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作為空軍戰機飛官養成的重要環節,F-5型機能助學官掌握空戰技巧並累積射擊空用武器經驗,這在勇鷹高教機尚未達到一定數量之際,恐難全面汰除。圖為F-5F(雙座)戰機。(蘇仲泓攝)

F-5「後繼無機」退不了?
當勇鷹號、
F-16V陸續服役 
空軍窘境正浮出水面

2021-03-30 新新聞  蘇仲泓

空軍2架F-5E戰機因空中變換隊形不慎擦撞,造成飛行員殉職,這也是F-5E短短5個月,第二度發生重大飛安事故。除新式高教機持續被點名要「加速服役」,現役的F-16A/B構改提升至F-16V BLK20,及新購數十架的F-16V BLK70亦如火如荼進行中;面對飛機數量暴增,空軍未來數年間所要面對的狀況,只怕更為嚴峻。

事發後,軍方下令連同慢速機在內的空軍各型軍機,除執行警戒任務的戰備機維持正常外,其餘皆進入「天安特檢」周期;空軍原定月底將舉行全軍首個全F-16V戰機作戰隊接裝典禮,如今也只能順延。而F-5E接連出事,和去年10月,發生在金門烈嶼,一輛隸屬陸軍金防部烈嶼守備大隊M41A3戰車翻覆,進而使同型車加速汰除一事如出一轍。

photo.jpg
2020年10月,金門一輛M41A3戰車翻覆造成車長殉職、駕駛受傷,總統蔡英文指示軍方配合新式戰車採購,調整烈嶼當地部署的車型。圖為2016年漢光演習,陸軍蘭陽地區守備部隊派出M41D扼守雪隧。(資料照,取自青年日報)

不到半年時間,F-5E接連發生2起重大事故,摔掉飛機更帶走年輕軍官性命,舉國專注,每當悲劇發生,總會掀起「這麼老了,為什麼不汰除」的質疑聲浪。但實實上,飛機失事或除役與否,老舊並非直接肇因或必然結果;若保養得宜,反能提供相當程度的訓練和戰備能量,緊抓這點猛打,恐只會對維保的地勤人員士氣造成傷害。

然而,機齡高低仍是汰換基準,空軍現役的F-5E/F「年紀」約落在40至50年,自被視為汰除指標;但今仍在服役,除新式高教機「勇鷹號」從量產到形成戰力尚需時日,具備操作F-5型機的能力與經驗,還是目前戰機飛行員養成的必要過程。

國機國造先河 F-5型機曾是我空防主力

在1970至1990年左右,空軍的F-5E/F,在3型主力歸國服役前,是我國空防非常倚重的存在。F-5型機是美國在1970年代推出的一款輕型戰機,不僅用途廣,更有操作成本低、容易維修等特性,全球至少有20個使用國。

F-5除在捍衛領空上功不可沒,實際上也是國機國造的先河。1973年,我方與美廠簽約,授權在台生產,當時負責執行的空軍航發中心(今漢翔公司前身),不僅派遣人員前往原廠學習,而後在國內產線設置、組裝等經驗,都成為後來研製各型機的重要養分。此計畫生產的第一架F-5E在1974年10月出廠,最終生產總數超過300架,成為我空軍和國防自主史上重要的一頁。

photo.jpg
我國自製首架F-5E戰績在1974年10月出廠。圖為1987年時的F-5F戰機。(新新聞資料照)

「戰機飛官養成必經之路」 F-5E/F暫退不下來

在戰機飛行員養成部分,空軍官校飛行生在校期間,會先完成T-34C教練機(初級)、AT-3高教機2型機訓練,前者為單螺旋槳發動機,後者為噴射引擎,藉此篩選出誰適合飛高速的戰機、誰應處慢速的定翼機或直升機為宜。

完成AT-3訓練後,人員一般多已畢業成為學官,持續往戰機飛官之路邁進者,就會前往台東志航基地接受F-5部訓考驗。由於F-5型機速度比AT-3更快,操作將可具體感受高速飛行下的「貼背感」;同時進一步學習編隊、戰術動作等空戰技巧,並累積進行機砲射擊、對地炸射經驗。

photo.jpg
在空軍戰鬥機飛行員養成過程中,歷經以T-34C教練機執行的「基本組訓練」後,下一步就會進入操作AT-3高級教練機(見圖)的「高級組訓練」。(資料照,蘇仲泓攝)

上述訓練過關後,學官才會前往主力戰機聯隊實施換訓,這每一階段均有其必要性,機種也都對應特定需求;換言之,在新式高教機達到一定數量且成熟以前,F-5E/F恐「後繼就不能算有機」。

40架F-5成汰換標的 勇鷹服役將單純化飛官養成鏈

目前持續飛測並採小批量產的新式高教機「勇鷹號」,目標盼在2026年打造66架,汰換標的就是現役約40餘架的F-5E/F,若能順利銜接,勇鷹號能接下部訓機重任,亦能將AT-3教練機任務「吃下來」,屆時整個養成鏈的機種複雜度將大幅降低,對後勤維保壓力應能減輕。

惟值得注意的是,外界關注,勇鷹機因進場過快,並非新手能夠負擔的速度。漢翔公司雖稱拆除部分測試裝置後有降低,但能降到什麼程度,仍有待觀察。

photo.jpg
軍方規劃由新式高教機「勇鷹號」(見圖)接替F-5,但全案預計要在2026年才能完成。(蘇仲泓攝)

此外,距離2026仍有5年之遙,儘管F-5E失事原因不盡相同,但難保再無狀況發生,然而新式裝備從研發量產到形成戰力,過程再快都有其極限;而換裝新式彈射座椅,就成為接連發生彈射後卻無法挽救飛官性命的「必要舉措」。

在朝野達成共識、國防部和空軍將「座椅更新」排在第一順位的情況下,新式彈射椅最快今年底至明年初就能安裝,且未來隨著F-5除役、勇鷹機服役,這些座椅會移過去,避免資源浪費。

photo.jpg
空軍2架F-5E戰機擦撞墜海,飛行官羅尚樺彈射後仍不幸殉職。圖為搜救隊於台26線發現彈射座椅。(資料照,國搜中心提供)

同步新式教練機 逾200架F-16機隊正成形

前面提到,空軍同時還在進行F-16構改和F-16V採購2個大案,前者為「鳳展專案」,是將全空軍140餘架F-16A/B提升至F-16V BLK20等級;後者則是「鳳翔專案」,我將向美新購66架F-16V BLK70,2案完成時間分別在2023和2026年,一旦如期如質達成,屆時台灣將有超過200架的F-16V,成為全球使用F-16型機的指標國家。

F-16V成為我抗衡共機的關鍵戰力,也代表軍方可能會選擇封存、甚至汰除部分幻象2000戰機(操作成本最高,且苦無中壽期性能提升機會),逐漸走向F-16搭IDF戰機的空防戰力配置模式。這點和前述勇鷹機取代F-5及AT-3一樣,機種單純化,有助後勤壓力釋放。

photo.jpg
空軍現正進行現役F-16A/B戰機構改提升至F-16V BLK20(見圖)等級的「鳳展專案」,以及向美新購66架F-16V BLK70的「鳳翔案」。(蘇仲泓攝)

大案多在2026年 空軍嚴峻考驗將接踵而至

然而,有優點就有缺點。隨著戰機數量提升,空軍有沒有這麼多飛行員「一個蘿蔔一個坑」,是目前2案執行下的最大隱憂,因沒有質量兼備的飛官操作,再多F-16V都沒辦法發揮裝備最大效益。

F-16V機隊開始成形後,配合前面提到勇鷹機接裝期程,空軍可能還會因應敵情威脅與整體防衛作戰需求,屆時全台兵力重新洗牌,包括新買的F-16V要擺到台東志航基地去,該處因原本駐防的F-5除役而空出,飛行訓練則完整回歸到高雄岡山空軍官校。

儘管這些都只是可能方向,但背後牽涉龐大行政資源投注,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有可能發生,在指標性大案扣緊2026年運作之外,又面臨共機擾台的戰備壓力,這段期間只要任何環節接不上,所產生的影響,絕對不是換座椅就能解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