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出處:李旼快評》三軍統帥,你快樂嗎?
蔡總統統帥得了三軍嗎
2022-06-02 04:29 聯合報/李復甸/第四屆監察委員(台北市)
空軍學官徐大鈞少尉駕駛AT-3教練機,在執行訓練時發生事故殉職。蔡英文總統又出來表達震驚與遺憾。震驚表示她在狀況外,遺憾表示她無能為力。難過有用嗎?
依據憲法總統為國家元首,統帥全國陸海空軍。蔡英文總統統帥得了三軍嗎?國防法第七條規定,我國之國防體制,其架構首為總統,其下有國家安全會議、行政院,再下有國防部。然則,我們的總統真有能力統帥三軍嗎?
國防部總管全國軍政與軍令,分明是主管軍務,為什麼國防法第十二條規定,掌理全國國防事務的國防部部長必須是文官職呢?其實道理非常簡單,目的就在防止軍人專擅,避免軍事體系欺上瞞下。早在兩蔣時代,國家元首都是軍務出身,了解國防。迨至李登輝總統時代,就有必要處理這個問題。在郝柏村主政時,國防三法制定完成,在現行國防法之下,國防權力集中於部長,參謀總長變成國防部長的幕僚長。在制度上,必須讓國家元首能夠掌握國防事務,不可能再依賴總統個人魅力或是資歷來領導軍務。因此,國防體系最高位階的部長必須不是軍人。
我國軍事人才養成有三軍官校與國防大學,所有軍官都來自一個體系。儘管有陸海空的差別,但是軍種間的情誼是存在的。因此,領導統御與榮辱成敗都變成全軍的事。在監察院針對國防部進行調查約詢時,不管是針對個人違失或是機關事務,國防部都有「國會聯絡人」出面陪同。常常把個人的事升級到全國防部的事。國防部在慣例上任何事都要尋求「統一說法」。陳水扁連任選舉,因槍擊事件扯出國防部在營官兵投票規範更改。在選舉無效訴訟中,法院傳國防部長李傑出庭作證。在法庭上,李傑拿著部屬準備的發言稿照唸,被法官制止,說了幾句又回頭諮詢隨從,又被法官訓了一頓。統一說法是典型的國防部積習。
我國甚早發展反導彈系統的定位導引防護器,但在早先無從得知導彈頻寬參數時只能使用最笨的蠻力干涉。但是到了網路資料都已經可以查到相關資訊時,基層人員仍然不知調整設定,一路向上隱瞞,最後被監察委員查出,才全面改善。長此以往,國防體系變成了一個大黑箱。若是國防部長也是軍人出身,只要國防部長想要瞞住國家元首,那是輕而易舉的事。
雖然國防的目的,在保衛國家與人民安全及維護世界和平。但是,軍人靠戰功升階,沒戰可打就沒官可升。只看美國沒事在全世界找碴,自命世界警察,其實就是在找戰場。要準備打仗就有算不清的武器裝備要研發採購。所謂「鬻棺者,欲民之疾病也」。烏俄戰爭蝴蝶效應引發台海危機意識,一時間軍火商大為興奮。大陸軍要坦克要飛彈,大空軍要戰機,大海軍要潛艇要掃雷艦,主政者換一個兵科,就換一個戰略思考。其實決策的關鍵在國防部長。若是軍人掌國防,就沒有辦法節制戰爭之投入。因此,國防部長必須不是軍人。
報載國防部前部長唐飛曾說,台灣根本沒有任用真正文人部長的條件。偶有文人出任國防部長,將官私下也未必服氣。正因人才難尋,歷任總統多用軍人「退役」出掌國防部。然而,放棄軍職的將軍就變成了文人?
本身既無軍事素養,又沒有稱職的文人國防部長輔佐,蔡英文總統看得透國防系統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