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_183707.jpg


習近平三連任,
「戰狼外交」會變成什麼模樣?
智庫學者:
北京會將美軍趕出中國周邊,
台海情勢恐繼續惡化

2022-10-15 10:00 風傳媒 李忠謙

1.jpg
習近平在北京展覽館的政治宣傳。(美聯社)

政治雖有專制與民主之分,但作為一種爭逐權力、分配資源與實現理想的人類活動,同樣都會深受形勢影響。比方說民主國家的選將往往在選前高調吸引目光,選後低調執行政策;追求連任的領導人則在選前低調「討好」選民或各方勢力,選後則可能放膽執行政策。同樣的分析模型,可能也適用於今天的專制中國。

當代中國政治雖然封閉專制,但從鄧小平以降,包括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人共同摸索建立出的集體領導、七上八下(67歲可留任,68歲應退休),一定程度修正了毛澤東時代的領導終身制及其弊端。不過習近平顯然要打破中共式的任期制(中國憲法對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已在2018年取消),在二十大取得第三任總書記的合法性。習近平尋求連任前後的中國政治會有何不同,也成為各方關注與猜測的焦點。

2.jpg
江澤民與鄧小平。(人民網)

姑且不論習近平到底是想多做一任(到2027,屆時74歲)、兩任(到2032,屆時79歲)、還是恢復毛時代的終身制,至少在二十大續披黃袍後,民怨載道的「動態清零」作法、中國經濟成長的不斷下修、美中之間的對立競爭、「合作沒有禁區」的中俄關係,都將繼續成為他必須面對與解決的問題。

許多人預料,習近平在二十大鞏固權力後將會調整政策,比方說解禁「動態清零」的封控做法,讓民眾的生活與社會經濟都能得到舒緩恢復。因為在二十大之後,習就無需擔心放鬆防疫會出現負面效果,影響他的連任大計。但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最近卻持續表態「(防疫)躺平不可取」、「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嚴詞批評西方的「與病毒共存」作法;二十大登場前的十九屆七中全會公報,也宣示「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這意味著目前仍處於封控的中國民眾,似乎不會因為二十大的結束重獲解封與自由。

3.jpg
中國政府持續採取動態清零策略,對爆發疫情的城市採取嚴格封控。(美聯社)

不過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的東亞與中國計劃主任孫韻指出習近平在二十大之前在對外關係上顯然更為「克制」。即便中國的外交官被稱為「戰狼」,但北京在國際上也傾向避免採取與鄰國及對手升高緊張關係的做法。即便今年8月解放軍在台灣周遭舉行大規模演習,甚至被稱為「第四次台海危機」,但孫韻指出除了裴洛西訪台被視為「越過紅線」,北京今年對於美國加強支持台灣的「挑釁舉動」反應相對溫和,就是因為習近平有意讓「穩定」壓倒一切。即便主張台灣獨立的賴清德副總統今年稍早赴日弔唁安倍晉三,北京方面也沒有做出強烈反應。

除了台灣問題,包括2020年中國與印度因為邊境爭議舉行了16次會談,儘管雙方沒有取得具體進展,但也沒有重演過去幾年的武裝衝突;南韓總統尹錫悅上台後積極與美國交好、強化韓美軍事合作,這顯然不同於文在寅兼顧美中平衡的做法,但北京卻一直沒有對這種變化表示強烈反對,也沒有祭出報復性措施;在北京冬奧期間,習近平雖然與普京共同宣示了「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的中俄關係,但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卻沒有給予更多的實質支持。

4.jpg
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強調「兩個確立」,其中一個就是確立習近平為全黨核心。(美聯社)

問題是,這種克制與追求穩定的做法,會繼續保持到二十大之後嗎?孫韻認為以習近平的個性與政治信仰來說,都讓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景沒有轉圜餘地。而中國的復興必須由中共領導,中共的領袖與核心則必須是習近平。當習在二十大取得無可爭議的權威跟中國政治的全部權力,孫韻預測他將為中國開創一種新的治理模式,中國也將恢復自信的外交政策,而且可能更加升級。不過制度的改變也需要爭取黨內精英的廣泛支持,因此習必須證明自己擁有卓越的智慧與決策能力—他需要具體的成功來支持自己的主張。

孫韻認為這個世界並應指望中國在二十大之後繼續保持克制。因為北京的行動將遵循習近平的信念,而習近平除了相信中國日益成長的實力,更必須確保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合法地位。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下,習近平準備更激烈地投射中國的力量、擺脫目前的困境與束縛,讓2022年的尷尬局面徹底成為過去。由於二十大之後對習近平忠誠者才能擔任關鍵職位,中國政治的「回音室」將被封得更緊,官員們不只會實踐習的想法,甚至還會增強他們認為習所喜好的手段。

5.jpg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的代表們正在舉手表決工作報告。(美聯社)

北京曾期盼在拜登入主白宮後,美國將會放緩與中國的競爭態勢。不過隨著華府強化與盟友的聯繫,甚至更積極地組織反中包圍網,美中之間的對立態勢反而更甚以往。孫韻認為區域形勢的發展,不容習近平放緩強硬的外交戰略,這也讓美中之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面對美國加強與台日韓的雙邊安全關係,推動AUKUS與四方安全會談、印太經濟框架孫韻認為中國也會繼續動員反美的宣傳機器,除了「戰狼」外交官繼續做出狂熱的反應,習近平甚至會積極將美軍趕離中國周遭。

孫韻指出習近平在二十大之後的戰略重點將放在「重新確立中國的地位」,因此西太平洋的爭端將是他的首要任務。日本政府持續強化對抗中國的軍事能力,美國則因為北韓的挑釁加強了在南韓的軍事部署與合作,這些都讓中國可能與之發生衝突。除了東北亞之外,孫韻認為習近平在二十大之後可能不惜將南海摩擦升級為全面衝突,因此會更大膽地對抗美軍在此執行的航行自由任務。

6.jpg
美國總統拜登(AP)

不過最讓人擔憂的,還是北京對台灣的侵略野心。中國領導人不滿華府掏空了「一個中國」的概念,甚至支持台灣走向獨立,孫韻認為北京可能將美軍趕出台灣海峽,讓美國更難干預台灣問題;北京也將繼續推進與梵蒂岡建交,在外交領域施壓的短暫中斷也將隨之結束;台灣2024年將再次舉行總統大選,中國也會加大軍事脅迫與恐嚇力道

除了習近平在外交上採取更為大膽激進的做法,孫韻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美中台三方國內政治的變化(美國的《台灣政策法》、習近平連任、台灣2024大選)也將把台灣問題的新一輪博弈推上日程。在拜登四度強調美軍將介入台海衝突後,各方已不懷疑美中可能因為台灣發生軍事對抗。不過習近平即便高度希望統一台灣,對於他是否願意鋌而走險並承擔失敗,各方仍沒有一致的看法,對於武力攻台的發生時間也眾說紛紜。

7.jpg
香港政府認為,反送中運動口號之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含有「港獨」之意,違反《港區國安法》,被列為禁語。(美聯社)

當「一國兩制」在香港破產後,台灣民意已經普遍不願相信這個選項孫韻認為只要美國依然保證台灣的安全,台灣就有拒絕統一的底氣。不過她也指出台灣問題的不確定性主要不在中國,而在於美國與台灣:也就是美國對台政策以及台灣國內政治的變化。由其放棄「戰略模糊」甚至「一中政策」的呼聲不斷高漲,美國的對台政策可能很難「維持現狀」;民進黨若在2024年再次勝選,甚至由主張台獨的賴清德擔任總統,台灣可能對兩岸關係、台灣地位等議題採取更激進的政策—這兩個因素都對不願/不敢直接動武的中國來說,都將成為極大的挑戰。

孫韻分析武力攻台對中國來說仍是極為困難的選擇。就算習近平希望將「實現統一」當成他的政治遺產,但中國領導人也必然認識武統失敗的後果——台灣徹底實現獨立,中共執政的穩定甚至合法性都將岌岌可危。美國可能介入使得武統結果不確定,仍是遏止中國對台動武的最主要原因。即便中國取得慘勝,其所付出的政治經濟代價也難以承受,因此最好的策略似乎就是等待「和平統一的條件」成熟,也就是美國因為某種因素不再介入台海事務。

8.jpg
2015年9月,中國國家習近平出訪美國華府,白宮以軍禮迎接。中美關係、美中關係

不過可能發動或促成戰爭的不見得是中國,也可能是美國與台灣這一方。孫韻指出,許多中國專家認為,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正在採取類似先前在烏克蘭問題上刺激俄羅斯的戰略——如果美國能迫使中國動武,就能達到「破壞中國崛起」的目的。因此台灣若主動追求獨立,中國勢必會失去政策主動性、不得不使用武力,但這也造成美中可能捲入戰爭,甚至引發核戰。

孫韻指出是否會發生這個最糟的結局,取決於博弈各方是否認為「等待」才是上策,不過「對前途最缺乏信心的一方,也是最有可能主動改變現狀的一方」。改變現狀的高昂代價是阻止任何一方鋌而走險的最佳手段,但在美中台三方的國內政治主導對外戰略的情況下,理智能否戰勝意識形態尚未可知。或許一場類似「古巴飛彈危機」的緊張局面可能將各方推至戰爭邊緣,這時候博弈各方才會真正坐下來談判,確定彼此的底線與規則。但這顯然需要領導人們的智慧與克制,畢竟並非每場重大危機都能化險為夷。孫韻也認為在此之前,世界仍不得不接受局面的持續惡化與升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