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公布二○二三財年綜合撥款法案,其中未納入國防授權法同意的對台「無償軍援」。圖為我空軍第五聯隊展示F-16V潛力裝掛作業。本報資料照片
美撥款法案
對台未納入無償軍援
針對明年度政府預算,美國國會廿日完成協商並公布規模一點七兆美元的二○二三財年綜合撥款法案,授權美國國務院提供台灣需償還的「軍事融資」,建立台灣學人計畫,但沒有納入國防授權法同意的「無償軍援」。
美國參議院上周通過二○二三財年國防授權法後,還需要通過撥款法案,才能使預算到位;兩黨議員密集協商,二十日公布綜合撥款法案,可望在本周表決,再送交白宮由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避免政府關門。
撥款法案規畫明年度政府支出約一點七兆美元,包含八千億美元的非國防支出,以及八千五百八十億美元的國防支出;對烏克蘭的安全、經濟和人道援助預算達四百四十九億美元,因應國內各樣天災的援助預算編列四百○六億美元。
根據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公布的摘要,綜合撥款法案同意挹注外國軍事融資計畫,以支持對台灣的軍事融資和擔保貸款;此外,該法提供美國在台協會(AIT)成立「台灣學人計畫」的資金,將派遣美國官員來台交流並進入行政、立法機關短期工作。
撥款法案還提到,提供台灣貸款本金不超過廿億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
美國國務院的軍事融資計畫用以對盟友提供安全援助;美國國會日前通過二○二三財年國防授權法,將台灣納入這項計畫,授權拜登政府提供台灣須償還、有利息的軍事融資直接貸款,最多廿億美元,設定十二年內償還。
此外,國防授權法還授權,國務院在未來五年內提供總額一百億美元的無償軍援,每年最多廿億美元。不過這筆無償軍援並未見諸最新的撥款法案,顯示這筆預算雖有開支法源,但在第一年度尚無資金到位。
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殷霍夫表示,此舉令人失望,這是拜登政府在國安領域的又一失誤。
美國「防衛新聞」報導,參院撥款委員會成員希望對台灣提供「貸款」,以降低國務院預算壓力;而外交委員會成員和台灣方面都希望爭取「直接軍援」。
※ ※ ※ ※ ※
美國國會20日公布2023財政年度撥款法案,法案授權提供台灣每年最多20億美元軍事融資,但必須償還。 (美聯社)
爭無償軍援未果
美媒:
台灣挫敗
美國國會廿日公布總額近一點七兆美元的二○二三財政年度撥款法案,法案授權提供台灣每年最多廿億美元軍事融資,但必須償還,而非無償軍援,連今年稍早曾來台促銷波音客機的參議員葛理漢都反對提供台灣無償軍援。由於我國駐美代表處曾表明力爭無償軍援而非貸款,美國「防衛新聞」廿一日據此解讀,這代表台灣的挫敗。
我駐美代表處上周接受「防衛新聞」訪問時即表明,台灣迫切需要贈款,能夠立刻符合台灣的安全需要。
「防衛新聞」十六日曾報導,參院撥款委員會和外交委員會為了給台灣的是贈款或貸款,有過激烈爭執。外交委員會主張贈款給台灣,撥款委員會認為贈款應該保留給經濟情況遠遜於台灣的國家,讓國務院援外計畫預算有較充裕的運作空間。
參院撥款委員會之下的次級委員會「國務院、國外運作及相關計畫」主席昆斯與共和黨籍委員會首席議員葛理漢反對提供台灣無償軍援,兩人主張贈款給台灣會產生預算排擠效應,恐讓國務院外援計畫優先順序失衡。
葛理漢今年四月曾來台,強力促銷波音七八七客機,還曾參與「台灣政策法」共同提案,卻沒有在爭取無償軍援一事協助台灣。
葛理漢說:「我們有各種需求。全球都在鬧飢荒,食物短缺。我想幫台灣,但也許較好的方式是貸款。」
就結果論,「防衛新聞」稱此為台灣的挫敗。
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首席議員芮胥批評:「拜登政府就是沒把資助台灣安全的配套列為優先事項,全都反映在令人失望的撥款法案最後版本上。錯過這一大好機會,讓人十分憂心。新國會明年元月就職後,我將持續推動強力資助台灣防衛中國的進逼」。
芮胥與參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曾將兩黨有共識的「台灣政策法」的多項安全與援助條文附加在二○二三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但無法說服撥款委員會以贈款方式軍援台灣。
國務院二○二三財政年度預算調漲卅六億美元,高達五百九十七億美元。法案同時要求國務院在法案正式成為法律後的兩個月內,向撥款委員會報告如何運用對台灣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