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專家之眼】
國土防衛部隊
嚇阻效應何在

2022-08-27 08:49 聯合報

張競 /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日前接獲外籍友人詢問國內倡議仿照烏克蘭國土防衛隊(Війська територіальної оборони,亦可譯為Viiska terytorialnoi oborony),主張籌設國土防衛部隊(TDF: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以便因應當前日趨緊張兩岸軍事動態之發展狀況,對於國內政壇如何看待此事更是相當關切。

其實此項國防政策議題早就浮上檯面,媒體報導與論者投書呈現出各種不同正反意見。抱持正面看法者不斷描繪出此種軍事武力所可能產生之正面效應與軍事利基,但卻刻意迴避探討其所可能產生之負面衝擊;而反對與質疑者則是提出臺灣內部多項法律體制、政治文化與社會結構面向上,足以讓此種倡議窒礙難行難以落實之困境,但卻未曾持平權衡利弊得失,評斷此案是否仍具有採納價值。

當然面對此種衝擊現行國防體系之重大政策倡議,正反雙方除理性討論者外,亦不免會有訴諸感性,甚至抱持高度懷疑,認為主張要籌組國土防衛部隊,基本上是顯現出否定當前國軍存在價值,或者是執政團隊在軍政關係與文人領軍上,運作程度無法完全稱心如意,甚或是證實當權者對軍方政治可靠度有所懷疑,此種捕風捉影論調,其實完全無助於讓社會大眾認真思考嚴肅之國防政策議題。

但之所以會有此種懷疑眼光,主要還是因為目前執政綠營在逐步發展掌控政權過程中,確實曾與國軍產生過負面互動經驗;而倡議籌建國土防衛部隊者,又未能妥善說明國土防衛部隊與目前國防體系軍事武力,到底要如何安排其任務分工,相互間協調、指揮與管制關係又要如何加以律定,是否有可能排擠有限國防資源,或是影響到職業軍士官未來事業發展途徑,都是影響人心衝擊士氣重要原因。

所以在話都未能講清楚時,就會讓人產生胡思亂想空間,認為不無可能是打算另以黃埔取代保定,或是像滿清末年拿新軍來替換湘軍與淮軍,甚或是不倫不類地亂比擬成納粹武裝黨衛隊(Die Waffen Schutzstaffel)與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但若是籌建完成之國土防衛部隊,在政府組織體系係隸屬於現行國防組織之外,在戰時又不納入軍事作戰體系,接受統一軍事指揮管制而自主作戰,那就不能怪論者懷疑倡議國土防衛部隊就是存心要取代當前國軍。

台灣社會歷經過去幾十年政治發展,其實在政治意識與事物判斷上是相當極化假若討論國土防衛部隊與政治傾向逐漸匯合,然後將是否要籌設國土防衛部隊當作政治指標時,那就絕對無法任何共識,更會完全喪失所有理性討論空間。因此若要理性討論此項議題,千萬不要運用政治施壓手法逼迫表態,否則在無法建構社會共識前提下,以霸王硬上弓姿態,橫柴入灶硬幹下去,最後發展結果必然不會理想。

雖然媒體不斷報導與宣稱烏克蘭國土防衛隊在抵抗俄羅斯入侵時,表現出多麼驚人戰績與高超戰鬥力,但到目前為止,卻是缺乏完整統計數字足以證明媒體報導正確性。同時吾人亦不應忘記,許多烏克蘭國土防衛隊編組中,確實遭人指控有大量思想極端人士滲入其中,因此亦存在許多負面評價與政治風險。

所以如何在籌組國土防衛部隊時,能夠保證其政治中立,在抵禦外敵入侵時,不會順便調轉槍口,清洗政治對立派系與異議人士,這也是必須讓社會民眾放心有所交代重點。從俄烏戰爭發展過程中,許多國土防衛隊或是民防組織都曾經被指控過清洗親俄公民,在內部極化之社會,戰時隨意將武器發放交付民眾,這都是要承擔縱容特定政治派系,有可能犯下戰爭罪行之風險。

最後還是要強調,兵學真諦旨在止戈,經營戰備是希望能夠發揮戰略嚇阻效用,讓戰爭不要發生,而不是興致勃勃地希望在戰場上大顯身手。假若投資營建特定國防實力,卻無法讓對手感受到此等武力為其所無法承受之重,那就意味著嚇阻必然失效。就烏克蘭籌設國土防衛隊卻無法嚇阻俄羅斯入侵決心,僅能在消耗俄羅斯戰力,並將戰事發展期程加以延長上產生效用,或許對倡議籌設國土防衛部隊者來說,這才是最應當思索之重點核心意涵。

photo1.jpg
媒體不斷報導烏克蘭國土防衛隊在抵抗俄羅斯入侵時,表現出驚人的戰鬥力。圖為著便裝的志願軍練習操作肩扛式反坦克武器。路透

photo.jpg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