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eenshot_20230810_070709.jpg

Screenshot_20230810_070615.jpg

觀點投書:
大日本帝國陸軍最後的驕傲

「國軍」軍語與軍紀篇

2023-07-20 05:40 風傳媒

偉記*戰略研究領域研究所畢業

1.jpg
日常生活如此軍隊裡的各式軍語亦是如此甚至更加氾濫,舉凡如:少尉、教官、斥侯、偵查、宿營等,這些日常生活中也常見的單字。(資料照,柯承惠攝)

近代中文充斥著大量的「和製漢語」這些直接挪用日本人翻譯自西方的漢字名詞,大量填補了古中文裡的空缺也建構出了今日你我所說的白話文內容,以上簡短兩行文字就出現了六個以上的「和製漢語」日常生活如此軍隊裡的各式軍語亦是如此甚至更加氾濫,舉凡如:少尉、教官、斥侯、偵查、宿營等,這些日常生活中也常見的單字,再到:演習、想定、動員、基本教練、陣中要務等,多只見於軍事用的專有名詞裡也都大量使用了日文名詞。

首次大量出現和製漢語之中文著作為清末外交官黃遵憲於1887年所著《日本國志》當中所使用的和製漢語名詞尚有二百餘字至今仍持續沿用,其中軍語部分只佔少數,如:「聯隊、被服、彈藥、憲兵、工兵、常備兵、徵兵令、操練場、後備兵等」此書因甲午戰爭故遲至1895年後才於清國出版,於此前後雖有少量軍事名詞自日本傳入但尚不具系統性傳播之規模,1902年以推廣東亞漢字同文的東京泰東同文局嘗試將軍事相關著作如《步兵野操規例》翻譯成漢語並於北京發售,該書當中出現大量當時的日文軍語名詞,且以「和製漢語」的形式直接使用,同期市面相關軍書亦用此法多直接使用日文軍語,此現象譯者於緒言提及:「此書雖譯作漢文而兵語(如前衛、前哨、斥侯、步哨等)一切悉仍其舊蓋欲譯作漢文實屬無字可當若用生字捏造反覺強硬可厭且日本陸軍各書其所用兵語悉同一律若能閱慣此兵語則閱他之陸軍書亦較容易誠一舉兩得也閱者諒之」。

可見於1902年時還不具有完整的中文軍事用語相關詞彙體系,譯者曾嘗試創作新詞翻成當時習慣的用法但最終放棄並選擇直接使用日文名詞,此書翻譯習慣亦有可能是國軍現行大部分軍語用法習慣的濫觴,此翻譯原則也間接加速軍事相關專業領域自日本的引入,此後至二戰結束日軍仍有新創的軍語名詞產生,國軍亦可能採用此習慣導入,惟新詞繁雜散見於各兵種準則,本文以《步兵野操規例》一書為主進行初探。

百餘年過去了國軍軍語裡的日文名詞如同「精典」般的被完整保留下來,如軍內文書常見的「備考」欄位就是日軍寫法,日常生活習慣現多是寫作「備註」較廣為人知,其他還有部隊受訓常有的「宿題作業」單看字面艱澀難懂其實就是「回家作業」的日文,又如「射擊手簿」等手冊寫做「筆記」反而較貼近日常說法,下表羅列曾出現在《步兵野操規例》且國軍現在仍繼續使用之軍語供參考。

2.png
本表僅列出較明顯之詞其餘如:獨立家屋、靜肅秘密、夜間戰鬥、猛烈射擊等組合名詞。(作者提供)

本表僅列出較明顯之詞其餘如:獨立家屋、靜肅秘密、夜間戰鬥、猛烈射擊等組合名詞雖常見於國軍內習慣使用,但拆散後亦廣泛用於非軍事場合故先排除之。本文僅就兵語部分對《步兵野操規例》進行探究,此書亦有許多有趣巧合與國軍現況相符,如第118頁提到演習時敵兵用赤色我軍用藍色標記,相關內容請有興趣的讀者參閱原著。

單僅有日文軍語名詞做為基礎還不能構成標題所說的「驕傲」充其量只能算是「省事」而已,但光名詞就有如此大量的挪用,整句話的抄襲和概念的借代引用相信也是「勢在必行」。

夫操典者。國軍教育之經典而軍隊練成之基礎也矣。軍紀者軍隊之命脈而攻擊之精神者軍人之靈魂也矣。惟操典之本領以軍紀為經以攻擊之精神為緯。教練依之放光戰鬪依之奏捷矣。軍隊練成之要盖實存于此存焉。以是教練之目的所以能使訓練指揮官及兵卒習熟於諸制式及戰鬪之諸法則同時練成軍紀嚴正之軍隊在為適應戰鬪百般之要求也頃者予見世之教練憂在尚未此真義之普徹底於人心者也切也。竟自不顧乎不肖。敢草此編而敘述戰鬪教練之所以準據者焉。苟以為可資而資之則幸矣。

上段引自日人上田賴三所著《步兵之戰鬪教練》之作者序,引文無翻譯為作者所筆,當代日本文人多可以流暢漢語文形式撰寫書面語,筆者在資料蒐集時發現此一現象於19及20世紀初期著作內並不罕見,此序倘若不看出處還以為是那位百戰沙場的國軍老長官講話,實際上其成書背景為1912年7月,當時還沒有「國軍」黃埔軍校也還不見蹤影,所以國軍的訓練準則教範甚至連統一的核心思想都還沒出現。

3.jpg
軍紀者軍隊之命脈而攻擊之精神者軍人之靈魂也矣。(資料照,柯承惠攝)

該序所提操典指的就是國軍現行基本教練及連級以下步兵戰鬥相關教練教範之前身《步兵操典》之日軍同名原著,其與《陣中要務令》、《戰鬥綱要》、《軍隊符號》等其他三本教範在日軍中常以「步兵四書」之形式出現,為戰術單位作戰之基礎教材。蔣介石於黃埔軍校創辦起常在校長任內對學生之公開講話中提起《步兵操典》的重要性,其認為不管是作戰或是日常軍隊生活內務,更甚至是救國方法都應將其奉為圭臬,蔣更於1946年出席國民大會時之講話提到:「總理常說民權初步是全國人民行使民權的步兵操典」此書之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

綜上與原序所提:「夫操典者。國軍教育之經典而軍隊練成之基礎也矣」之見解如出一轍,但此序成書卻存在於黃埔軍校建立之前甚早,故能窺見國軍的抄襲與借鏡似乎單從名詞進化到整句取用,甚至可能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的概念借用。接此序文第三句「軍紀者軍隊之命脈」此金科玉律為國軍軍紀名言,其不止被編成一首軍歌,甚至直到今天還不時出現在長官督導的講話或是文書裡面不斷被重複強調,但深究其出處最早可追溯到1882年由日本陸軍省出版的《野外演習軌典總則》第一章綱領第二條中就曾出現過類似的描述。關於「軍紀是軍隊的命脈」這一國軍「口頭禪」筆者於截稿前利用青年日報網站搜尋近年國軍長官視導講話之新聞稿後發現尚有91筆資料相符,不知各位官長知道此言出處後會做何感想?國軍堅持的精神原來是出自於日人對日軍軍紀的形容與刻畫,誠如軍紀歌裡所唱:「軍紀是軍隊的命脈,以三民主義為根基」但這「根基」看來是日本「監工」的呢!

此序尚有提及「攻擊之精神」與國軍教戰總則第7條同名故併於次篇續作與其餘17條一同探討。本文為系列作品後面有機會將陸續對國軍準則、戰術、體系甚至戰略觀等面向和舊日軍及其相關著作對比相符相似之處,以破除國軍現行教育閉口不提日軍只強調所謂參考美軍觀念和翻譯為主的「政治正確」描述。

※ ※ ※ ※ ※

1.jpg
國軍現行之教戰總則初版發布時間為1959年共計12條於1974年以配合時代變遷為由公開徵詢改編意見後於1975年擴充至15條版本,後於1983年再以提升精神戰力與建立現代化國軍為主軸增修為現行18條版本。(資料照,偉記柯承惠攝)

觀點投書:
大日本帝國陸軍最後的驕傲
國軍教戰總則抄襲篇

2023-08-10 05:40 風傳媒

偉記*戰略研究領域研究所畢業

國軍現行之教戰總則初版發布時間為1959年共計12條於1974年以配合時代變遷為由公開徵詢改編意見後於1975年擴充至15條版本,後於1983年再以提升精神戰力與建立現代化國軍為主軸增修為現行18條版本。教戰總則第一版於1959年由蔣介石核定內容來源依據為其1933年親撰手書之〈步兵操典草案綱領〉15條,加總來台之政軍現況經歷最終精煉為12條後發布,至此以後國軍各式準則教範等書籍前幾頁幾乎皆印有此《國軍教戰總則》以作為通用三軍之戰訓指導原則,為國軍各級官兵修習各學科前最緊要之必讀基本原則。

蔣介石於1933年頒布〈步兵操典草案綱領〉後所撰之專著《剿匪成敗與國家存亡》第二章內提到:「⋯⋯從前我國的步兵操典完全是抄日本的,最近我們才參照各國適用於我國實情的操典斟酌損益,草定一本新的操典出來,其中所規定的各種方法和制式,固仍多取法外國,但是其中綱領十五條,乃是我自己獨創的⋯⋯」究竟這所謂適應國情狀況下所「獨創」的〈步兵操典草案綱領〉是否為原創,又在數代多人依照其精神所修訂後演變成目前三軍通用的《國軍教戰總則》內文是否還保有當初抄襲日本操典之痕跡著實耐人尋味。

筆者於前篇《觀點投書:大日本帝國陸軍最後的驕傲——「國軍」軍語與軍紀篇》所引日人上田賴三所著《步兵之戰鬪教練》序文,所提之「攻擊精神」及對「軍紀」及教練之目的等句描述中即發現其與現行《國軍教戰總則》有多處相似之句型,深入對照後發現現行教戰總則第3、4、5、6、7、8、9、11、12、14、15、16、18共計13條似乎還有與日軍各版《步兵操典》或同期軍事相關著作內容有諸多語句相似之處。

近代日本陸軍使用之教範緣起於藩兵制時期譯自各國的軍事典籍,於1871年廢藩置縣成立兵部省並於1872年起全面徵兵,同年廢兵部省改立陸軍省與海軍省,陸軍省接手繼續建立完整之新式陸軍,除1871年曾短暫延續部分藩兵所用之英國步兵相關訓練準則外,於第一次徵兵完成後受法軍軍事顧問團影響決定採用法國陸軍操典訓練陸軍並依此為主軸撰寫初版《步兵操典》,1876年歷經數次徵兵後逐漸調整陸軍訓練用準則並於1878年發布《新式步兵操典》此版操典除受限於當時未出現之技術與科技外,其架構與內容已顯具現代作戰模式之雛型,但總體結構仍以法軍操典形式為主。

1880年代初日本開始大量出現翻譯自普魯士的軍事著作與相關研究其他領域亦受普之影響且逐漸形成潮流,陸軍省幾經評估後最終於1909年11月8日發布施行具普魯士特色強調軍紀和任務式指揮的《步兵操典》(軍令陸第七號版本)。此1909年版《步兵操典》首次以條列方式加入作戰總體原則性提要,並於開頭以綱領形式呈現,綱領首版為7條其內容以天皇敕諭及讀法之重點整理和《野外要務令》等相關教範之綱領彙整做為依據,1923年增修為10條,1928年再統整各兵種相關操典綱領內容後增修為通用之12條 (第11條按各兵種不同調整) 最後版本於1940年發布,僅微調語句後維持12條使用直至日軍戰敗投降為止。

2.png
《國軍教戰總則》與我國《步兵操典》綱領之各版本標題名。(圖/作者提供)

3.png
《國軍教戰總則》與我國《步兵操典》綱領之各版本標題名。(圖/作者提供)

上表為《國軍教戰總則》與我國《步兵操典》綱領之各版本標題名(日版綱領內容詳附於後文對照表內),北洋政府版與蔣介石手書版僅排序無條目子標,故節錄內文開頭供查找依據。

北洋政府1913年版本為最早可考之政府發布版《步兵操典》其總綱七條與日軍1909年版本改正《步兵操典》綱領七條幾乎相同接近直翻,惟此版與蔣1933年起草之版本結構差距較大,深度比對後發現蔣起草之版本結構更接近於日陸軍省於1928年發布的《步兵操典》綱領12條版本,此版綱領部分最終更新於1940年,期間各版義解出入不大故下各表段落對照以1928年版作為比對主要依據。

未免篇幅冗長失焦本文略過歷代過渡期版本演變對照,又《國軍教戰總則》歷代各版本早已停止使用多年且各版皆以承襲前版條目擴充為主故。下列對照表僅顯示《國軍教戰總則》源頭版本(蔣介石1933年手書起草之〈步兵操典草案綱領〉15條)與最終現行版本兩版各做比對。

4.png
《國軍教戰總則》源頭版本01。(圖/作者提供)

5.png
《國軍教戰總則》源頭版本02。(圖/作者提供)

6.png
《國軍教戰總則》源頭版本03。(圖/作者提供)

7.png
《國軍教戰總則》源頭版本04。(圖/作者提供)

8.png
《國軍教戰總則》源頭版本05。(圖/作者提供)

上表中條目接近直翻之語句以粗體字做對照,概念相當但用詞形容有擴充或抽換改寫之語句加上底線做對照。本表僅就日1928年版《步兵操典》綱領作對照未列之條目(建軍目的、軍人武德、士兵楷模、研究科學與利用廢物)雖無強烈相似之處但亦有參考其他著作之可能。

首版草案綱領15條當中竟只有四條無明顯直接使用日軍《步兵操典》綱領之段落節錄,實與蔣所強調的原創落差甚大,此版於發佈後迄今近百年期間軍隊物換星移,延續此綱領之《國軍教戰總則》亦隨國軍需求歷經數代更新,唯此精神從不間斷並延續至今,故現行使用版本實值得深入解析,看看更新後的總則是否與時俱進還是只換湯不換藥的虛應故事,請各位讀者耐心參閱下表。

9.png
國軍教戰總則(現行18條版)01。(圖/作者提供)

10.png
國軍教戰總則(現行18條版)02。(圖/作者提供)

11.png
國軍教戰總則(現行18條版)03。(圖/作者提供)

12.png
國軍教戰總則(現行18條版)04。(圖/作者提供)

13.png
20230731-國軍教戰總則(現行18條版)05。(圖/作者提供)

14.png
國軍教戰總則(現行18條版)06。(圖/作者提供)

15.png
國軍教戰總則(現行18條版)07。(圖/作者提供)

16.png
國軍教戰總則(現行18條版)08。(圖/作者提供)

上表中條目接近直翻之語句以粗體字做對照,概念相當但用詞形容有擴充或抽換改寫之語句加上底線做對照。表內所列為有明顯相似關係之條目(第3、4、5、6、7、8、9、11、12、14、15、16、18條)餘第1、17條無關鍵字及相似形容語句,第2條內容多取自孫子兵法與相關古兵書概念,雖日軍武德相關論述也恰巧為五條(忠節、禮義、武勇、信義、質素)但究其源亦出自中文古籍故應為同源而非引用關係,第10條查無日軍準則相關,但本條為師法蘇聯政工系統之論述不再本文討論範圍,第13條軍事教育查蔣相關論述豐富且多有深刻見解經比對日軍相關條目,得其描述角度及學理依據無直接關聯亦非系出同門,故綜合上述理由本表排除第1、2、10、13、17此五條。

現行版教戰總則相較於首版草案綱領反倒多了更多改寫擴充的概念延伸,雖措辭用法更貼近現代習慣,但對照日軍操典綱領仍有明顯承襲與相似之處,推測歷代改版手法多趨於保守仍以上一版本基礎作為延伸,故時常有換句話說的相似感覺,也正因如此才能在百餘年後的今日仍能在國軍相關準則裡窺見日軍操典的痕跡,關於日軍《步兵操典》綱領之後第一篇第一章節為基本教練之部,其內文與現行《國軍基本教練》等相關準則似乎也有相符類似之處,筆者將於下篇專文揭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