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位於德國盧布明的北溪1號管線。(路透社)

【專家之眼】
北溪爆炸羅生門
證據講話見真章

2023-02-11 07:53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2022年9月26日由俄羅斯向德國輸送能源之北溪天然氣管道,其中包括位於波羅的海海底北溪一號與北溪二號管道,在同日發生爆炸破壞事件。事件發生後,大量天然氣洩漏至附近海域,美國、歐盟、北約與俄羅斯先後發表聲明,各方都認定此事件係屬人為破壞事件,但究竟誰應負責卻莫衷一是,矛頭指向何方亦因政治立場差異各有不同解讀。

事隔數月,負責調查該破壞事件之瑞典與丹麥政府尚未提出任何結論;但曾經獲得普立茲獎之美國資深記者赫希(Seymour Hersh)卻透過個人網站發表專文,直指美國係導演整個破壞事件罪魁禍首。該篇專文不僅在國際政治舞臺引發關注,更挑起莫斯科與華盛頓間之新仇舊恨,雙方言語交鋒更是極度激烈;而白宮則是透過國安會發言體系嚴辭否認,中央情報局與美國國防部立即跟進附和,但卻未採取更進一步法律行動。

由於赫希本身無法參與調查作業,因此確實在分析解構上缺乏直接證據,但其卻透過拼湊多項間接證據,其中包括2022年2月7日美國總統拜登親自表示,若是俄羅斯戰車或軍隊越過烏克蘭邊界,將不會再有北溪二號。同時更引證2022年9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再針對西歐能源危機後果新聞發布會中,亦曾建議停建北溪管道工程,期能釜底抽薪斬斷歐洲依賴俄羅斯供應能源,避免俄羅斯將能源供應「武器化」,透過要脅達到政治目的。

儘管拼湊此等跡象與徵候,讓其所描述情節看起來真是言之有理,但是由於缺乏斬釘截鐵證據,並且確認真正元凶,確實是很難讓被指控者認罪,反而讓白宮仍然得以高調反駁。此種狀況就是古語所稱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但卻可讓政治攻訐獲得攻防彈藥,所以從各個國家媒體報導傾向,就可以顯現出各方對於美國是否有可能陰謀導演本案之採信程度。

但是本案最讓人感到奇怪之處,就是出身於美國主流媒體,曾經在1969年揭發美軍屠殺越南平民事件,更曾經調查2003年美軍殘害伊拉克囚犯案件,在新聞界具有極高可信度,同時更有相當輩分之赫希,居然在揭發本案初期,會讓具有政治與社會影響力之美國主流媒體,諸如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刻意保持漠視與沉默,讓此等能夠登上頭版頭條新聞,被硬生生地淡化與降溫,這才是讓國際社會感到不寒而慄最重要原因。

讓證據講話才能見到真章,這是全球理解之共通事實,但是美國媒體不畏政府威脅,力抗政治干預,卻是美國維護民主與自由信譽重要表徵。但是當美國政府能夠影響媒體報導題材取捨態度,在表面上行政體系與政治人物是贏家,但對美國公眾與知識分子,再加上全球各國解讀美國政治來說,卻是項相當負面徵候,甚至可說絕對是警訊。

北溪爆炸案發生後,誰會因此獲利?而誰又會因此受害?其實相當清楚明白,就尋找真正操縱此項陰謀者來說,自然是得以循線追查。但是由於當時西方各國憑藉著其媒體在全球言論市場之主導優勢,居然讓許多政治評論者與軍事觀察家會去附和,此案件不無可能是由莫斯科自導自演,希望獲得國際社會同情,並且主導政治觀感之假旗(false flag)行動。

會讓國際社會接受俄羅斯會自行破壞北溪天然氣輸送管道,以便栽贓嫁禍西方,其實就要靠媒體大力並反覆放送,透過眾口鑠金來引導輿論,更藉由嚴厲撻伐俄羅斯,最後就會達到積毀銷骨效果。但若是對比美國主流媒體對於赫希觀點刻意漠視與忽略,其實才是更可怕之政治信號。

國際政治不免選邊,但誠如電影《艋舺》最重要對白:「意義是三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義氣!」觀察美國政府透過影響媒體應對此案態度,儘管北溪爆炸案在地理上距離台灣很遠,但想到未來台海情勢與和平穩定,與美國政府所採政策息息相關,吾人必須隨時注意理解美國高層如何應對國際社會,戰略上如何縱橫捭闔,此時在心理層面上,吾人距離北溪爆炸案其實很近,只是要不要將話說出來。

美國到底有沒有衰弱?到底能否信賴?疑美論到底是否有點道理?或許華盛頓能否承擔幹出骯髒陰謀後,被人揭發所產生壓力,更是個重要指標吧!

photo.jpg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