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9914679637p898rsp011.gif
 

圖片網址:https://kknews.cc/military/xek3xbq.html

自由廣場》
水下打撈應尊重專業

2020/11/22 05:30 自由評論網

黃征輝(黃河)
左營海軍官校一九八○年班,美國波士頓大學系統工程學碩士。曾任海軍總部武獲室「先進戰系(小神盾)」專案參謀,成功艦首任副艦長、獵雷艦艦長、張騫艦首任艦長。二○○○年以上校軍職退伍後成為專業作家,迄今創作二十六部長篇小說,成立「黃河渡」與「擺渡黃河」網站,寫作類別以小說為主。早期善用其軍事專業,從政治、歷史的角度建構與現實暗合的軍事小說;後期則跳脫軍事範疇,轉向驚悚、推理、科幻。作品具東方特有的人性味,以及對軍人臉譜的生動刻畫,節奏明快、風格流暢,在緊張衝突中透露出對人「性本善、關心、互信」的期待。

海軍不同艦艇有不同的功能,好比水面作戰艦的聲納在偵測潛艦,相對於小而又小的戰機殘骸,即使擺在眼前,也看不到。至於獵雷艦,主要功能在處理深度小於一、兩百公尺的水雷,一旦超過這個深度,聲納的偵測能力根本是零。

上週墜海的戰機由於殘骸深度超過八、九百公尺,海軍所有艦艇的聲納都無法偵測。至於搜尋「信標」發出的音頻,受限於水中複雜的音響環境,即使專業人士判讀,錯誤率也居高不下。

例如依美軍統計資料顯示,二戰期間所有「反潛攻擊」的錯誤率高達八、九成,也就是水下沒有潛艦,聲納操作手卻誤判有潛艦。反之,二戰結束後十餘年,美國海軍一艘水面艦出港,由於偵測到「疑似潛艦」的目標,美軍展開一場「海空反潛」大戰,幾天後卻發現那只是一艘二戰的沉船。這讓海軍內部展開檢討,過去十多年有上千艘軍艦通過附近,為什麼從不曾有一艘船偵測到這個明顯的水下目標?

水下偵測之所以難,除了外在複雜的水文環境,更麻煩的是艦船本身是個強大音場,諸如發電機、主機、減速齒輪、大軸、俥葉、污水系統、空調系統、廚房烹調、官兵走動…,都會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響。搜尋戰機信標發出的音頻,猶如置身交響樂團去區分觀眾席發出的「彈指聲」,那是何等之難、之專業。也因此,縱然民間專業團隊,依據過往經驗,「聽音」判讀的錯誤率也超過五成。

由於錯誤率太高,近年發展出進階驗證步驟:錄下可疑音源透過數位頻譜分析再經專家判讀,這才大幅降低錯誤率。

水下搜索飛機殘骸,由於裝備與經驗限制,國軍與海巡都是門外漢。不認清這個事實,勉強執行的結果是什麼?

以此次搜尋為例,由於隨後起飛的戰機確定墜海地點,直接通知專業團隊趕赴現場,確認信標的作業僅需幾個小時。不幸的是,搜救單位派遣「不適合」的單位對水下進行兩天搜尋,等發現九個疑似音源,這才委託給民間專業團隊。而民間專業團隊到了現場,還須先搜尋軍方提供「錯誤率極高」的位置,這番作業大約又要兩天。

冗長的四天,對於洋流強勁、水深變化急驟的海底,會不會把殘骸帶往更深、更難作業的地點?

當然,外行有成功的時刻,專業也可能失手。然而就提高成功機率而言,失事的第一時間,水下搜尋就應交給專業團隊。不要說台灣,即使全球第一軍事強權美國,一旦戰機墜海,也交給專責打撈的民間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