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副總理兼數位轉型部長米哈伊洛·費多羅夫對媒體說,烏克蘭已完成訓練1萬名無人機飛手,並將其組成約60支獨立連隊,執行各種任務,包括投入春季反攻。(美聯社)
烏克蘭組建一萬名無人機部隊
台灣呢
吳崑玉 ※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5月初,烏克蘭副總理兼數位轉型部長米哈伊洛·費多羅夫對媒體說,烏克蘭已完成訓練1萬名無人機飛手,並將其組成約60支獨立連隊,執行各種任務,包括投入春季反攻。今年並已籌資3.25億美元,結合60家廠商,研發並生產無人機。烏克蘭政府表示,將用8.55億美金採購無人機。國防部也說,將用5.44億美金,擴大無機隊的規模。粗略估算,烏克蘭今年總共將投入約17.24億美元,相當於517億新台幣,用於全面發展無人機作戰系統。
烏克蘭使用無人機規模已遠超過戰前
俄烏戰場上無人機的表現有目共睹,但各方報導與影片,常給人一種零星投手榴彈炸俄軍,或擔任前進觀測,與砲兵配合轟擊的印象,並未想到成立獨立的無人機部隊。現實上,依照過往戰史,一戰中偵察用的飛機,很快發展成為戰鬥機,甚至空軍;與步兵搭配突破戰壕用的戰車,在二戰前也很快發展為獨立的裝甲部隊。無人機與各種遙控戰具發展為獨立作戰部隊,無人機搭上AI系統進行無人機空戰,是邏輯上與實戰上的必然,我國無人機國家隊與無人機戰隊的發展目標,不論在技術、機型、數量、戰術、人員編訓上,亦應快速跟上烏克蘭腳步,迎頭趕上。
經過一年多俄烏戰爭洗禮,烏克蘭使用無人機的經驗與規模,早已超越戰爭初期,以民用消費級無人機偵搜定位,靠年輕人志願帶機協助作戰的零星支援型態。參謀本部下轄,由民間志願者組成的「空中偵察」中隊,去年六月便已發展到至少有1千名飛手,幾乎每個排都配有無人機的規模。而今年則已發展出整套產業鏈與使用方式,在許多方面發揮功效。
舉例來說,最普通的投擲榴彈無人機,係以大疆(DJI)的Mavic 3空拍機改裝,3D列印投彈器零件與彈體,使其可攜帶手榴彈或40mm槍榴彈彈頭。系統程式經過烏克蘭自己寫的程式覆蓋,使俄軍無法由DJI後台偵搜定位其軌跡。投擲方式、角度、風偏修正,也經多次實戰改良,具有相當精準度,練習時甚至可投到移動中步兵的頭上。其成本大約1700鎂(5萬多台票)。近日推特影片更可看到,烏軍用FPV穿越機改裝成自殺無人機,直衝俄軍裝甲車,甚至毀掉號稱「城鎮終結者」的TOS-1A多管火箭砲。
依照可得的公開資訊,烏軍的無人機系統大約沿著兩條路徑發展。一是中、高階的軍用無人機,有美援、歐援、土耳其、捷克等多國產品,要嘛是高空噴射,要嘛是偵打一體可帶飛彈,通常都要上百萬美金一架,初期也曾創下輝煌戰績,擊沉莫斯科號便是一例。但在俄軍改善其防空系統後,這些相對大隻,航速又慢的無人機紛紛被擊落,連美軍最機密的MQ-9,也在接近克里米亞的偵察任務中,被SU-27撞落,損失上億美金。
美軍最機密的MQ-9,也在接近克里米亞的偵察任務中,被SU-27撞落,損失上億美金。(取自DVIDS網站)
烏克蘭每天損失100~200架無人機
另一條路徑是由下而上,由小而大,從商用機改裝做起,價格便宜,但數量龐大,經得起消耗。據烏軍戰略學者說,在俄軍的反無人機系統與防空系統摧殘下,烏克蘭每天要損失100~200架無人機,但烏軍仍有數千架之譜。這些小型無人機不容易被雷達發現,噪音也低,飛在200~400米空中,地面根本無法察覺。烏軍還用整排商用多軸無人機飛在約200米空中,形成哨戒線,監視數公里範圍內各種空中異常動靜,隨即通報防空砲兵或飛彈部隊應處。像俄軍直升機常以樹頂高度低空突入,避開雷達偵測,烏軍即以無人機哨戒線通報方位並跟監,如此擊落不少俄軍直升機。
除了偵監用的無人機、改裝的投彈無人機,與FPV自殺無人機外,烏軍也相當愛用台灣支援的中型載貨投彈無人機,這種投彈器可載8枚60迫擊砲彈。在年初發佈的無人機連隊照片中,便可發現該連隊是以SUV休旅車為最基層作戰單位,攜帶中型無人機,或多架小型無人機執行任務,配備電腦與星鏈等通訊指管系統。估計這樣一個連隊,可監視十幾公里至二十公里的空域及地面,必要時也可發起攻擊。
無人機已讓俄軍睡不安枕
烏軍現在整合國內軍工企業,除了發展中、高階偵打一體無人機外,更側重中、小型多軸無人機的技術改進與量產。而且,為了解決改裝彈藥所帶來的風險問題,烏軍也在研發無人機專用彈藥,預計將會出現40mm、60迫砲等級的人員殺傷彈、白磷彈、溫壓彈,與穿甲用的破甲榴彈、HEAT彈、或充填鋁熱劑的燃燒彈,足以燒穿裝甲。先期因為解決不了槍砲後坐力對載台的影響,精度無法控制,所以先以投擲或撞擊為主。未來如能發展出無人機專用的槍砲或榴彈發射器、無後坐力火箭筒、空用火箭,無人機空戰將成為可能,且無人機將成為普遍且可消耗的武器載台。
移交給烏克蘭軍隊使用的無人機戰隊。(美聯社)
此外,無人機的發展,同步促進遙控技術、AI、保密通訊、圖傳系統、抗電子干擾、後台情報整合系統(C4ISR)、以及總體飛航管制系統的發展,同步促進了地面無人載具(UGV)、水面無人載具(USV)、水下無人載具(UUV)的技術成長,在軍用及商用方面可說是潛力無限。而且,就烏軍自己的說法,要把無人機系統用到如此出神入化,無孔不入,讓俄軍睡不安枕,就必須要一個能將指揮權力下放,鄰接單位可以橫向相互溝通,即時快速商量決策的指揮管制體系,那是一種軍事管理上的革命,而且這種自主系統比無人機本身更為關鍵。
反觀台灣,軍方雖已開始接受無人機,但仍偏愛中、大型無人機,價格昂貴,數量稀少,摔不起也經不起消耗。分散到各部隊,都被當作財產當作寶,卻沒幾個人知道該怎麼用?部裡長官,三令五申不准個人帶自購裝備出來打演習,又怎會允許自購無人機協助作戰或演習?我們的無人機就像二戰初期的英、法坦克,分散配屬到各單位使用,但人家卻早已集結成裝甲洪流,整個作戰觀念、戰術、編裝,早已跟不上俄烏戰爭所促進的軍事發展,卻醉心於爭辯刺槍術的存廢。真心覺得,迷戀刺槍術軍官應該組一隊志願軍,送去巴赫穆特跟瓦格納拼一次刺刀,以證明自己主張的優越。
台灣的阻礙是軍方將領的腦袋
就實際狀況看,台灣其實有比烏克蘭更適合使用無人機的天然條件,真正的阻礙是軍方將領的腦袋。台灣周邊海域,既有約200公里的空間可以操作中、大型無人機,離岸5-10公里的濱海區域,毫無隱蔽掩蔽,更是無人機與各種遙控戰具大殺四方的良好場域。我們的海岸守備部隊,除了基本的步兵武器與工事構築外,更該發展出烏克蘭那種成連成隊的無人機或無人戰具部隊,既耐得住砲火岸轟,也可保存有生力量,減少傷亡,還能擊敵於半渡。低價有效的自殺式FPV、空戰型無人機、或彈簧刀之類的遊蕩彈藥,都是台灣應該全力發展的武器。架上機槍、機砲、槍榴彈的UGV,自殺型半潛艇,也都是值得發展的裝備。這些裝備不需要高科技與高價格,而要低成本且成千上萬,如此才能在近岸5-10公里範圍,形成保護本島的鐵布衫。
而且,就兵員素質而言,要一個成天玩PS-5長大的城市小孩,學會操作無人機或無人戰具比較簡單,還是要他學會刺刀見紅比較簡單?「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者強,相離者弱,相背者亡。」蔣百里的名言有時要反過來看,不是讓生活條件去適應戰鬥條件,而是修正戰鬥條件來適應生活條件。台灣現在已經有1萬6千個合格的無人機飛手,數量還在增加中,軍方為何不能善用這些民間資源呢?
15歲的烏克蘭青少年波克拉薩操控無人機,協助定位敵軍,供烏克蘭軍隊攻擊。(取自Global News網站)
不能用最低成本與最有效的方法來贏得戰爭,也就沒有工具來侈言和平。如果背後沒有一堆槍指著歹徒,那個探長可以光溜溜的去跟歹徒談判?真正的現實主義,是從不放棄有效的武力使用,而不是想靠幾把刺刀就能嚇唬敵人。烏克蘭以他們的血肉教訓重寫了戰爭準則,台灣沒有理由視而不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