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戰後,國安高層屢屢強調台灣不是烏克蘭,民進黨人士指出,從美國總統拜登派遣資深訪問團來台灣討論當今局勢,就可證明台灣的重要性。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新聞眼
「不必戰」比「不避戰」更好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台灣至少學到一課,就是戰爭離我們並不遠。
美國關切台灣戰力之外,也憂慮台灣自我防衛決心不足。美方不解,軍事威脅就在眼前,台灣社會仍缺乏緊迫感,總覺得戰爭很遠,甚至許多人認為若發生衝突,美國、日本等友好國家一定會出手救台灣。
但自俄烏開戰,台灣社會出現變化,近期民調顯示,七成受訪者願為保衛台灣而戰,也支持延長義務役期,約四成民眾認為美國會在兩岸發生戰爭時出兵協助,較過去民調低,顯示民眾對美出兵助台信心降。
美國採取「戰略模糊」,不明確承諾出兵協防台灣,就是為避免兩岸任一方冒進的政治或軍事行動;若明確承諾,恐造成台灣過度依賴美國防衛台海。
烏克蘭危機某種程度為台灣帶來改變的契機,台灣不再對美國出兵協防過度有信心,而是願意提升自衛能力,政府也有機會順著「高度民意支持」推動過去較不討好的改革,例如兵制。
一位美國國防部前官員曾說,台灣從義務役改為志願役,卻沒有向台灣年輕人傳遞正確的訊息,即從軍的價值。
看著烏克蘭人民抗俄逾一個月,台灣應自問:我們有沒有如此決心與能力?
執政黨也可能為選舉持續打「抗中保台」牌,但要知道,若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將使戰爭風險增加。
國防部長邱國正曾說,國軍備戰不求戰、應戰不避戰。台灣肯定要備戰,但若領導人能運用智慧維持兩岸和平穩定,「不必戰」比「不避戰」更符合台灣人民利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