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其實不打算對台灣動武?
黎安友:
習近平偏好以拖待變,
美國與台灣應耐心與其周旋
全球地緣政治的「東邪西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AP)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少有識者都認為台灣可能是「下一場大型衝突的爆發點」。其實美軍前印太司令、海軍上將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去年就在國會警告,北京可能會在六年內奪取台灣;史丹佛大學的中國軍事和安全政策問題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也強調,台灣是習近平「中國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甚至宣稱祖國統一「不能拖到下一代」。這似乎意味著在習近平的第四個任期結束(2032年)前,解放軍就會發起武統行動。
普京對烏克蘭實施的「特別軍事行動」,也讓台灣的危局更加受到矚目。尤其習近平與普京戰前才宣稱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俄烏戰爭爆發後,北京又遲遲不願譴責莫斯科的侵略行動,中國官媒對於俄羅斯的宣傳也屢屢加以負荷。當西方國家的焦點都擺在烏克蘭情勢,歐美各國不願直接出兵對抗俄羅斯,似乎也顯示莫斯科的核威懾確實奏效,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擔心,中國領導人可能得出結論:美國不願跟核武強權為了台灣開打。
圖文被限制嵌入功能,請點選連結網址
所以中國對台灣採取武力統一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嗎?著名漢學家與中國政治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在《外交事務》撰文力排眾議,主張「中國其實不打算對台灣動武」(China isn’t poised to invade Taiwan),也不需要像美軍前印太司令或者其他學者專家一樣,擔心中國這幾年就會攻擊台灣。黎安友並非認為習近平不想統一台灣,而是他認為中國對台灣一直保有「戰略耐心」(strategic patience)。而且北京的「戰略耐心」不只是對台灣如此,在其他領土爭議的場域也都是如此。
黎安友不認為俄羅斯攻擊烏克蘭會讓北京起而效尤,因為莫斯科不但在軍事上付出慘痛代價、在經濟與國際關係上也因此陷入孤立,這反而讓北京更加堅定要跟台灣繼續耗下去。黎安友認為中國若是出兵台灣,引來的國際制裁恐怕不下於現在的俄羅斯,因此北京會偏好以拖待變,耐心等候台灣最後高舉白旗、也不要現在冒險發動攻擊,以免付出慘痛代價後卻永遠失去台灣。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黎安友指出,早在1979年「美中關係正常化」時,北京就有不使用武力卻能統一台灣的機會。因為當時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使得台灣在外交上孤立無援、軍事上也失去美軍的保護、就連在經濟上也越來越依賴中國。為了鼓勵台灣企業前往大陸開展業務,北京對台商公佈了一系列激勵措施,中國也有計劃地購買台灣的出口商品、允許陸客前往台灣旅遊。北京也投資台灣媒體,希望有更多對其有利的新聞報導,並且與反對台獨的國民黨人進行交流。
不過事實已經證明,這些努力完全不足以遏制台灣輿論對抗統一的想法。黎安友引述台灣的民調數字,支持統一的民眾在1999年時還有28%,到了2022年已經嚴重減少為不到2%。絕大多數都贊成「維持現狀」,這在台灣的政治語言中意味著繼續維持自治,而非正式宣佈獨立。反對統一的民主進步黨在2016年之後便贏得總統與國會的多數席次,而且2024年大選似乎也是民進黨的贏面更大。
解放軍宣稱向南海試射東風-21D、26B,幾乎同時命中目標海域。(美聯社)
黎安友也承認,台灣統獨情勢的發展確實使得中國擺出更具威脅性的姿態。北京加大了在外交上孤立台灣的力道、對於進口台灣商品跟陸客赴台都不像過去那樣積極、解放軍對於「區域拒止/反介入」的發展項目包括長程飛彈、潛射魚雷、反艦彈道飛彈、網路戰與太空戰能力,就是希望能夠阻止美國對台灣問題的介入。這些軍事行動讓外界推測中國打算對台灣發動大規模攻勢,除了習近平可能想爭取他的政治遺產,分析家認為中美軍力平衡的改變也是他執行武統的可能動機。
美國政治學者貝克利(Michael Beckley)與布蘭茲(Hal Brands)指出,中國之所以可能在近期攻打台灣,是因爲中國的國力已經達到頂點,而中國領導人對此也心知肚明。會說已經達到頂點,意味著中國國力將要開始衰退,貝克利跟布蘭茲認為,這是因為中國正面臨債務問題、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口老化、生育率下降、嚴重水資源短缺等挑戰。加上美國正在東亞調整軍事部署,與台日韓一起應對中國的不對稱威脅、致力維持台海穩定。由於西方企業正在重構供應鏈、將生產基地遷出中國,這使得西方避免與中國開戰的經濟動機減弱,中國政府也更有理由在對手準備好之前採取行動。
北京公園裡的一對祖孫。(美聯社)
不過黎安友並不同意貝克利與布蘭茲的主張,並且舉出南海爭議、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中印邊界等實際例子,說明中國確實在處理主權爭議時更偏好保持「戰略耐心」。因為中國領導人相信,他們比西方更能處理好自己的問題。黎安友表示,這並非代表中國否認貝克利與布蘭茲所觀察到的種種挑戰,但他們也相信正在衰落的西方同樣有自己的問題,包括經濟停滯不前、社會分化、政治領導人過於軟弱。況且中國的戰略家們似乎不同意中國的國力足以對抗西方,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閻學通就說,「中國的全球影響力仍有其局限性,就算中國是一個大國,但它也認為自己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黎安友認為,北京有條件等待西太平洋的局勢決定性地倒向他們。屆時華府將會認為保衛台灣的代價超出了美國的界限,台灣官員也意識到華府不再有興趣跟中國對抗,因此台灣將會務實地談判北京能夠接受的安排。這個時候,中國只需要阻止台北與華府正式宣告台灣獨立。因此黎安友主張,北京展示武力並非發動攻擊的前兆,而是為了他們的規劃爭取時間。
中國海警船在南海爭議海域逼近菲律賓海警船。(美聯社)
黎安友指出,北京在南海的舉措也展現了他們的戰略耐心。因爲中國在南海建造了七個人工軍事島礁,卻沒有引發美國或其他主權聲索國為此開戰。中國只在他們所控制的島礁上改變地形地貌,周遭國家的國力無法與中國抗衡,美國則缺乏這麼做的理由,因為美國並未聲索這幾個人工島礁的主權。菲律賓是這幾個南海主權聲索國中,唯一與美國締結軍事盟約的國家,但中國只是限制菲律賓接近他們宣稱擁有主權的島礁,卻沒有加以真正佔領,這讓菲律賓也沒有興趣援引美菲同盟來保護自己。
中國在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與拉達克(Ladakh)也同樣以細膩的手法分別與日本及印度周旋。黎安友指出,中國並未在釣魚島海域引發武裝衝突,不過他們確實從偶然現身日本海域進展為永久性的存在,並且以對抗性較弱的海警船、海上民兵跟漁船來執行行動;中印邊界的拉達克也是採用類似手法,解放軍逐步推進陣地、建立一條全新的控制線,雙方雖然也曾發生武裝衝突,但中國也迅速控制了局面。
日本目前與鄰國的主權爭議包括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與南韓的竹島(南韓稱獨島)、與中國及台灣的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我國稱釣魚台列嶼)。(日本政府官網)
中國在印度洋及其以外地區投資(表面的)民用港口,然而這些計畫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海軍行動的基礎。黎安友認為,中國政府的作為確實引發各界關注,但卻沒有引發任何反擊行動。北京還利用其在非洲、歐洲、拉丁美洲、中東與大洋洲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加上在國際機構中制定規範的權力,鼓勵各國政府與中國的利益保持一致,國際社會也沒有對其加以積極抵制。黎安友認為,中國的在外交、經濟和軍事領域的「灰色地帶戰術」,表明中國的戰略行為是出於長期考量、而非僅在短期內如此。
最後,由於習近平在普京的侵略中看到了俄國付出慘重代價,沒理由相信這位中國領導人會像普京一樣被唯唯諾諾者包圍,並且聽信這些人告訴他「打下台灣非常容易」。就算他真的跟普京沒兩樣,烏克蘭的情況也清楚顯示了戰爭的不可預測、想要統治堅持反抗者則要付出高昂代價。何況攻打台灣需要兩棲登陸,難度遠比俄國入侵烏克蘭更高。習近平一直在改革解放軍的指揮架構、並且強化兩棲作戰的訓練,但中國軍隊缺乏實戰考驗。與此同時,隨著歐美國家的反華情緒高漲、加上美國總統拜登上個月才表示「防衛台灣是我們做出的承諾」,美國出手干預中國侵略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
(美聯社)
即便北京真的動武、並且攻下台灣,中國是否也能贏得後續的衝突與戰爭呢?如果遭遇了俄國背負的經濟制裁,中國在台灣戰後恐怕要面對更為痛苦的局面。因為中國有70%的石油和31%的天然氣依靠進口;即便中國本身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國,但這個國家仍需大量進口煤炭;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國內生產的玉米、肉類、海產與大豆不足以應付自身所需。黎安友表示,中國的海軍還不足以保衛他們的海上生命線,任何攻打台灣的行動即便獲得成功,也會讓中國經濟面臨毀滅性打擊,進而造成國內政治穩定以及中國夢的崩潰。
黎安友強調,以上分析並非讓美國或台灣自滿的理由。但中國確實遵循著古代戰略家孫子的教誨:「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當北京最終拿下台灣,這對美國在亞洲(甚至是歐洲)的信譽將是致命打擊—澳洲、日本、南韓與其他國家不是跟中國妥協,就是打算在沒有美國的協助下進行自我防衛。黎安友認為面對北京併吞台灣的「戰略耐心」,美國的應有對策就是也拿出相應耐心,在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威脅下,繼續調整美國與台灣的威懾能力。
美國在全球的GDP佔比已從1960年的40%下降為目前的不到25%,美國的海軍又頻頻抱怨他們沒有足夠的艦艇來執行所需任務,對抗中國對現在的美國來說當然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加上台灣自己的國防預算僅佔其GDP的2.1%,直到最近他們才從對昂貴先進軍備不切實際的倚重,轉為更為現實的「豪豬戰略」(借重地雷、短程飛彈、民防與游擊隊來進行抵抗)。黎安友表示,如果台灣海峽的長期對峙是未來最有可能發生的局面,那麼能夠在這場僵局中堅持最久的那一方,也最有可能贏得最後勝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