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名家縱論
政治公關操弄的雙面陷阱

2022-09-25 04:47 聯合報

蘇蘅 (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1.jpg

面對被稱為最冷血、無意義的防災讀稿機指控,蔡英文總統九二一親赴花東,由兩縣長陪同視察災區,並前往捲入「擋疫苗」爭議的慈濟基金會拜會證嚴法師,感謝該會投入救災工作。

但這種臨時抱佛腳的表演,並未展現更溫暖更人道的關懷,讓人心緊緊相繫。幕僚解釋是工作人員「因為忙碌而溝通不足」,語焉不詳的說法再次凸顯蔡政府忙著選舉,即使花東災情慘重,也無心回應災民。到花蓮拜會證嚴,被看穿只是公關秀。

蔡政府善於政治公關操作,收編媒體、養網軍、捧網紅,都在為其塑造正面形象。蔡英文剛開始自詡為最會溝通的政府,然而權力的傲慢已變成權力的濫用。加上挾帶資源的強力行銷,在野黨吃足苦頭。

不過,近來選舉突然出現大量反面議題,都打中執政黨的要害,反諷其「清廉、勤政、愛鄉土」。政治風向轉變,政府慣用「否認、逃避、強辯、抹黑」四部曲,都被看破手腳,信任度、支持度墜崖。

公共關係對政治權力至關重要,公關操作更考驗領導人政治專業和能力。但公關絕不是單單利用輿論和操縱民意。德國社會學者魯曼說,所有公關的價值都在公眾信任,信任就是傾聽民意,並即刻回應民意。

一九五○年代,美國總統艾森豪開始將公共關係視為民主的必要成分,並大量運用電視和麥迪遜廣場廣告,打造形象。進白宮後,重視電視傳達專業形象,開創電視記者會形式,塑造總統新聞發言人角色。他也向全民說明自己的健康狀況。用透明的溝通,創造信任、拉近人民距離。

然而蔡英文當了六年總統,近年幾乎沒有接受媒體提問,也沒有舉行不讀稿的記者會,不給問就是不給問;更別提當總統以來只公布過一次體檢結果。總統府解釋是因為總統很低調。暴露政府想玩的只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單向傳播,不是公僕和主人的關係。

水門事件被史學家判定為最失敗的公關。五十年前,五人溜進了水門大廈偷文件,造成空前的政治醜聞。白宮一開始為了掩飾錯誤,拒絕提供錄音帶,但反而讓人信心全失。歷史學家評論,水門案中,白宮「利用政府機制攻擊新聞界和政界的反對者,甚至闖入五角大廈洩密者醫生辦公室,看看能找到什麼可用來抹黑的污垢」,但「民主應該是一個法治政府,而不是人治的政府」。

南韓的世越號船難亦是如此,數百高中生畢旅變成死亡之旅。媒體質疑朴槿惠為何消失「神祕的七小時」,成為各界不解的謎團。檢方花一年半時間,重新調查政府應對船難的過程,並於二○一八年確認真相,直指青瓦台「第一時間全力搜救」的官方說法,充滿謊言。

其實,真相往往愈遮掩愈糟。蔡英文遮掩論文,陳時中遮掩疫苗,都讓人民的猜疑愈來愈重。

近年來,許多政治人物把「信任」當作策略及必要的工具,濫用民眾信任以達目的。農產品外銷出包,用撒錢解決,或豢養網軍、拉攏社運,做公關粉飾。出現問題,能否認就否認,或找代罪羔羊,要不就打泥巴戰,成了公式。

然而民主如只剩公關,那民主本身就反變成災難的來源,這正是台灣當前的大問題。從太魯閣號出事,新竹棒球場和桃園羽球場的公共工程擺爛,甚至疫苗採購背後的裙帶資本主義黑箱。現代政治即使拿到媒體和網路科技的公關利器,如果抱著威權心態,活在不正常的同溫層裡,只會慢慢磨損掉正常的判斷力。

在伊麗莎白二世的喪禮上,坎特伯里大主教說,「唯權力和特權是從者,終將被遺忘」。而他盛讚女王一生受景仰,原動力就是她的「僕人式的領導」(servant leadership)。這話,值得政治人物深思。

2.jpg
蔡英文總統(左)21日會晤慈濟證嚴法師(右),總統感謝慈濟投入這次地震的救災,未提疫苗採購爭議。圖/總統府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