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這篇文獻是針對我們八仙塵爆,引發的大量燒傷患者事件的研究
方法是先從衛福部的到院前管理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接著則和處理該事件的救護人員與指揮中心幕僚訪談;然後加以整合
結果發現在這類事件的檢傷分類中,必須考慮嗆傷的徵兆;若能整合運用地區的救護能量,可能有助於因應現地瞬間出現的大量傷患;若以「跳躍式」的策略來轉運傷患,可能會讓醫療體系能更有效率地因應大批燒傷患者
因此他們認為,現有的檢傷分類方式在因應燒傷患者可能是不足的;而為能有效因應大量燒傷患者事件,從現地檢傷,後送能量與策略,都必須列入考慮
臉書網友留言:
大白新版應該是繞道的送醫選項,第一線如何即時掌握這些資訊並作出後送方案選擇的決策會是重點。
Casey Chao
其實這是一個規劃問題
美國遇到不少如槍擊案類的事件 現場外圍 比較晚受傷 甚至傷勢較輕者 往往會被先送到附近的醫院 甚至自行就醫 而接近現場中心 一開始就中槍或狀況較重者 往往後來才被救到(因為警方要搜索槍手)而且後送時附近的醫院可能都被先送醫甚至輕傷者塞爆 因此這些事發地點的檢傷與後送 是需要統籌規劃的
所以當時g0v個人讚同的少數幾個專案中這個是其中之一,至少有連線的醫院看得到了。不過實際上還是要靠各醫院回報為主。
上文承蒙 Casey Chao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