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png


黃河
左營海軍官校一九八年班,美國波士頓大學系統工程學碩士。曾任海軍總部武獲室「先進戰系(小神盾)」專案參謀,成功艦首任副艦長、獵雷艦艦長、張騫艦首任艦長。二○○○年以上校軍職退伍後成為專業作家,迄今創作二十六部長篇小說,成立「黃河渡」與「擺渡黃河」網站,寫作類別以小說為主。早期善用其軍事專業,從政治、歷史的角度建構與現實暗合的軍事小說;後期則跳脫軍事範疇,轉向驚悚、推理、科幻。作品具東方特有的人性味,以及對軍人臉譜的生動刻畫,節奏明快、風格流暢,在緊張衝突中透露出對人「性本善、關心、互信」的期待。

匿蹤戰機的剋星 

2021/04/11 擺渡黃河

最近海軍中平艦事件引起軍事迷關注,相信許多讀友好奇:為什麼「雙基被動雷達」是匿蹤戰機的剋星?

這得先介紹匿蹤的原理。

現今匿蹤主要靠兩個途徑:

一、塗料

外殼塗上一層能夠「吸收」電磁波的油漆。

然而不管什麼油漆,只可能吸收「一部分」「某特定頻段」的電磁波。

不可能全部吸收,也不可能涵蓋全頻段。

二、反射角度

「入射角 = 反射角」是物理學的基本定理。

雷達之所以能夠接收回波,是因為電磁波的入射角與反射面垂直;若反射面向上傾斜,電磁波就會反彈到天空。

1.png

因而匿蹤設計首先要考慮「角度」――外殼盡量圓滑,如果能設計成「球狀」是最理想的狀況。

另外,電磁波碰上「金屬柵欄物」會形成類似「共振」的效應,那是標準的「強波器」。

如何避免?

把載台「包」起來。

最典型的例子是美海軍朱瓦特軍艦。 

2.png

反之看到航母外觀,想都不必想,那是大剌剌的設計,完全不考慮匿蹤。

3.png

匿蹤戰機對外殼的要求登峰造極――若不是圓弧形,就設計成尖銳的細角,總之盡可能減少「正向」反彈波。

4.png

中共第五代戰機殲20就是典型匿蹤設計。

5.png

為了徹底「包起來」,殲20的飛彈與發射架都藏在機肚裡面。

6.png

看完殲20,再看F-16掛彈的外觀,你應清楚F-16不符匿蹤的條件。

7.png

至於雙基被動雷達為什麼可以破解匿蹤,看看下圖: 

8.png

這張圖清楚地說明,電磁波雖沒有「正對」雷達反射,但還是反射到別的地方。也因此,幾十年前就有人想到:如果在別的地方擺一台接收機,不是同樣可以接收到匿蹤戰機的信號?

這就是雙基被動雷達的工作原理。

下圖是三個「發射源」,一個「接收機」的雙基被動雷達示意圖。 

9.png

雙基被動雷達有以下五個特性:

1.  「雙基」是概念,代表發射機與接收機可以分開在兩個地點,至於發射機與接收機的數量則依需求而改變。

2.   發射機/接收機越多,目標位置越精確。

3.  被動雷達的本質是ESM,不發射任何電磁波,所以又被稱為「隱形雷達」,不會被「反輔射飛彈」攻擊。

4.  發射機發射電磁波,雖存在被攻擊的危險,但可藉以下兩種手段迴避:

(1)  系統擁有多台「機動」發射機,一次只有一台對目標照射,輪值結束就關閉,並移至新陣地。

(2)  利用現成「發射源」,無需專屬發射機。現成發射源如電台與電視的無線電波,或衛星電視、GPS訊號等。

5. 雙基被動雷達的硬體不難,難的是數學運算。不同發射源與接收機,事先都必須將座標精確地輸入系統,因而雖號稱「機動」,其實「戰備位置」有限。

雙基被動雷達是現今空中偵測的趨勢,一旦突破運算瓶頸,未來匿蹤戰機將無所遁形!

原文網址:
http://yellowriver69.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_1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