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步戰役後,蔣經國慰勞參戰部隊。 圖/國防部檔案照
掉鏈戰車、賣糖軍艦 為何竟成古寧頭大捷重要功臣
2019-10-14 08:00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
去年8月23日,正逢823台海戰役60周年,但蔡英文總統卻未出席相關紀念活動,遭在野陣營質疑蔡總統「關心國軍」「保衛台灣」只是嘴上說說。
總統大選將至,蔡總統大打中華民國牌。府方很早就放出消息,預告總統將參加10月23日在金門舉行的古寧頭戰役70周年紀念活動。
此外,國防部所屬的國軍歷史文物館,18日起,舉辦古寧頭與登步島戰役70周年特展,到明年3月27日。新北市的國立台灣圖書館,15日起舉辦「紀念古寧頭大捷70周年影像展」,策展人是國內資深軍事記者羅廣仁,時間到11月17日。
共軍渡海攻金門 4晝夜激戰被全殲
1949年10月24日深夜,共軍渡海對金門發動攻擊,登陸地點在金門西北的壠口、後沙、古寧頭附近。第一波登陸的3個團經過激戰,突破守軍防線向內挺進,但在25日天亮後,遭到國軍增援部隊的強力反擊。
經過連續4天激戰,到28日下午,登島共軍近萬石遭到全殲,指揮作戰的4名團長戰死或被俘。國軍方面陣亡最高階軍官,是19軍14師的團長李光前,官兵傷亡超過6000人。
一星期後,類似情況在金門以北600多公里的舟山群島重演。11月3日下午,共軍由桃花島渡海,攻擊國軍據守的登步島,一度占領重要制高點砲台山、流水岩等地,將守軍壓縮在島北面。
不過隨著國軍增援部隊由舟山本島趕到,激戰後奪回島上中央高地,返而將共軍困在島上南端。共軍眼見再打下去可能遭到圍殲,因此於6日全數撤退。
國軍在登步作戰傷亡將近3000人,但對於共軍的損失,各方說法不一:國軍87軍長朱致一表示,「斃傷匪官兵3660餘人」,不過共軍方面僅承認,傷亡將近1500人。
國軍67軍在登步戰後的報告。 圖/國發會檔管局
島嶼戰共軍難發揮 國軍海空軍占優勢
1948年底到1949年初,國共3大會戰(遼瀋、平津、徐蚌)後,國府中央軍主力幾乎全毀,接下來共軍一路勢如破竹,因此金門與登步的兩場勝利,對風雨飄搖的國府來說,大有定心丸效果。
以往共軍擅長「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運動戰,且篤信「傷敵五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殲滅戰理論,相較經常囿於面子而蠻攻硬守的國軍,往往大占上風。
但島嶼戰卻是卻是另一回事:在狹窄空間中,共軍沒有發揮長處機會,擁有海空軍的國軍,卻大占火力優勢。加上共軍幹部習於陸戰,對於登陸戰知識匱乏,第一波部隊登陸後,船隻就擱淺無法立即返回,使得國軍可以將戰局扭轉。
當年意外立下大功的66號M5A1戰車。 圖/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兩意外英雄:戰車履帶脫落反殲敵 換油軍艦立大功
古寧頭戰役當中,兩個意外的英雄,分別是陸軍戰車第3團第1營,以及海軍舷號LST-210的「中榮」號登陸艦。
第1營當時共有2個連、21輛美製M5A1輕戰車在金門。10月24日下午,戰1營第3連的第1排,正在壠口海岸演習,其中1輛戰車突然履帶故障脫落,一直無法修復,另2輛車只好陪著一起留在海邊。也因為如此,共軍剛一登陸,戰車就猛烈對敵攻擊。
在後續反攻中,戰1營的戰車也對共軍造成相當大的傷亡,並摧毀大量灘頭上的船隻,使共軍毫無退路。因此戰後,胡璉將軍(12兵團司令,兵團後來改組為金防部)頒贈「金門之熊」錦旗。
早年海軍艦艇利用往來各地作「貿易」,可說是公開秘密。中榮艦原本奉命到汕頭載運友軍前往舟山,因此從台灣買了一批砂糖,預備到舟山賣個好價錢。不料半路接獲命令改駛金門,協助陸軍官兵接駁登岸。艦上負責作生意的「經理」輪機官張文元上岸打聽,決定以貨易貨,用金門生產的花生油來換砂糖。
由於當地油坊現貨不足,僅管連夜加班3天榨油,但到24日黃昏中榮艦完成接駁任務,都還欠1天分量的花生油。當天中榮艦離開料羅灣,就報稱海象惡劣,逗留在金門水頭外海「待命」,目的當然是等最後1天份的花生油。結果當晚共軍登陸,中榮艦是唯一在場的大型軍艦,自然投入攻擊共軍行列,意外立了大功。
1949年8月31日,201師601、602團從高雄港登上招商局的「中101」輪,開往金門。 圖/羅廣仁提供
古寧頭大捷 靠日本人指揮的?
共軍登陸金門,正好遇上國軍金門防務改組。因此功勞應該歸於湯恩伯(福建省主席暨廈門警備司令)、李良榮(22兵團司令),還是後續率軍接防的胡璉(12兵團司令),早在1970年代的「傳記文學」雜誌,雙方就已經有筆戰。
此外,由於前日本皇軍將領根本博(曾任駐蒙軍司令官)在戰後應邀來華擔任國軍顧問,當時就以「林保源」化名,任職於湯恩伯麾下。因此近年也出現一種聲音,認為古寧頭這場國軍唯一全殲共軍的戰役,「其實是日本人指揮的」。
這種說法很符合當今某些人的政治正確,不過事實情況是:許多日本軍人對蔣中正「以德報怨」,懷著有恩必報之心。國共會戰末期,國府與部分前日軍將校,甚至有組織義勇軍來華參戰的打算。直到政府遷台初期,政府仍邀請過去日軍將校,擔任三軍大學的教官。由於為首的富田直亮少將化名「白鴻亮」,因此習稱「白團」。
不過,根本博與後來的白團,彼此並沒有傳承關係。在廈門、金門戰役期間,根本博的確在湯恩伯帳下擔任顧問。但如今史料無法證明,他參與國軍指揮的程度究竟多深,也不知道哪些決策是因為他而作下。
1949年8月31日,201師601、602團由鳳山行軍通過高雄市區,登船開往金門。 圖/羅廣仁提供
古寧頭沒留影像 第一線孫部201師換防留紀念
1949年的中華民國,處於極度兵荒馬亂,因此不管古寧頭或是登步,對於戰鬥當時的景象,都沒有留下影像紀錄。
這次在國立台灣圖書館展出的「紀念古寧頭大捷70周年影像展」,同樣不是戰場本身照片,而是當時據守海岸第一線的國軍201師部隊,8月底由台灣出發開赴金門,以及11月底調回台灣時的畫面。
201師是孫立人(台灣防衛司令)在高雄鳳山訓練的新軍,擅長練兵的孫立人也重視宣傳,因此部隊調赴前線以及勝利返台,都派攝影官拍照留下紀錄。
策展的羅廣仁,就是孫立人專屬攝影官羅超群的公子。孫立人後來捲入「兵變」疑雲而失勢遭軟禁。孫當初在各地的立碑題字,往往署名也被挖除。從抗戰以來就替孫立人拍照的羅超群,不顧政治風險,把大量底片偷藏在家中。如今政治解禁,還能看到大量孫立人照片,必須歸功於當時羅超群的勇氣。
兩年前,100歲的饒建夫參觀孫立人將軍照片展,他曾任201師少尉偵察官。 圖/羅廣仁提供
羅廣仁表示,2年前與陸軍聯誼廳合辦「世紀名將孫立人將軍特展」,展出照片當中,包括201師由金門返回台灣。他在會場遇到一位年屆百歲的老先生饒彥夫,是當初201師的少尉偵察官。老先生立正向照片裡的孫將軍敬禮:「我今天來看老長官!」也表示沒想到還能看到201師的歷史影像。
羅廣仁說,那一刻他心中大受感動,因此決心在古寧頭戰役70周年,為201師舉行一場攝影展。他也請退輔會協尋,希望能邀到饒老先生前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