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4.jpg


四艦巡弋固定擾台
共軍台海海面新常態這樣部署

2022-10-17 00:08 聯合報/記者洪哲政

共軍目前固定在台海周邊部署四艘作戰艦艇,持續擾台,並緊貼我鄰接區水域,視時機執行封鎖台灣周邊航道演練。軍方透露,這四艘艦艇主要是共軍「峽南巡弋艦」「海峽中線巡弋艦」「東北跟監艦」、接替海峽或峽南任務艦;若出現五艘,則再加上因應我特定演訓臨時派遣的情報船。面對共軍壓力,國軍建軍政策面臨修訂。

經國防部統計,以10月為例,除14日台海周邊出現五艘共艦外,其餘每日都固定為四艘,海軍日前在立法院披露中共海軍由不定期派遣軍艦於台灣海峽執行海峽巡弋,逐漸轉變為固定派遣艦艇,以2000噸上下的「056A 江島級」與「053H3 江衛二型」為主,並擴大巡弋區域,延伸至我西南及彭佳嶼以北海域。但海軍未透露這四至五艘共艦的動向。

據透露,共軍當前擾台的四艘艦艇,台海原固定即有兩艘:包括在在我西南、東南海域活動的峽南巡弋艦,一艘海峽中線巡弋艦;8月環台軍演後,加上東北跟監日、美艦艇的機動艦一艘、接替海峽或峽南任務艦一艘;有時也會出現一艘海峽巡弋艦、一艘峽南巡弋艦、一艘東北跟監艦,外加九鵬外海試射期間的情報船,因應美、日船艦航經台海周邊,會再動員艦艇,如海峽巡弋艦或東北跟監艦會增派一艘。東北跟監艦長期在我蘇澳外海的戰時艦艇疏散區徘徊,對我海防造成壓力。

共軍8月環台聯合軍演,共艦傾巢而出包圍台灣周邊海域,數量最高達14艘,海軍雖號稱有22艘主戰艦艇,但除去千噸以下錦江、沱江級艦13艘,能執行海上伴航跟監的大型艦艇包括基隆級、成功級、康定級、濟陽級、派里級艦分身乏術,最後協調海巡3000噸以上大型艦艇支援,我方才能1比1或2比1的優勢包夾包抄共艦。

艦艇持續對應共軍,也造成海軍戰訓壓力,主力艦艇的甲操測考、教練儀簽證都受到影響,海鯊反潛操演無法實施全部科目,近年飛彈射擊訓練曾派遣同一艦艇參演,海軍主力艦艇戰備水準可靠程度受到影響。官員則表示,海軍海鯊操演已併入「精實訓練」共同實施,其餘陸續提升中。

軍方檢討,經8月環台軍演經驗顯示,海軍輕快兵力、塔江艦、光六快艇,甚至潛艦,在這種類封鎖的灰色地帶作戰中,根本派不上用場。海軍仍需要大型傳統水面艦。尤其未來外國援台的物資船隊,包含天然氣、原油、貨櫃輪、甚至外國撤僑船艦,都需要我海軍大型艦,配合空軍、岸基制海飛彈,共同開闢海上安全走廊,並提供護航進入我方港口,方能確保海上生命線安全。因此海軍現在籌建兩艘能快速取得的2500噸級巡防艦,後續艦擬興建10艘,以因應灰色地帶衝突,同時提升主戰艦艇戰訓時數。

對此,海軍司令部昨天表示,近期共軍常態性擾台增加海軍艦艇戰備壓力,海軍已適當調整任務及訓練測考時間,可維持艦艇戰備水準。

photo4.jpg
共軍目前固定在台海周邊部署四艘作戰艦艇,持續擾台,並緊貼我鄰接區水域,視時機執行封鎖台灣周邊航道演練。圖/取自蔡英文臉書網頁

※ ※ ※ ※ ※

1.jpg
共軍在台海固定部署四至五艘艦艇擾台,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蘇紫雲(圖)表示,共軍在承平時期的近迫騷擾,屬政軍複合議題,國軍須採「鬥而不破」的應對手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共軍固定部署艦艇擾台
蘇紫雲:
國軍應對須鬥而不破

2022-10-17 00:46 聯合報/記者洪哲政

共軍在台海固定部署4至5艘艦艇擾台,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蘇紫雲昨天表示,共軍在承平時期的近迫騷擾,屬政軍複合議題。自冷戰時期美蘇軍艦便多次在海上對峙,近年俄國軍艦也多次在英吉利海峽與英國海軍對峙,建議國軍須採「鬥而不破」的應對手段,我國需更多元的對應方式應對中共挑釁。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蘇紫雲表示習近平在中共20大開幕致詞關於臺海議題的「和平統一但不放棄武力犯台」的說法,正好可以作為註解。也就是戰略彈性、戰術強硬,持續維持台海軍事的表面張力,船艦的部署具有主權意義,東部戰區海軍各支隊的兵力的擴張也說明之一趨勢。總體而言,中共船艦的部署,雖屬於哨戒兵力,但是系統性的運用,具多重目的,一是符合其「台海內海化」訴求、二是對台形塑心理壓力,三是對應美艦穿越台海的自由航行任務。

他說依照公開資料,中共常時保持在台海周邊的艦艇,應已有一段時間,例如2021年4月在澎湖七美島附近便有漁民目睹中共054A護衛艦,日本防衛省也持續揭露中共軍艦長期停駐蘇澳東北水域,只是8月應對美國議長裴洛西訪台的「對台封控」軍演後才公開化。兵力部署部分,由各方資訊顯示,中共水面艦主要部署方向為為海峽北中南各1艘,蘇澳東北方1至2艘,常態化約4至5艘的水面兵力。必要時則在台灣東南外海增加1至2艘的情報船或護衛艦。

蘇紫雲說戰術意義上,台灣東北、西南為中共船艦部署的「搖滾區」主因為深淺水域交接處,共軍用以經營水下戰場並監控他國水下活動。戰略意義,則是持續以「準軍事行動」(quasi- military)標準的灰色地帶衝突手段,對台製造心理壓力。

他建議國軍在應對方面,首先考慮海軍的軍種特性不只是軍事層面也具外交意義,主因是軍艦與公務船視為國家領土延伸、也是主權象徵。其次可參考國際法與案例,自冷戰時期美蘇軍艦便多次在海上對峙,近年俄國軍艦也多次在英吉利海峽與英國海軍對峙。最後是「鬥而不破」的應對手段,因此台灣考慮快速建造輕型巡防艦兵力以增加應對能力是正確的方向,畢竟在台灣快速增加陸基反艦飛彈情況下,真的啟戰具有「以陸制海」的能力,中共未必能取得上風,但承平時期的近迫騷擾,是政軍複合議題,海軍兵力的建設是科學,也是軍事藝術的重要部分,我國需更多元的對應方式應對中共挑釁。

※ ※ ※ ※ ※

1.jpg
共軍在台海固定部署4至5艘艦艇擾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圖)表示,海軍目前擁有22艘巡防艦,就算將服役年限較久的濟陽級全數不計,也還有16艘,應能應付目前共軍常態性部署在台海周邊的4至5艘作戰艦。圖/取自揭仲臉書網頁

共軍固定部署艦艇擾台
揭仲:
應優先籌獲大型主力艦

2022-10-17 00:39 聯合報/記者洪哲政

共軍在台海固定部署4至5艘艦艇擾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昨天表示,海軍目前擁有22艘巡防艦,就算將服役年限較久的濟陽級全數不計,也還有16艘,應能應付目前共軍常態性部署在台海周邊的4至5艘作戰艦,他建議海軍應將當前建造輕型巡防艦的政策,調整為優先透過放大噸位等方式,籌獲安裝神盾雷達與垂直發射系統、具備強大區域防空能力,可有效應付共軍日益強化飽和攻擊能力的新一代主力戰艦。

揭仲認為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海軍還是應該先集中一切可用的資源,優先透過放大噸位等方式,籌獲安裝神盾雷達與垂直發射系統、具備強大區域防空能力,可有效應付共軍日益強化之飽和攻擊能力的新一代主戰艦,讓戰時海軍艦隊主力在實施遠海疏泊、保存戰力時,能夠有基本的存活率,不致成為無效兵力。

揭仲強調海軍當前計畫建造「輕型巡防艦」,固然可提升海軍應付共軍8月軍演後,大幅增加的海上灰色地帶行為,但對改善海軍應付中共飽和攻擊能力不足的致命缺失上,助益非常有限;卻很有可能因為預算排擠,使新一代主力戰艦的籌獲遭大幅推遲。

揭仲指出海軍目前擁有22艘巡防艦,就算將服役年限較久的濟陽級全數不計,也還有16艘,要說無法應付目前共軍常態性部署在台海周邊的4至5艘作戰艦,缺乏說服力。

揭仲說要應付承平時期共軍水面艦隊的灰色地帶行為,海巡署的中大型水面艦其實也可派上用場;國安高層應考慮修改海巡署預定建造12艘、排水量約750噸的「安平級」巡防救難艦計畫,將資源轉用於建造噸位較大、結構較強的傳統海巡艦,並命令海軍先行解決最迫切的新一代主戰艦問題,讓國家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