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華為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抵制。 (美聯社)

美國堅決制裁華為的深層原因

2019-02-15 聯合報 黃銘仁/備役少將(高雄市)

近日美國務卿訪歐不斷重申美國制裁華為決心,並要求歐洲盟邦配合,否則將終止與歐洲國家的合作關係;美國為何對華為如此趕盡殺絕,筆者認為其中深層原因是,華為嚴重威脅其至阻礙美國的全球監控計畫。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通過「愛國法案」,藉反恐之名對國內展開全面監控,甚至發展到全球監控。其中的「稜鏡計畫」更是要求網路公司和電信業者(包括谷歌、雅虎、思科等九大網路公司),從本身客戶蒐集來的資訊轉交給國安局。國安局甚至在美國公司出售的伺服器、路由器等設備植入程式,將資訊直接導入國安局資料庫。

美國監聽對象,包括財務機構及國際援助組織、外國能源公司首長及涉及與美國科技公司進行反托拉斯官司的歐盟官員,最匪夷所思的是,連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私人電話、電子郵件及臉書等活動均遭美國長期監控。美國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的理由很清楚,當貿易及經濟談判時,利用國安局竊聽其他國家企畫戰略,可以為美國業者取得巨大優勢。

二○○一年中國加入WTO,同年發生九一一事件,遂成為中、美發展轉捩點。中國藉由WTO發展經濟,於一○年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同時推升其科技及軍事實力,使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美國自○一年開始致力於反恐戰爭,雖然在一一年成功狙殺賓拉丹,但政府赤字高漲,須依賴對全球發行債券始能維持其運作。

華為就在這樣的戰略背景下異軍突起。一二年美國參院即曾對華為崛起提出警告,要求不得採購華為產品,華為董事長任正飛亦於該年宣布退出美國市場,但在其他國家,華為藉科技及價格優勢,攻城掠地,逐漸取代美國產品。當全球都使用華為的網路設備時,美國國安局再也無法恣意監控、竊聽全世界網路資訊,將喪失經濟談判、貿易談判、掌控全球的優勢,這才是制裁華為的原因。

★ ★ ★ ★

1.jpg
對中國來說,東南亞是通往非洲的海上必經之路,中東則是通往非洲的陸上必經要道,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華為與其它的中國商品,可以在東南亞與中東地區攻城掠地。(湯森路透)

紀永添專欄:中美的科技冷戰與非洲爭霸

2019年01月01日 上報

紀永添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日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公開美國的非洲新戰略,直指俄羅斯與中國在非洲的掠奪性行為,已經嚴重傷害美國的國家利益。波頓還特別指出,中國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大舉進軍非洲,並利用經濟與政治手段來攏絡非洲國家,造成這些國家深陷債務危機之中,最後只能被迫聽從中國的指示。而這也是美國政府首次公開抨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意圖染指非洲大陸,並危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在筆者之前的「中國的非洲戰略與全球佈局的關鍵在台灣」一文中,初步分析過為什麼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最終的戰略目標是非洲。在當前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加拿大又在美國的要求下,逮捕了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讓許多人認為美中兩國將陷入新形態的科技冷戰之際,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來討論這場科技新冷戰與美國非洲新戰略的關係,一窺美中兩國的全球競局。

華為成長的關鍵在非洲

華為無疑是近年來中國成長最快的指標性公司,也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在未來取代美國企業,成為資訊市場的新霸主。但也因為其濃厚的解放軍背景,與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植,而讓歐美國家一直對華為充滿戒心。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就已經多次否決華為所提出的併購案,並認為使用華為的科技產品,有可能會危害國家安全。在孟晚舟事件後,美國盟邦也紛紛宣布在關鍵基礎設施中,禁止使用華為的設備。但這樣的禁令已引發中國社會的強烈反彈,認為是歐美國家故意圍堵目前於5G行動網路發展上處於領先地位的華為, 再加上美中關係全面惡化,更讓人覺得孟晚舟事件將拉開新冷戰的序幕。而這場對峙,除了將圍繞在各種尖端科技領域,是一場全面性的科技冷戰外,其戰場還不僅止於虛擬的網路空間,早已經蔓延到古老的非洲大陸之上。

因為華為在北美洲的市占率其實並不高,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祭出一連串的反制措施後,華為可以毅然決然地放棄北美洲的市場。華為能擠下蘋果,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手機供應商的關鍵,在於這幾年於非洲、東南亞、中東地區的成功。特別是非洲與東南亞,前者是目前世界上成長最快的新興市場,華為與其它中國品牌以其低價優勢,再加上中國政府積極為其掃平貿易障礙,因此快速捲襲多數的非洲國家,而後者則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政策最為成功的地方,中國官員的身影頻繁地出現在許多東南亞國家,也連帶的打通中國產品輸出的管道。目前華為之所以可以在5G行動網路的規格戰中領先,除了中國政府的全力支持,並擁有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外,更重要的是華為已經在非洲、東南亞這些開發中國家取得先機,大幅領先歐美廠商。

中國佈局比俄羅斯更靈活

對中國來說,東南亞是通往非洲的海上必經之路,中東則是通往非洲的陸上必經要道,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華為與其它的中國商品,可以在東南亞與中東地區攻城掠地,就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中國於一帶一路倡議上已有斬獲,而且這遠比中國利用政治力來影響當地國家,還要來的更有效率。中國還從這兩大市場中獲得源源不絕的商業利益,支援在非洲的各種戰略性投資計畫,進一步搶占非洲各國市場。與俄羅斯相比,中國在非洲的佈局方式更為靈活多變,注重市場開發與商業利益,遠比俄羅斯單靠軍事合作與能源交易來擴展關係還要有成效。中國將國內過剩的產能輸出到海外,同時也將其影響力擴展到一帶一路所及之處,最後遠達非洲,甚至已經在非洲之角的吉布地,建立了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中國這樣的快速發展,當然會引發美國的憂慮。

2.png
與俄羅斯相比,中國在非洲的佈局方式更為靈活多變,注重市場開發與商業利益,遠比俄羅斯單靠軍事合作與能源交易來擴展關係還要有成效。(湯森路透)

而除了華為的成功發展,中國還從非洲取得中國所迫切需要的能源與礦產,特別是生產行動裝置與電動車所必需的稀土元素。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發展模式是從先進國家引入技術,再利用非洲、東南亞的能源與礦產,中國的便宜生產成本,快速複製出產品,再通過一帶一路低價傾銷到東南亞、非洲與中東,甚至歐美地區。而這其中的兩大重要手段,一是不擇手段竊取先進國家的技術,或是以各種手段強迫這些西方企業主動轉移,二是利用不公平的保護或補貼,來扶植中國的企業。美國會對中國的「千人計畫」展開調查,並指控中國駭客長期竊取美國的商業技術機密,還在貿易戰的談判中,要求中國停止不公平的補貼,全面開放市場,不得威脅美國企業轉移技術,原因也在於此,美國已經發現了這是中國能快速崛起並威脅自己的關鍵。

就在波頓提出非洲新戰略的同時,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土安全部與司法部的資深官員,在參議院的司法委員會作證時表示,中國採取了各種非傳統的方式,利用一般人士,在商界與學界大舉進行間諜行動,竊取各領域的關鍵技術。司法部更在隨後起訴兩名中國駭客,指控他們大規模入侵美國各大公司,竊取大量智慧財產與機密資料。這些對中國的指控,雖然屬於完全不同的領域,但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因為現在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出來,中國過去所提出的「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與「紅色供應鏈」等計畫,就是打算利用這種中國發展模式,打造一個足以跟美國爭霸的新世界。中國不止希望能擁有非洲的能源、礦產供應,還想要掌握歐美這些已開發國家之外的龐大市場,並計畫在政治上、經濟上領導非洲與東南亞國家,好與美國平起平坐。

美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過去美國所採取的政策,是希望中國能融入這個世界,進而讓中國從內而外產生改變,但這樣的嘗試已經徹底失敗,美國轉而將中國視為新的國安威脅,這也讓兩國的關係急轉直下。但美國過去的這種政策,已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華為手機的內部充滿了美國與其盟邦所生產的各種零件,中國早就成功融入了世界生產供應鏈,這也讓美國目前的封鎖圍堵,被視為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且在華為主要市場不在歐美的情況下,光憑歐美國家的抵制與圍堵,恐怕也無法擊敗華為在5G行動網路上的領先地位。或者更進一步來說,美國讓中國變成世界工廠的代價,就是兩國之間有千絲萬縷的商業關係,這也讓川普總統所發起的貿易戰,反過來傷害美國的很多產業。這不只是全球化時代採取保護主義所一定會出現的惡果,更是美國過去中國政策的反噬。

3.jpg
中國還從非洲取得中國所迫切需要的能源與礦產,特別是生產行動裝置與電動車所必需的稀土元素。(湯森路透)

只是從川普在G20高峰會上與中國達成90天的貿易戰休兵協議,到他揚言在國家利益需要下,將不排除介入孟晚舟事件,都可以看出川普心中的貿易戰,很可能還停留在逼使中國讓步,好讓美國能談到更優渥的貿易條件,距離全面性的對抗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美國雖然已經警覺到「一帶一路」、「千人計畫」、「中國製造2025」與中國在非洲的積極經營,是一整套完整的稱霸戰略,但美國是否真有決心,願意犧牲眼前的利益,轉而全面扼止中國,恐怕還有待時間證明。或者應該說這樣的國家戰略轉向,往往需要一段長達數年的時間,而在民主國家政權輪替是常態的情況下,川普的政策能維持多久,最長也就是兩任八年。因此也不能排除美國會一方面防範中國的威脅,但另一方面也追求最大的商業利益,採取既圍堵又交流的方式,而不會冒然掀起全面性的對抗。

台灣處境尷尬

只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就陷入了兩難的尷尬處境。在過去美中關係仍處於蜜月期時,台灣與中國也發展出了極為緊密的商業關係,這從華為的零件供應商名單裡,處處可見到台灣廠商的名字,就可知中國與台灣都是世界生產供應鏈中的一環。台灣與美國的廠商都是協助華為成為一線手機大廠的幕後功臣。但是當美國已逐漸認定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在為掠奪非洲而鋪路,嚴重損及美國的國家利益時,台灣若再積極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無疑就是在協助中國傷害美國的國家利益。這對極度依賴美國提供安全保障的台灣而言,將是個很不利的情勢。更不用說當美國在嚴查「千人計畫」與各種商業間諜案時,台灣如果繼續推動相關的學術合作或商業計畫,是否會讓美國對台灣產生懷疑,以防止洩密為由加強對台灣的技術管制,結果反而影響到台灣的利益。

就歷史的經驗來看,美國很可能正處於政策轉變期,宛如過去「聯中制俄」時花了近十年,歷經三任總統,才讓中國從冷戰死敵變成戰略合作夥伴。台灣在這樣的情勢中要如何因應,將考驗著台灣的智慧。在軍事上,台灣幾乎沒有選擇必需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因為一直以來想要併吞台灣的是中國,在美國更進一步指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劍指非洲,對美國的國家利益造成傷害後,台灣更應該要強調自己能從源頭扼止中國的重要性。美國對中國越有疑慮,台灣的地位就會變的更重要,也更容易獲得美國的支持。但在商業上,是否要立刻採取更進一步的禁止措施,可能在短時間內有其困難,不過也要避免過去聯電的和艦案與今日捲入福建晉華案的前車之鑑。目前政府所應該做的,是協助廠商分散風險並彈性應變,而這也是新南向政策的最重要意義。

絕不能讓中國掌控台灣半導體產業

近來欣聞台灣與印度簽署新版的投資保障協議,讓新南向政策再下一城,而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中,出席的台灣官員在發言中強調,台灣位於關鍵的地理位置與航路樞紐,並積極建議美台雙方應該在半導體產業上進行合作,這都是令人欣慰的發展。分散風險與強調台灣的重要性是目前最重要的策略。從之前美國宣布禁止出售高階晶片給中國的中興通訊公司,讓中興幾乎倒閉的情況,就可得知目前半導體仍是中國最弱的一環,這也是過去中國嘗試併購台灣半導體公司,並積極勸誘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西進中國設廠的原因。幸好台灣在當時有所警覺,最後讓中國功敗垂成。從今日來看,那是攸關台灣國家安全的重要轉折,在目前美中關係前景未明,但科技新冷戰之說已甚囂塵上之際,若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不幸遭中國掌控,恐怕會讓台灣陷入極嚴重的危機之中。

4.png
若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不幸遭中國掌控,恐怕會讓台灣陷入極嚴重的危機之中。(湯森路透)

這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都會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美國與中國都不例外,台灣也一樣會計算自己的最大利益,這在過去或許是追求商業市場,但在國際情勢已快速轉變下,國家安全必需被放到第一位優先考量。美中兩國在非洲的爭霸,或許感覺離台灣很遙遠,但這牽扯到的能源爭奪與科技冷戰則與台灣息息相關。美國的非洲新戰略其實就是亞太新戰略的另一個延伸,美國政府對華為與千人計畫的調查,則是圍堵策略的另外一個戰場。美中貿易戰是否會在有限度的衝突以後和平落幕,其實還在未定之天,因為即使是美國總統,也有可能挑起戰火,卻無法控制其發展。台灣處於這樣的局勢中,過與不及,都很危險。繼續盲目地追求商業市場與利潤,將會損害台灣的國家利益,但若過於躁進,想要趁機打破過去的美中台三邊架構,也可能反遭其害,必需步步為營。

★ ★ ★ ★

photo.jpg
習近平之前多次出訪非洲,每一次都送出大禮,藉以鞏固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係,能看出中國刻意經營非洲大陸的野心。(湯森路透)

紀永添專欄:中國的非洲戰略與全球佈局的關鍵在台灣

2018年09月20日 上報

紀永添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日前在中國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中,有53個非洲國家的領袖與會,習近平並且在會中承諾將在未來的三年內,援助這些國家達600億美元,展開各種大型合作計畫,同時免除部分貧窮國家的無息貸款。這除了引發中國社會的議論外,也讓國際側目,認為中國積極拉攏非洲國家,以擴張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的企圖已昭然若揭。再加上中國於2017年首次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就選在非洲東部國家吉布地,而習近平之前多次出訪非洲,每一次都送出大禮,藉以鞏固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係,都能看出中國刻意經營非洲大陸的野心。一帶一路計畫中的海上絲綢之路,佈局了東南亞、印度洋到東非沿岸國家,陸上絲綢之路則從中亞、中東到北非與歐洲,可以說一帶一路的最後終點,就是匯集在非洲。

一帶一路終點站在非洲

中國會如此刻意經營非洲,其實仔細想想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這裡是世界上屬一屬二的新興市場,也是人口成長速度最快的地區,更擁有極為豐富的天然礦產與石油能源。雖然過去因為內戰頻繁而百廢待舉,但就是因為仍然有待發展,只要局勢能稍微平穩,都會讓經濟快速成長,並對各種產品需求孔急。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在經濟上的目的,就是要輸出中國國內過剩的產能,並尋求歐、美以外的新市場,開拓新的貿易路線來分擔風險,在政治上的目的,則是要建立中國的國際地位,擴大中國的海外影響力。而目前的非洲大陸,完全符合了中國的戰略需求,這也讓中國傾其全力加碼投資,並在這塊黑色大陸上頗有斬獲,使非洲國家的領袖不斷絡繹於北京,以尋求各種援助與合作。

同時非洲還是許多稀有金屬的產地,更擁有豐富的石油蘊藏量,被中國視為是戰略物資的重要來源。如今日電子產品所不可或缺的鈷、鉭等金屬,非洲就佔有很大比例的礦藏,目前也多數由中國的礦業公司壟斷其供應鏈。尼日、蘇丹、阿爾及利亞、查得、利比亞、突尼西亞等國的石油開採計畫,也都可以見得到中國企業的蹤跡,甚至就是幕後的關鍵主導者。中國商品源源不絕地輸入非洲,從最基本的民生物品到手機、電腦與汽車。中國企業在非洲設廠,招募大量工人,還投入房地產、鐵公路建設與各種基礎設施。中國的投資已經遍布整個非洲大陸的絕大多數國家,並橫跨各種產業,這也難怪中國所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可以召來幾乎所有非洲國家的領袖,展現出中國對非洲的巨大影響力。

中國在非洲肆無忌憚

中國投資非洲的優勢,除了經濟面的因素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中國是個極度專制的國家,幾乎沒有言論自由可言,共產黨政府沒有輿論壓力,因此可以與惡名昭彰或人權記錄極差的非洲國家領袖合作,而不必擔心受到社會批評。甚至使用賄賂獨裁者、援助內戰國家軍火等方式來建立關係,因此讓中國的觸角可以快速在非洲拓展。而一般歐美先進國家,大多奉行民主制度,與這些非洲國家的領袖接觸時,必需要顧慮國內觀感,甚至是國際制裁等問題。同時在國會與輿論監督下,若支持違反人權、迫害百姓的獨裁者,很容易引起社會大眾與在野黨的批評譴責。這也讓這些歐美先進國家在與非洲國家接觸時,相對謹慎小心,很多事不能做,遠不如中國政府的肆無忌憚。

1.png
中國的投資已經遍布整個非洲大陸的絕大多數國家,並橫跨各種產業,這也難怪中國所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可以召來幾乎所有非洲國家的領袖。(湯陸路透)

除此之外,很多歐洲國家過去都曾大規模殖民非洲,為了母國的利益而壓榨這些殖民地。雖然因為這樣的淵源,讓這些歐洲國家對他們的前殖民地國家有其特殊的影響力,常有各種軍事或經濟合作關係,但也讓這些歐洲國家背負了沉重的歷史包袱。若過度介入非洲國家事務,常會被批評是舊有帝國主義捲土重來,想要再次建立新的殖民地。特別是許多非洲國家的情勢,動蕩不安、民生凋敝,這些歐洲國家除了有特殊的動機,通常不太願意積極經營與非洲大陸的關係,最多就是參與人道援助或維和任務。因此當中國在非洲開疆闢土,頗有斬獲時,歐美國家在非洲卻常陷入各種泥淖之中,為嚴重的疫情或血腥的內戰而焦頭爛額,兩相比較下,就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中國無法憑一己之維持整條貿易線

不過中國投資非洲的隱憂,也在於很多非洲國家並不穩定,內戰動亂頻繁,經濟財政狀況都不佳,整體的投資風險非常高,也很容易被捲入是非之中。如中國就曾捲入南蘇丹的種族屠殺問題,而遭到國際輿論與人權團體的撻伐。習近平此次在中非合作論壇中,宣布將免除部份非洲國家即將到期的無息貸款,表面上說是因為這些國家較為貧窮或負債累累,所以給予協助,但不免除這些貸款,中國可能一樣收不回來,因為這些國家根本無力償還。以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恐怕也很難越過大洋,到這些國家追討欠款,而這也曝露出了中國投資非洲的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非洲距離中國實在太遙遠,中國一來很難保護中國企業在這些非洲國家的投資,也無力以一己之力維持整條貿易線的通暢。

中國若要將本國的商品運往非洲,並將非洲的能源礦產運回中國,可選擇走陸路或海路,但陸運的成本太過高昂,且要經過很多國家,情勢太過複雜,因此不是一個好選項。海運則有兩個方向,一是經太平洋,再穿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大西洋南端海域,抵達非洲西岸,而另一個方向是經東南亞,穿過麻六甲海峽或巽他海峽進入印度洋,再抵達非洲東岸。前者是近年來中國積極在中美洲插旗、擴張影響力的原因,後者是中國在一帶一路計畫下,不斷努力拓展的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只是中國這兩個動作都直接挑戰了美國的核心利益。中南美洲一直被視為是美國的後院,百年來豈容他人染指,而印度洋從二戰以來,也一直被緊緊握在美國海軍艦隊手裡,從未曾易手過。

1.png
不過中國投資非洲的隱憂,也在於很多非洲國家並不穩定,內戰動亂頻繁,經濟財政狀況都不佳。(湯森路透)

近來美國政府罕見地就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發表措詞嚴厲的聲明,還召回大使並有意中止對這個中美洲國家的援助計畫,可視為美國對中國勢力入侵中南美洲的警覺。至於將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強調對印度洋的掌控,則等於是明確宣誓,美國將在印度洋上與中國一爭長短。而中國要進入印度洋,南海是第一站,這也是中國極力在南海建設人工島,並鞏固其勢力的原因之一。覬覦南海的天然資源只是其中一個動機,更重要的是想要建立中國能自由進出印度洋的航路,並期望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讓南海周邊國家都能默認此一事實,以逐步擴張中國的影響力到印度洋,甚至在未來能直抵非洲大陸。一旦中國完成了這個戰略目標,就能擁有與美國爭霸的腹地與資源。

對美國來說,與中國的競爭已成為了國家安全戰略議題,近來的貿易戰是經濟層面的交鋒,南海爭端是雙方爭奪海權的縮影,而北韓核武問題則是兩國地緣戰略上的攻防。中、美兩國這幾個看似分散在不同領域的衝突,其實環環相扣。也因此扼止中國在南海的經營,其實是阻止中國勢力進一步抵達印度洋的關鍵,更是阻斷中國取得能源礦產,開發非洲市場以擺脫美國貿易戰威脅的重要手段。而天然資源缺乏的日本,由於極端仰賴海上生命線,因此更早察覺中國的威脅,過去就已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戰略,企圖要與中國抗衡,只是日本雖然是個經濟大國,自衛隊的實力也領先東亞諸國,但仍缺乏全球佈局的實力,又加上曾經發動二戰侵略東亞國家的歷史包袱,因此整體的成效並不佳。

台灣是中國戰略發展的源頭

對台灣來說,當然不可能與中國競逐投資非洲,但台灣長期受到中國的外交打壓與軍事威脅,非洲的少數邦交國不斷流失,現在剩下的唯一一個邦交國,恐怕也是岌岌可危。面對這樣的嚴峻威脅,要如何利用這樣的情勢,來爭取對台灣有利的機會,恐怕是很值得好好思考的。或許台灣一方面發揮軟實力,以醫療、農耕等技術團援助非洲、中南美洲友邦時,更應該向國際社會強調,台灣本身就位於中國這套戰略擴張計畫的源頭。要扼止中國勢力在非洲的發展,要先控制印度洋與中美洲,而要圍堵中國經南海進入印度洋,或穿越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抵達中美洲的運河,最為關鍵的地點,就是台灣。投資台灣,從源頭扼止威脅,遠比在印度洋或中美洲有效十倍,更比在非洲圍堵有效百倍。

台灣必需反覆地向國際社會強調,台灣是整個防堵圈中的第一張骨牌,如果台灣倒下,則歐美國家必需要花費十倍或百倍的力氣,才能有效地防堵中國的勢力擴張計畫。而台灣的國力雖然無法輻射到非洲或印度洋,但台灣其實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早已經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並擁有極大的地緣優勢,可以在源頭協助扼止中國控制南海與東南亞諸國的野心。過去在冷戰時代,台灣的戰略地位重要,是因為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樞紐」位置,能阻止共產勢力向東進入太平洋,但在這個時代,當中國的戰略發展重心轉而向南,企圖進入印度洋,抵達非洲時,台灣戰略地位重要的論述,也應該隨之轉變,強調台灣正位於這條中國戰略發展線的「源頭」位置,擁有不可取代的關鍵性。

2.png
洲各國領導人齊聚於北京,親中媒體形容這是「萬邦來朝」,引發極大關注。(湯森路透)
 
當然,這一定不會是個讓中國政府開心的論述,但問題在於目前台灣與中國的外交戰中,台灣缺乏籌碼與說帖,而中國則擁有充沛的銀彈與經濟誘因。要如何扭轉這樣的劣勢,或許突顯出中國在非洲或中南美洲的大筆投資,其實正在侵蝕傳統大國在當地的戰略利益,並呼籲應該將位於圍堵圈源頭的台灣,納入安全合作體系中,是回應中國打壓的最佳方式。過去美國所主導的亞太再平衡、日本的自由與繁榮之弧,都因為畏懼中國的壓力,而未將台灣納入其中,只能低調的進行檯面下的合作,但可笑的是這些政策本來就是要圍堵中國,卻擔心中國的反彈而故意忽略其中最為關鍵的台灣。台灣必需不斷提醒這些國家,若未將台灣納入這些體系之中,那這些計畫絕對不可能會有成功的機會。
 
蔡英文政府在面臨中國不斷的打壓下,仍然未放棄善意對話的空間,雖然因此承受了台灣內部強大的壓力,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因為全面對抗對台灣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在不放棄釋出善意下,不代表不能利用國際情勢的發展來突顯自己的重要性,利用盟邦的利害考量來尋求更多的外交協助。當過去中國奉行「韜光養晦」路線、且美中關係緩和時,台灣想採取這樣的策略,或許比較沒有什麼空間,但當今日的中國「敢於亮劍」,引發各國警覺時,距離中國最近也受到最大壓力的台灣,就有遊說的空間。非洲各國領導人齊聚於北京,親中媒體形容這是「萬邦來朝」,引發極大關注,或許這也是台灣利用中國的霸權擴張心態,來強調台灣重要性,遊說友邦支持的最佳時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