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看到這種「戰鬥」手冊,真是只能說別人孩子死不完
嘴巴上說,多數傷患無法撐到被送入醫療設施,然後說各排組有誰受過訓,結果你的自救互救,就是把人員移到隱掩蔽位置,然後標示等後送?
請問這和放任他在到院前或後送途中死亡,有何差異?
你知道連激進份子都知道「要先幹掉背醫療包的美軍」?
如果你排組裡受過訓的受傷或陣亡,那你排組後續要?
這是哪門子的自救互救?
軍醫的戰傷訓練當然無法「迅速量產」,但你各單位不能好歹先準備些基本材料(如紗布彈繃),給些基本觀念(如施壓止血、復甦姿勢、敞開呼吸道)?
能操作複雜車輛的官兵,學不會民間的BLS?
移到隱掩蔽後方,不正是積極救治傷者的好時機?
你們上頭這些掛階的,是要死多少人才會用腦?
上文承蒙 Casey Chao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