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下面的文字主要簡譯自北美救援公司NAR,當然對某些花時間讀書的舊朋友而言是老生常談;但還是丟出來一下,畢竟永遠都有人是剛接觸的,溫故知新也沒有損失
對失血的創傷患者來說,輸液的首選是全血(無論是剛捐贈或冷凍的),次好的作法則是component therapy,也就是將紅血球,血漿與血小板輸給傷者
至於輸入晶質液(無論你是生理食鹽水或乳酸林格式液等),會有下列問題:
1.加速酸化
2.無法攜氧
3.稀釋血液
4.無凝血因子
5.增加代謝酸中毒
6.提高多重器官衰竭風險
7.提高傷口感染風險
8.提高傷口破裂風險
9.在室溫下有失溫風險
(術前)給予出血創傷患者大量晶質液,將增加其死亡風險
死亡菱形
1.凝血問題
2.酸化
3.失溫
4.低血鈣
臉書網友留言:
的确如此,但是在战地情况下不允许我们携带血浆,能携带只有盐水和林格酸液,不过至少能救急lol
Casey Chao
只要不是術前過度輸液即可 其實真正的重點在於以到院前的訓練與到院後的手術來止血 補了破洞 輸液才有實際意義
的确,重点在于快速及时后送到医院
上文承蒙 Casey Chao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