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投落幕,金門的選情超冷清,幾乎各投開票所的投票民眾都三三兩兩。記者蔡家蓁/攝影
去梯言
被藍綠綁架的台灣,
危險了!
四項公投變成藍綠對決,民進黨全勝,但幾乎是傾全黨之力打一場政權保衛戰而得,而且用上了去年總統大選的必殺絕招「反中」。
反中催動的是選民保家衛國之情,這在前年習近平講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後很容易發酵,可是今年的效果卻不怎麼樣,從投票率只有四十一趴可以看出。然而,最近一年半以來共機天天擾台,理論上國人同仇敵愾之情應該更熾才對,可是投票率卻非常低,「反中牌」得票大約在四百一十萬餘,比去年蔡英文得票少了快一半。這顯示的是,反中牌效果的「半衰期」大約兩年,民進黨這個絕招往後可能不再「必殺」。
台灣當前面對的情況是:美國努力供輸武器給我們,期待台灣成為「一根難啃的骨頭」,甚至倡議「應以台灣半導體產業做為焦土戰略標的物」,美軍不會來打台灣保衛戰的態勢已經極為明顯。問題於是成為:台灣能不能靠美國提供的先進武器保衛台灣?
《台灣通史.劉璈傳》:中法戰爭(一八八四年)的台海戰場,法國遠東艦隊由司令孤拔率領,猛攻雞籠(基隆)意圖取得法軍所需煤礦。劉銘傳徵募民團北上馳援,並封鎖淡水河河口,台灣兵備道劉璈命令林朝棟等率領苗栗縣鄉勇民團北上協助防守雞籠,阻止法軍登陸。
孤拔在北部不能得逞,下令封鎖台灣,艦隊南下攻占澎湖後轉往台南,旗艦停泊安平港,透過英國領事要劉璈上法國軍艦談話。劉璈的幕僚說:「法國人狡猾,去了會對你不利。」劉璈說:「不去的話,他還以為我怕死!」到了安平港,吩咐砲台守將:「發現有狀況就開砲,不要顧慮我。」上了法艦,孤拔對劉璈說:「台南城池小、兵力弱,憑什麼抵抗?」劉璈說:「城,不過是土;武器,只當是紙;民心才是鐵。」孤拔聞言默然,劉璈沒事回到岸上,法艦隨後離去,台南沒事。
這是豪壯的一幕,令人難過的一幕是,後來劉銘傳誣陷劉璈,劉璈革職籍沒。為什麼曾經並肩抵禦外侮的兩人搞到水火不容?因為劉銘傳是淮軍,劉璈是湘軍,而李鴻章和左宗棠兩位淮軍、湘軍大帥水火不容!
這一段發生在台灣的歷史故事足為戒惕:抵禦外侮最大力量是民心,不是武器,而傷害國力最糟糕的就是黨爭。台灣如果繼續被藍綠綁架,藍綠惡鬥的議題如果永遠都是統/獨、傾中/反中,那才是最危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