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空軍烈士公墓」。圖/軍聞社
空軍英魂在美「暫厝」
80年 9月迎回入祀
中華民國對日抗戰時期,曾派遣昆明空軍軍官學校學生赴美學習飛行戰技,其中有五十二位在美受訓過程中不幸殞命捐軀,埋骨異鄉至今近八十年。空軍司令部昨證實,今年九月軍人節將以迎靈方式,將在美殉職的空軍健兒迎回「碧潭空軍烈士公墓」烈士祭堂,入祀奉安。
旅美航太專家王立幀日前在臉書貼文披露,美國布里斯堡國家墓園裡有五十二座墳是抗日時期中華民國空軍官校軍校生,他們是抗日時期依「美國對同盟國租借法案」,由空軍官校十二期開始,送訓赴美學習戰機操駕,但在受訓過程因人為犯錯或機件故障不幸殉職者。
王立幀指出,當時中華民國與日本仍在交戰,國府未將殉職者遺骸遷回故里,而暫厝美國。民國卅四年抗戰勝利,國家隨即陷入內戰,民國卅八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退守台灣;就在中共認為是「國民黨的軍隊」而未理,國民政府又將所有瑣事推遲到「反攻大陸」後再處理的情況下,這些空軍英魂因此在美國「暫厝」了近八十年。
王立幀指出,因為美國法律規定,只有直系親屬才能將遺骸遷葬,而這些年輕英魂殉職時多為未婚之身,近八十年後,在世上已無「直系」親屬,因此無法起葬回故里。
貼文指出,台灣學者汪治惠博士為此事向我國空軍司令部奔走陳請,將飄零在美的空官烈士神主牌位,入祀在中華民國空軍「碧潭空軍烈士公墓」烈士祭堂。前空軍司令熊厚基今年四月六日批准,將於九月三日秋祭國殤大典上入祀奉安。
空軍司令部昨天表示,軍人以保國衛民為天職,其最高的情操莫過於為國捐軀,以期國祚永生;為彰顯空軍先烈前仆後繼,犧牲奉獻的光榮事蹟,規畫將抗戰時期殉職先烈,製作牌位供奉於空軍公墓,以為後人景仰。
官員透露,空軍曾研討要設立紀念碑或將英靈迎入烈士堂,最後決定以總牌位方式,迎入「碧潭空軍烈士公墓」烈士祭堂上,屆時將由空軍司令劉任遠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