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2021年始,國軍修調整體防衛構想為「多維防禦、重層阻殲、守勢持久、重點突破」,圖為去年國軍年度漢光演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家之眼】
「新三國時代」
的國軍軍事戰略與防衛構想

2021-01-21 15:32 聯合報 / 王長河/國防大學助理教授     

2021年始,國軍在維持「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軍事戰略下,修調整體防衛構想為「多維防禦、重層阻殲、守勢持久、重點突破」,惟未跟上地緣戰略環境的變異。

「新三國時代」係指「五眼聯盟(Five Eyes)、中國大陸與歐盟」,如同東漢末年「魏、蜀、吳」三方鼎立的競鬥格局,其中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主導的「五眼聯盟」企圖維繫世界主導權、中國大陸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待產業升級後,勢將加速提升整體國力、歐盟仍需強化經濟及軍事整合,方能更具實質影響力。台灣處於扼守中國大陸東出太平洋的隘口及世界電子產業的關鍵要角,在地理及科技的戰略位置上,為美、日、歐的側翼,牽動中國大陸的發展與崛起。

在美國印太戰區中,「台灣」是自由民主的「前沿陣地」,日本、關島是「要塞」,「陣地」是難以持久的,必須依托美軍的太空傘、核子傘、資訊傘保護及水下、海、空、太空之運輸補給,方能解圍;因此國軍始終在「整體防衛構想」扮演著做好「堅強陣地」的事。

因應新變局,我國應保有彈性裕度,採取最佳價值、利益與友盟合作,在現有的思想、制度、新興科技、武器等混合式戰爭的威脅挑戰,必須思考建立多方力量交錯下的整體國防,並將防衛空間從台灣海峽拓展到東面公領域的太平洋、太空及網空,在損小、效高、反應快、價廉的要求下,充分整合老、中、新的裝備,運用後備動員部隊、現役部隊、新興部隊及政府與人民,進行多式組合,積極應對威脅源,如同「馬賽克戰」。

在全球連動、全民國防的思維下,建軍指導當依托國際各方力量,在「精進戰力防護,優先發展不對稱戰力、網電戰力,強化基本戰力」的基礎上,調整符合「第四次工業革命」戰爭標準的軍事戰略,帶動發展石墨烯、基因工程、虛擬現實、量子資訊、可控核融合及清潔能源等技術應用,研製國產的智能化武器裝備,提出「全領域」的軍事戰略防衛與管理,防止域外、非理性的軍事意外肇生,強化國家關鍵產業防護,提升可恃戰力,遏阻外在對台灣的軍事冒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