訣應該是:打高調高、打低調低、打左調右、打右調左

還有準心調整的順下逆上歐!

PomeloFox 好的!我會一併更新到調整細節中!感謝您!

不好意思阿 昨天說要key給你後來忘了..補充一下
以50cm左右的危險界延伸point blank range來看, 300m內14.5吋到20吋的管長(含M16/M4/T91/T65), 不管用甚麼蛋, 50m歸零都挺夠用了, 瞄準胸口彈著點一定在頭頂和骨盆之間

25m龜齡還能再把第二交會點推遠一點, 但發現偏差的能力不如50m歸零, 而且400以上不修正一樣很難打到, 不如等近一點或叫其他建制武器幫忙....50m真的比較好用.
對現役照門的響度還蠻好奇的, 不知道有沒有有門路的弟兄能用實測的方式幫忙把照門響度的實際影響量出來? 有興趣可以來討論一下方法哦
歸零6

剛剛發現我這邊的數據跟你貼的那張圖有一些差異, 應該是瞄準線高度設定的關係, 如果把 3.7cm(1.5英吋)改成那張圖裡的三英吋附近, 基本上就黏在一起了~~
不過一般的情況除非是在提把上加鏡子, 應該是不會到那麼高, 但300m的蛋著差異也就在3吋(7.6cm)以內, 我覺得對步槍兵直射距離的影響是不大的, 50m實用性優於25m的結論也維持不變

我一直在想大陸軍偏好25m, 是不是對大家50m蛋著收斂的能力沒有信心, 或是缺乏適當的工具, 方法或足夠的彈藥算出平均歸零點, 你那招偷偷往下的真的是在現實中不妥協, 逆境中求生存的典範XD

PomeloFox 其實 王愛國 前輩有跟我分享過一見很重要的事情。
雖然彈道建議使用50公尺歸零,但是為了確定射手擁有視力收放,射擊技巧穩定。所以他覺得實際把歸零靶放在50公尺進行歸零是不容易確保與執行的。
相對之下,調整前準星的策略更加保險。(而且不容易被長官發現)

那看來問題還是在現行流程很難在要求的時間內把大家的基礎都打好, 如果加強落實箱上瞄準練習和dry fire, 應該會有點改善, 這兩個都不花錢, 很適合勤儉建軍的台灣單位..
dry fire還是弄個假彈好了, 可以比較安心不怕撞針孔擴大


PomeloFox 三角瞄準跟扣壓是關鍵!

沒錯, 而且有這兩個的基礎, 可以幫助實射時培養call your shot的能力, 看靶前對有沒有中, 沒中會往哪裡去就有個大概的感覺,
這個有fu比較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問題或進行第二發修正, 假設槍彈瞄出了狀況也能比較早發現, 不管拿鐵瞄打175或上了鏡子打800都很有幫助的

可是俺的單位還是拿65K2~ 這方法也適用嗎??? @@"

不一樣因爲槍管長度不同

看一下上面Francis Lin大製作的表,裡面有提到300m內14.5吋到20吋(含M16/M4/T91/T65)的管長都適用,所以應該是可以的吧!

PomeloFox 是的。依照Francis 前輩所說,雖然槍管長度不同,但是以標準步槍兵的要求而言,這些偏差在300公尺以內是可以接受的。

我是歸25米(陸軍習慣), 然後記得瞄肚子...反正我是AR不是精準射手XD

歸零要怎麼調整,簡單來說跟接戰距離的 range 有關。 如果今天只需要射擊 50-200m 的人,彈道調整上就是選在這範圍內 Killzone 最小的。

我自己看這串的帶著走有二:
1. 50米歸零在0-300m比25米歸零實用
2.落實箱上三角瞄準練習和扣引扳機練習,可以解決大部份的基礎問題

聽說現在很多單位的箱子都拿去裝雜物了,網路還有查到雷射三角瞄準練習,不知道實際情況如何?

50yard zero give the best trajectory from 0-220 yards. You are always no more than 2.5" low to 2.5" high. It's basically a length of your middle finger.
25m zero give you a much higher arch thus you will have to compensate heavily from 25m to 300m. At
the highest arch, the 25m zero will yield 8"-9" POI over POA at about 200m and 6" POI over POA at 100m. Why even bother with that kind of difference when a much flatter 50 yard zero will resolve most of the POI vs. POA issues.
With a 50 yard zero, you can accurately hit out to 300m with a 14.5" M4 carbine. Your billet drop at 300m will be around 8" and the bullet continue to drop to 24" below POA at 400m.
To try to engage targets pass 300m with a 5.56 round will most likely provide less desired terminal ballistic. The 5.56 round stabilized enough to just punch a .22" size hole from entry to exit.
To talk about terminal ballistic is a whole other subject. But just remember, a 1:7 twist 14.5" barrel M4 shooting 55gr M193 gives the best terminal ballistic between 10-90yrds.
Consider this.......The bullets go through a yaw process on the way to becoming stable, and the bullet can yaw by as much as 4 degrees at short distances. Once a M193 passes 100m it will become very stable out to 400m, but the greatest terminal ballistic for a 5.56 round is generally rest between the CQB range. The angle of attack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how a bullet behaves when striking tissue.
Standard 5.56 FMJ requires a bullet to yaw upon entry into soft tissue in order to cause fragmentation of the round. A less stable bullet upon entry will want to tip rear to front this result in the break up of the bullet. The bullet will break at the cannelure (the crimping groove around the cylinder of the bullet) With a 10.5" barrel CQB-R your terminal ballistic effectively drop to less than 25yards. this is why special operation group started to go to heavier open tip rounds to get better terminal velocity.
抱歉沒辦法用中文寫給你們看。

那我翻一部分哦..
除了狐狸提過歸零距離與外彈道實用性的部分,師傅這篇又提到一個重要的考量,也就是終端/殺傷彈道。556彈頭小,M193打中目標要有好的效果得靠命中目標的攻角和剩餘速度讓彈頭翻滾變形斷裂,在短距離下,子彈的攻角可能到達4度。以M4來說,能確保M193翻滾變形的距離大概就在10-90碼內,再遠子彈的姿態就會變得很穩定,打中目標就一個小洞。如果槍管更短速度更低,那終端彈道效果好的距離就更短,以10.5寸管來說,大概就25碼。
所以愛用短管的SF們就開始用比較重的開尖彈(mk262)來改善這點。
攻角:彈頭指向和前進軌跡的夾角,非零的攻角就是彈頭會歪歪的碰上目標-----
看來美軍對556殺傷力的問題賭爛已久,因為新一代的Mk262和SOST, 以及號稱 yaw-independent performance 的M855A1, 雖然機制不盡相同,都在侵徹和殺傷的改善上有不少著墨。

歸零7
歸零8

請問50m歸零這種適用於bolt action (223、308、300.等步槍嗎?

PomeloFox 這我就要去詢問其它高人了。
不過,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在射擊時不修正準瞻的情況下,找出射程與子彈偏離兩者之間較為平衡的選擇。栓式步槍我猜可能還要考慮子彈彈道以及槍管的規格了。
抱歉,沒辦法給您答案呀⋯⋯

一般講.223就是5.56x45mm,也就是AR-15/M16/國軍的步槍與所有的北約步槍。差別在於槍本身是AR-15/T65-T91/G36/AUG這類的高瞄準具基線或是HK43與全通魚骨頂的低瞄準基線步槍,瞄準具所在位子的高低與準星構成的瞄準基線的角度有關,瞄準基線與彈道基線的夾叉角度又會直接影響彈道曲線與瞄準基線的第一與第二交會點的位置。彈道基縣是指槍槍管指象的虛擬直線,彈道曲線是彈頭的外彈道拋物線,兩者差一個字但是不一樣意思。
25/100碼或50/200碼都可以套用所有的口徑,只是效果不
同,比方說你有隻M82,.50打25碼龜齡就沒啥意義,.338也是一樣,因為這類口徑的槍都是長槍管高初速所以到25碼/米彈頭曲線掉落的幅度很小,歸零驗證沒有意義。
但是16吋短槍管用.300AAC,因為.300AAC是用5.56x45mm彈殼擴頸去裝.300的彈頭,所以發射藥容量相同下彈頭就比5.56的彈頭重,槍管又一樣短自然出槍口後彈頭曲線往下掉的幅度就比較大,那這種你用50碼/米規零就會偏差太大。事實上.300AAC的子彈規格設計也是用在近戰上,想要用美國最通行的5.56x45mm彈殼去搞一款類似7.62x39mm M39這種AK47子彈的效果。那講AK47的M39應該就知道了,不管是AK47或SKS,設計上都不是要求中程400米精準的,而是在300-200米內的戰鬥為準。
所以.223(5.56)與.308(7.62)用同樣的規零距離是可以的,但是重點在彈頭重量/初速/槍管長度/槍管纏距比上,甚至於彈頭氣動設計(所以一般都是用標準普通彈頭為前提),這會影響到彈頭在外彈道大幅下墜的開始點的距離,也就是會影響到彈道最高 點與第二交會點的距離。
軍隊大量使用25碼歸零除了這是從前膛槍時代就有的,25碼是100/150/200/300碼的因數,使用英制地區的人很習慣1/2英寸、1/4英寸、1/8英寸、1/16英寸這樣的分數分割與倍數的計算方式,雖然你問他365+128或9x21是多少他可能心算算不出來。
25碼在徵兵制的普遍一般人標準來說,是沒有光學瞄準具放大輔助與鐵瞄可以平均都看清楚子彈落點的距離,所以大多數軍隊都採用25碼歸零就是這樣。這到這十幾年光學瞄具便宜普及了之後才有改變,同樣的全通式魚骨的上機匣頂部的設計風行起來也是這十年才出現的

台灣跟新加坡一樣,役男近視率都很高,所以新加坡陸軍換SAR-21索性繼SA80/AUG/G36之後乾脆標準步槍都配個1.5倍光學瞄準鏡。那在此之前也只有SA80/AUG/G36有這樣標配低倍率光學瞄準鏡,同樣犢牛式的IMI TAR-21光瞄就不是步槍標配,其實SA80最早也不是個個都有SUSAT光學瞄準鏡。4x的SUSAT光學瞄準鏡也是優先配給當作班用支援武器的L86 LSW,部過講這個扯遠了。

題外話,軍隊特別是徵兵制的軍隊的計算通常跟國民教育水準息息相關。以米位來說,為何北約採用6400米位而華約俄系採用6000米位?
因為北約米位割圓的計算公式的圓周率是取3.14,華約俄系則是取圓周率3,所以華約俄系的計算是整數計算不是小數計算。
不過兩者在1km的橫寬差距只是北約0.98米而華約俄系1.02米(印象數字)的差別而已,差距小到可以忽略,但是對教育水準不同的基層士兵的計算上就差別很大,特別是蘇維埃的士兵一向是從農田收割的這種模式。


25m歸零是從老槍開始,比如我當兵時候的M1 Garand
還有M14。因為瞄具與槍管的距離比較近。AR的瞄具一般比槍管高2.5寸,因為是直托。因此會有以上的討論。
說穿了,就是戰鬥標尺的設定。在200-300m之內,瞄了就射,不需要調整。

以鐵瞄而言,200m或300m作為戰鬥距離都可以啦!看大家四眼天雞的眼力有多好!
還有,25/50m歸零後,還是要實際靶場上從200(175)或300m做好驗證。

戰鬥射擊打人都是瞄身體,沒有在瞄頭的。你不是狙擊手也不是在玩遊戲,沒有必要爆頭。
況且裝備再差都會有一頂鋼盔,沒有防彈背心也有鋼盔,所以連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射擊法也不推薦打頭,而是瞄準身軀的倒三角形。
50碼/200碼的確是比較精準,所以老美民間玩精準射擊的已經使用很多年都是用50/200碼歸零,而不是更傳統的25碼/100碼歸零。
不過戰鬥射擊上這點根本沒差,#重點是別瞄頭#要瞄身體。這點在IPSC實戰射擊運動上也是這樣。
然後你這篇文雖然有考慮到子彈彈種的不同與發射藥的不同,但是沒有考慮到槍管長度的不同,纏距那太細微了就不講了。以同樣使用M855為準,M16A1A2的彈道表資料適用T65K1K2,M4的彈道表才適用T86T91,因為兩類的槍管長度不同,彈道表現上就有不同。


上文承蒙 PomeloFox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PomeloFox:基礎彈道中的基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