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photo.jpg

為何而戰-借鏡篇》
仿效普京的「切香腸戰術」與「灰色地帶衝突」,
習近平會把金門變成克里米亞嗎?


2023-04-11 08:50 風傳媒 李忠謙

1.jpg
2023年3月11日,克里米亞慶祝併入俄羅斯九週年。(美聯社)


1949年兩岸分治後,台澎金馬一同走過危急存亡之秋,金門更是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機(八二三砲戰)的主戰場。然而金馬前線早已不再駐紮大軍,即便兩岸關係近年惡化,當地居民與對岸仍保持密切交流,對於統一的反感也遠不如台灣。無論是從地理或心理上來看,金門與馬祖似乎都跟對岸更近,台灣該如何看待/對待金馬前線,也成為「抗中保台」的一大難題。《風傳媒》特地規劃金馬專題,透過實地採訪與國際智庫的觀點,反思台澎金馬的未來。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許多人擔心習近平也會實施武統,讓台灣成為「下一個烏克蘭」。不過相較於俄烏屬於陸上鄰國,擁有海峽天險的台灣,則讓解放軍必須面對兩棲登陸的難題,這也讓許多專家並不看好中國能在台海戰役勝出。然而北京若決定併吞金門馬祖,台灣海峽帶來的種種險阻成了中國動武的優勢、更是台灣跨海防守的頭痛短板。金門(或馬祖)會不會是「下一個克里米亞」,對台灣而言,也成了更為迫近與難解的危機。

金馬戰力不若當年

雖然國軍曾在「八二三砲戰」等戰役中擊退來犯共軍、創造「古寧頭大捷」等光榮戰史,但金門與馬祖自1990年代以來走向非軍事化,最高峰時曾有十五萬大軍的盛況,如今確實難與當年相提並論。《外交政策》曾指出,如果北京選擇攻佔金門或馬組,解放軍幾乎不會在島上遇到任何阻礙,即便台灣想要增援,也必須跨越一百多公里的台灣海峽。但對解放軍來說,對金馬前線增援只不過是幾公里的事。

2.jpg
位於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內的「和平台海、繁榮永續」紀念碑。(顏麟宇攝)

對於台灣來說,抵禦中國併吞野心最重要的憑藉,恐怕還是美軍的外援與協防。但美國聖湯瑪斯大學的葉耀元教授對《外交政策》表示,美國恐怕對協防金馬興趣缺缺。除了台灣當年與美國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就不包括金門、馬祖等離島,現在的《台灣關係法》同樣照顧不到金馬。葉耀元更判斷,美軍確實不會介入金門保衛戰,「因為這些島嶼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意義不大,就算這些島嶼落入中國手中,第一島鏈防線仍完好無損」。

台灣離島恐成中國內壓洩閥

不過在葉耀元看來,中國若對金馬發動攻擊,「離島的非軍事化」與「美軍缺席」都不是最關鍵因素。他在《外交政策》的專訪中表示,是否攻擊台灣的離島,主要取決於中共與習近平是否面對難以處理的國內壓力。一旦中國社會與經濟的龐大壓力無法排解,習近平很可能會如同2014年的普京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一樣,決定對金門與馬祖動手。普京9年前接管克里米亞後,他在國內的支持率便顯著上升,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2019年入侵敘利亞東北部,也達到相同效果。

3.jpg
一艘遊船行駛在廈門環島路演武大橋附近海面上。(新華社)

4.jpg
金門大橋屬全國首座跨海大橋,為往返大小金之主要通路,大幅提升交通便捷性。遠處極為廈門。(金門縣政府提供)

普京如何吞併克里米亞?

普京是在2014年併吞位於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當時正值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違背競選承諾,拒絕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轉而加入俄國主導的歐亞經濟共同體,在烏克蘭各地引發大規模抗爭。雖然俄羅斯不斷「讓利」、宣布多項經濟援烏計畫,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在鎮壓抗爭無效後、也對反對派讓步解散內閣,但示威者仍要求亞努科維奇下台,烏克蘭議會更在2月22日將其罷免,亞努科維奇在俄國展開流亡。

失去親俄盟友的普京,當時已有15萬俄軍進入高度戰備,並在靠近烏克蘭的俄羅斯西部展開大規模演習,華府警告莫斯科不可軍事干預,普京則宣稱「軍事力量只是最後手段」。不過普京並未直接對烏克蘭用兵,而是在2月27日派出「不穿戴任何識別標誌的俄軍」(普京宣稱他們是不受莫斯科指揮的「自衛部隊」,因其綠色制服後來被稱為「小綠人」)進佔克里米亞議會大樓與機場等戰略要地、並且升起俄羅斯國家,宣稱「要為克里米亞維持秩序」,隨即在當地成立親俄政府。

5.jpg
2014年克里米亞舉行公投之前,當地出現許多全副武裝、但沒有佩戴階級與部隊番號的「小綠人」。俄國稱他們是自發維持秩序的武裝分子,與莫斯科無關。(美聯社)

6.jpg
2014年克里米亞舉行公投之前,當地出現許多全副武裝、但沒有佩戴階級與部隊番號的「小綠人」。俄國稱他們是自發維持秩序的武裝分子,與莫斯科無關。(美聯社)

烏克蘭東部與南部約在此時同步出現親俄示威,後來更演變為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的獨立與烏東內戰。顯然已遭莫斯科控制的克里米亞,則在3月16日舉行「歸屬公投」,結果超過97%的選民支持克里米亞從烏克蘭獨立、加入俄羅斯聯邦。俄羅斯在兩天後正式併吞克里米亞,但大多數國家並不承認這場公投的公正性與效力(畢竟克里米亞已遭「小綠人」控制,誰敢公開反俄?),烏克蘭也宣稱克里米亞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莫斯科認為當時的烏克蘭政府才是非法政變產生的叛亂組織,無權對公投發表意見。

「小綠人」經驗,恐在金門或台灣重現?

從俄國派出「小綠人」進佔克里米亞要地起算,普京不到一個月內就拿下克里米亞全境及其兩百萬居民,甚至完成公投與併吞等法律程序。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政治系教授丹‧奧特曼(Dan Altman)曾認為,普京可能對其他擁有相當俄語人口的前蘇聯成員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祭出相同手段,習近平也很有可能運用類似手法奪取台灣的邊遠島嶼;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資深顧問哈倫‧烏爾曼(Harlan Ullman)則警告,北京可能會對台灣派出「小綠人」,從內部顛覆台灣政權。

7.jpg
習近平曾在2013年視察海南島時,探訪慰問了當地的「海上民兵連」。他們盤據在牛軛礁遲遲不走的「中國漁民」,則被學者與CNN說成是中國的「小藍人」(對應在克里米亞公投前神秘出現的武裝「小綠人」)。(新華網)

8.jpg
被認為是「海上民兵」的中國漁船盤據牛軛礁海域不願離開,引發中菲關係緊張。(美聯社)

台灣畢竟有十多萬正規軍防守,只派出少量士兵想要拿下台灣恐怕是異想天開,不過金門與馬祖的處境確實相當危險。畢竟這些離島位於中國沿海的火砲射程之內(距離大陸沿岸不到10公里),距離台灣卻超過200公里。奧特曼在《外交政策》指出:奪取金馬使得北京能夠將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對台灣發出明確的恐嚇訊息、並且在最有利的條件下進行軍事對抗。奧特曼雖然不認為美軍一定不會來救,但他也認為華府必須面臨一系列令人沮喪的選擇:不是必須出兵到中國沿岸保衛小島,就是被國際指責未能協防台灣、使其遭受失敗。

吞併克里米亞的下一步

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後,烏克蘭東部的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則雙雙在同年5月11日通過獨立公投,烏克蘭東部從此陷入多年內戰。直到2022年2月21日,普京宣布承認早在2014年宣布成立的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和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並且「立刻列為盟友以免兩國遭到種族滅絕」。普京威脅烏克蘭馬上停止敵對行動,否則將有「嚴重後果」。3天後,普京宣布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將其「去軍事化」及「去納粹化」,正式揭開俄軍全面入侵烏克蘭的序幕。2022年9月23日至27日,頓內次克、盧甘斯克、黑爾孫、札波羅結等俄軍佔領區舉行公投,並以極高支持率通過「加入俄羅斯聯邦」,莫斯科也在2022年9月30日宣布,將這些地區正式納為俄羅斯聯邦的領土。

9.jpg
2022年9月3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中)在克里姆林宮慶祝烏克蘭四地區公投加入俄羅斯。他身邊的四人是莫斯科任命的黑爾孫、札波羅結、頓內次克領導人,以及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由左至右)。(美聯社)

「先軍事佔領、再強迫公投、最後直接併吞」的克里米亞劇本,9年來讓普京得以蠶食鯨吞烏克蘭的領土。雖然全都透過公投詢問人民意向,但在親俄傀儡政權的統治下,這些「騙局公投(sham referendum)」自然不為其他國家所承認,這也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反對俄烏「無條件停火」的主要原因。若對這些佔領區的公投與領土歸屬不加爭執,形同承認這些地方都是俄國領土。至於金門會不會是「下一個克里米亞」?說的其實就是金門、馬祖等台灣離島,會不會也發生類似鬧劇?

習近平從普京身上,學到什麼教訓?

台灣安全中心的研究員羅曼紐克(Scott Romaniuk)與越南富布賴特大學社會研究學院的柏格斯(Tobias Burgers)指出烏克蘭戰爭讓北京看到正規戰事可能遭遇頑強抵抗與西方聯合制裁,因此中國很可能會運用更有效的「切香腸戰術」(Salami tactics)與「灰色地帶衝突」。尤其普京9年前在短時間內拿下克里米亞,若與後來的烏東內戰乃至於烏克蘭戰爭相比,西方國家幾乎沒有對前者做出強烈反應。在克里米亞遭到併吞後,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西方領導人甚至持續與普京見面,俄國與歐盟更繼續維持密切的經濟關係。

10.jpg
2023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克里姆林宮的晚宴後離開。(美聯社)

不過就如同普京拿下克里米亞,只能算是階段性戰果,俄羅斯最後還是想蠶食鯨吞烏克蘭。如果習近平把金門當成克里米亞,即便美國因為種種考量不願介入,他也勢必不會滿足於取得這些台灣離島—當中國逐步收緊與升級對台灣的種種灰色衝突與壓制,難免進一步將灰色衝突轉變為黑白分明的正規戰爭。不過羅曼紐克與柏格斯也指出普京侵略烏克蘭所帶來的三個教訓:

一、全面軍事入侵不見得會帶來預期結果,尤其當戰爭的目標明確針對平民時,情況將變得更為複雜。儘管俄羅斯目前確實佔領了烏克蘭的東部與南部,但莫斯科遠遠談不上勝利,他們在這些地區的統治也充滿爭議、在戰爭尚未結束之下也難謂穩固。

二、對灰色地帶衝突加以升級,從經濟、政治和社會層面而言已經被證明容易失敗。因為長時間的軍事密集行動耗費大量資源,這意味著整個國家必須從平時體制轉為戰時體制,這可能導致政治與經濟的重大動盪,對民主或非民主國家而言無一例外,但威權領導人面對的風險可能更高,因為失敗引發的社會動盪與不滿,可能威脅到政權的穩定與生存。

三、從外交和政治的角度來看,全面升級衝突已被證明是普京的誤判與豪賭。因為俄軍的全面入侵幾乎立即引來西方的經濟制裁,即便這場衝突帶來能源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西方國家仍在軍事援助上持續力挺烏克蘭。反觀俄羅斯的經濟正在受到嚴重衝擊,在國際政治與全球舞台上則淪為「賤民」。

11.jpg
2023年3月8日,正在前線抵禦強敵的烏克蘭軍。(美聯社)

烏克蘭經驗:灰色地帶衝突一旦升級,恐吃不完兜著走

羅曼紐克與柏格斯承認,中國在南海確實從灰色地帶行動明顯轉變為常規軍事行動,但他們是先以灰色地帶戰術在該地區建立事實上的軍事優勢後,才選擇升級衝突。但台海的軍事平衡與台灣乃至於國際社會的反應顯然不同於南海,即便中國確實正在取得優勢,但還談不上取得壓倒性的控制,要如何藉由灰色地帶行動做到這一步也還不清楚。

即便去年裴洛西訪台後,解放軍的圍台軍演顯然在操練孤立或封鎖台灣,對於灰色地帶衝突來說,這也是中國政府合乎邏輯的進階舉措。不過羅曼紐克與柏格斯認為,北京若真想藉著封鎖台灣來讓對方與國際社會屈服,這便引出了幾個問題:中國的武力是否強大到足以對台灣建立全方位封鎖,甚至足以擊敗任何試圖突破封鎖的台灣、日本、美國、甚至歐洲的軍隊?中國是否準備好面對來自國際的外交壓力以及更具傷害性的經濟制裁?

這也意味著,即便中國只在灰色地帶之內升級(而非脫離灰色地帶衝突,進入全面戰爭),北京仍須承擔失敗的風險。「切香腸戰術」的本質就是要不斷突破邊界,但中國可能會發現,如果不冒升級衝突的風險,灰色地帶策略將難以為繼;然而就算升級衝突,卻也可能逆轉過去幾十年取得的成果。只要中國選擇升級,即便是侷限在對台灣進行海空封鎖,台海衝突恐怕也無法繼續保持在灰色地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