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總統府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至國立中山大學演講。(國立中山大學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海納百川》
蔡政府別吹牛!
潛艦下水多難事

2023/05/17 23:58 中國時報

王志鵬
1989年海軍軍官學校正期78年班畢業,歷練潛艦十餘年,擁有水下航行5,525小時經驗,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潛艦戰略與戰術、台灣國防政策、中國海權發展、西太平洋區域安全等。相關著作、研究與評析約五百餘篇,刊登於國、內外各期刊、報章媒體(網路)和雜誌。
著有《台灣水下艦隊之路》、《不分藍綠,為台灣永續生存而奮鬥!》、《政軍潛望鏡時事評論文集(Ⅰ)》、《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潛艦基本戰術戰法和科技新知Ι》等專書。

台灣首艘自製潛艦,台船公司正「三班晝夜加急,如火如荼趕工」;但官方釋出「潛艦下水」定義不明確,致「潛艦下水」的時間忽爾變來變出,實在令國人擔心不已。

依據2022年11月4日媒體的報導:「海軍參謀長蔣正國指出,依照合約期程,IDS原型艦2024年5月下水,台船有意提早下水期程。」2023年1月3日媒體報導:「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證實,目前IDS原型艦6個船段壓力殼都已完成,陸續將各項裝備與系統放置進各船段壓力殼後,現場已開始進行船段對接的電銲工作,9月完成IDS原型艦建造後,可望進入下水關鍵節點」。

而2023年2月13日媒體再次報導:「軍方官員指出,原型艦下水時間不排除提前至9月前,製造原型艦的海昌廠為全密閉廠區,所謂9月下水是指在廠區內舉行的儀式,代表全艦6個船段的裝備都裝好,並完成全艦壓力封殼,封殼後,外人只能看到艦體外觀,無法窺知內部裝備。」

但是2023年3月24日媒體再報導:「原型艦封殼作業順利,可望提前2024年2月前下水進行出海測試」。

儘管國防部與海軍、建造承包商(台船公司)和媒體的報導訊息相互矛盾衝突,屢有時空顛倒錯亂之虞,關鍵的重要節點就在於「潛艦下水」。就潛艦專業而言,潛艦建造的方式與過程和水面作戰艦迴異,是以對於「下水」的定義也就截然不同,就在政府不斷藉由媒體宣傳9月下水的訊息以「政治下水」的目標混淆,然國防部與海軍卻未公開明確說明或詮釋「潛艦下水」的真實定義,實為有失軍事專業的立場和尊嚴。

惟2023年5月4日某媒體的獨家報導,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中科院董事的前參謀總長黃曙光上將,在國立海洋大學演講時間接詮釋了「潛艦下水」的定義;黃曙光表示:「首艘原型艦的進度,預計2023年9月會下水,這是工作進度到了一個節點;下水後會先在港內進行靜態測試、動態測試(HAT)等。到了2024年3、4月,原型艦就有機會出海測試(SAT)。」也就是說今年9月首艘新型潛艦正式下水,是由拖船將潛艦自台船公司的海昌廠建造乾塢拖出,採無動力模式浮於水面拖往既定的碼頭,繫泊靠港準備進行後續各階段一連串的測試評估;絕對不是潛艦在船塢內「潑潑水」或「放放水」就叫做「下水」!若真如此蠻幹,不僅僅是「政治操弄了國防軍事」,更是「政治侮辱了潛艦專業」!

在潛艦正式下水之前,要進行的測試和準備工作多如牛毛,概略可以分為三個段落即:「各壓力殼船段焊接結合」、「塢內各裝備測試」和「塢內靜水壓測試」。在塢內此三階段,首艘潛艦的「測試評估小組」和「潛艦監造小組」職責非常關鍵重要,任何測試和評估,都必須經由該兩組負責的成員,進行彼此互助卻各自獨立的雙重鑑查,於完成之後更必須於法定測試成果的法定文件上簽署負責。

在「各壓力殼船段焊接結合」階段,無論是作戰系統或是動力系統的各型裝備,都必須在完成單機測試之後裝設進入潛艦各壓力殼船段。一旦船段焊接完成之後,如果產生任何重大錯誤,可就只能重新切開壓力殼進行修改。壓力殼焊接之後,至少要經過三種以上的不同方式檢測焊道,並實施測圓,以確保焊接結構安全無誤。

然後開始進入「塢內各裝備測試」階段,此階段潛艦除戰鬥系統之外的所有動力系統,包含27個以上的主、次要系統,所有管線與電力都必須完成,藉由岸置提供的電力、高壓氣和海水管路,逐步由單一系統測試推進至相關系統的聯合測試,到最後全艦動力與電力系統整體測試。

在上述所有測試完備之後,必須再經過壓力殼內部與各系統管線的加壓測試,確保無任何微小的沙眼和裂縫;在此完成之後,開始準備進入「塢內靜水壓測試」階段,此階段又可分為二大部份:首先、是開始將海水導入物內,淹過海水冷卻進口即停止進水,移除岸置海水管路後,啟動潛艦主海水冷卻馬達進行全艦全面性測試,若確定無誤則可準備進入下一關鍵的一步:「潛艦靜態浮於水面」。

由於前一動次的測試,在於潛艦仍靠自身艦體的重量穩坐在塢墩上,僅將海水緩慢逐步灌入塢內至淹過海水冷卻進口以利測試;接著就是出塢下水前的最大考驗,逐步持續導入海水直到潛艦脫離塢墩,正常浮在水面上,在進行此過程前,必須仔細再仔細精算潛艦全艦的重量平衡,基於設計值與安裝裝備之後的實際值,重新評估再評估,然後將潛艦壓力殼的前、中、後、左右的平衡水櫃,做最後最佳的調整。開始進行時於塢邊前、中、後各象限都必須與潛艦劃定基準量測點,然後小心翼翼地逐步放水,過程中潛艦的前、後艦身角度不得超過正負1度之內,左右傾側角度誤差也必須保持在1度之內(甚至0.5度內),一旦出現誤差超過標準,就必須立即停止塢內進水,盡快找出原因;倘若誤差值持續增大,則更須立即以「纜繩加固、持續抽水、返回坐墩」,然後找出原因排除之後,再重複作到合格為止。

當潛艦符合標準浮在塢內的靜水狀態下,還必須持續觀察數日,此時若情況穩定完全符合標準下,可以適度啟動個系統裝備,檢查和量測「潛艦自身裝備所產生的噪音初始值」,簡稱「本艦自我噪音」;並且也可以適度地啟動主機,推動大軸慢速轉動車葉是否正常,有無出現漏水、滲水和不尋常的震動現象;如果有不尋常的情況發生,同樣是緊急進行「纜繩加固、持續抽水、返回坐墩」,然後找出原因,將問題予以排除。

在上述於塢內測試的各階段最大的威脅,就是「意外泛水」;由於首艘潛艦仍然採用傳統式較先進的電瓶,因此在「出塢下水」之前,是否要進行電瓶的全功能充放電測試,則可視需求和必要在考量決定,原因在於首次充、放電極容易造成失火或爆炸,是以可以考量安全三權性因素,待「出塢下水」移泊至指定專用碼頭之後,再整備實施測試。

以上繁瑣的測試過程和細節,依據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所公開的資訊,自今年1月6個船段壓力殼完成起,至預定下水時間,僅有9個月的期程;要完成這麼多的過程,又要不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困難或問題,這真的是太困難啦!這太艱難啦!風險太高啦!建造與潛艦人員的壓力太大啦!倘若真能達標不負眾所期望,個人絕對拍手讚揚:「這太厲害了!我的台灣,我的中華民國!我的海軍!實在堪稱是世界第一等!」就讓我們平心靜氣地拭目以待,這9個月後的成果!

至於在「出塢下水」移泊至指定專用碼頭之前,所進行的絕大部分都屬於「艦體、各系統裝備、浮力平衡、主動力和主電力」個別或之間的交互整合測試,比較無關作戰系統部分(除6具魚雷管和帆罩內的潛望鏡及各桅管必須先行校中之外);至於移泊至指定專用碼頭之後,將進行的「泊港測試」(HAT)和「海上測試」(SAT),以及後續的「作戰測評」,則容後續再進行論述與評析!

※ ※ ※ ※ ※

1.jpg
▲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日前表示,IDS國造潛艦原型艦9月底的下水儀式並非直接入水,而是「象徵性地接觸水」,且聲納等機密設備均不會對外曝光。(圖/記者廖婕妤攝)

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聲稱九月潛艦於塢內建造完成進行「觸水」典禮,聲納裝備存在機密,無法對外公開展示,這極可能表示艦艏下方的各式聲納裝備尚未完成。

國造潛艦「下水」變「觸水」 
艦下聲納裝備可能未完成

2023年06月06日 13:13 ETtoday新聞雲

●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

台灣首艘國造潛艦強推於今年9月「下水」,然在媒體各界議論紛紛之際,依據媒體報導,台船董事長鄭文隆為以正視聽,於2023年5月30日公開透露:「IDS國造潛艦原型艦預計9月初完成焊接、9月底下水,屆時下水儀式並非直接入水,而是『象徵性地接觸水』,且聲納等機密設備均不會對外曝光。」於是首艘潛艦就由「下水」轉變而成「觸水」!

對於潛艦下水,全世界潛艦都有一貫的程序,且大同小異;以近期五個月前,其寂靜能力被北約稱為「大洋黑洞」的俄羅斯新型「拉達級」柴電潛艦,於聖彼得堡剛剛下水的現況為例,由YouTube《俄羅斯「大洋黑洞」677級潛艦下水 「寂靜潛航」作戰能力大升級》影片觀察可見,俄羅斯新型「拉達級」柴電潛艦公開盛大的「下水」典禮,其標準過程依序,於密閉式建造廠房內,採取固定艦艏按鈕擲瓶之後,乘載潛艦的台車組開始緩緩移動進入水中,至潛艦安全浮於水面上,全程潛艦的前中後、左右、上下,艦艏魚雷管外門、帆罩的外型、前後平衡翼與舵,均公開可見,毫無機密可言。

世界潛艦慣例:隱藏車葉

2.jpg
▲ 拉達級潛艇。(圖/翻攝自俄羅斯國防部)

依據近代全世界潛艦建造的慣例,在新營潛艦下水之時,僅艦艉後方巨大的七片鐮刀型「車葉」,因各國潛艦專業或是情報專家,可以由外觀推測建造技術等級和預估可能產生的噪音參數,因此多數國家都會予以包裹隱藏然而,俄羅斯新型「拉達級」柴電潛艦,卻大剌剌、毫不在意地公開其艦艉後方的七片鐮刀型「車葉」。

聲納屬機密? 恐代表未完成

至於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所言,為何九月潛艦於塢內建造完成進行「觸水」典禮,卻聲稱聲納裝備存在機密,無法對外公開展示;這表示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艦艏下方的各式聲納裝備尚未完成(與之相關的戰鬥系統,雖然可能已經安裝入潛段的壓力殼艙間之內,但仍然尚未進行測試)。

2023年4月30日媒體報導據指出,潛艦艦體儎台與戰鬥系統所需要主次系統所需裝備年初全部就定位後,在裝入潛艦各船段,開始進行介面與系統整合測試中,出現部分技術問題;為順利有效解決問題,2023年4月初國防部與中科院前往美國進行武器管制會議上,在討論潛艦戰鬥系統紅區裝備安裝細節時,已向美海軍提出今年9月進行HATA泊港測試,協助共同進行系統檢測。是以,很可能有待9月美國方面正式派遣專業技術團隊來台,著手開始進行整合與測試,所以目前尚無法安裝外殼護套,因此也就無法「下水」,只能夠改成象徵性的「觸水」。

可支用500億 為何在意錢?

3.jpg
▲ 總統府潛艦國造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日前表示,下水只是建造的一個「節點」,真正在意的是「錢」。(圖/軍聞社)

至於為何要急於在9月就宣示要「觸水」,誠如媒體2023年6月3日報導,總統府潛艦國造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於2日所表示的,下水只是建造的一個「節點」,前後或可挪移,而真正在意的是「錢」,在於要「付錢」!然而首艘潛艦台幣500億餘元的全額預算,早已經通過可以支用,為何還在意於「錢」、「付錢」呢?實在是令人不解之處!

原文網址: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2514013?from=fb_et88

※ ※ ※ ※ ※

photo.jpg

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灣首艘自製潛艦今年9月準備進入「下水」的關鍵節點,倘若有其它的考量因素導致暫不宜真的下水,那也不必硬解釋成「觸水」或「灑水」,不如就改成「封殼」典禮。

首艘國造潛艦9月難「下水」 
不如改成「封殼」典禮

2023年06月30日 15:42 ETtoday新聞雲

●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

依據媒體2023年5月30日報導,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公開透露:「IDS國造潛艦原型艦預計9月初完成焊接、9月底下水,屆時下水儀式並非直接入水,而是『象徵性地接觸水』,且聲納等機密設備均不會對外曝光。」前半段宣告首艘自製潛艦的「下水」變成「觸水」!而後又再解釋,9月潛艦若按照施工進度完成亮相,也代表「誕生」,將沿用習俗會「灑水」,稱為「下水」,如同「受洗」一般。也就是說再由「觸水」轉變成受洗般的「灑水」!這樣的一再髮夾彎,今天不再談,但是來分析一下,後半段所說的:「聲納等機密設備均不會對外曝光。」

新型潛艦下水典禮的標準程序

觀看目前世界各國所公開的先進潛艦下水典禮的影片,不論是東方或西方國家,不論是歐洲、美洲或是亞洲國家,甚至不論是民主國家或是共產國家,其建造新型潛艦到了最後階段(關鍵節點)「下水」,典禮全程蓋可分為二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潛艦在建造的實體船塢或是密閉的廠房內,安置在座墩和滑軌之上,由國防部長、海軍司令或是業管的海軍將領主持,依宣布典禮開始、奏樂(有的唱國歌)、重要的來賓致詞、命名、擲瓶等程序執行。典禮全程與所展示的潛艦完全公開給媒體拍攝,並可能召開記者會或重要將領接受專訪,各國依據本身的習俗或有些許不同(例如宗教儀式、授予吉祥物、鳴炮、釋放彩球和平鴿等等);但典禮全程各國大多雷同無異。第二部分才是真正的「下水」,下水前的啟動儀式通常是進行「擲瓶」,過去很多是採取簡單的傳統模式,就是自潛艦艦艏以繩索吊掛一瓶香檳提供貴賓擲瓶(不一定必然是女性);而目前比較先進的方法,則大多採取「電控按鈕、機械擲瓶」的模式,主要原因也在於簡單隆重、且避免過去擲瓶時發生未破瓶或其他意外擲瓶同時釋放潛艦下方的滑軌固定裝置,讓潛艦緩慢滑入海中,此時最關鍵的就是「潛艦安全浮於水面」,而「吃水」、「前後艦身角」和「左右傾角」都在原預定規畫的安全標準值之內,此時也就是大家最歡天喜地、建造人員最欣慰的時刻。

photo.jpg
▲ 美國核攻擊潛艦2015年舉行下水典禮時,時任第一夫人的蜜雪兒擲瓶。(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潛艦下水時外部結構特殊處置

對於下水典禮擲瓶之前,固定座落在密閉廠房或塢內的潛艦,其艦體外觀大多是完全公開,對於各式聲納外殼、魚雷管外門、前後平衡翼與舵、帆罩外型與各桅管、甚至隔音瓦、消音塗層和自動誘標的發射口,都是清晰可見唯獨部分國家對於艦艉的七葉片鐮刀型推進車葉,認為仍屬於機密,會有所保留予以遮蔽不公開。

有自稱潛艦國造參與者在直播時怒氣沖沖地指出:「如果潛艦下水就什麼都看不到?那要如何展現給國人看呢?那還要看什麼呢?而位於潛艦艉端的推進車葉,如果下水時包裹著,那後續還要拆嗎?」這可真是貽笑大方的說法,又是刻意的扭曲狡辯;根據其推崇的南韓與日本所公開的潛艦下水影片為例,南韓「申采浩號」潛艦艦艉的車葉是完整地包裹遮蔽情況來下水的;再如近年,德國為新加坡潛艦所建造的218SG型潛艦,2022年12月13日於德國船廠下水時,其艦艉的車葉也是完整密封包裹;而日本「翔龍號」「白鯨號」潛艦下水時,其艉端的實體推進車葉是連看都看不到的。而就消音瓦則是片片清晰可見,比較敏感的裝備,如自動誘標系統,南韓影片中則未刻意遮掩,而是大方公開外觀,其顯示在一船舷的前、後方形兩個區塊,裝配著前6、後3的誘標發射口。

photo.jpg
▲ 張保皋-ⅢBatch-I第3號艦「申采浩級潛艦」。(圖/大韓民國海軍)

此外,日本蒼龍級第10艘「翔龍號」潛艦,2017年11月6日下水,2019年3月18日成軍服役,時間長達1年4月,而更先進的大鯨級第2艘「白鯨號」潛艦,2021年10月13日下水,2023年3月20日成軍服役,時間長達1年5月;而南韓「申采浩號」潛艦則是2021年9月28日下水,預計2024年成軍,時間長達至少2年餘;這三艘潛艦都是日本和南韓已有成熟技術建造的新型潛艦若相較台灣首艘潛艦若能於今年9月順利真正「下水」,且要趕在2024年5月20日前完成測試,2024年底前成軍服役,其實是真的很困難筆者並不是看衰台灣沒有如此超高的潛艦技術和能力,只是基於潛艦專業立場,很中肯的分析論述這「很難、挑戰高、存在風險」,還是按部就班建造為好。

1.jpg
▲ 日本蒼龍級潛艦翔龍號與台灣的IDS模型。(圖/日本海上自衛隊臉書/記者林銘翰攝)

「泊港測試」與「塢內測試」分不清楚

此外,就是這位自稱潛艦國造參與者把「泊港測試」(HAT)與「塢內測試」(Dry Dock Test)前後順序與條件分不清楚。個人已經多次撰文強調,潛艦依照順序的測試,係下水前的「塢內測試」、下水後的「泊港測試」(HAT)與「海上測試」(SAT),這三個階段測試的環境、方式和層次都有所不同;新造的潛艦必須在船塢內建造完成,並經過初步的塢內一連串的測試程序完成之後,再下水將潛艦拖出船塢,靠泊在碼頭浮在水上進行後續的「泊港測試」(HAT)與「海上測試」(SAT)。下水前的「塢內測試」與後續兩階段測試不同之處,主要是以浮於水面安全考量為主,在潛艦正式下水之前,要進行的測試和準備工作,概略可以分為:「各壓力殼船段焊接結合」、「塢內各裝備測試」和「塢內靜水壓測試」;潛艦在塢內所有裝備單機測試完備之後,再經過壓力殼內部與各系統管線的加壓測試,確保無任何微小的沙眼和裂縫所形成的「壓降」現象,之後才可開始準備進入「塢內靜水壓測試」,這又可分為二部份:首先、是開始將海水導入塢內,淹過海水冷卻進口即停止進水,移除岸置海水管路後,啟動潛艦主海水冷卻馬達進行全艦全面性測試,若確定無誤則可準備進入下一關鍵的一步:「潛艦靜態浮於水面」。然而,該潛艦國造參與者卻說下水後,還要在塢內進行HAT,這表示其完全搞錯,前後弄混了「塢內測試」與「泊港測試」(HAT),而從另一方面分析研判,是否也表示「塢內測試」的部分,有些還並未完成呢?

2.jpg
▲ 作者認為台灣首艘潛艦要在今年9月順利真正「下水」相當困難。(圖/取自中華民國海軍)

台灣首艘自製潛艦今年9月準備進入「下水」的關鍵節點,過去確實沒有經驗,倘若有其它的考量因素導致暫不宜真的下水,那也不必硬要解釋成「觸水」或是「灑水」,不如就改成「封殼」典禮似乎這說得過去,也無傷大雅。

原文網址: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2529990?from=fb_et88&fbclid=IwAR367PIZQ6cqfukPCYsFZUXPZ1OwMhf5qMqjUR66DadLr1TXKS3odW8HSl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