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文化與宗教十分接近,雙邊關係緊密,但近年來兩國關係緊張升高,圖為烏克蘭軍人在東部頓內次克前線巡邏。美聯社
【專家之眼】
台灣與烏克蘭真是命運共同體?
2021-12-20 09:19 聯合報 / 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基於歷史的原因,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文化與宗教十分接近,雙邊關係緊密,但近年來兩國關係緊張升高,甚有引發衝突的跡象。俄方聲明,若北約在烏克蘭領土上擴張軍事設施,都代表著莫斯科使用武力的紅線,雙方僵持不下,衝突一觸即發。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兩岸,由於近來美國結合盟邦積極拉攏台灣,因而導致美中關係的劇烈惡化,若外國駐軍台灣,北京也將有所反應。
月前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訪歐,並出席在比利時舉行的北約防長會議,強調北約向烏克蘭和喬治亞敞開大門,俄羅斯乃視之為極具挑釁性行為。同樣的,美國國會近來還通過一系列友台法案,更加緊與台灣的政軍合作,比如美國國民兵與台灣後備軍人的交流,引發北京強烈的抗議。
近日,俄羅斯已在烏克蘭邊界陳兵十餘萬,俄方已在烏克蘭邊境一帶建立醫療與油料管線,以便讓俄軍能進行長期衝突,緊張情勢一觸即發,致使美方發出更嚴厲的警告,並稱普京有意跨境進攻,但遭俄方駁斥。而克里姆林宮卻聲稱,其紅線是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
但是美方反對此觀點,並稱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不是由俄羅斯來決定,這無異於將歐洲劃分為勢力範圍,歐洲大陸將回到冷戰狀態,俄羅斯周邊的所有國家都將失去獨立性。
若俄方可以決定哪些軍隊可以駐紮在其周邊,那就是進一步破壞現存的世界秩序。拜登也多次警告普京,如果俄羅斯再次入侵烏克蘭,將面臨痛苦的制裁,這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雖然如此,不少西方觀察家仍認為,在明年初俄國將從多個方向向烏克蘭發動攻擊。而莫斯科是否想要公開衝突,帶來更嚴厲的制裁和與西方的關係徹底決裂?更有可能的是,俄方有意以軍事實力來誘使與美國會談,以便美方說明支持烏克蘭的程度,而美俄雙方好似都有此意向。本月上旬拜登與普京舉行視訊會談,除了美方的持續警告之外,雙邊關係緩和的程度有限。
在中俄兩國都受到西方國家壓制的情況下,近日普京與習近平也舉行了線上峰會,兩位領導人都主張互不干涉內政,並尊重彼此利益,堅決反對在兩國之間挑撥離間的企圖,雙方的關係更加緊密,兩國攜手對抗西方的態勢更加明顯。
而在一些西方國家外交抵制二月份北京的冬奧之際,普京已同意受邀出席冬奧開幕式,並將親自會見習近平,預計兩位領導人將就能源、貿易和投資等廣泛議程進行長時間的對話。
普京利用這種夥伴關係來平衡西方的壓力,同時中俄達成利潤豐厚的交易,尤其是在能源方面,月前雙方還同意延長2001年所簽訂的友好合作條約,兩國還頻繁舉行軍演。
但烏克蘭的危局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自2014年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以來,已導致烏克蘭更堅決脫離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因而西方國家將難以示弱,但面對強勢的普京,雙方都將面臨嚴峻的考驗。而這又與當前台灣的態勢類似,由於美歐國家原本就有意對抗中國,再加上民進黨政府一面倒的政策,西方國家自然難以拒絕台灣的訴求。
由此可見,若俄烏出事,那將轉移西方對於台海的關注力道,反之亦然。因而形成美歐與中俄博弈與連動的格局,其變化會對於兩岸關係產生多大的影響,才是吾等更重要的關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