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龍應台專文:
盛豬肉的碗

2022-06-26 07:10 風傳媒 龍應台

1.png
徐蚌會戰(淮海戰役)油畫(中國軍網)

十一月,在東北,在華北,都是下雪的天氣了。徐州城外一片白氣茫茫,城與城之間鋪過的路面,被坦克輜重壓得爆裂,凹凸不平;砲彈落下之處就是一個大坑洞,一輛吉普車可以整個沒入。鄉與鄉之間的土路,千百萬輛馬車、牛車、獨輪車軋過,路面被木輪犁出一道又一道的深溝;突起的泥塊,迅速結凍以後變成尖峭的剃刀片,行軍的人,穿著的鞋子被割破,腳肉被切開。

瀋陽被攻下之後四天,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徐蚌會戰,解放軍稱為「淮海戰役」,全面爆發。八十萬國軍,六十萬解放軍,在祖國的土地上,以砲火相轟,以刺刀肉搏。

「徐州戰場,」我問林精武,「你最記得什麼?」

林精武住在台北市的溫州街,那一帶,全是浙江的地名:永康街、麗水街、龍泉街、瑞安街、青田街。八十三歲的林精武有時候會走到巷口攤子去買水果,即使只是出去買個水果,他也會穿得整整齊齊,走路時,腰桿挺得很直。

溫州街的巷子小小的,有些大樹,給巷子添上一種綠蔭家園的感覺,林精武走在小巷裡,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家,從他身邊走過的人,不會特別看他。

除非你知道他走過什麼樣的歲月。

林精武,是一個大時代的典型。十八歲,就自作主張離開了福建惠安的家,從軍抗日去了,沒想到日本人半年後就宣布戰敗,此後就是來自大江南北各省分的中國人自己的廝殺。講到那塵封已久的過去,林精武有點激動,然後你看著他一點、一點地調整自己的情緒。

印象最深?他說,哪個印象不深?說是援軍馬上要到,要你堅守,然後你戰到全連死光,援軍還是沒來,印象深不深?明知往東走是個口袋,全軍會被圍、被殲,結果最高指令下來,就是要你往東去,印象深不深?糧食斷絕,彈藥盡空,補給不來,連馬的骨頭都吃光了,然後空軍來空投,稻草包著子彈,一包一千發,直接投下,每天砸死十幾個自己的官兵,你說印象深不深?傷兵成千上萬的倒在雪地裡,沒有任何掩護體,然後機關槍像突發暴雨一樣叭咑叭咑射過來,血漿噴得滿頭滿臉,糊住了你的眼睛,印象深不深?

如果說哪個事情像噩夢一樣在往後的六十年裡常常午夜浮現,也許就是那碗沒吃的豬肉吧林精武說。在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戰鬥之後,嘴裡都是泥土、眼球漲得通紅,跟弟兄們坐下來在雪地上開飯──好不容易炊事班煮了一鍋豬肉。正要開動,一顆砲彈打下來,在鍋上炸開,耳朵頓時失聰。再回過神來,睜開眼,同伴的頭、腿、手和腳,被炸成碎塊,模糊的血肉,就掉進盛豬肉的碗裡。

另一個難以放下的,是黃石的死。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一槍斃命倒在路旁。林精武背著全身裝備就跪在屍體邊大哭,卻沒有時間埋葬他。和很多當年從軍的愛國青年一樣,黃石報名時也改了名,只知他是廣東大埔人,卻無法通知他的家人;滿地士兵的屍體,部隊破碎,林精武知道,也沒有什麼系統會來登記他的陣亡、通知他的家屬、撫卹他的孤兒。黃石已戰死,但是「黃石」究竟是何姓、何名、誰家的孩子?沒有人知道。

為什麼,林精武過了六十年後還覺得傷心,他說日本人會盡其所能把他每一個犧牲戰士的指甲骨灰送到他家人的手上,美國人會在戰場上設法收回每一個陣亡者的兵籍名牌,為什麼我的戰友,卻必須死於路旁像一條野狗?

離開林精武的家,帶著一串他一定要我帶著吃的紫色葡萄。晚上,整條街都靜下來了,我說的是我夜間寫作的金華街──金華也是個城市的名字,在浙江。寫作室裡, 桌上沙發上地上堆滿了資料,但是我找到了此刻想看的東西: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七日解放軍對被包圍的國軍發布的「勸降書」:

杜聿明將軍、邱清泉將軍、李彌將軍師長團長們:

你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四面八方都是解放軍,怎麼突得出去?……你們的飛機坦克也沒有用,我們的飛機坦克比你們多,這就是大砲和炸藥,人們做這些土飛機、土坦克,難道不是比你們的洋飛機、洋坦克要厲害十倍嗎?……十幾天來,在我們的層層包圍和重重打擊之下……,你們只有那麼一點地方,橫直不過十幾華里,這樣多人擠在一起,我們一顆砲彈,就能打死你們一堆人……

立即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軍可以保證你們高級將領和全體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這樣,才是你們的唯一生路,你們想一想吧,如果你們覺得這樣好, 就這樣辦。如果你們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你們是要被解決的。

中原人民解放軍司令部

華東人民解放軍司令部

這語言,像不像兩個村子的少年拿竹竿、球棒打群架叫陣的口氣?兩軍對峙,只隔幾碼之遙。安靜時,聽得到對方的咳嗽聲。林精武有個小勤務兵,飢餓難忍,摸黑到共軍的陣地裡和解放軍一起吃了頓飽飯,還裝了一包麵條摸回國軍陣營;他個子矮小,又沒帶槍,黑夜籠罩的雪地裡,共軍以為他是自己弟兄。

像少年騎馬打仗玩遊戲,不可思議的是,這裡叫的「陣」、打的「仗」,是血流成河的。

2.jpg

博客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新裝珍藏版)

內容簡介

戰爭從未停止,歷史繼續湧動

龍應台的劃時代書寫

我們將永遠不忘一個時代 

  那麼慟的生離死別,那麼重的不公不義,

  那麼深的傷害,那麼久的遺忘,那麼沉默的痛苦。

  不管你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我可不可以說,

  所有被時代踐踏、汙辱、傷害的人,

  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全球暢銷經典作品,至今未能在中國大陸出版 ▌ 

  國家和個人一樣,從態度看出品格。

  怎麼對待受傷的人,怎麼面對自己的錯,怎麼選擇遺忘和記得;

  怎麼對待歷史,就是品格的高度。

  ──龍應台 

  ▌收錄全新序文 ▌ 

  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車站、碼頭──

  上了船,就是一生。 

  一九四九,華人集體的記憶,斷裂,流離,

  一整代人隱忍不言的傷,被時代錯置…… 

  我們發誓要認識他們,

  用認識向一個時代告別。

  向所有被時代踐踏、汙辱、傷害的人致敬。 

  醞釀十年,歷四百天跋涉十六萬字,龍應台用文學之心呈現歷史,將那個時代沾著血跡、藏著眼淚和憂傷的密碼,透過雷霆萬鈞的文字超越時空阻絕投遞出去,傳承給一代代年輕的眼睛,讓你看見一個你無法想像的一九四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龍應台 

  作家。2012-14年為台灣首任文化部長。2015年為香港大學「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2017年為照顧母親移居台灣屏東潮州鎮,開始鄉居,行走於鳳梨田、香蕉園、大山大海之間,與果農、漁民、獵人、原住民為伍。2021年與母親移居台東都蘭山中,開始在太平洋畔生活。 

目錄

序2022  烽火於途

序2019 以記憶還給記憶,以尊嚴還給尊嚴

序2011 湧動──寫於民國一百年

序2009 我的山洞,我的燭光 

找到我 行道樹 

第一部:在這裡,我鬆開了你的手

1美君離家

2躲躲雨

3碼頭上

4美君回家

5上直街九十六號

6追火車的女人

7不能不遇見你

8追火車的小孩

9最普通的一年

10扛著鋤頭聽演講

11百葉小學

12潮打空城

13四郎 

第二部: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14夏天等我回來

15端午節這一天

16管管你不要哭

17棲鳳渡一別

18永州之野產異蛇

19向前三步走

20十萬大山

21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22魔鬼山上

23山巖巖,海深深 

第三部:在一張地圖上,和你一起長大

24我的名字叫台生

25走一趟吉林路

26一把一把的巧克力

27小城故事

28只是一個兵 

第四部:脫下了軍衣,是一個良善的國民

29那樣不可言喻的溫柔,列寧格勒

30人民大街

31兵不血刃

32死也甘心情願地等你

33賣給八路軍

34盛豬肉的碗

35一萬多斤高粱

36大出走 

第五部:我磨破了的草鞋

37上海的早晨

38甲板上晴空萬里

39突然亮起來

40坦克登陸艦LST-847號

41我是台灣人

42一條船,看見什麼?

43鼓樓前

44七十軍來了

45正確答案是C

46海葬

47草鞋

48你來何遲遲

49一支香 

第六部:福爾摩沙的少年

50水滴

51船要開出的時候

52鹽

53如要凋謝,必做櫻花

54南十字星的天空

55這些哥哥們

56堪薩斯農場

57不需要親自動手

58比爾的素描

59衛兵變俘虜

60三更燈火五更雞

61日日是好日 

第七部:誰丟了他的兵籍牌?

62最底層的竹

63那不知下落的卓領事

64老虎橋

65拉包爾之歌

66魂牽

67尋找李維恂

68一個叫田村的年輕人

69誰丟了他的兵籍牌?

70十九歲的決定 

第八部:隱忍不言的傷

71二十海里四十年

72木麻黃樹下

73兩個小男孩 

他是我兄弟 尋人啟事 

感謝

圖片來源 

附錄:

一九四九戰爭之下的人民流亡路徑表

一九四九年歷史地圖

一九四九年流亡路徑示意圖

內容連載 

美君回家
 
美君從此不能見河,一見河,她就要說:「這哪裡能和我們老家的河比……」我從小就聽她說:「新安江的水啊,」她總是絮絮叨叨地說,「是透明的!」第一層是細細的白沙,第二層是鵝卵石,然後是碧綠碧綠的水。抓魚的時候,長褲脫下來,站進水裡,把兩個褲腳紮緊,這麼往水裡一撈,褲腿裡滿滿是魚……美君說完,總還要往我看看,確定我是不是還聽著,然後無可奈何地嘆一聲氣:「唉!對油彈琴啦,講給你聽,你也不會相信,你根本就沒見過那麼清的水嘛!」
 
牛,她總說「油」,所以「牛奶」,就是「油來」。
 
她沉默一會兒,又說:「有一天,有一天要帶你回去看看,你就知道了。」聲音很小,好像在說給她自己聽。
 
我這個高雄出生的女兒,對長江、黃河都無從想像,但是自小就知道有那麼一條新安江──江在哪裡其實也毫無概念,連浙江在江蘇的上面還是下面,左邊還是右邊都不十分清楚──但我知道,新安江水是世界上最乾淨的水。
 
這個女兒長大以後,帶著美君去看阿爾卑斯山裡的冰湖,去看萊茵河的源頭,去看多瑙河的藍色風光,美君很滿意地發出讚美:「歐洲實在太漂亮了!」然而還沒走出幾步,她就要輕輕嘆一口氣。我故意不回頭,等著,果然,她說:「可是這水啊,跟我們新安江不能比……」
 
美君在台灣一住就是六十年,學會了當地的語言,也愛上了亞熱帶的生活,異鄉已經變成了故鄉。那新安江畔的故鄉嘛,一九五九年建水壩,整個古城沉入千島湖底。她這才相信,原來朝代可以起滅、家國可以興亡,連城,都可以從地球上抹掉,不留一點痕跡。
 
一九八七年,台灣政府終於允許人們回鄉探看以後,鄉親們紛紛結伴還鄉;也許人事全非,但故鄉,總歸是故鄉吧,可是淳安來的美君卻冷冷地說:「回去?回去看什麼呢?」
 
「看不到城,」美君的女兒,我,說,「看人總可以吧?」
 
距離美君離開淳安半個世紀之後,一九九五年九月,七十歲的美君,第一次回到了淳安,不,現在叫千島湖鎮了,而且是個新興的小鎮,「樹小、牆新、畫不古」的新興的小鎮,在一個半島上。
 
「島?千島?」美君不悅地糾正我,「以前都是山,千山啦,什麼千島。」當然, 水淹上來,老城沉進水底,山頂突出成島,千島湖曾是千山鄉,美君確實沒想到五十年的「滄海桑田」竟是如此具體!

「這次回來,我一定要找到我父親的墳,」美君說,「做了水壩,墳遷走了,遷去了哪裡?好幾年,我都夢見他,他從墳裡出來,臉是綠的,水草的顏色,他說,女兒啊,我冷啊,你一定要想辦法把我遷走……」
 
一圈圍坐著的親戚突然安靜下來,我從一張臉望向另一張臉:這真是極複雜的安靜;美君的話,在他們耳中簡直「迷信」得駭人,卻又不好傷老人家的感情。
 
「湖很大,一千多個島,」他們猶豫地說,「我們只記得一個大概的範圍,墳怕不好找……」
 
「可以試試看。」美君說。
 
一個親戚說,「我們這兒是可以遙祭的,就是對著那個方向祭拜,大姊你遙祭也可以吧?」
 
我看看美君,她也正瞧著我。啊,我知道這個剽悍的女生要發作了。
 
「我在台灣遙祭了五十年,」美君頓了一下,臉色很不好看,然後一口氣說出來: 「我遙祭了五十年,你們覺得,我今天人千里迢迢到了淳安,是來這裡遙祭的嗎?」
 
又是一陣安靜。
 
「……火燒船事件以後,」親戚面有難色,「租船管制很嚴……」
 
「我是淳安的女兒,」美君還是寒著臉孔,說,「找父親的墳是天經地義的。」
 
第二天,終於找來了一艘汽艇,還雇來了一位熟識水路的船夫,船夫帶著老城的記憶,彷彿心中有一個隱藏的導航系統,看穿湖水,將每一座島回復成山,認出哪座山在哪座山的什麼方位。
 
汽艇在六百平方公里的水面上穿梭,掠過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島,煙波浩渺,千島湖看起來素樸純淨,原始自然,但是我們的眼睛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無數個聳立水面的荒島,其實既非島,也不荒,那曾是山,母親年幼時攀爬過、野餐過的地方。水面下,曾經是一片又一片的果園,母親曾經讓大人牽著手去收租的地方。這一片荒野素樸,曾經是沃土富饒,水面上看起來洪荒初始,水面下曾有綿延千年的人文繁華。
 
我們看起來像遊客,我們不是遊客。
 
水花噴濺,滴在手上覺得潤涼。猴島,很多猴子,想上去看看嗎?不想。蛇島,很多蛇,想看看嗎?不想。
 
我們只想看一個島,尋找一個島,在這一千個島中。
 
船噗突噗突慢下來,船夫認為應該在附近了,親戚們三三兩兩站在船頭眺望水面, 前面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島;美君的表妹皺著眉注視,猶疑了一會兒,然後說,「這裡,」她指著那個島,「就是這裡。」

她指的這個小島還沒一個房頂大,雜草叢生,近水處是一片禿禿的黃土。我們跳上泥濘的灘。參與了當年遷墳的表妹邊回憶邊說,「那個時候,是小表哥挑上來埋在這裡的,原來以為已經遷得夠高了,沒想到……」
 
沒想到水漫淹到山的頂尖,現在美君看見的是兩塊破磚頭泡在水裡,就在水面接觸黃土的那條波線上。風很大,吹得人睜不開眼,美君的白髮凌空飛揚,我緊緊扶著美君,滿耳呼呼的風聲,還有美君模糊的、破碎的語音,「……爸爸──我來了,我就知道,你明明跟我說你很冷……」
 
湖浪挾著些許水草,打著若隱若現的磚塊。那磚浸泡已久,土紅的表面已有綠苔。一炷香燒了起來,青色的煙像柔弱無骨、有所祈求的手臂,隨風沒入天水無色之中。
 
離開淳安,我們經由山路往建德,這是那年緝私船檢查私鹽的地方。小汽車在石子路上顛簸,爬上一個陡坡,又急急盤旋而下,車後一團灰塵,路邊的樹木也蒙著一層灰白,但千島湖的水光不斷地透過樹影閃爍。或許累了,美君一路上不太說話,我推推她:「喂,你看,這也是新安江水啊,水多清啊!」
 
她望向車窗外,疲倦地把頭靠在玻璃上,輕輕地說,「是嗎?」
 
我伸出手去環著她瘦弱的肩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