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榮譽?血性?傳統步兵榮耀將在未來戰爭中徹底滅亡
2017-11-09 · 候知健
近十年以來的戰爭中,現代步兵的作戰能力發展,已經在多個方向上遭遇到了瓶頸。
最大的矛盾,莫過於步兵的攻防手段之間不斷此消彼長,然而已經到了人類的身體基礎,已經無法再進一步承擔攻防水準上升的地步了。
90年代以後氾濫的防彈衣,在極大的提高了士兵的戰場生存能力的同時,也極大的增加了士兵的負重。到了2016年,美軍士兵的平均負重已經高達53公斤。由於長時間過度負重,膝關節損傷等情況在美軍的步兵中異常普遍,而且往往情況都比較嚴重。
但是另一方面,基於傳統膛線穩定、火藥燃氣推進的槍械,其威力現在已經完全跟不上防彈衣的發展速度。
III級防彈衣,能抵禦小口徑步槍的近距射擊,而這是在手持的全自動連發狀態下,實現可控的最大威力槍械。
IV級防彈衣,能抵擋7.62毫米大威力口徑步槍的射擊;這是能讓射手在半自動狀態下,近距離進行連續快速的準確射擊,能接受的最大威力槍械。但這種水準,對人、對槍械要求都已經非常高,在現階段都不是每個特種部隊的士兵都能做到的。
7.62毫米大威力步槍
槍械需要更大的威力,步兵需要更強的負重和防護能力。最終的突破方向,在槍械上一定要實現基本原理上的完全改變;在防護和負重上,一定要擺脫對於肌肉和骨骼的完全依賴。
在目前的前沿技術探索上,對於槍械來說,任何使用氣體推進的方向,都已經被證明沒有前途——比如液體發射藥,電熱等等;只有電磁彈射原理的技術方向存在可行性,能提供遠超現有槍械的槍口初速。鐳射對付不了土木障礙,所謂等離子/電漿槍械更完全是科幻作品的腦洞。
電磁步槍原理上可行,只是樣式未必和今天的遊戲影視劇相同。
電磁槍面臨著大量的技術問題,而這些技術難關,恰恰也是提升士兵的防護和負重、乃至於控制更大威力/重量槍械能力的共通技術基礎。比如電力的儲能,高功率小體積、小重量的電子電氣部件;這些同樣是單兵外骨骼系統在性能指標上,走向實用化的最大困擾。
外骨骼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構型的機器人,這種技術一旦成熟,那麼單兵機甲的誕生和實用也就是水到渠成的結果——畢竟後者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前者添加護甲的產物。但是把自然人塞到機器人裡面去,同時也會極大的抵消機器人不畏懼傷亡的核心優勢。
特別是外骨骼要實現機械結構的運動與人體運動的高度匹配,其控制技術大量涉及到人工智慧。這方面的技術一旦獲得大突破,機器人也同樣將獲得高度的自主任務執行能力——對於人的依賴,將極大的降低。
筆者一直覺得對人形巨大機器人的狂熱,是自卑心理的特殊扭曲表現形式。
而實事求是的說,人形遠遠不是機器人追求作戰性能的最佳選擇。比如具備輪/履輔助設計的多足(比如蜘蛛形)機器人,能夠兼顧平坦路面的高速長距離機動,與適應複雜地形——比如建築殘骸區域的活動能力;在總體性能的優越性上,就遠遠超過兩足人形。
從遠期看,隨著地面機器人技術的興起;人類士兵在地面戰鬥一線的活動中,將首先大大縮減人數,並在相對後方區域作為戰鬥指揮者存在,並最終幾乎完全退出一線戰鬥。
在未來,一線短兵相接的陸地戰鬥,完全有可能是搭載電磁武器和制導武器的非人形機器人,身穿機甲的人類指揮官,穿著外骨骼的後勤維護人員,三者組合構成地面力量的主力。
整個傳統步兵,都必將在未來戰場上消亡;他們誇耀至今的榮譽、血性等等,也不會例外。
本文出處: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2RC3431051597E8.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