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音速巡弋飛彈揭密
「雲峰」射程逾1000公里涵蓋北京
海軍退役中將、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前院長龔家政近期接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訪問,首度完整而明確地證實,中科院研發由蘇玉本博士一手主導、代號W─99的「雲峰計畫」,屬於超音速巡弋飛彈,射程超過一千公里,當年在前總統李登輝任內建案、前總統陳水扁支持下完成研發,是台灣無可比擬的嚇阻力量。
射程逾千里 國防部、中科院未評論
國軍代號「雲峰」的遠程地對地導彈,是國內流傳已久、綠營政治人物經常「欲言又止」的神祕軍備,也是比目前呈現半解密的雄昇(雄二E)巡弋飛彈,更被軍方視為高度機敏情資。對龔家政書中說法,國防部昨天未評論;中科院也對龔的「個人言論」沒有評論。
龔家政二○○三年十二月至二○○七年十二月間擔任中科院中將院長。退伍多年後,他接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訪問並出版。書中還披露,扁政府國安團隊曾試圖到國際取得洲際飛彈設計圖,險些遭騙;並稱自己擔任中科院長時因拒接鐽震公司總經理而遭撤換。
研發新三彈 龔家政再推動「雲峰」
龔家政表示,他曾推動完成中科院的雄二E巡弋飛彈、雄三反艦飛彈、天弓三防空飛彈等「新三彈」研發,且是「雲峰飛彈」得以繼續研發的關鍵推手。
書中指出,雲峰計畫是研發代號W─99的「超音速巡弋飛彈」,W─99飛彈運用衝壓式引擎,起飛後到某個高度,點燃引擎發射,速度很快,大約在三馬赫以上,到達目標之前高速垂直下墜,對準目標攻擊,具有強大的穿透破壞力。
高空巡弋不易攔截 當時僅美俄研製
龔家政說,雲峰飛彈的射程可以超過一千公里,屬高空超音速巡弋飛彈,非常不容易被攔截到,很有嚇阻效果,全世界當時只有美俄兩國在研製;雲峰計畫在李登輝總統任內建案,經過十多年,他到任之後正值工程發展階段,國防部當時認為W─99在工程發展時,試射失敗率極高。當時國防部長李傑要求「現況結案」。
龔家政稱,當時陳水扁總統要到中科院視導各項武器裝備展示,他仍將W─99案簡報列入,並取得李傑同意後,由計畫主持人蘇玉本向扁簡報,並表示當時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在做,「我們有信心可以做成功」。他說,「陳總統非常震撼」,指示國防部:「這個我們一定要做!」中科院因此重新獲得國防部的預算支持,翻案成功,執行研發第三階段,「否則現在根本就沒有這個計畫與建立戰略嚇阻力量的成果」。
台灣雲峰飛彈 可打到北京 製表/政治組
※ ※ ※ ※ ※
前中科院長龔家政近日在回憶錄證實,中科院研製的「雲峰」超音速巡弋飛彈射程超過1000公里。圖為雄風二型反艦飛彈。(資料照,國防部提供)
射程遠超過台灣海峽長度!
前中科院長洩漏雲峰飛彈射程逾1000公里
前中科院長龔家政近日在回憶錄證實,中科院研製的「雲峰」超音速巡弋飛彈射程超過1000公里、巡弋速度達3馬赫以上,他任內已完成研發與戰術測評。
龔家政也首度透露國軍「雄二E」地對地巡弋飛彈細節,雄二E分為A型、B型彈兩款,A彈射程500公里,B彈1000公里,兩款彈引擎不同,代號「鯤鵬計畫」的B型彈採用渦輪扇引擎推進系統,可在省油狀態下飛更遠。兩款已分別在2004年、2007年完成試射。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近日出版「龔家政先生訪問紀錄」。龔家政表示,雲峰計畫是研發代號W-99的超音速巡弋飛彈,運用衝壓式引擎起飛到某個高度,點燃引擎發射,速度可達3馬赫以上,到達目標之前高速垂直下墜,對準目標攻擊,具強大穿透破壞力。
龔家政:雲峰飛彈屬高空超音速巡弋飛彈,非常不容易被攔截
龔家政表示,雲峰飛彈屬於高空超音速巡弋飛彈,「非常不容易被攔截到、很有嚇阻效果」,全世界當時只有美俄在研製,台灣的自製計畫從已故總統李登輝時就已建案,經過十多年到他任內,正值工程發展階段。
龔家政表示,前國防部長李傑有次看到試射後在半空爆炸,認為中科院研發能力不足,一度擬不再支持後續測試預算,但時任總統的陳水扁剛好要來中科院參觀,李傑在最後關頭臨時同意,讓中科院將雲峰飛彈加入對總統的簡報。
龔家政:陳水扁看完當場裁示「這個一定要做」
龔家政表示,前總統陳水扁看完當場裁示「這個我們一定要做」,讓計畫翻案成功,這個轉折當時中科院只有少數極高層知道,對他個人是引以為傲的大事,「因為超音速巡弋飛彈產生的嚇阻力無可比擬」。
龔家政表示,中國軍事科技近30年快速崛起,因為中國可以向各國「買所欲買」,反觀台灣武器購買只限所謂防禦性武器,零組件採買困難重重,需經先進國家同意,「也就是我們國防科技有個天花板、處處受限」,在種種條件下只能靠自行研發。
國防部對於雲峰飛彈研製成果迄未公開說明,國防部長邱國正去年在立院備詢時被問到雲峰飛彈的性能,僅回答「私下跟委員報告」,對於飛彈研發進度則回答「我們還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