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這篇去年探討創傷傷患死因的文獻,同樣很值得一讀;但必須先提醒各位,即使是同樣的威脅(例如失血)或受傷機制(貫穿傷或鈍傷),軍警人員與一般民眾還是有相當差異的:除了傷患年齡等樣本族群的不同之外,具有「防護裝備」的軍警人員,與一般民眾受傷的部位也不盡相同,因此即使同樣要處理失血等威脅,做法也會有些許差異

依照以往估計,失血是傷患提前死亡的主因(佔四成);但這方面並未進行過嚴謹且即時的死因劃分,因此他們進行這項前瞻性的研究,以正式劃分其死因的方式,來判定因創傷死亡的對象

研究方法是從2015年12月到2017年8月當中,收集十八所創傷中心裡死亡的成年傷患資料:這些人都是在過世後,由現場的醫護人員,藉由標準化的定義方式,來正式判定其主要與次要死因(其中部份案例,更經由解剖來確認死因)

結果在統計1536份案例後,年齡的中位數為55歲,74.5%為男性:其中受到貫穿傷的死者,不僅較為年輕,且更可能為男性

在致傷機制部份,墜落是最常見的,佔其中26.6%;而槍傷次之,佔24.3%

整體最常見的主要死因是創傷性腦部傷害TBI,佔45%;其次則是大量失血,佔23%;而在受到創傷性腦部傷害的案例中,有高達82.2%是沒有機會生還的

比較受貫穿傷與鈍傷的死者時,後者比較有可能發生創傷性腦部傷害(47.8% vs. 37.4%, p < 0.0001);而前者則較有可能主要因大量失血而死(51.7% vs. 12.5%, p < 0.0001)

至於在到院前死亡與受傷初期死亡方面,主要死因都是大量失血,分別佔44.7%與39.1%;至於後續的主要死因,則屬創傷性腦部傷害最為常見

受貫穿傷的死者不僅較易在初期死亡,而且有高達80.1%的案例是在當天死亡;相對受鈍傷的死者僅有38.5%的案例,是在當天死亡

因此他們獲致的結論是,大量失血依舊是受傷初期的主要死因;至於在後續死亡者,主要是由於發生創傷性腦部傷害

不同的致傷機制,在死亡時間與主要死因方面也有很明顯的差距

而在同一時間能正式的判斷死因,對於真正了解傷患結果,評估創傷中心的表現,以及未來的研究方面,都是相當重要的

上文承蒙 Casey Chao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