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一個月後:
烏克蘭與俄國侵略戰爭的「間接傷害」
2022/03/25 聯合報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一個月,在戰事目前暫時無法有效突破的情況下,還有什麼重點可被討論?圖為基輔的狗狗。 圖/路透社
俄羅斯從2月24日開戰入侵烏克蘭以來,戰局已經超過一個月。俄國的攻勢不如原先預期,儘管砲轟仍在持續,但多面戰線的停滯現況卻始終無法突破;而烏克蘭以小博大、負隅頑抗的防禦作戰,同樣也出乎世界意料地重新凝聚團結了戰火下的「烏克蘭共同體」。
為了推進戰局,普丁轉向白俄羅斯施壓,期待藉地緣關係派兵支援俄軍,作為進一步向基輔進逼的力量。然而白俄羅斯的強人總統盧卡申科,真的會願意配合普丁的召喚嗎?白俄羅斯現階段的「按兵不動」,謀算的又是與俄國之間的矛盾情結,以及盧卡申科國內維穩的自保考量。
而在戰火激化之下,這場侵略戰爭也延伸出了「間接傷害」——在海量的真假資訊戰漩渦裡,夾在中間的部分俄國人,也在各種複雜的情緒下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或更容易被視為鐵板一塊的親普丁、支持戰爭者。俄國「良心電視新聞編輯」舉牌抗議事件,引發正反不同立場的複雜辯證,面對發動侵略的普丁卻毫無辦法的俄國民眾,到底還有沒有「善良俄國人」的存在?抑或舉世俄國人都是縱容普丁的共犯?
圖為3月21日,俄軍轟炸基輔一家購物中心。 圖/法新社
在戰火激化與真假資訊之下,也引發正反不同立場的複雜辯證。面對發動侵略的普丁卻毫無辦法的俄國民眾,到底還有沒有「善良俄國人」的存在?抑或舉世俄國人都是縱容普丁的共犯?圖為3月17日的基輔,在空襲下身亡的平民。 圖/法新社
▌俄國推進停滯,白俄羅斯也要參戰嗎?
白俄羅斯的改名問題: 應該叫「白羅斯」或「白俄羅斯」?這其實是總統盧卡申科政治宣傳的手段。他發起國家正名運動是為避免與俄羅斯混餚,以及擔憂俄羅斯或以「大家都是羅斯人為名」侵犯其國家主權,因此決定在幾年前將中文官方譯名更正為白羅斯。不過,白俄羅斯當時正式通知的中文官方對象是與其有邦交關係的中國,且目前全球有更正其中文譯名的也只有中國。然而中國在對外關係上,依然將其稱為「白俄羅斯」。
盧卡申科對俄的矛盾:白俄羅斯在2020年的拖鞋革命後,盧卡申科一度要被推翻,且因為其獨裁作風也被西方制裁。不過俄羅斯對此伸出援手,普丁派出兵力入境鎮壓維穩,且出錢支持白俄羅斯的經濟。這也是為何白俄羅斯在2021年秋天除了與俄羅斯進行聯合軍演,還讓大量俄羅斯軍隊在其邊境駐守,而這也是烏俄戰爭開打後、第一批入侵烏克蘭的軍隊。
白俄羅斯「按兵不動」?:軍警武力是盧卡申科政權維繫仰賴的力量,如果抽調去參戰的話,會面臨多重風險,例如可能的軍事政變、或讓國內出現武力真空。此外,白俄這批義務役軍力能否有足夠戰力,會不會像俄軍一樣在前線潰敗,都是白俄羅斯動武前的顧慮。
3月18日,在白俄羅斯的俄軍。 圖/路透社
2月14日,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聯合軍演。 圖/美聯社
▌戰火激化的仇俄情緒
入侵烏克蘭後,俄國的資訊戰版圖:粗略而言,對此的解釋說法之一是:相較起爭取西方或歐盟國家的輿論支持,俄國先將精力著重在過去相對親俄的國家如:非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等。同理,若參考中國目前對烏俄戰爭的輿論觀察,可發現社群網路大量引用俄羅斯官方媒體的說法,再加上中國官媒壓制輿論風向,因此境內也有許多護航俄羅斯的聲音。由此延伸,也能發現金磚五國裡如南非和印度等在此次戰爭裡,對俄羅斯的態度亦非常曖昧。
俄國「良心新聞編輯事件」的漣漪:有些烏克蘭人認為舉牌的俄羅斯新聞編輯是假新聞,是俄國官方為自己洗白的宣傳手段。由此延燒的爭議之一是在烏克蘭日日被轟炸、日日都有人死去的慘重情緒裡,這個過去一直都在充當俄羅斯官媒宣傳機器的編輯卻因為那短短的舉牌5秒鐘,而成為世界的英雄,她沒有為此付出多慘痛的代價,甚至法國總統馬克宏還要為她提供庇護。相較之下,到底誰才是英雄:是擋在俄國侵略大軍前的烏克蘭人民?還是舉牌的新聞編輯?
烏俄情結,還有「善良俄國人」嗎?:在大量真假資訊戰裡,夾在中間的部分俄國人也在各種複雜情緒下難以為繼,也更容易被視為鐵板一塊的親普丁、支持戰爭者。如俄國獨立媒體《梅杜莎》也發出編輯公告,強調其反戰立場,且希望烏克蘭最終能勝利,但也會被粗暴視為是支持普丁政權、且希望西方國家停止制裁俄羅斯等。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其所有的新聞內容、背景、立場等也已經被忽視不談。
俄國總統普丁2月24日宣布入侵烏克蘭的演說影片,被中國網友的聲援彈幕「烏拉!」了整個畫面。 圖/bilibili截圖
3月14日晚間俄國最大、收視最廣的官媒電視《第一頻道》,在晚間9點新聞的黃金時段遭到一名「造反編輯」亂入直播,他高舉著反戰標語,站在主播身後呼籲大家「出來反對戰爭!不要相信你們眼前所見的『洗腦內宣』」。 圖/路透社
▌烏克蘭的「國土防衛隊」
國土防衛隊短時間成軍的問題:烏克蘭的國土防衛隊成立時間較短,不論是在訓練、裝備以及戰力支援上仍非常不足。這是因為烏克蘭軍隊在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上遭遇嚴重挫敗,因此後續在軍事和裝備改革、軍費、加入正規軍訓練等,都花了較長時間來調整適應。
民間NGO如何與政府軍方合作?:2014年頓巴斯戰爭前後,烏克蘭民間與政府、軍方的支援網路已開始建立。例如當地非政府組織「Come Back Alive」(活著回來)在當時組織前線抗爭者,並且在戰爭期間集結各方捐贈來支援軍隊的食物和醫療等。此外,烏克蘭政府也在戰爭後大力邀請科技業,希望能帶來更為靈活、彈性的管理建議和制度改革,擺脫官僚束縛。但這之中仍有許多值得討論,如:官方要開放到多大程度,讓民間參與?中間是否有可能會有俄羅斯間諜涉入等。
2014年3月1日,一名烏克蘭男子與在在克里米亞站崗的軍人對峙。 圖/美聯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