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邱國正。報系資料照
聯合報黑白集
「幸運」的國防部
監察院報告批評,現行軍事訓練役僅四個月,時間太短。國防部長邱國正被記者追問,卻不願發表評論,只說國防部「不會主動發起討論」役期問題。主管機關對於重大政策宣稱沒有立場,也無意討論,堪稱一絕。
把頭埋進沙裡,荒唐之下其實是更多無奈。國防部當然知道軍力不足,尤其因為少子化,更難招募。但如果改回徵兵,勢必衝擊年輕選民,這些人又正是當今政府重要選票群。所以,國防部不敢吭氣,要募要徵都咬牙配合上意,反正最後責任不是自己承擔就好。
民主政治下,人民是「頭家」,就要有身為主人的責任意識;但台灣的民主化過程在這一塊獨缺。政治人物慣於吹噓夢想,彷彿天下都是白吃午餐;因此施政高度短線化,只求配合選戰節奏釋放利多。選民未必傻到看不出背後的代價,但政客既然敢開支票,百姓不拿白不拿。大家陷入「有便宜先占」的心理,管他明天的世界會如何,想太多才是對不起自己。
對比台電,如今必須一再宣稱不缺電,核能部門主管還得公開「認罪」,供稱當初自己手裡完成的核四不安全。看到這種宛如大陸文革的場景,國防部應該感到慶幸:至少自己可以「沒有立場」,不需要全體動員厚著臉皮扮演「公投反方」,並在台上打自己耳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