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索馬利亞行動(Operation Gothic Serpent),或是很多人記得的黑鷹墜落故事26週年
這些人的犧牲,除了達成任務外,也讓美軍的戰鬥醫療在三年後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也就是促成戰術戰鬥傷患救護指南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 Guideline的誕生
至於國軍,除了少部份人真能體認到美軍用鮮血換來的教訓外,還是停留在平常靠EMT,戰時接收民間醫院,用運補完彈藥的空車來送傷患,甚至「我們不打仗」的夢境裡,所以講到索馬利亞,黑鷹墜落,他們就會和你扯電影裡的情節
而真正的事實是,你是防守方,打不打不是你決定的,緊急醫護人員會因缺乏戰術觀念,所以犧牲在戰場上;至於民間醫院,即使沒有因交戰而摧毀,也可能沒水沒電,醫護人員也不可能在戰時還趕來上班;運補完彈藥卻根本沒有醫療人員和緊急器材的車輛,十之八九送回來的都是已經死掉的人
我為什麼敢這樣講?因為這些都是事實,但由於有太多人不讀書,把「黑鷹計劃」當史實,所以永遠無法感受那種沉痛與嚴重
除了去救人犧牲的Gary Gordon與Randy Shughart兩位外,還有隨著車隊陣亡的Timothy Martin,墜機後堅守原地因傷死亡的Daniel Busch,電影裡沒演到的,就像個子較小的Earl Fillmore在趕往墜機點途中,直接頭部中彈;還有Matthew Rierson則是在幾天後迫砲攻擊中陣亡
至於當時擔任遊騎兵軍官的Lt. Tom DiTomasso,在事後主張要檢討整個行動的過程時,受到了上級的打壓,只是他真是無比強硬,最後竟然加入了三角洲,這樣的故事,就更不會有幾個人知道了
最後我只想說,無知是不能也不配指揮的,就這樣簡單
臉書網友留言:
兩名狙擊手救援片段真的很讓人難過 😢😢😢
Casey Chao 不記取教訓才更讓人難過吧
醫療的進步
來自於人命的流逝
「平常靠EMT,戰時靠接收醫院」
……………………
八里那一次事故、就已經讓雙北醫院急救能量油盡燈熄。
他們還沒醒哦?
沒有考慮醫院被敵襲或被敵人佔領的可能
因為“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口號護國,不用怕!有神功護體之效呀!
全民可能也沒有醒
和平病嘛!! 不要說戰亂, 大規模恐攻就亂成一團了
不用恐攻 一場大停電全台就亂七八糟了
DiTomasso 是我們Norwich畢業的校友,後來今年我們才發現他當初也是在我們Norwich Ranger的社團裡面。這塊是在我們倉庫裡面找到的
Casey Chao 驕傲的傳承
想當年是在雜誌上看到這起事件的報導,剛好是前輩是寫的文章呢(不過我知道是八歲時,當時前輩刊載文章時我才1歲多)
電影也沒有演 很多軍種單位對同一任務作不同分工支援....
諸多事件軍事電影也是 像獵殺賓拉登 紅翼行動 /知識來源只有電視電影很糟耶.....
平時的救災能量,自921,88,台南,都沒進步,吃靠慈濟嗎
末段中肯
我記得當年好像也是因為這樣有修正了JOINT OPERATIONS 的一些方式
上文承蒙 Casey Chao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