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韓國光復軍是歷史上第一支打出大韓民國旗號的武裝力量,在韓國近代軍事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圖片由作者提供).png       

許劍虹觀點:
南韓軍隊中的「中華民國派」
解析光復軍的發展脈絡

2020-07-05 風傳媒  許劍虹

南北韓軍隊的中華民國淵源》中,我們介紹了大韓民國國軍與朝鮮人民軍是如何從國民革命軍中脫胎換骨,成為決定今日東北亞命運最關鍵的兩支軍隊。然而朝鮮人民軍的前身朝鮮義勇軍,終究還是從1941年起就脫離了國民政府的掌握,轉而與中國共產黨結盟,甚至還在國共內戰中與國軍大打出手,自始至終與中華民國結盟的還是大韓民國國軍。

無論是1945年以前的抗日還是1945年以後的反共,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兩支「國軍」的關係都是靠所謂「光復軍」人馬打下基礎的。何謂「光復軍」人馬?他們在大韓民國國軍的前身,也就是南朝鮮國防警備隊建軍時扮演了何種角色?韓戰爆發以後,「光復軍」人馬在戰場上又有什麼樣的表現?冷戰時代,他們在維持台灣與南韓的交流上又發揮了哪些作用?

我們都知道,韓國光復軍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底下的武裝力量,那麼「光復軍」人馬是否必然忠誠於金九?他們與北韓還有中國大陸的關係又是如何?國民政府培訓韓國光復軍的歷史,明明就發生在中國大陸,為什麼這段歷史對於維繫今日的台韓關係那麼重要?關於以上這些複雜的問題,都由筆者在此一一為各位讀者解答。

2.png
1941年12月10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追隨國民政府之後對日本帝國宣戰。(圖片由作者提供)

誰是「光復軍」人馬?

韓國光復軍成立於1940年9月17日,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華民國政府協助下成立的軍隊,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雖然主要是以對日軍裡的朝鮮籍官兵從事心戰喊話,或者協助國軍審訊戰俘為主要工作,韓國光復軍仍然是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以來,世界上第一支打出大韓民國旗號的軍事力量,在韓國歷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光復軍」人馬並不等同於韓國光復軍,因為韓國光復軍絕大多數的領導者早在光復軍成立以前就來到了中華民國。他們是一群對李氏王朝失望,希望能趕走日本殖民者,但同時又排斥共產主義革命的韓國人。「光復軍」人馬之所以加入大韓民國政府,目的是希望能效法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讓韓國成為一個實行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共和國。

領導光復軍的韓國人,大多是早年在朝鮮本土或者中國東北反抗日本的義軍領袖。比如韓國光復軍總司令池青天與首任參謀長李範奭,都曾經在金佐鎮與洪範圖等韓國獨立軍領袖帶領下,投入青山里戰鬥、白雲坪戰鬥、泉水坪戰鬥與馬鹿溝戰鬥等武裝抗日行動。他們之所以能針對日軍發起那麼多的武裝抗爭,關鍵是來自於俄國紅軍的支持。

剛剛推翻沙皇統治,並且與反共白軍處於內戰狀態的俄羅斯紅軍,為了防止日本以干預布爾什維克革命之名派軍侵略西伯利亞,刻意扶持韓國獨立軍騷擾在東北的日軍。然而等到紅軍擊敗了白軍,確保了布爾什維克革命在俄羅斯的勝利之後,蘇聯政府基於與日本建交的需求,居然又回頭打擊韓國獨立軍,迫使池青天與李範奭逃亡內陸投效國民政府,就此他們倆人成為了堅決的反共份子。

3.png
戰後以勝利者之姿返回美軍控制下之漢城的韓國光復軍,如果不仔細看他們的帽徽,還真的會以為他們是中華民國國軍。(圖片由作者提供)

「光復軍」人馬對抗戰有功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光復軍」人馬如前面所言,未必是韓國光復軍成立之後才進入中國。在祖國淪為日本殖民地,且大清帝國在經歷辛亥革命轉變為中華民國之後,中國就不再只是朝鮮抗日志士流亡的國家,也是一個指引他們追尋獨立之路的榜樣。他們許多人進入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或者貴州講武堂等中國軍事院校受訓。

黃埔軍校能從1924年成立伊始,就招募到朝鮮籍學生的原因,也與這些資深韓國軍人受到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感召,進入陸軍官校擔任教職有密切關係。由於擔心來自日本的抗議,國民政府要求進入陸軍官校的韓國學生改用中國姓名甚至編造中國籍冠,許多韓國籍學生也徹底融入了中國的環境,甚至自視為黃埔軍人,想要查出究竟有多少韓國學生在陸軍官校就讀過是不可能的任務。

東吳大學講師葉宏泉在其所發表的《黃埔軍校韓籍學生考實》中,統計了陸軍官校第1期到第22期共150名的韓國籍畢業生,不過因為沒有納入第7期與第17期的緣故,這個統計還稱不上完整。許多韓國籍軍校生畢業後,便被派到前線國軍各野戰部隊擔任排長或連長,與中國戰友們同生共死。然而韓國人特殊的政治價值,卻往往讓國民政府捨不得把他們送到戰場上去消耗。

韓國籍軍人不只能對日軍中的朝鮮軍人施展心戰喊話,在日據朝鮮下長大的他們同時也具有日語能力,還能同時發起針對日本兵的政治作戰,或者協助國軍審訊日軍戰俘。成立之初只有314人的韓國光復軍,事實上也不具備到戰場上與日軍拼刺刀的能力,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心戰喊話和審訊戰俘。韓國光復軍增加兵源的唯一方法,就是策動日軍裡的朝鮮籍官兵起義來歸。

池青天總司令所最遺憾的一件事情,就是沒能策反他過去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受訓時結識的好友,後來當到日軍中將的洪思翊投效國軍。不過總的而言,韓國光復軍在策反朝鮮籍日本軍方面的表現仍是相當成功,才能在抗戰勝利時發展到了1,003人。日本投降後,許多在日軍或滿洲國軍服務的朝鮮人更是紛紛加入他們認定唯一能代表祖國武裝力量的韓國光復軍,人數一度達到50,000之多。

在抗日戰場上指揮過大兵團作戰,後來又回到大韓民國國軍中服務的韓籍國軍將領不是沒有,但他們多不是以韓國光復軍身份立下戰功的。比如陸軍第98師少將副師長李逸泰,還有在第102師擔任參謀主任的金弘壹,都曾經以國軍軍官的身份在戰場上擊敗日軍。李逸泰沒有在戰後回歸韓國,而是繼續隨國軍轉戰四方,直到大陸淪陷後為共軍所殺為止。

4.png
若非曾隨中國空軍到美國受訓的金信參與,大韓民國空軍換裝F-51D野馬式戰鬥機的過程會更不順利,他可能是全韓國空軍唯一有駕駛野馬機經驗的。(圖片由作者提供)

空軍與海軍中的「光復軍」人馬

加入中華民國空軍和海軍的韓國人雖然數量不多,但卻在戰後建立大韓民國空軍與海軍的過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韓國首位女飛行員權基玉就畢業於雲南航空學校,在抗戰期間服務於中華民國空軍空運隊。她在雲南航空學校的同學李英茂,則效法二戰期間投效英國皇家空軍的波蘭與捷克飛行員,希望在中華民國空軍的體系下重建大韓民國空軍。

李英茂與另外一位參加中華民國空軍,官至航空委員會南昌站總站長的崔用德一起加入韓國光復軍,他們倆人一起提出了《空軍建設計畫案》與《韓國光復軍飛行隊建制戰策》,期望能得到中美兩國協助,整合在中國的韓國飛行員投入對日作戰。然而美國並沒有承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中華民國則沒有足夠的資源另外成立一支大韓民國空軍,這個計劃直到日本投降以前都沒有實現。

不過還是有韓國飛行員以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的身份,參加了中國上空的對日作戰。根據《空軍忠烈錄》的資料,有第1轟炸機大隊第1中隊SB-2轟炸機飛行員田相國和第5戰鬥機大隊第29中隊P-40飛行員金元英在抗戰時犧牲。在金九先生的兒子,前大韓民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金信先生的奔走呼籲下,倆人的名字已經於90年代登上了南京的抗日航空烈士英烈碑。

金信先生本身也是畢業於空軍官校24期的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他雖然沒有趕上抗戰,卻也曾在戰爭末期前往美國蘭道夫基地(Randolph Field)受訓。韓戰爆發時,他是大韓民國空軍首批10名F-51D野馬式戰鬥機飛行員中,唯一出身中華民國空軍者,其餘九人都來自日本陸軍航空隊或滿洲國軍飛行隊。也因為金信同時是蔣中正的乾兒子,他在60年代被朴正熙委派為駐中華民國大使。

海軍方面,則有由中華民國海軍派到德國受訓,戰後出任大韓民國海軍首任司令的孫元一。孫元一在抗戰爆發前曾遭日本警察逮捕,獲釋後並沒有返回中華民國海軍報到,而是在日本佔領下的天津經商,並暗中向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提供財務支援。他沒有隨中華民國海軍投入對日作戰的經驗,事實上中華民國海軍在抗戰初期就已經被打到報銷,也沒有辦法給孫元一太多表現的舞台。

5.png
在西安接受美國戰略情報局訓練的韓國光復軍第2支隊,為支隊長李範奭的嫡系子弟兵。 (圖片由作者提供)

大韓民國國軍中的「黃埔系」

大多數「光復軍」人馬,在來中國以前就參加過高宗的大韓帝國軍,或者進入日本的軍事院校受過基礎軍事訓練。他們來到中國時,黃埔軍校尚未成立,如果真的要再接受進一步的軍事深造,也是進入北洋政府控制下的保定軍校,或者各地方實力派開設的所謂講武堂。從嚴格意義上來看,資深的「光復軍」人馬沒有一個是「黃埔系」。

譬如李範奭就畢業自雲南講武堂,他的學長朱德與同學葉劍英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帥,某方面來講他與中共的淵源可能比任何一個「黃埔系」將領還要深。不過韓國人參加中國軍隊的目的,終究是為了爭取祖國獨立而不是介入中國內部的派系鬥爭。所以在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獲得國際社會承認後,原本不是「黃埔系」的韓國軍人,也自然而然變成了「黃埔系」。

更何況蔣中正身邊的許多手下愛將,也與這些韓國軍人受訓的軍事院校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金弘壹就讀的貴州講武堂,就是由何應欽將軍所創辦,所以他雖然名義上是所謂的「黔軍」,可實際上仍因為何應欽將軍與蔣中正的淵源,算得上是「黃埔系」的軍人。靠著何應欽的關係,他後來也確實進入了陸軍官校擔任教官。

至於那些從黃埔軍校畢業的韓國軍校生,比如前面提到的李逸泰,反而因為「黃埔系」天之驕子的出身背景,在國家認同上出現混淆,把自己當成了真正的中華民國軍官。這是為什麼李逸泰沒有在抗戰勝利後回到韓國參加警備隊,而是留在中國繼續反共,並在最後為「國」捐軀的一大原因。也難怪金九曾不斷灌輸金信自己是韓國人的觀念,就是怕他介入中國人的內戰。

金弘壹因為長期在中國戰場服務,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與上高會戰的原因,與羅卓英、薛岳還有柏輝章等國軍將領都有非常緊密的關係。陣亡於徐州會戰的第102師304團陳蘊瑜團長之孫女陳瑾如此回憶金弘壹:「早年他跟祖父是貴州講武學堂2期的同窗好友,同為何應欽的學生,當年血流成河的淞滬會戰中,他就與祖父一起在同一條戰壕裡並肩抗擊過日寇。」

抗戰期間擔任陸軍官校第7分校教育長,後來又接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的胡宗南將軍,因為他所處的西安是盟軍向華北、東北與朝鮮滲透的前進基地,手下的韓國軍人也非常之多。戰後出任南朝鮮國防警備隊首任司令的宋虎聲將軍,就當到胡宗南將軍麾下第34集團軍第1騎兵師的副師長。胡宗南將軍能在1999年獲頒「建國勛章獨立章」,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並不是每位在西安的韓國人都喜歡胡宗南,當時領導韓國光復軍第2支隊的李範奭,就認為胡宗南不願意向他們提供足夠的武器投入對日作戰。他認為擁有良好蘇聯裝備的胡宗南將軍,一心只想圍堵陝北的中國共產黨,並不願意把武器配給給韓國光復軍對付日本人。倒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為第2支隊提供了相關的情報與敵後作戰訓練。

2016年上映的韓國抗日電影《軍艦島》中,由宋仲基飾演的主角就是由李範奭派回朝鮮的韓國光復軍特工,影片中還出現了他在西安接受戰略情報局訓練的畫面。不知道是因為害怕對岸的抗議,還是受到李範奭不喜歡胡宗南將軍的影響,《軍艦島》的西安韓國光復軍第2支隊營地裡懸掛的只有太極旗和美國星條旗,卻不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非常的不尋常。

還有一批韓國光復軍被派到印緬戰場支援盟軍作戰,並因此與英美聯軍還有孫立人將軍都有不錯的互動。陸軍官校第10期畢業的崔德新,曾經在國立政治大學擔任教官。精通德語的他受到孫立人將軍賞識,進入新1軍服務,兼任光復軍宣傳課長與學生大隊的大隊長。崔德新手下的學生當中,有不少戰後來到台灣,比方說筆者在台中訪問到的王耀興老伯就是其中之一。

6.png
把「光復軍」人馬視為「金九的」人馬,是兩岸研究韓國近代史的人最常犯的錯誤,尤其是金九(右)在1948年4月跑到北韓與金日成(中)會晤之後,他在「光復軍」人馬心中的形象更是徹底黑掉。(圖片由作者提供)

「光復軍」人馬是否都效忠金九?

許多研究大韓民國國軍軍史的人,包括過去的筆者本人在內都很容易犯下一個錯誤,那就是喜歡以日本軍、滿洲國軍還有光復軍等三個系統來區分南韓軍隊的派系。仿佛日軍與滿洲國軍出身者就必然會排斥「光復軍」人馬,然後「光復軍」人馬也不屑於和出身日軍或者滿洲國軍的同胞為伍。這究竟是我們後人的偏見,還是歷史上真正發生過的事情?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美軍在南韓成立軍事英語學校的歷史來談起。因為大韓民國國軍的前身南朝鮮警備隊,就是以首批進入軍事英語學校的110名學生為核心建立起來的。110名學生當中,有87名當過日軍,21名參加過滿洲國軍,只有倆人來自於光復軍。金九確實因為不滿太多「日偽軍」進入這所軍事英語學校,號召「光復軍」人馬加以抵制。

對於許多韓國人而言,美軍是以過去殖民菲律賓時成立的警備隊(Philippine Constabulary)為標準打造南朝鮮警備隊的。他們認為這樣的軍隊有損大韓民國民族尊嚴,拒絕參加這樣的部隊。不過還是有兩名前光復軍人員不聽金九號令加入了軍事英語學校,顯見並非所有「光復軍」都聽從金九的號召。戰後的「光復軍」人馬與金九的關係,究竟又有多緊密呢?

就如同「光復軍」人馬在中國時一開始並非「黃埔系」,等到後來蔣中正得到英美承認為中國唯一領袖以後又轉而變成「黃埔系」一樣,他們效忠的是大韓民國的合法統治者。所以隨著金九越來越不受美軍信任,並且在政壇上逐漸為李承晚等人邊緣化之後,大多數「光復軍」人馬轉而效忠起了李承晚來,李範奭因而出任大韓民國首任總理與國防部長,池青天則擔任無任所部長。

金九在回到韓國之後,成為了既反蘇又反美的極右翼領袖,時常放縱自己的支持者去暗殺與自己立場不同的政治領袖。他在鬥爭中敗給李承晚後,又為了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到北韓去與金日成談判,從而遭到美國與「光復軍」人馬的排擠,就連過去力挺他的中華民國也開始與他保持距離。失去人緣的金九,最終也落得被人暗殺身亡的下場。

有一部份的「光復軍」人馬,因為在中國時拒絕參加金九的韓國獨立黨,還沒有回到韓國前就被金九壓迫。金弘壹甚至還曾經被金九扣上過「紅帽子」,認為他與金元鳳的朝鮮義勇隊左派人馬走太近,所幸蔣中正沒有跟著懷疑起金弘壹。後來李承晚當選總統,金弘壹也是拿著蔣中正的親筆介紹信返回韓國,成為大韓民國國軍最優秀的將領。

7.png
在由前日軍或前滿洲國軍組成的大韓民國國軍中,需要靠「光復軍」人馬才能建立起官兵甚至國民對太極旗的認同。(圖片由作者提供)

維持國家認同的中流砥柱

最後我們要談的,是「光復軍」人馬在大韓民國國軍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光復軍」人馬或許只占戰後大韓民國國軍組成份子中的1/3不到,卻扮演了前日軍或者前滿洲國軍人馬所無法扮演的角色,那就是在政治上維持南韓軍人對國家的政治向心力。就如同戰後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國軍,需要靠政工來維持對國家的向心力一樣。

出身日軍或滿洲國軍的朝鮮軍人,作戰經驗未必比「光復軍」人馬豐富,因為他們大多投入的是東北還有華北地區對共產黨游擊隊的掃蕩,屬於「治安戰」的性質。但是美軍相信他們對現代化戰爭的理解,肯定比國軍出來的「光復軍」人馬還要多,從而願意重用他們。許多大陸人也認為,日滿體系出身的韓國軍人因為有掃蕩中共或者金日成游擊隊的經驗,在反共方面有更高的政治可靠度。

可是從美軍的立場出發,其實日滿體系的軍人未必有更高的政治可信度。他們或許反對共產主義,但卻也有許多人是為了參加「大東亞戰爭」,將英美等西方列強趕出亞洲而從軍的。許多日滿體系出身的韓國軍人,也因為根深蒂固的反英美情緒而在戰後投效北韓,或者奉朴憲永的南朝鮮勞動黨之命滲透到警備隊中從事顛覆工作。

南朝鮮勞動黨曾於1948年4月3日在濟州島上發起暴動,暴動的組織者金達三出身自日本軍,而他的暴動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來自於濟州島上警備隊第9團團長與他的裡應外合。時任第9團團長的金益烈中校,也正好是金達三過去在日軍服役時的同袍。顯然倆人把濟州島上的暴動,視為紅色革命加「大東亞聖戰」的延續。

在10月爆發的麗水與順天暴動中,南朝鮮國家警備隊與共產黨裡應外合的事件再度發生。順天的南朝鮮勞動黨叛軍之所以能從反共軍的包圍中脫困,就是來自第15團團長崔南建中校的暗中協助。崔南建與金達三、金益烈的不同之處在於他並非日軍,而是滿洲國軍出身。顯見反美的日滿體系軍官,無法在政治上讓美韓聯軍放心。

根據美國空軍顧問海斯(Dean Hess)的回憶,最早接受F-51D野馬機訓練的九名日滿體系飛行員,還有強烈看不起美製戰鬥機的心態。只因為他們認為日本陸軍的一式戰鬥機「隼」和海軍的零式戰鬥機比美國戰鬥機更靈活,更適合打空中纏鬥。唯一「光復軍」出身的金信,也就必須要在當中扮演美韓雙方的溝通橋樑,非常的不容易。

「光復軍」人馬或許沒有太多現代化的軍事思維,作風上也感染了部份國軍將領腐敗成性的問題,但是他們在親美、抗日還有反共這三個大原則上顯然還是比較沒有問題的。所以胡宗南將軍的手下愛將宋虎聲雖然有嗜酒的問題,美軍仍指派他出任南朝鮮國防警備隊的第一任總司令官。原本被許多人看好的李應俊將軍硬是被擠掉,只因為他日本中將出身的背景。

李範奭也在李承晚的大力支持下,出任大韓民國的第一任總理兼國防部長。南韓的軍事指揮大權,還是被牢牢掌握在「光復軍」人馬手中。還有一些大陸人的研究指出,「光復軍」人馬因為在中國的抗日經驗,無法與日滿體系出身的南韓同袍相處,後來又都轉而投效了金日成。宋虎聲與崔德新這兩位胡宗南和孫立人培養的「光復軍」人馬,確實晚年也都宣誓效忠了北韓。

可事實的真相,真的是因為他們看不慣南韓軍隊裡面有太多日滿體系軍人才投共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宋虎聲因為軍事能力不足的關係,在南朝鮮警備隊轉型為大韓民國國軍後被李承晚拔掉了陸軍參謀總長的職務,改由外號「胖子」的前日軍蔡秉德接任,可這並不是導致他後來投效北韓的原因。事實上他是在韓戰爆發後被北韓軍隊俘虜,在槍口威脅下不得不說出讚揚金日成的話來。

然而宋虎聲並沒有因為讚揚金日成而得到善終,他還是被金日成以「間諜罪」逮捕,並於1959年因腦溢血死亡。至於崔德新投效北韓,則完全是他與1961年上台的朴正熙總統兩人不和所導致。朴正熙確實是滿洲國軍出身的親日派,可他同時也是參加過麗水與順天暴動的前南朝鮮勞動黨員,他與崔德新倆人的衝突來自於戰後的政治鬥爭,跟他們早年親日或者反日與否完全無關。

並非所有「光復軍」體系的韓國軍人,都像宋虎聲那樣無能,或者像崔德新那樣只要一與朴正熙不和就投效北韓。金弘壹在韓戰中的表現就可圈可點,比如他反對蔡秉德死守漢城的建議,雖然沒有被採用,但最後卻被證明是正確的。在著名的洛東江戰役中,滿洲國軍出身的第1師師長白善燁便是在金弘壹指揮下擊潰了武亭的朝鮮人民軍第2軍,穩住了大韓民國的局勢。

金弘壹因為是李承晚的人馬,所以比崔德新更早走上與朴正熙對立的道路。從同樣出身滿洲國軍的白善燁也一樣被整肅的情況來看,朴正熙並不是因為金弘壹「光復軍」背景而與他撕破臉,純粹是要拔掉李承晚的「人馬」而已。不過金弘壹沒有投效北韓,而是在南韓成為反對黨新民黨的領袖,所以他到1980年去世以前都很有名望。

8.png

李承晚於韓戰結束後的1953年11月訪問台灣,站在他與蔣中正中間的就是大韓民國駐華大使,韓戰英雄金弘壹。(圖片由作者提供)

韓國與兩岸溝通的橋樑

台灣對於戰後回到韓國的「光復軍」人馬而言,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意義。中華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大韓民國的國家,也是大韓民國除了美國之外最重要的盟友,派到台灣等於給自己的政治地位鍍了一層金。但是對於任何一位韓國的軍人而言,到台北當大使同時也等於失去了自己在部隊裡的地位,不盡然全部都是好事。

比如宋虎聲就是被美軍拔掉大韓民國陸軍參謀總長職務後,被短暫流放到台北擔任大韓民國駐中華民國武官。李範奭同樣在得罪美國人,被拔掉國防部長職務以後,派到台北出任駐中華民國大使。金弘壹同樣因為與李承晚關係惡化的原因,在1953年3月升任中將後提早退役,接替了李範奭大韓民國駐中華民國大使的職務。

被派到台北雖然是一種「流放」,但是金弘壹沒有妄自菲薄,反而利用了他與中華民國的老人脈努力搞好了與台灣的外交關係。透過與前中華民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邵毓麟的合作,金弘壹推動了李承晚在1953年11月訪問台灣,他在南韓政府中的地位又得到了提升,在幹完了長達九年的駐中華民國大使後,返回漢城出任大韓民國外務部長。

只可惜在他接任外交部長不久前,就爆發了朴正熙領導的五一六軍事政變。被視為李承晚「餘孽」的金弘壹,外務部長只當了兩個月就被迫下台。此刻被流放到中華民國頂替金弘壹出任大使的,正是過去跟著他打洛東江保衛戰的白善燁將軍。滿州國軍出身的白善燁,雖然也與郝柏村將軍建立了不錯的關係,但他終究沒有「光復軍」的淵源,在台灣幹了一年就由崔用德接棒。

崔用德一樣不符朴正熙的專政,大使也只當了一年就幹不下去了。直到1962年10月,這個位置才由他在空軍的「小老弟」金信接手。金信被派到台北,就不是一種「流放處份」了,而是來自於朴正熙總統對台灣的重視。儘管金信在大韓民國空軍中幹到了參謀總長,他還是受到李承晚人馬,包括崔用德等「光復軍」出身的李承晚人馬打壓。

朴正熙上台後,希望消滅一切李承晚對大韓民國的影響力,拔掉了李承晚自封的「大韓民國國父」頭銜,並把此一名譽歸還給了已經被暗殺身亡的金九。此舉顯然是為了搶奪大韓民國民族主義的話語權,畢竟朴正熙滿洲國軍還有南朝鮮勞動黨的出身,會讓許多人懷疑他對大韓民國的忠誠,必須要靠已經死掉的金九來給自己的奪權增加正當性。

由於金九是在國民政府支持下抗日的,維繫與台北的關係也是朴正熙爭取這個正當性的手段之一,派出金信擔任大使也有這一層的權謀考量。當然另外一方面,把金信派到台北去與蔣中正維持關係,也能防止金九的兒子挑戰自己「金九繼承人」的威信。顯見朴正熙不像老一輩那麼尊重中華民國,純粹就是為了穩固政權而已。

等到位置坐穩以後,朴正熙立即展開「北方政策」,試圖與蘇聯、中共甚至北韓改善關係。朴正熙終究還是「大亞洲主義者」,骨子裡是根深蒂固的敵視美國人,也看不起蔣中正這個「美帝走狗」。他在1966年2月訪問台灣時,還穿著一身西裝衝到了穿軍裝的蔣中正前面,試圖告訴世人他才是真正的「老大」,蔣中正不過是他的「侍衛」,連為他拿鞋子的資格都沒有。

此一囂張跋扈的態度,讓朴正熙慘遭自己的手下殺害,但是他的「北方政策」最終還是由接任的南韓總統們一一實現。南韓最終在1992年與台灣斷交,並與朴正熙真正看得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關係正常化」。年邁的金信在百般無奈下又被派到了台北,向李登輝政府解釋大韓民國的政策,台灣與南韓的關係也陷入了一段時間的灰暗期,直到民進黨上台後雙方才恢復了經貿和文化交流。

然而陳水扁執政也好,馬英九執政也罷,大韓民國政府都繼承了過往朴正熙的思維,並沒有把台灣的中華民國放在眼裡。所有關於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紀念活動,一律都選在上海或者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遺址舉辦,仿佛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已經完全不存在,或者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繼承」了一樣,讓人感到嘆為觀止。

馬英九政府2015年高調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邀請了美國、英國甚至俄國二戰老兵或者後人來台灣出席活動。甚至還有來自大陸的國軍老兵,組團到慈湖與忠烈祠向蔣中正委員長還有老戰友們致敬。我們就不要提去北京看閱兵的高木正雄(朴正熙當滿洲國軍時的名字)之女朴槿惠了,就連韓國光復軍的老兵也是到西安參加中共的紀念活動,完全沒有踏上台灣的土地。

不知道是台北方面沒有邀請,還是韓國人「事大主義」情節過於嚴重,太害怕得罪中共所導致?韓國光復軍的元老級人物,絕大多數在南韓與中共建交前就已經過世,他們與中華民國關係的深厚是中共所難以相提並論的。2015年南韓沒有重量級人物或老兵訪問台灣,無論責任是在台北還是首爾,這段歷史我們都不能輕易遺忘。

未來中共極有可能搶奪韓國光復軍的歷史話語權,同時發展與兩韓之間的軍事合作關係,甚至於試圖取代駐韓美軍的地位,我們不可不為此掉以輕心。希望政府能利用今年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的機會,不只與美國、英國等二戰盟邦還有新加坡等安全合作夥伴一起紀念,還能注重好與韓國這一塊共同的歷史淵源。無論如何,大韓民國國軍還是以光復軍繼承者自居的!

延伸閱讀:
許劍虹:南北韓軍隊的中華民國淵源

1.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