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圖/TVBS

photo.jpg
國民黨發言人歐陽龍。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葉信菉攝影

國民黨拚2020大選 鎖定檢討年改

2019-03-09 18:02中央社 台北9日電   聯合新聞網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近日誓言,若重返執政將重新檢討年金改革。國民黨發言人歐陽龍今天說,這將是國民黨2020選戰主軸,並非為了選票,而是盼找回公平、正義。

吳敦義日前說,若國民黨重返執政,將設法對年改做合理的調整、撥亂反正;表態參選總統的王金平昨天則向退休軍公教警消人員承諾,當選總統要啟動「二次年改」

國民黨文傳會義務副主委黃子哲分析,黨內太陽近日針對年改提出意見,每個人著眼的點不盡相同,雖然目前未有具體方案,但可見2020總統或立委選戰,年改議題將成為主軸之一。

黃子哲說,去年九合一大選,選民討厭民進黨的主因之一就是年金改革改的太過頭,而軍公教族群長期支持藍營,尤其國民黨現在聲勢較好,不少支持者也給予壓力,盼國民黨表達立場,因此,國民黨勢必在這個議題上展現決心。

不過,黃子哲指出,年改議題牽涉範圍廣,包括勞保是否一併考量、國家財政等問題,每個立委選區承受的壓力可能也不相同,將此作為選舉主軸必須謹慎;在選前可提出大原則、修改方向,待未來真正重返執政、立院席次過半,再公布細部的修改內容比較適當。

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認為,年改議題可作為國民黨2020選戰訴求,但一定要把論述說清楚。

林奕華說,年改不是不能改,國民黨願重新檢討年改,主要是幫助基層為主,例如檢討警消跟軍人年改不一致、砍過頭的情況是否有調整的空間,而非幫助高官改回來,否則會引起社會反彈。

國民黨立委陳學聖則說,民進黨政府軍公教警消年改的作法太過粗暴,重新檢討是社會共同的看法,只是仍需要對話。

陳學聖建議,國民黨應該重新檢視國家整體年金改革,不只限定軍公教警消部分,並且以提升基金效益為第一目標,相信就會獲得共鳴。

★ ★ ★ ★

「讓軍人得回榮譽」 郭董:思考如何提高年改

2019/04/26 TVBS新聞網  記者 劉亭廷 / 攝影 洪復華 蘇凱程 

https://youtu.be/6xNzhKVfmto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天(26日)中午參觀了新竹市眷村博物館,這也是他競選的第一個行程。郭董宣布要好好思考如何提高年改,讓老軍人得回榮譽。郭董也表示會找時間與韓國瑜好好聊聊台灣的未來,如何讓中華民國國旗全世界飄揚。

1.jpg
圖/TVBS

國民黨總統初選擬參選人 郭台銘:「中華民國萬歲,中華民國永遠存在。」頭戴國旗帽,郭台銘宣布轉換跑道後的第二天,第一個行程來到新竹市眷村博物館,努力與軍人博感情。國民黨總統初選擬參選人 郭台銘:「我剛講眷村文化,眷村精神代表刻苦,我創業家也是刻苦克難。」讚揚眷村精神,郭董參觀細節都不放過,碰上學生拍畢業照,更展現親和力配合自拍。郭董更宣布把「提高年改」當作競選重點。

2.jpg
圖/TVBS

國民黨總統初選擬參選人 郭台銘:「我認為要把餅做大,讓所有這些為台灣,過去的和平安定,付出的老將軍們,不但是得回他們的榮譽,得回他們應該所得的,這我會努力。」搶攻軍人票倉,郭董眼光放精準,而提到韓國瑜,郭董要外界不要破壞,他與韓市長的兄弟情。國民黨總統初選擬參選人 郭台銘:「韓市長在我心目中,他不但是個兄弟,他是個英雄,我認為我們一定要,這兩根柱子一定要頂住,台灣的未來、台灣的和平,跟台灣的安定。(要不要參加初選)所有的東西都是,由韓市長的決定,我們尊重他的決定。」

3.jpg
圖/TVBS

郭台銘也說,會抽空找韓國瑜好好聊聊,郭董跑行程初試啼聲,為2020大位,首先先攻鐵票源。

https://youtu.be/A3VOrqEpzaU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 ★ ★ ★

1.jpg
郭董談年改一事,他認為首要目標就是找出財源、把餅做大。

嗆蔡英文年改「倒行逆施」 郭董:把餅做大努力找財源

2019.04.26  鏡周刊 文|柯長錕    攝影|楊彩成

photo.jpg
年金改革吵翻天,必然是2020總統候選人的一大難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今(26日)參訪新竹市眷村博物館,談到年金改革一事,郭董說,「要把餅做大,大家分的東西才會多。」而把餅做大首要的目標就是找財源,是競選思考的重要主軸之一。

笑談今天是自己轉換跑道的第2天的郭董,今日參訪新竹市眷村博物館,走到2樓時,被一架老電視深深吸引,他便娓娓道來鴻海的發跡史,「從中國海專畢業後,拿著母親標會來的10萬元借款,從黑白電視的旋轉鈕製造起家,賺到第一桶金。」「當初派來的工程師聘用的都是國軍的官兵,其中大部分都來自空軍,因為開飛機本身就是非常精密的工業。」

2.jpg
郭董今日參訪新竹市眷村博物館,被一架老電視深深吸引。

他補充說,「全台灣第一個眷村就在這裡,許多來自部隊的資通訊軍種與工程人員,也深深影響竹科的發展,只有和平才能專心發展經濟,好的經濟才能為年輕人創造未來。」

感佩軍公教為過去台灣努力付出的郭董,媒體問他年金改革一事,他說,「要把餅做大,大家分的東西才會多。」「我們是搞經濟、搞投資,希望更有效率的把餅做大,首先要努力找財源, 當作很重要的一個競選思考的主軸。而如何讓台灣過去和平安定付出的老將軍,得到他們應得的榮譽、得到他們所得的,這我會努力。」

★ ★ ★ ★

photo  
軍公教年改在過去一年引發強烈抗爭。(攝影:陳品佑)

社評:國民黨要如何把年金「改回來」

2018年06月22日上報 / 主筆室

軍人年改三讀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八百壯士的退場,也不是蔡英文代表國家向軍公教的道歉,而是負責與退伍軍人團體聯絡的立委費鴻泰表示,他要向黨團建議,若兩年後國民黨能拿回政權,「把該改的都改回來」。作為一個黨籍立委,費鴻泰的話當然不能完全代表國民黨;不過,隨著「八百壯士」想延長戰線,隨著國民黨宣稱要提出釋憲,這句話也將跟著國民黨至少到下次總統大選:如果年改不這樣改,作為一個想重返執政的政黨,國民黨想怎麼「改回來」?

過去兩年來,國民黨始終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沒有回答一個服役三十年的陸軍上校退伍後的所得替代率應該多少?他們也沒有回答毫無法源依據的18%優存利率如果以10年退場仍太苛刻,那應該用幾年退場?他們只有反對、抗爭、抗爭,再反對;唯一的方案是:一切要信賴保護,不准溯及既往,沒有年金破產這件事,就算基金沒錢了,國庫也還有錢,就算國庫沒錢了,還有用特別預算用來買飛機大砲潛艇的錢。這都是不同的國民黨立委在不同場合用來鼓舞「八百壯士」的話語。

但事情當然不是如此,年金改革固然有針對性,卻是跨黨派的政府必須面臨的問題。2012年11月20日(請注意這個時間點,那是馬英九第二任的起頭,顯示這是馬在沒有連任包袱下所發動),馬英九前總統率領行政院、立法院、考試院三位院長一起宣示啟動年金改革,馬英九當時說:「我們必須要審慎,但是我們不能蹉跎,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他還用「懸崖墜崖」、「引信快爆」、「火車遇斷橋」來形容年改的迫切性,「我身為總統不能坐視不管,把問題丟給下任總統,再怎困難都要推動,要為彼此的未來而改革,為台灣的未來而改革,為下一代安全而改革。」

如果當年馬英九咬著牙完成年金改革,一定可以端出更緩和、更貼近軍公教「情緒」的年改方案,例如,現在改為七成五的軍人所得替代率或許可以變成八成甚至八成五,兩年後歸零的公教優存利率或許可以變成八年、甚至十年後,不過他們最後什麼都沒做。等到時間又過了四年,退撫基金破產財務壓力更緊迫了,現在這個倒霉的總統端出的方案當然更不利於軍公教,當然更得罪人。

國民黨無論在朝或在野都不願或無力面對這個困境,甚至與「八百壯士」相濡以沫、互相欺騙;這耗損了無數社會資源,甚至有退休軍人因此抗爭爬牆而失去生命,實在何其遺憾。

誠懇地說,這是一筆原本國家承諾給軍公教的退休金,因為當初執政者的規劃不當、浮誇掩飾,導致破產危機而不得不改,是國家失信於這群退休軍公教,身為執政者,代表國家向他們致歉其實只是最低程度的要求。至於那些嘲諷退休教授拿六、七萬月退俸還自稱晚景淒涼的冷言冷語,也真的不必了;國家把他們原本口袋的錢掏走,他們被迫更動自己的退休生活,人同此心,社會應該對這群退休軍公教有更多的理解與尊重。

至於國民黨,如果還想延長年金改革的戰線,諸如釋憲,諸如兩年後重返執政「改回來」,那他們就有義務回答:「要拿什麼方案面對年金改革?」當然,這不是費鴻泰等立委該答覆的事,而是有意參選總統的吳敦義、朱立倫該向外界回答的問題。

★ ★ ★ ★

photo.jpg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鄭羽彤

讓人驚嚇的國民黨的「二次年改」 是誰在陷退休軍公教不義?

2019年3月14日  Yahoo奇摩新聞 放言Fount Media

文/呂佳穎(18年的電視新聞記者訓練,換用筆說情論理!)

那天搭計程車經過忠孝西路和中山南路,這個大路口有個天橋,天橋上有著一幅占滿整個天橋的抗議布條—「政府欠退休警消一個公道」。忠孝西路有多寬,這個布條就有多寬,布條上的那11個字是白底黑字,精準傳達著有些人的怨和怒。

情緒感受隨時可能爆發

儘管過去三年多,我人都在美國,但是拜科技之賜,對於台灣社會目前爭論不下的很多事,像是核四、同婚、以及抗議布條上的年改…等等議題,幾乎都能從網路上同步得知。

在美國時,不知看過幾次反年改團體的抗議,甚至是出了人命。但是距離真的很奇妙,會稀釋掉很多情緒,因此不管你是支持還是反對,因為距離的關係,都可以讓人稍稍冷靜。

問題來了,一旦沒了距離…

當大家都處在同一空間,那種來自心裡底層的感覺,就會很難掩飾,隨時可能炸開鍋。因此當我看到天橋上的抗議布條時,第一個感覺是震驚,隨之而來的是難過。原來過往透過螢幕看到的文字和畫面,是那麼真實,而且刺痛所有人的心。儘管現在沒有動作片,只是掛在那不會隨風飄揚的靜止布條(它的四個角都被牢牢綁住),也沒有張牙舞爪的挑釁,卻還是在那大辣辣的告訴你,一邊覺得國家要倒了;一邊覺得你當初不是這樣說的。

其實年改並非「一步到位」而是「分年」慢慢改

老實說這兩邊都沒有錯,端看你「選擇」從哪個「面向」看。

在講選擇和面向前,先說件事…

「老爸,你十年後要被砍多少」

「20000塊左右」

「也就是年改開始後,每個月要扣一點,十年後扣的金額才達到2萬」

「對…」

這是友人和他那已退休的軍人爸爸對話。

當友人轉述給我聽時,我說你好勇敢,因為他之後還跟他爸爸說「算一算一個月就是少領167元,然後每個月都要增加167,十年後才真的少領2萬,那到底在爭什麼?」

原來年改不是「一步到位」的改,而是「分年」慢慢地改!

說抗爭為榮民伯伯爭權益不符事實

因此相信反年改的人,不全是因為「錢」,而是因為「一口氣」,因為討論年改的過程拖太久,美其名為「溝通」,卻是讓另一個族群的人以為他們全是為了「錢」,是「貪婪一族」,讓大家都互看對方不順眼。

回到改革的內容,不管是軍還是公教都有樓地板,月退俸未達最低保障金額的,全都不動,軍人為3萬8990元,也就是榮民老伯伯完全不受影響(老是說抗爭是幫榮民伯伯爭權益的,要自己摸摸良心想,這樣好嗎) ; 公教則為3萬2160元。

18%的變動則為:

軍人領月退的,分十年調降, 第十年歸零;一次退的,分6年調降至6%。

公教領月退的,第1年降為9%,第3年起歸零;一次退的,分6年降至6%。

看起來,軍人的條件比公教的條件好,因為18%歸零的時程比較長,這應該是因為軍人工作的不確定性,以及工時長,總是在待命,沒有家庭生活。

「我爸退休,領得比我多」,我那友人很小聲的這麼說。

「這…」,我硬生生把話吞回去,因為我差點說出口的是「這像話嗎」?!

友人會說這些,不就是他認同世代正義嗎?此時去做無謂的情緒發言,不就是把他推向另一邊嗎?有些話,一旦說了,就像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造成的傷害,更是要療傷很久,想要痊癒,那疙瘩就還是哽在那。

同樣的道理,那高掛在天橋上的巨幅抗議布條「政府欠退休警消一個公道」,不也無時無刻讓另一批人揪心?相關的主管機關沒有強制拆除這布條,不就是不想刺激反年改族群?如果大家都「選擇」幫另一邊多想一點,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罵對方,事情會不會比較好解決?整體的社會氛圍也會好一些?不過,這個選擇必須是「雙向」的,沒有誰一定要幫另一方著想,不然就真的是自私。

怨天怨地把氣出在執政黨

如今年改已經上路快一年了!

那個掌改革大旗的政府,在去年的選舉嘗到苦果,有人說那是因為受影響的退休軍公教雖然只有66萬人,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有兒有女有孫,因為不甘被指為都是「貪婪一族」,覺得尊嚴受辱,因此一個拉一個集體用選票教訓了推動改革的政黨。

年改已經喊了十多年,理論上來說應該大家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因為縮頭一刀、伸頭也一刀,怎會真的做時還如此呼天搶地?不會大家都覺得,年金會破產只是政府騙人的話術,純粹是要搞階級鬥爭?

總之,年改這件事凸顯了一件事,那就是改革有的時候必須「快、狠、準」,不要溝通到最後變成讓反對勢力集結 ,再來減少改的幅度;釋出善意,結果少部分被砍的一方,可能因為人性使然,根本不管砍多少,只要錢變少就抓狂;然後勞工階層的人,又怨改太少,再加上整體經濟復甦的速度(最低薪資和時薪都提高了),追不上長久低薪的陰霾,惡性循環下,搞到整個社會都在怨,怨天怨地怨別人,當然就把氣出在執政黨上。

在這樣的情境下,有意角逐2020總統大位的藍營人士,有的說要推動「二次年改」還給軍公教警消一個公道;有的更加碼說年改做得太過分,只要國民黨重返執政,不會二次年改,而是做合理合宜的調整。這麼一來,不是「挖坑」給退休軍公教跳嗎?坐實了有些人對退休軍公教的誤解,認為他們就是死要錢,不管後代子孫的死活嗎?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很多退休軍公教氣的是自己被冠上「貪婪」的大帽子,搞到不敢說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職業!難道真的是我誤解了,純粹就真的只是因為錢?天橋上的「政府欠退休軍公教一個公道」布條,和國民黨人提出的二次年改訴求,讓我很疑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