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1.jpg

金門大橋10月30日通車,金門縣府研訂相關管理措施。記者蔡家蓁/攝影

大橋浮現
伴著和平曙光

2022-10-30 03:22 聯合報

薛承泰/退休台大教授

今天下午三點,位於大小金門之間的金門大橋即將通車。從開工到通車足足花了十二年,雖然期間幾番波折,過去被譏笑為選舉浮橋,總算等到浮出水面的時刻了。

小金門百姓等到的是,能夠快速就醫及因附掛水電所帶來的生活便利,這是對離島居民人權的保障;對於整體金門來說,這座橋不僅是地標,更可帶來兩岸與國際觀光人潮,對金門與台灣來說都是經濟利多;從工程的角度而言,長達五.四公里的跨海大橋是台灣地區的唯一,海底是堅硬的花崗岩層,最大跨距超過二百公尺,施工困難度高,經驗相當寶貴,至於是否經得起考驗?幾年後就會知曉。

也許有人認為,花了九十幾億,就只為了六、七萬的金門常住人口,缺少經濟效益。這樣的想法未免過於短視與狹隘,這些人可能不知道,金門縣政府負擔了三分之一造橋經費,且光是每年上繳三、四十億的酒稅給中央,蓋橋期間的十二年,這筆錢就可以蓋好幾座金門大橋了!

然而,筆者特別強調國際觀光所能帶來的,除了經濟效益,更有歷史意義。眾所周知,冷戰時期全球三大軍事政治對峙點,一是南北韓板門店;第二是東西德柏林圍牆;第三個就是金馬前線。

前兩者早已變成國際觀光亮點,甚至成為國家的搖錢樹。剩下金馬地區這兩塊未被雕琢的島嶼,金門大橋是重要的一步;若能配合金門五大特色:閩南建築、僑鄉文化、白酒故鄉、戰地風光,以及優質的自然生態保育,金門將會是生機勃勃。

至於馬祖地區,也有極佳的地理風貌與閩東文化,是散落在東海的一串明珠,也可思考發展不同的亮點。不論金門或馬祖,推動國際觀光無法依賴點對點的發展模式,必然會和台灣觀光連結成為帶狀,帶來整體加乘效果。

如果通車典禮能夠拉長一點時間,下午五點左右,或許就會看到一批批鸕鶿,飛過典禮會場,牠們將棲息在慈湖,位置就在大橋大金門的那一端。

也約在那一刻,貴賓們應會看夕陽西下,燦爛餘暉逐漸從海平面上消失的美景;接著,當夜幕升起時,貴賓們如果走上大橋,海面上將會出現一個超大屏幕,燦爛奪目的廈門海岸建築群,在天候良好時浮現在眼前。

筆者只能描述一二,親臨的感受在不同的季節與時間會有更精彩的刷屏效果!總之,這座橋連結的是大小金門,也會帶來海面上忽隱忽現彼端的想像!

一星期前中共才結束廿大,這幾天各界紛紛討論著胡錦濤「被離席」的可能原因,以及中共新任政治局常委凸顯的權力集中現象;當然,兩岸關係是否會從和平統一轉為武力統一,更是國人所關心。基於此,若蔡總統在主持大橋通車典禮時,就是一個好時機,除了闡明金門大橋的重要性,可藉此延伸到追求兩岸和平與共榮的願景。

蔡總統國慶演說論及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強化國家安全、強化經濟實力、強化社會安全網,不斷地壯大台灣…」盼望趁著疫情逐步趨緩,各項開放政策即將上路之際,國際觀光是立即可推動的項目,金門大橋絕對可以作為一個亮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