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七月大陸經濟成長緩慢、通縮陰影籠罩。示意圖/歐新社
【專家之眼】
傻瓜才信:
經濟學人唱衰中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網站近日發表「中國經濟何以救不起來」(Why China's economy won't be fixed)文章,內容指出,日益獨裁的中共政府正做出種種錯誤決定。相關標題雖然聳動,但內容卻隱然回應長期以來,對中共政治經濟的一些基本爭論,限於篇幅,僅談一些感想。
一、這不是經濟學人首次唱衰中國大陸經濟情勢。略舉數例:它在五月問「中國崛起到頂了?」(Peak China?);七月稱大陸經濟成長緩慢、通縮陰影籠罩;作為一個夙享盛名的國際雜誌,敢寫出如此文章肯定是有所本的。但證據是否堅實?推論是否嚴謹?恐怕沒有定論的答案。
但把眼光拉長一點,該雜誌被人翻起舊帳。至少從1998年開始,它就在問:「中國的增長是否正在放緩,甚至陷入停頓?是的。」隨後數年,也時不時認為大陸經濟有問題,此與當時西方輿論唱衰中國大陸方向一致,並不讓人意外。後來事情發展的真相大家也已經知道了,就是大陸經濟成長率一路扶搖直上。台灣有人指出,當時就是李登輝總統相信類似說法,因此推出「戒急用忍」政策,使得一些台灣巨賈不能搭上大陸成長的順風車,失去通過中國走向世界的機會。
那麼此次雜誌「猜中」的機率有多高?這牽涉到中共政治菁英到底有多聰明的評估,也讓人想起「賢能政治」說法。疫情前,加拿大籍的北京清華大學教授貝淡寧闡述中共源於儒家傳統的菁英甄拔制度:「賢能政治」要優於西方民主體制。簡單來說,中共透過對政治菁英的逐級歷練,一方面系統化栽培政治接班人,也能夠幫助他們培養長遠視野。這比民主選舉較容易產生譁眾取寵、只想到下次選舉的領導人更好。論述風行一時,但後來被官員在疫情時的表現破功。此次文章也提及中共政府高層仍有許多人才,但當忠誠勝於一切時,再優秀的官僚也不能產出理性分析或有創意的想法。
二、如果中國大陸經濟出問題,那會是全球性災難,台灣更躲不掉,無論在經濟或政治上。這本來應該是個常識,畢竟中國大陸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大的經濟體。但問題就在一直有人報憂不報喜,傳達片面資訊,好像如果出事,自己能夠獨善其身。
而最近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也才指出,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潛在危機,對美國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因為美國在中國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共約5150億美元,這對美國這個龐大的經濟體來說,只是小數目。
他這樣說,當然只是考慮最近中國大陸的房地產等問題,但克魯曼不是政治學者。如果搭上西方政治學者唱衰中共的論述就不一樣了。他們之前認為,中共的統治合法性來自於經濟表現。如果經濟崩盤,甚至只是GDP成長率沒達到一定數字,社會就會開始動亂,各種矛盾就會接著爆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中共被稱之為「脆弱的強權」。到了這個階段,對美國,乃至於世界的影響恐怕不會小了。
對台灣尤其如此。台灣經濟依賴對岸程度在蔡政府執政後創下新高,而大陸經濟如果出了大問題,中共恐怕會嘗試藉由對外戰爭轉移注意力,這無論是在中西歷史上都不乏其例。
但類似論述面對的後續發展事實,大家也知道了。習近平上台後強調不搞過度刺激的經濟政策,使得近幾年的經濟成長率進入偏低的「新常態」。即便如此,中國大陸依然保持政治穩定。中共的統治正當性究竟來源為何?仍是學界辯論的重要問題。
限於目前人類智慧所及,相關論述其實都是依理論看到的部分事實。爭論不會有結果,只是促進了雜誌銷量。但至少有個積極面向:透過對相關論述的歷史介紹可知,中國大陸對國際社會貢獻的意義之一,就是在印證其獨特發展經驗的多元性,可以給其他國家不同參照點與更多選擇。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方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