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編按:2015年澳洲和法國海軍集團達成潛艇案協議,以上為當時宣傳的發展路線圖,當然,沒有人預料到這次軍購案最後變成爛尾工程。(圖片來自Naval Group 官方 TWITTER)

【軍事博評】
張競:
澳法重金解約造艦未來亦非坦途

2022-06-17 11:45:28 香港輕新聞 Lite News Hong Kong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去年九月澳洲政府總理莫里森在宣布與美國以及英國籌設AUKUS三方國防科技合作機制時,同時宣布將中止與法國海軍造艦集團(Naval Group)數額高達900澳幣,雙方合作建造傳統潛艦商約,並轉向由英國與美國聯手向澳洲提供建造潛艦核動力系統科技,另行籌建核動力潛艦。

消息傳出後,馬克宏政府憤怒至極,痛斥澳洲在整個潛艦建造計畫改弦易轍過程中,將法國完全蒙在鼓裡,致使坎培拉與巴黎關係跌落谷底,甚至亦讓英美兩國面對法國時異常尷尬,更使澳洲政壇陷入政治風暴,並亦成為後續選戰爭議焦點與辯論議題。

2.jpg
編按:在剛過去的澳洲大選中,保守黨的支持者要出動到中國介入選舉甚至控制工黨這些陰謀論去恐嚇選民,最後還是不得要領,足可見選民對這位澳洲領導人施政的認同度……很一般。(YOUTUBE擷圖)

但後續經過法國大選馬克洪順利連任,而澳洲莫里森政府卻嚴重挫敗慘遭滑鐵盧,但也正因澳洲此項政壇人士變化,選後由工黨領導組閣艾班尼斯(Anthony Norman Albanese)出任總理後,隨即開始積極清理戰場,檢討毀棄法國造艦商約賠償問題,希望能夠重建與法國往來關係。

依據上週六媒體報導顯示,澳洲將賠償法國造艦合約商高達澳幣8億3千萬元之和解賠償金,期能順利解除澳洲委託法國造艦商約,不必再承擔契約義務與違約責任,讓雙方關係能夠重修舊好再度順利出發上路。

但是澳洲工黨政府亦順勢進行政治操作,對外宣稱要完整解除商約復原賠償金額總計將高達34億元澳幣,但卻遠低於莫里森政府原先所預估損失55億元澳幣之預算額度,希望透過如此表述,不但有所承擔替上任政府收拾其所遺留爛攤子,更藉由節約預算來展現施政水準。

3.jpg
編按:法國的國防工業出口並不是沒有問題,法方出口軍備很強調客制化,並照顧每一國客戶的特殊環境和需求,不過事實上並不是所有法國廠商都有這種能力,例如法國的北約直升機工業(NH-90的製造商)客製化NH-90後是直接導致開發期拖得太長,不少用戶是等直升機等到忍不住直接解約,然後寧願去購買其他國家的直升機,單就這點而言,北約直升機公司和空中巴士直升機公司似乎相差很遠了。(圖來自維基百科)

其實面對澳洲政府與法國海軍造艦集團解約這本帳來說,實際金額是遠高於最後此項違約賠償金,當初在2016年4月26日澳洲政府決定耗資500億澳幣,與法國簽約建造「短鰭梭魚」(Shortfin Barracuda)級潛艦,當時總計12艘並命名為該級潛艦批號為Block 1A之設計方案以及建造計畫不斷更改,不但預算追加至900億澳幣,在澳洲南部阿得萊德(Adelaide)造艦設施建造計畫進度亦不甚理想,整個建造過程波折不斷,最後才讓澳洲在2021年9月不得不痛下決心中止整個造艦計畫;若要統計陸續付款累積金額,恐怕更是天文數字。

4.jpg
編按:頗為尷尬的是,澳洲一年前若想更快得到核潛艇,直接購買當時已在試航的法國蘇弗倫級潛艇反而是最直接的,且價錢也只有維珍尼亞級的2/3不到(其首艇價格大約20億美元,但維珍尼亞級第20號艇還是要30億美元,而因為生產線建立,較後同級艇的價格必然比首艇低),而且就法巴合作經驗來看,法國更願意提供核潛艇全套技術,更重要的是,幾乎不用再丟錢設計特裝型了,直接購買現有版本及同規格機具不就成了嗎?(圖片來自軍武狂人夢網站)

當初澳洲政府在中止合約前,其實就已經考量到必須支付法國船廠高額違約金,以便讓其清理已經訂購之各項裝備與零組件,再加上為造艦工程所先行採購物資材料,主合約商與各個子合約商中止合約所必須支付之違約金,整個建造與採購網路再結合契約關係,簡直不知道有多少利害關係個人與企業能夠因此求償。

由於當初澳洲政府對法國造建商刻意隱瞞商約即將生變,因此整個談判收拾殘局解約過程,雙方是在極度敵對與猜疑狀況下進行,最後澳洲政府能夠以較其原先預期金額,作為止血停損點達成解約目標,吾人必須肯定澳洲政府官僚體系還是相當幹練,但從賠償法國造艦承包商金額與整個復原作業預估預算差額觀察,澳洲涉及造艦案之本土企業,恐怕亦是受到嚴重衝擊,未來在造艦案政策轉向後,是否願意再度進場承包相關契約,確實是值得注意。

5.jpg
編按:當年澳洲原更為欣賞日本蒼龍級外銷型的戰力,當年僑本龍大郎也極力促成這段校易,唯作為主要廠商的日本三菱重工卻不對這項交易不太有興趣,一來會影響自己的產能,同時又擔心一些「獨門」機密外洩,故一直都相當不積極,現在比蒼龍更領先一代的白鯨級剛交付完成,若澳洲再次找上門,不知今次三菱重工態度又會否有變?(圖片來自海上自衛隊 / 軍武狂人夢網站)

當然就澳洲政府立場來說,以果斷決心認賠殺出清理殘局,其實真正原因是新接任工黨內閣在收拾莫里森政府所遺留爛攤子時,不必為其承擔政治責任,所有解約賠償金額就算過高,亦將是由前任政府承擔社會責難。所以在此種沒有任何負面風險,政治效益穩賺不賠前提下,自然工黨政府就會極度積極希望儘速解決善後問題,以便重新恢復與法國正面互動往來關係。

因此在思考澳洲願意以非常乾脆態度,付出重金解約造艦案時,就必須理解整個政治算計過程中,艾班尼斯總理真正關切重點其實是在如何修復對法外交關係,如何透過談判斡旋與損害管制措施,減少解除商約過程所必須賠償金額,其實優先順序是遠遠不及外交利益。但正是因為此種考量,反而能夠讓澳洲與法國儘速清理善後重新出發,造艦合約下屬子承包商,亦將因此得以在短期內獲得補償。

6.jpg
編按:購買舊式核潛艇以暫時填補戰力空缺就更令人費解了,近代軍事史上根本沒有先例可言,而且這些退役潛艇役齡達30-35年,不但嚴重老齡化,操作上更有安全性問題,且隨時要更換多一次燃料,但又只能多服役十年左右,這值得嗎?(網絡圖片)

不過回過頭來觀察澳洲與美國及英國共同發展核動力潛艦,未來發展前景其實並不樂觀;首先要提到莫里森政府擔任國防部長之杜敦(Peter Dutton)出面聲稱,在其任內期已經規劃向美國購買兩艘退役之洛杉磯級核動力潛艦,以便填補現有柯林斯級(Collins class)傳統動力潛艦退役後,在澳洲新建核動力潛艦能夠正式成軍服役前,所可能產生之兵力與戰力空隙。

杜敦更是高調揚言,工黨政府必定會毀棄AUKUS國防合作機制,並且中止核動力潛艦發展建造計畫。儘管杜敦發言實在離譜到讓人難以相信地步,但卻也在澳洲政壇掀起讓艾班尼斯政府不得不回應處理風潮。特別是儘管工黨政府不斷重申將致力於維繫AUKUS三方合作關係,但澳洲政壇卻仍有多人認為其中還是存有變數,因此工黨要如何儘速理清此等政治指控,將核動力潛艦研發計畫架構定案,必然是未來澳洲國防議題關注焦點。

7.jpg
編按:澳洲的核工業弱到什麼地步?其國內除開採外,能和核能工業扯得上關係的公司只有四個,且還是小型公司或純粹炒概念的而已;國內只有一個研究及生產醫學用核物質的低能量池式反應堆,就算今日投鉅資發展核工業,十年內都難有成績,惶論2040年代之前建一般頂級重型核潛艇。AUKUS軍構案更像是政治凌架軍事與工業發展的盲動建議而已。(澳洲核科學與技術組織,ANSTO網站圖片)

但就發展核動力潛艦來說,澳洲社會反核堅決態度,大多數政治人物對於核能抱持懷疑立場,再加上澳洲核能科技相當落後,核能工業基礎更是落後薄弱到令人難以相信地步,更何況研發核動力潛艦以及其日後服役階段所需之相關基礎設施,澳洲政府必須以革命性堅定意志,才能維持數額相當龐大之投資建設預算需求,整個經費與資源籌措過程,都將成為極為困難之政治挑戰議題,未來政治攻防糾纏不斷可以預期。

8.jpg
編按:澳洲匆匆上馬的核動力潛艇外購案,相比起巴西以建立核工業能力支撐的核潛艇發展方案相比,反而顯得急躁且置基礎於不顧,決策甚至只能用草率來形容。這也算是近代以來澳洲國防及外交史上最大的一次災難。連巴西都可以比澳洲更慎密,這對澳洲可說是一大諷刺。圖為巴西海軍為其核潛艇計劃建造的一個陸上反應堆模組。(圖片來自連結)

總而言之,當初莫里森政府決策急遽轉向,廢棄既有造艦合約,轉向英美求助發展核動力潛艦,到最後會不會偷雞不成蝕把米,甚至搞到賠了夫人又折兵,儘管最後結果到目前來說尚且難以斷定,但確實是很有可能變成很多國家在調整國防政策之經典案例。特別是政府行政體系專斷,面對重大公共政策議題內容調整,完全未曾與國會體系與社會公眾充分溝通,如此獨斷專行過程,豈不正是對英國、美國以及澳洲天天將民主政治尊重民意掛在嘴邊,構成最嚴重之反諷嗎?

photo.jpg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