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這篇文獻是美國特戰司令部,對戰場上因傷死亡案例,進行詳盡分析後,以標準化的辭彙,整合多領域的程序,藉以達到增進人員生還率之改進機會。
研究方法:
特戰司令部將那些從2001年9月11日至2018年9月10日之間,所有因戰傷陣亡者,由統計,任務形態,受傷機制,死因與致死機制,死亡類型與受傷程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然後由一個專家委員會,來判定這些傷者的生還率,再和五角大廈創傷記錄中的生還者,其受傷模式來進行比較,接著從戰術資料和急救處置記錄,來從陣亡者中找出那些「有機會生還」或「生還」的傷勢,進而決定死亡可預防率和改進機會。
結果:
在369位因傷陣亡的人員(年齡中位數為29歲;98.6%為男性)中;多數是作戰陣亡(KIA,佔89.4%),其中超過半數(52.3%)是在任務載具當中受傷陣亡。
死因則分別為爆炸傷(45.0%),槍傷(39.8%)以及多重受傷與鈍傷(15.2%)。
主要的致死機制為嚴重組織破壞(73.7%);多數陣亡者(74.3%)都身受無法生還的傷勢
而在那些有機會生還的陣亡者當中,有88.4%的致死機制包括大量失血;但這些陣亡者中有58.9%,其致死機制是包含多項因素的。
在和生還者的受傷模式比較方面,在全體陣亡者中僅有5.4%,可能生還的陣亡者中僅有21.2%,可和國防部創傷記錄中的生還者進行比較。
根據當時的戰術環境,只有極少數(分別為5.7%和1.1%)的陣亡是有「可能預防」和「可預防的」;對那些「有機會生還」和「生還」的陣亡者而言,兩大主要改進機會分別為「抵達手術設施的時間」(93.7%)和「到院前輸血」(89.5%)。
在那些身受「可能預防」和「可預防」傷勢的陣亡者中,多數(83.5%)不僅都會需要輸血,也會需要額外在到院前的改進機會。
研究結論:
對戰場陣亡者進行詳盡的死亡研究,將能夠促成戰鬥傷患急救方面的改進機會並預防死亡;而標準化的辭彙對於將戰傷研究應用在民間創傷體系上,是絕對必要的。
上文承蒙 Casey Chao先生 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