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褊狹加懶惰,
誰把新大陸變成新中國
對岸廣東中山大學教授曹雨的《激辣中國》一書在台出版,麥田出版社竟將書中所有的「大陸」一詞一律改成「中國」;如此一來,文中意外出現了「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的謬語。哥倫布在十五世紀發現美洲「新大陸」,到了廿一世紀的台灣,竟變成他發現了「新中國」。這種歷史與地理的錯謬,映照了當前台灣社會思想狹隘和混亂的情況,再加上工作態度怠惰,便鬧出了國際級笑話。
之所以會鬧出如此荒謬的錯誤,主要原因是近年蔡政府不斷鼓動仇中,原本台灣民眾慣常使用的「中國大陸」或「大陸」詞彙,即漸漸遭到制約和窄化,許多人被迫必須稱呼對岸為「中國」。近兩年,偶有藝文界人士使用「大陸」一詞,便遭到綠營網軍的聲討叫罵。久而久之,有些人連「中國大陸」一詞都不敢用;於是,提到對岸便只能一律稱「中國」。麥田出版社荒唐編輯,便因此而來。
「大陸」原是地理上的「普通名詞」,指的是地球上的大塊陸地。但由於兩岸之間的特殊歷史、地理和文化淵源,台灣民眾長期以「大陸」指涉對岸,它因此在兩岸被轉譯成「專有名詞」。在那些仇中或本土意識強烈的台灣人眼裡,因「大陸」一詞長期與「中國」連結,進而連「大陸」一詞也難以忍受,認為必須否棄;如此一來,只能稱中國,不准說「大陸」。這樣僵固的思維一再擴散,導致這家出版社用機械式的手法,將《激辣中國》書中所有的「大陸」全部置換成「中國」;於是,便創造出「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的新歷史。
除了機械式的置換胡亂修改書中內容,更可議的,是出版社的怠懶。兩岸使用的語彙歧異一直存在,一向由雙方編輯人員經由溝通修改,以符合兩岸讀者的不同認知習慣。但這次,顯然是編輯人員下了一個電腦指令將「大陸」全部改為「中國」,事後並沒有人再將全書重新校閱;因此,「新大陸」變成「新中國」的錯誤就堂皇印製成冊。最後,還是錯愕的讀者發現了這項驚天大錯,出版社無法矯飾,只能道歉認錯,將書回收重印。
此一事件之所以值得格外關注,因為這雖只是個出版事件,其背後卻具有深層的政治脈絡,導致人們思考的自我窄化。從政策層面看,文化部是否曾或明或暗地要求出版社對兩岸相關名稱作出特殊規範,我們並不清楚;但很顯然,有些出版人已開始自我審查,以迎合當今政府的特定政治口味,而做出可笑的事來。從文化層面看,麥田是成立卅年的老出版社,會選擇出版此書,目的也是為了擴大台灣讀者視野。不料,它卻用狹隘的政治框架對地域名稱特別設限,不僅粗暴地設下機械式的修改指令,編輯事後更未做任何人工檢視校對;結果,讓荒謬絕倫的錯誤砸毀自己的招牌。
如果不知道思維僵化會有什麼後果,這個事件就是一個赤裸裸的教訓。在這個凸槌事件中,哥倫布發現的不是美洲「新大陸」,而是亞洲的「新中國」;此外,「歐亞大陸」變成「歐亞中國」,「南亞次大陸」變成「南亞次中國」。由於蔡政府的反中意識形態作祟,反而幫中國添加了好幾塊「大陸」,豈不滑稽?
廿年前,人們對台灣的言論及出版自由引以為豪,對中國大陸嚴格的出版審查管制不以為然,那是台灣的奔放年代。廿年後,我們出版對岸學者的書籍,竟然用荒唐的方式把內容改得面目全非,把世界共知的歷史改成不知所云。台灣的倒退和內捲化,在此暴露無遺。
麥田出版社新書「激辣中國」搞烏龍,將書中所有「大陸」字眼全替換成「中國」,引發作者公開批評。麥田出版社已緊急道歉,並將收回重製。圖/擷取自麥田出版臉書
★ ★ ★ ★
https://youtu.be/tkJl1a46XHY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https://youtu.be/WG9ED4Aw_L4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https://youtu.be/7dfrb70PpLI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https://youtu.be/f_RFI4LEgf4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 ★ ★ ★
激辣中國政治正確引起風波
者曹雨親自回應
因著作《激辣中國》被出版社編輯將通篇「大陸」替換成「中國」而出現嚴重錯誤,作者曹雨19日接受《中國時報》採訪回應,自己本意是要解決問題,並不是要引戰,但此事編輯瀆職無可推卸,仍感慨:「這是個比爛的世界」。
18日曹雨在臉書發文批原文被出版社篡改,把「大陸」全機械式替換成「中國」,以致出現「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的荒謬問題。而後出版社已承諾回收並校正印刷,曹雨也認為事情已得到處理,但針對編輯改文一事已在台灣引起諸多政治的、編務的討論,曹雨也回應,這個問題應從兩個層面看。
「第一層是要不要將大陸改成中國,第二層是印書之前根本不校對根本沒有職業操守,第二層面的事情沒有什麽好爭議的,編輯瀆職無可推卸;第一層面有兩種考慮,一是爲了閲讀體驗,將一些用詞轉換為台灣讀者比較熟悉的,比如説『警察』轉爲『員警』,這種我覺得可以由台灣編輯自行掌握,不需要特別知會作者。」
至於政治層面的考慮,他認為若因政治正確的原因調整用詞,比如「大陸」或「中國」或「黑人」與「非裔美國人」等用詞,「這種可能會影響表達的,就會牽涉到言論自由的問題。」
他也舉例「回回」和「回族」的用法爭議,「有人覺得『回回』的用詞比較冒犯,但是在很多歷史文獻就是這樣寫的」因此許多學者在討論歷史問題時沿用「回回」而不是改用「回族」,他認為兩者所指仍有細微差別,每個層面在轉換、調整時仍應謹慎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