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張巡曾握有拒絕這麼做的權力,但他為了更崇高的理想,他還是食人了。不知道對你而言,食人魔武神張巡到底是正義,還是邪惡? 

是食人惡魔,
還是挽救大唐的武神?
張巡死守睢陽的故事

2018/03/23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人類社會,有些事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是光輝燦爛的好事;有些事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是骯髒醜陋的惡事,但更多的既是好事,又是惡事。「睢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場守城戰,《新・舊唐書》以及《資治通鑑》裡有極細密的記載,台灣人對睢陽之戰的了解來自於文天祥所寫的《正氣歌》(國文課本有教),裏頭一句「為張睢陽齒」,課上到這,國文老師必然會提起這段故事。

如果你忙,懶得看,肉雞也就先說結論。那年,安史之亂爆發,來自北方的燕軍兵臨睢陽城下,睢陽城為當下唐朝的最重要前哨據點,按照歷代學者的看法,睢陽破,大唐亡。於是張巡帶著三千兵馬來了,於是城內堅守了十月,於是糧草耗盡殺馬吃紙,於是茶紙耗盡易子而食。

先是軍民同飢,再是百姓相食,最後軍士以百姓為牲口,一切努力,睢陽城仍破,張巡不屈而死,而城中三萬百姓死得只剩四百人。身為一名武將,張巡捨生取義絕對值得流芳百世,他也因此入祀武廟,成為武神之一。問題是,他的芳名靠得是三萬百姓的慘死,以道德的觀點而言,他到底是武神?還是武魔?不管怎樣,先來看看,他的故事。

一、時代背景-安史之亂

唐玄宗中期,華北一帶爆發安史之亂,關於安史之亂為什麼會起?有沒有預防可能?安祿山本人的心態?這得再做一篇,但此處咱先擱下不談。總之,戰亂發生了。安祿山的軍隊自北京一帶發兵,戰局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也毫不誇飾,轉瞬間華北地區便從大唐手下易主,到底有多快?

西元755年12月6日,安祿山自北京一帶發兵。西元755年12月12日,此消息傳入唐玄宗耳裡,短短六天,整個河北省已被安祿山掌握。西元755年12月29日,洛陽(河南省),也被佔領。西元756年6月中,唐朝首都長安(陝西省)也淪陷。如果上面的敘述對你而言太困難,你可以想像安祿山就像在玩輸入了whos your daddy的魔獸爭霸,又或者是輸入how do you turn this on的世紀帝國一般。他閉著眼睛把軍隊框起來平A過去便一路輾壓!若按照當時的態勢,眾人估計,最晚西元757至758年之間,大唐帝國便滅亡了。

1.jpg
安史之亂

但唐朝沒有因此滅亡,事實上,唐朝活到了西元907年,從安史之亂爆發後還過了約150年,比中華民國的國祚還久!為什麼如猛虎入羊群的燕軍,沒有完成一統中原的夢想呢?史學家提出多種解釋,但對肉雞而言,關鍵只取決於一人—「武神,張巡」。

二、張巡到底是誰?

大家生命中都曾遇到這麼一個人,當大伙在玩電腦的時候,他在讀書;當大伙在吃大餐的時候,他在健身;當大伙在談戀愛的時候,他在準備實習;他看不起你,你卻不討厭他,因為每當你看到他,就自慚形穢。這群人,連「畫風」都與你我不同,如果用最簡單的一個詞來表示,就是「英雄」。而張巡呢?他是英雄中的英雄。

唐朝讀書人,個個以讀書考科舉為人生目標,張巡不只課內書讀得好,連課外兵法也讀得嚇嚇叫。30歲左右中了進士。那時,有個一步登天的機會找上了他,只要攀附權傾天下的楊國忠(楊貴妃的哥哥)便能飛上枝頭當鳳凰,但張巡腿腳不利索,要跪大唐天子倒可以,跪「靠妹奸臣」可不行。他瀟灑的拒絕,拒絕代價不小,貶黜到一個叫真源縣的小地方。那時的真源縣,跟電影《讓子彈飛》裡的鵝城一樣被惡霸控制,張縣長一上任,對著百姓大喊那句不朽的台詞:「我到這裡只做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2.jpg
Photo Credit: 《讓子彈飛》迪昇數位影視發行

真源縣前幾任縣長來到這都是跪著惡霸掙錢,獨獨這個青天白日張巡大老爺,老老實實的跟資方對著幹,沒多久就把真源縣整治的舒舒服服。如果安史之亂不爆發,估計張巡就會在這小縣度過一生,留下一兩座名不見經傳的小祠供後人弔唁。但歷史沒有給張巡安享晚年的機會,安史之亂爆發了,華北片刻間盡入安祿山之手。在張巡附近的雍丘縣縣令一看到安祿山的軍隊,直接開城投降。張巡再度面臨人生的艱難抉擇:投降,安穩餘生;不投降,捨生成仁。「有一種人,叫做烈士;有一份情,叫做忠心。」他登高一呼,組織軍民,起兵匡復大唐!

三、張中丞,死守睢陽城!

張巡帶著一幫軍民發兵後,在「雍丘守城戰」名震天下!按史書記載,你要說張巡「展現神蹟」也不過分,怎麼解?來看看他的戰果:

戰果一:雍丘城弓箭不足,張巡下令,使用草人借箭。成功!

戰果二:沒人想到張巡敢出城迎戰,張巡下令,夜襲燕軍。成功!

戰果三:城內木頭不足,欺騙敵將:「你們徹遠一點,我就棄城讓你爽賺功勳值OK不?」,敵將果真抱持著公務員心態,後撤三十里,當晚張巡就帶著守軍與農工,將燕軍的帳篷、柵欄拆一拆運回家。倉庫裡木柴再度充足。成功!

戰果四:城內馬匹不足,又騙敵將:「誒誒!你給我三十匹馬,我就投降好不?」傻逼燕將再度相信張巡。隔天,張巡騎著敵人送的馬,帶兵衝殺,又把圍城的燕軍砍得人仰馬翻。簡直是成功中的成功!

同時有著呂布的肌肉與諸葛亮腦袋的張巡,有勇有謀的締造中國軍事史上罕見的奇蹟。「三千士兵擊退五萬大軍。」但雍丘是一座可守可不守的小城,燕軍的主力放在華北唯一希望—「睢陽城」,張巡知道,睢陽城破,大唐破。在太守的求援下,他無奈的帶士兵離開雍丘往睢陽出發。(雍丘城之後怎麼了?沒人知道,但按照邏輯來看,死守的孤城一淪陷,應該會放任軍隊燒殺擄掠數天。)

3.jpg
張巡像

睢陽城的太守一看到張巡,便知自己的才能遠不如他,自請為張巡部下。但這場戰役,雙方差距一樣嚴苛⋯⋯攻方:輜重補給順暢無阻的12萬大軍;守方:受困被圍糧食短缺的1萬殘兵與3萬百姓。但神將張巡無所畏懼,屢屢出奇制勝。

4.jpg
伏捉燕將、火燒雲梯、開城破敵,最精彩的就是張巡為了擊退燕軍總大將,他叫士兵用篙草為箭,往敵陣射擊。這招精妙之處何在?原來張巡雖然知道擒賊得先擒王,但那年代又沒有google跟FB,張巡根本不知道敵軍總大將長怎樣,而這招,便是刺探敵將所在的妙招。當燕軍看到軟綿綿的蒿草射來,以為睢陽城終於連弓箭都用完了,開心的往總帥處稟報。這麽一來,處於睢陽城牆上的張巡便知道敵帥方向,他派人拿出城內僅存的鐵矢銳箭不斷猛發,燕軍果然陷入大亂。

儘管在張巡神勇的指揮下,燕軍陣亡數萬將士,但敵眾我寡的局面仍未改變,更慘的是,糧食耗盡了!無論用任何苛刻的供給方式,城中的軍民們都會處於嚴重的飢餓狀態。連戰馬、茶葉、白紙、樹皮、草根,任何能吃的都吃完了⋯⋯一開始,張巡保證了軍士的伙食,使百姓陷入飢荒。再後來,張巡縮減了軍士的伙食,百姓們開始易子而食。緊接著,張巡放任軍士掠殺百姓。他連自己的愛妾都推出來給軍士享用。西元757年的睢陽城,位於人間,卻是地獄。

城外燕軍以逸待勞,數月後,睢陽城不攻自破。原先處於裡頭的一萬軍士與三萬百姓,如今只剩下四百人。燕將本來想招降張巡,但無論任何口沫,張巡都抵死不從。人,是敬重英雄的,這群燕軍,前些日子,也是唐軍。為免張巡一人搞得軍心生變,只好忍痛將其斬首。

我不喜歡將歷史結果歸於一人,但唐朝之所以能在安史之亂後延續150年,就因為睢陽城拖住燕軍數十月,這幾個月,一方死傷慘重另一方則休養生息,等到睢陽城破,燕軍也已如強弩之末。安史之亂自此,大唐帝國總算站穩腳跟,反守為攻。而這一切歸功何人?當屬張巡。

四、正義,邪惡?

對肉雞來說,張巡的故事五味雜陳。如果歷史上沒有張巡,會發生什麼事?首先睢陽城根本不會經歷數月死守,在十二萬對一萬的前提下,城內守軍沒多久就會開城投降。而城中百姓除了繳稅對象換人以外,生活不會有劇烈改變。但當時的百姓沒有選擇,因為張巡想守,於是守到被烹食,何況還是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爭,縱使是最後活下來的四百遺民,想必也在身心留下無可恢復的痛苦。

但張巡卻因此成功了,萬具枯骨,使他一將功成,他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麼英勇的將士當然受到皇帝們的喜愛,所以入住武祠成為武神。為將者終其一生期盼的夢想,他完成了。但張巡是為了入住武祠,流芳百世而死守睢陽城的嗎?不是,他在明知會背負罵名的情況為了大唐死守了。「食人」,不需要透過任何哲學討論,就被視為人類所能犯下的最殘酷罪行。

張巡曾握有拒絕這麼做的權力,但他為了更崇高的理想,他還是食人了。不知道對你而言,食人魔武神張巡到底是正義,還是邪惡?「中國篇」:食人惡魔,武神,張巡-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