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驥
祖 籍:浙江省仙居縣
出生地:台中市 42年3月18日生
學 歷:陸官66年班、陸院75年班、戰院81年班、
三軍大學戰院戰研所87年班、政大國安所法學碩士
經 歷:營長、旅長、三軍大學戰院上校教官、
陸軍總部後勤署組長、副署長五年
著 作:國防雜誌九篇
論 文:中共經濟轉移與國際戰略之研究
軍旅初官班排長追憶懷舊
民66年8月下旬官校畢業留校帶學生,中尉擔任班長、排長,分別帶70年班三軍七校入伍生、中央警官學校47期、專修46期、專科1期(當時正逢先總統蔣公過世,熱血青年投入軍旅盛況空前,全期人數2000餘人),其中專修46期學生人數最少僅32人,小而精、小而巧、小而美、小而強,印象最為深刻,本文奉旅居美國敬愛的輔導長張秋平學長指示,請寫一篇留校回憶,回首過往細說從前!………
入伍教育是人生及長第一次最嚴厲的洗鍊,從筆者說起,民62年一介草民滿懷欣喜到官校報到,不知天高地厚,心想軍官學校,以為立馬神氣當個軍官,第一批聯招進來人數不多,先做一般普通勞役拔草、掃地等粗活頗為枯躁乏味,待八方人馬全部聚集後,開始過緊張忙碌的日子,不到兩週心想這樣子的生活這麼過下去?寫信給父親報告讀不下去!請把我帶回家!父親家書嚴厲的指責沒出息!畏苦怕難!丟人現眼!丟盡祖宗三代臉!這一罵把我徹底地罵醒了!開啟了一生軍旅生涯32年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低頭、不妥協,面對現實坦然接受一切挑戰。讓我充分理解入伍教育的重要性,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因此擔任班、排長期間,嚴謹貫徹訓練命令從未須臾放鬆,畢竟嚴格的訓練是官兵最大的福利。
的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軍校入伍教育從嚴從難,八週基礎訓練不是夏令營,從練力、練技、練膽、練心做起,照表操課除思想精神、文宣團康活動外,大多專注於操場基本教練、野外單兵、伍、班體能與戰鬥、戰技階層,反覆三行四進、衝鋒陷陣、五百公尺障礙、夜間教育,流血流汗都是必經的過程,面對學生由民轉軍轉換的調適訓練,愛的教育,鐵的紀律,既要理性嚴格又要感性溫情,幹部白天與晚上判若兩人,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筆者帶領學生年班甚多,大多過往雲煙記憶留白,一路走來刻骨銘心永難忘懷專9連專46期,連長林秋菊負責盡職,勇於任事朝氣蓬勃、副連長王南洲知書達禮,積極進取低調沉潛、輔導長張秋平平易近人,幽默風趣與官兵打成一片,三位排長分別是郭亨政氣宇軒昂,術德兼備有為有守,彈得一手優雅古箏美妙動聽,于光華年輕力壯聲如洪鐘,勇者無敵豪邁大氣,吳家驥(略),還有兩位成大畢業的副排長陳政宏、黃連峻,品德兼優敬業樂群,幹部應有盡有1:4官生配比,在陸軍與軍校史上無出其右,獲得最優、最佳的品質保證。
32位量小質精都是一時之選,父母親與家中的寶,民66年9月中旬入伍,初期由45期學長帶領,俟10月下旬三軍七校入伍生結訓,我與郭排長從北營區轉戰東營區繼續接手,同學分住兩間大寢室,五位排長住在一間中寢室,輔導長藝術天分見多識廣,三不五時談笑用兵,開啟了我們同甘共苦的生活,學生雖少勢孤力薄卻瑕不掩瑜。猶記得拔子藍山、鳳凰山、612、714等高地殺聲拚搏的足跡,大餐廳用餐行禮如儀的場景,夜晚就寢前大夥兒低聲唱著,今宵多珍重美妙溫馨的歌曲、互道晚安,歌聲、笑聲、殺聲、讀書聲,聲聲入耳朝氣蓬勃,歷歷在目如夢似幻彷彿昨日,永恆的回憶美不勝收嘆為觀止!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民67年春季同學基礎訓練告一段落,各奔前程至兵科學校受分科教育,我們一如往昔又開始另階段的入伍訓練,同年11月告別了終身難忘的排長歷程。時光飛逝轉眼44年過去了,王副連長、于排長英年早逝婉惜不捨,請一路好走!請家屬節哀保重!連、排長官及32位同學健康如常,分別服務士農工商,政府機關人事主管、秘書、商場老闆、個體戶、務農、雲遊四海、安享天年者有之不一而足,頭角崢嶸各有一片天地,近年來同學偶常團聚、難得袍澤情深友誼永固,令人讚佩!如今我們已經到了花甲之年,請大家持盈保泰保重身體!
祝福
尊敬的連長、輔導長、排長、專46期全體同學、與一起曾經打拼相處過的同學闔家平安健康!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吳家驥2021.7.23. 0830時
附記
1.本文敘述因時間久遠或有記憶不清,時序錯置誤差請諒察!
2.感謝黃鵬瑞、黃兆祺同學盛情邀請參與貴期群組彌足珍惜!
上文承蒙 吳家驥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