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2.jpg

今年軍事預算猛增破5千億,美方要求我一次購足100套共400枚魚叉飛彈,行政院又提出海空戰力提升計劃,雄風、天弓、天劍各種飛彈要花2400億,這些飛彈讓台灣這座「刺蝟之島」又往上添了幾個級數,借這麼多錢來提升的戰力,好用嗎?夠用嗎?

【刺蝟島3-1】
866億一次購足魚叉飛彈100套
對台海戰力有何影響?

2021-10-04 匯流新聞網 記者何豪毅

1967年10月21日,埃及兩艘飛彈快艇對一艘1700噸的以色列驅逐艦「埃拉特」(Destroyer Eilat),發射兩枚P-15「白蟻反艦飛彈」攻擊,驅逐艦在沒還手的機會下被炸沉,這次海戰震驚全球,美國才開始認真研發反艦飛彈,「魚叉飛彈」(AGM-84、Harpoon)於1970年代問世。

做為世界強權,美國研製的魚叉飛彈自然也是我軍方尋思購買的重要武器之一。去年我國防部在立院報告,將向美採購「陸基魚叉飛彈」32套,不過美方去年10月公布的卻是100套、總額23.7億美元(約台幣677億元),要我方「吞下去」的意圖十分明顯。

3.jpg

雖然這筆預算將分成10年編列支付,但究竟也不是小數目,加上國軍為這批飛彈必須建構新陣地等,還須另支出189億,共866億元,部份我國正研製的國產自製飛彈預算與能量遭到不小排擠,國軍為騰出預算空間,才會經高層拍板,將國產自製海空戰力武器另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

因應新魚叉 海鋒大隊將擴編20中隊

尤其海軍又傳出,現有海鋒大隊9個中隊將一口氣增加20個中隊,原有人力700人要再增加1500以上,對軍方已經吃緊的預算等各種資源,無形中更加重負擔。

魚叉飛彈為美國海空軍現役最主要的反艦武器,攻擊方式為掠海低空、次音速0.85馬赫飛行,主動雷達導引,可以自空中儎台、各類水面軍艦及潛艇上發射,也可以自岸上機動發射攻擊遠程目標。此飛彈曾在兩伊戰爭中有過實戰經驗,各式演習中魚叉命中率逾93%,算是可靠好用的反艦武器。

4.jpg

這項武器該不該買?《軍情與航空》主編施孝瑋說,國軍戰術想定就是在敵軍攻台時將渡海載具打掉70%,面對中共解放軍海空兵力突飛猛進,國產自製與外購都應分頭並進,因此各種反艦飛彈均有存在價值,多種不同戰具的交互使用,也可以讓敵軍應對時備多力分,因此高層對此軍購案樂見其成。

不過前海軍潛艦訓練中心主任、備役上校王志鵬持負面看法,他日前受訪表示,美軍使用的魚叉飛彈射程為400公里,但售台的飛彈射程僅120至180公里,且美規的精準飛彈均需美國軍規GPS導航,萬一戰時我軍要發射魚叉飛彈,但美國不同意,這些花大錢買來的飛彈將完全派不上用場。

魚叉靠GPS導航 美軍將有最後控制權?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則說美國軍售主要目的是鞏固美國本身國家安全利益,本就有高度主導性,但未見得都是負面,若是由美軍庫存突然釋出「過剩國防品項」(EDA: excessive defense articles),性價比多半相當划算,但若由廠商庫存賣「兄弟茶」,那價錢就很難講了。所以他也意有所指表示,若當局非從實際需求著眼,不考慮國軍能否承接,只想藉軍購討好華盛頓,空耗預算、浪費人力,屆時將成頭痛難題,大開建軍備戰倒車。

5.jpg

此外張競也指出在國軍的陸基魚叉飛彈陸續到位、海鋒大隊新成立20中隊之際,他建議國軍應優先考量將上述裝備與部隊派駐東沙及南沙太平島,在共軍頻派機艦擾我西南空域之際,這批新到位的戰力對鞏固南海防務,絕對大有幫助。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美軍太平洋艦隊官網、國防部

1.jpg

2.jpg
今年軍事預算猛增破5千億,美方要求我一次購足100套共400枚魚叉飛彈,行政院又提出海空戰力提升計劃,雄
風、天弓、天劍各種飛彈要花2400億,這些飛彈讓台灣這座「刺蝟之島」又往上添了幾個級數,借這麼多錢來提升的戰力,好用嗎?夠用嗎?

【刺蝟島3-2】
陸基天劍二國慶首度亮相
拉抬特別預算效果待觀察

2021-10-04 匯流新聞網 記者何豪毅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國慶大典預演活動各種飛機大砲一齊亮相,讓人看得眼花撩亂,但「陸基天劍二型飛彈車」這項軍武,雖然只有一輛亮相,混在一堆雄狀威武的裝備裡,看似不起眼,卻引起不少軍事記者的關注。

「天劍二型」飛彈於1980年代由中科院所研發,與當時正在大張旗鼓研製的IDF經國號戰機(F-CK-1)同步進行,以類似美國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主動中程空對空飛彈之規格研製,在IDF敲鑼打鼓成軍之際,劍二飛彈也於1999年悄悄正式服役。

3.jpg

做為中程空對空飛彈,天劍飛彈具有60公里以上的視距外有效射程,亦即在雷達上看到、但飛行員目視所不及的距離,即可鎖定發射;而劍二採取中途慣性導引,終端主動雷達導引,加上速度達4馬赫,一旦遭鎖定發射,目前所有已知戰機都將逃不過它的獵殺。

陸基劍二成軍 將取代老舊榭樹飛彈

國慶大典預演登場的陸基天劍二型,則是空射版改為地面機動車輛儎台的首次亮相。由於以機動車輛發射,天劍優異的空防戰力將成為敵軍戰機來襲時,最需要擔心的致命武器,也因此其各項電參諸元,也成為週邊各國亟欲取得的重要裝備情報。

4.jpg

這項裝備的首度亮項,一般媒體解讀認為,這是為行政院會日前通過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需由立法院通過2400億特別預算所做的另類安排,目的是為了讓民眾對這些新式國產自製飛彈武器,親眼目睹而有所期待,以利推動這項預算過關。

軍方雖未多做說明,但就先前已曝光的資料來看,陸軍已在2019年以「獵隼專案」為名,編列143億元採購246枚陸基劍二飛彈,包括29輛飛彈車與6套蜂眼雷達系統,主要用於南部第四戰區現行老舊的榭樹飛彈換裝,屆時將以每輛機動車裝載4枚戰彈、4枚備彈方式服役。

國慶展陸劍二 專家:不應過度期待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保守表示透過慶典或商展展示國防科技研發成果,均是各國對外傳送政治信號、鼓舞民心士氣或戰略嚇阻時所用普遍手段,然而限於展示外觀,頂多基本操作,所能獲致效果都十分有限,若發生意外反效果,加起來未必為正數,值得當局留意。

5.jpg

他並提醒,假若所展示成果與既有裝備系統戰力具有高度重合性,射程並未增加、精準亦未提升、殺傷威力也沒增強,只是發射儎臺有所改變,其實就難以受人矚目,宣傳效果自必有限,「若非革命性之全盤創新,而僅限於枝節性之性能改裝與精進,就不應過度期待其能夠產生顯著宣傳效應」。

從空對空中程飛彈改為陸基防空飛彈,《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指出受限於對抗地心引力往上發射,又沒有飛機本身的初速,陸基版劍二性能將略遜於空射版本,包括在攔截終端航程速度、防空半徑、有效射程等,但整體而言,陸基劍二再不濟,都比現行僅有9公里防空射程的榭樹系統為佳。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DIIC、國防部、維基百科RudolphChen

photo.jpg

photo.jpg
今年軍事預算猛增破5千億,美方要求我一次購足100套共400枚魚叉飛彈,行政院又提出海空戰力提升計劃,雄風、天弓、天劍各種飛彈要花2400億,這些飛彈讓台灣這座「刺蝟之島」又往上添了幾個級數,借這麼多錢來提升的戰力,好用嗎?夠用嗎?

【刺蝟島3-3】
提升海空戰力2400億
我軍保密20年雄昇預算意外曝光

2021-10-04 匯流新聞網 何豪毅

「海空戰力提升計劃」特別預算2400億,草案日前已從行政院出爐送至立法院,相關計劃引起媒體不少關注,特別是當中有一項「雄昇飛彈計劃」,外傳為我國1200公里射程的巡弋飛彈,也就是當初為保密之故,稱之為「雄二E飛彈」的後續計劃。

這項計劃由於對週邊鄰近國家造成影響,軍方一直以高度保密的方式進行,不僅相關資訊在公開資料裡付之闕如,就連是否存在這項中程巡弋飛彈的發展項目,外界一直無法證實,而行政院這次公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劃」裡,列出了「雄昇計劃」,對軍武領域相關專業人員而言具有相當重要意義。

photo.jpg

有了明示的計劃名稱,那所編列的預算就十分值得探究,然而送到立法院的計劃中,對於雄昇計劃的描述只有「空洞」二字足堪形容。於是就有軍事資深記者以「刪去法」追溯,將其他七項計劃的已知預算從2400億元額度扣除,得到一個「雄昇計劃預算977億元」的結論。

雄昇預算千億?專家:真實度待討論

軍武專家「東愷圖書公司」總經理陳東龍指出雖然得出近千億元預算的結論,但這數字究竟有多少真實度,還有很大討論空間。他指出,由於競逐軍事標案者眾,為了避免被立院某些「軍武廠商代言人」有機會找碴,其他計劃的經常門預算藏在資本門裡也是常有的事,何況雄昇計劃預算根本未列出。

photo1.jpg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則說預算與計畫相互結合,對看門道的軍事研究者來說,可以透過預算來解析建軍備戰內情,許多情報作戰行動失風,都是因為在行政過程中結報經費單據外流,讓對手從中找到蛛絲馬跡所破。

他指出,解析預算要從整體額度、分項配比、撥付進程與相互流用彈性來加以解讀;能夠掌握預算全貌,就可以解析整個建軍備戰計畫之輪廓與內涵。因此,預算曝光,其實就是計畫洩密,他認為絕對不能輕視此事,更不能低估其負面效應。

張競警告:預算曝光就是計畫洩密

至於外界認為雄昇飛彈有1200公里的射程陳東龍斬釘截鐵表示:「不可能」。他強調並非國際間有「反中程飛彈擴散條約」的問題,而是這樣的射程在美國的認知中,中華民國國軍沒有必要擁有如此遙遠射程的武力。

巡弋飛彈無法依靠慣性導航,必須仰賴GPS(全球定位系統)或其他方式導航,因此不少人認為,雄昇巡弋飛彈靠美國所開發的GPS導航,能不能打到中國大陸重要軍事目標,其最終控制權仍美國人手裡。

photo2.jpg

據指出,其實中科院早在20年前就已開啟類似的研究計劃,以台灣以外800公里範圍內的地形地貌做高程圖資探測,名為「九地計劃」。雄昇飛彈之所以能夠持續進行研發甚至量產,所憑恃的,就是這套完全由台灣自力開發的九地計劃,才能擺脫對其他大國的依賴。

雄昇計劃曝光,證實雄昇飛彈的存在,一旦戰端開啟,國軍得以先行攻擊重要軍事目標,發揚「不對稱作戰」優勢、制敵機先,具有極高戰略意義,雄昇飛彈進入量產,無疑是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青年日報、國防部

photo.jpg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