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photo.jpg

photo.jpg
外媒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將部分對台軍售品項,透過授權生產方式,期能讓台北加速獲取軍備系統之進程。示意圖為HIMARS多管火箭系統。(摘自Lockheed Martin官網)

海納百川》
解讀「台美討論聯合生產武器」傳聞

2022/10/20 10:04 中時

張競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日經》駐台記者中村裕從華盛頓發稿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將部分對台軍售品項,透過授權生產方式,期能讓台北加速獲取軍備系統之進程。

首先我國與美國合作生產軍品儎台已有先例,早在1970年代,就與美國透過技術移轉輸出模式,合作生產過UH-1H通用直升機。後續循類似模式,繼續生產過F-5E/F型戰機,並且在此基礎上,更上層樓與諾斯諾普格魯曼公司合作研發過,專門為我國設計生產之AT-3教練機。

至於其他軍備品項在美國技術支援與轉移授權前提下,亦曾針對特定陸用與海上平台所用子系統或是裝備,進行過合作生產作業。而事實上就目前台灣工業產能與品質,美國軍備產品上有台灣所生產組件,完全不令人意外,只是台灣承製廠商可能完全不知道,其實是在為美國生產軍備產品組件。

其次要提醒,不論我國與美國合作生產任何品項,真正技術環節還是掌控在美國國防產業體系手中,技術移轉範圍相當有限,千萬不要指望透過合作偷學功夫,華盛頓不會笨到培養出在國際軍備市場的競爭對手。

再者就是在原始報導中這段文字很重要,但是中央社翻譯報導與國內外媒體跟進時,都刻意避重就輕,不去處理這段文字:「美國智庫『對外關係學會』研究員David Sacks指出,透過合作生產不僅可加速向台灣移轉軍備,同時亦有助於鼓勵台灣增加國防開支。」、「目前在台灣存在反對增加國防開支的反對聲浪,因為支出經費將流入他人之手,無助於台灣經濟」。Sacks聲稱:「為確保至少能有部分經費能留在台灣,並讓當地供應商能因此獲利將有望遏止部分負面評議,並在政治運作上有利於提高國防開支。」

確實在綠營執政兩岸對抗下,國人對於軍備支出經費如此驚人已經逐漸不耐,社會輿論充分表達負面情緒。但是透過合作生產,能否對台灣經濟產生拉抬效應,又可讓台灣相關產業分潤多少利益?就實際成本效益來說,會比較划算降低支出嗎?其實是充滿變數,因此不必期望過高,而是要務實算計。

最後就要強調,這個新聞要與最近美國國會《台灣政策法》立法草案中,有關提供我方經費支持國防採購,現在更有傳聞,由於《台灣政策法》可能來不及完成審議,因此要將相關提供經費支持我國防採購之條款,以肉桶立法手法納入美國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內,所以顯然美國政府感受台灣社會對於國防支出失控,存在著不滿氛圍,所以才會拿出這些應對策略。

換言之,華盛頓要對台灣民眾有個交代,美國要安撫不耐情緒,我們千萬不要太高興;目前為何要認真養豬,因為將來還是要在年節時宰殺。所以愈認真對待這張台灣牌時,我們更要思考,難道面對此等嚴峻形勢,只有被甘心綁架這個選項嗎?

※ ※ ※ ※ ※

photo.jpg
美考慮與台聯合生產武器,事實上我F-5型戰機即是台美合作生產。資料照片

美考慮與台聯合生產武器 
張競:
小心關鍵技術環節仍受美方控制

2022-10-20 10:32 菱傳媒 記者王烱華

為強化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威懾能力,媒體報導「美國政府正考慮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一事,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19日不證實也不否認相關報導。他說,廣泛地說,美國正盤點所有選項,以確保防禦能力能盡快交付到台灣手上,並符合《台灣關係法》要求。國防部對此則不願表示評論,但強調,任何有助於厚植我國防實力的項目,國防部都樂觀其成。

《路透》引述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說法報導指,拜登政府正考慮和台灣發展武器聯合生產計畫,他肯定這項行動,且說迄今還尚未決定要聯合生產哪些武器,可能會聚焦提供台灣更多彈藥以及長期建立的飛彈技術。韓儒伯也指,這項計畫將納入眾多美國國防承包商,不過要聯合生產必須取得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的許可,他認為拜登政府內部仍存在阻力,因為要同意將關鍵技術提供給外國並非易事。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表示我國與美國合作生產軍品儎臺已有先例,早在1970年代,就與美國透過技術移轉輸出模式,合作生產過UH-1H通用直升機。後續循類似模式,繼續生產過F-5E/F型戰機,並且在此基礎上,更上層樓與諾斯諾普格魯曼公司合作研發過,專門為我國設計生產之AT-3教練機。

張競說至於其他軍備品項在美國技術支援與轉移授權前提下,亦曾針對特定陸用與海上平臺所用子系統或是裝備,進行過合作生產作業。而事實上就目前台灣工業產能與品質,美國軍備產品上有臺灣所生產組件,完全不令人意外,只是臺灣承製廠商可能完全不知道,其實是在為美國生產軍備產品組件。

不過張競強調不論我國與美國合作生產任何品項,真正技術環節還是掌控在美國國防產業體系手中,技術移轉範圍相當有限,千萬不要指望透過合作偷學功夫,華盛頓不會笨到培養出在國際軍備市場之競爭對手。而透過合作生產,能否對台灣經濟產生拉抬效應,又可讓台灣相關產業分潤多少利益?就實際成本效益來說,會比較划算降低支出嗎?其實是充滿變數,因此不必期望過高,而是要務實算計。

張競分析此新聞與最近美國國會《台灣政策法》立法草案中,有關提供我方經費支持國防採購,有相當關連,目前更傳聞,由於《台灣政策法》可能來不及完成審議,因此要將相關提供經費支持我國防採購之條款,以肉桶立法手法納入美國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內,所以顯然美國政府感受臺台灣社會對於國防支出失控,存在著不滿氛圍,所以才會拿出這些應對策略。換言之,華盛頓要對台灣民眾有個交待,美國要安撫不耐情緒,我們千萬不要太高興;目前為何要認真養豬,將來還是要在年節時宰殺。所以愈認真對待這張台灣牌時,我們更要思考,難道面對此等嚴峻形勢,只有被甘心綁架這個選項嗎?

※ ※ ※ ※ ※

photo.jpg
美台聯合打造武器系統,究竟是誰的利多?(圖片來源/擷自軍聞社)

幕後》
美台聯合生產武器的盤算 
打造武器庫和切入國造市場

2022-10-20 16:31信傳媒 蕭介雲

美台商會近期遊說美台聯合生產武器引發關注國安專家分析稱,此為美方軍火商有意對台引進裝備所釋出風聲;另有專家研判,這應是美商「遶道借牌」,要切入台灣正大力推的「國造」市場等多重考量。

《日經亞洲》引述3名熟悉內情的人士報導,美國總統拜登的政府正在考慮一項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的計畫;《路透社》則報導,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談及上述計畫時表示:「這正處於程序的開始階段。」國安專家評估,這主要是美商配合美國政府要將台灣變成「巨大武器庫」的政策,所進行遊說工作的一環。

而台灣透過「國造」、「國家隊」之名,投入龐大資源,陸續展開國機國造、國艦國造、2372億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如今無人機總體發展方案,要自200億元飆到500億元;此外,預計明年還會提出3000億元的潛艦特別預算案。


出處:
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6705 )

※ ※ ※ ※ ※

https://youtu.be/yiYuYpSyyZg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https://youtu.be/G4hDevrYQBY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photo.jpg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