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兵役「恢復一年期義務役」的決策倚仗?

觀點投書:
臺灣兵役「恢復一年期義務役」的決策倚仗?

2023-10-16 06:10 風傳媒

姚宇庠*作者為備役軍官

:臺灣兵役「恢復一年期義務役」的決策倚仗?
政府宣佈自2024年元旦恢復一年期義務役。(資料照,美聯社)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更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一種政治交易的延續。」

2022年12月,總統蔡女士「無比困難」的決定,宣布2024年元旦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對長期處在中共軍事威脅的中華民國,自2000年開始,卻不斷縮減兵役役期,臺灣是凡事以選票優先的民主社會,這次驚奇的延長了,不禁令人好奇政府決策前的倚仗是什麼? 

從政治、軍事、經濟、心理戰略層面淺析影響

國防部公布2024年「一年期義務役(共52週,入伍訓練8週、部隊訓練44週)」徵集約9100餘人(爾後逐年增加,至2029年約5萬3600餘人),併行「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共13週,入伍訓練5週、部隊訓練8週)」約6萬9500餘人(逐年遞減,至2029年約9300餘人),未來5年義務役(含軍事訓練役)總徵集數,將從7.8萬人,逐年遞減至6.2萬餘人。

:臺灣兵役「恢復一年期義務役」的決策倚仗?
自2000年不斷縮減兵役役期後,蔡英文宣布2024年元旦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圖/翻攝自FB@蔡英文 Tsai Ing-wen)

預算因應一年期義務役,2024年預判國防預算「人員維持費(簡稱『人維費』)」將增加約新臺幣20億元,至2029年需增加約新臺幣160億元。想要懂上面數字對國家的影響,就須從各戰略層面角度思考其中的影響力。

一、政治面:國政無礙,選舉利多

(一)資源分配:兵役支出需求占比低,對國家財政影響不大

目前我國政府各部、會年度歲出預算,採零和方式分配(你多一點,我就少了一點),若兵役支出增加,可能會有二種狀況出現。

第一種增加國防預算,從立法院公布資訊所見,2018至2022年,國防預算均較前一年2至3%以上成長,占國家總預算16.6至17%(2023年為新臺幣4092億86.7萬元,較前一年度成長達11.5%,占中央政府總預算15.2%),回顧馬英九執政時期的佔比,大致也在16至17%,也就是說國家分配至國防的預算比例,並未大幅度調整,近6年的預算增加,係「國家財政收入增加」所致。因此,國家財政收入若能持續成長,國防預算仍維持占比16-17%,應可滿足兵役延長所需經費(因為人口數逐年下滑,概推估2029年後,最高需求不會超過新臺幣180億元,僅占2023年中央政府總預算2兆6891億元的0.66%)。

第二種不增加或減少國防預算(國家收入減少或降低預算占比),則須減少「作業維持費(簡稱『作維費』)」或「軍事投資費(簡稱『軍投費』)」。「軍投費」約90%以上是支付已簽署合約的軍備採購經費,其他10%以內是預劃新採購的軍備,尚未簽約的作業費或合約金;另近年大型的採購案(至少編列5至10個年度預算,主要付款額大致在第3-7年),已逐漸進入付款高峰期,故能調整空間不多。「作維費」是支應行政作業、演習、訓練、設施與武器裝備維持等需求,雖能調整空間較大,但這是挖東牆補西牆的作法,會傷害軍隊基本面。

因此,不管哪一種,都不會影響其他部、會獲賦資源的占比,但國家財政成長若出現停滯或衰退,國軍軍備汰舊換新及後勤維持,將會面臨挑戰。

(二)選票:俄烏戰爭效應,多數人認同兵役延長,對選情有利

自烏克蘭戰事起(2022年2月),我國再次思辨「四個月軍事訓練役」時間太短,新聞媒體(壹蘋、TVBS)及政治社團相關基金會(啟思民本基金會、台灣民意基金會、台灣安保協會、壯闊台灣聯盟)都相繼公布民調,民眾對「兵役延長」支持率皆超過六成五。國防安全研究院於2023年4月公布民調,「一年役期義務役」支持率創下新高,達八成五(委託政治大學電話訪問,在2023年3月23-27日對居住臺灣,年滿18歲以上成年人的調查,不含金、馬地區;在這民調中,制度直接影響者的受訪人比例較少)。先不論民調數據的可信度,但社會大眾確實未出現反彈聲浪。

:臺灣兵役「恢復一年期義務役」的決策倚仗?
因烏俄戰爭,多數民眾認為應延長兵役。(資料照,柯承惠攝)

另一重點,我國下一任總統選舉將於2024年1月投票(併同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須年滿20歲才能參與,所以新制度的直接影響者(2005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的男性),在這次選舉尚無投票權,故對於此次選情無害,但又可博得多數認同的好感。

(三)國際關係:把握抗中機遇,放大聲量宣示立場,爭取國際合作

世界正處在以美國為核心,聚眾圍堵「中國」的氛圍中,而受歷史遺留問題牽絆,位處印太地緣戰略重要位置的臺灣,勢必成為「風暴中心」。我國兵役自2013年採「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後,國內、外時有輿論憂心役期太短削弱國防力量,或抗中立場不堅定。可藉這次政策調整,向世界宣示當前政府與人民(有民調基礎)「不接受中共統治」的立場,進而取得國際認可聲量與合作機會、美國政府支持(援助)及國內反統人士的認同。至於兩岸關係,「敵視中共」是執政黨的基本核心,中共若有過激反應,更有利穩固選票基本盤。

二、軍事面:著重快速提升「平、戰轉換」兵(戰)力、後備訓練仍難形成嚇阻實力

就「義務役男」而言,從服役到退伍轉為後備役,不管是身份、法律權利與義務、軍事訓練、生活方式及經濟收入等,會明顯不同。在此區分「常備役」與「後備役」時期分析優、缺點。

(一)常備役時期

1.優點:

(1)提升國軍平時總體兵力:常備部隊平時兵力整備係以「編制數」18萬8000人(須以「國軍總員額」21萬5000人,扣除「學生、入伍、受訓、住院調療及留職停薪等維持員額」1萬9000人及「文職、聘雇」8,000人)的90%為目標,約16萬9200人。而實際常備部隊編現比常態介於80-90%間(15萬1000人至16萬9200人),若將每年約6萬人義務役納入,平時約21-23萬人在常備部隊編制內擔任備戰工作。

(2)提高常備部隊運作效能:在新訓完備基礎戰鬥技能,分發到常備部隊(以「灘岸守備部隊」步兵旅為主,或遴選進入志願役「主戰部隊」),依職務完成專長訓練後,可充實部隊兵力,不管在戰備演訓、後勤維保或勤務執行,兵力充足狀況下,更能發揮效能。

:臺灣兵役「恢復一年期義務役」的決策倚仗?
較高的紀律服從性可以提升國家的認同感與向心力。(資料照,柯承惠攝)

(3)較高的紀律服從性與國家認同感:依法服役有較高強制性與約束性,規律的團體生活與訓練管理較易形成團隊向心力,也能較好凝聚役男對國家或保衛家園的認同感。

2.缺點:

(1)訓練週期規劃過於理想化:一年義務役52週,扣除新訓8週及高中、大學期間全民國防課程時數最高可折抵役期29日(大約7週),視職務專長訓練長短不等(短則2-4週,長則可達24週),實際在所屬建制部隊時間約36-30週(9個月至7.5個月)。另部隊實施專精(7週)、基地(13週)及聯訓(6週)等演訓,每年須按規劃流路排程進訓,並非所有義務役都能按照訓練規劃時間依序完成這只是國防部在理想狀況下的說明。

(2)義務役與志願役管理問題:雖然提升義務役的薪資,但役男的「不願意」、「只是短暫服從」的心理狀態,以及「幾個月後就準備離開」的事實,讓部隊管理者在「工作分配」上會偏向低技術(風險),在管理「包容度」上,當越接近退伍日就會越高,以避免出現「洪案」覆轍或衍生退伍後爆料爭議。相較與「這是我的工作」的志願役官士兵,心態截然不同,必然會產生管理衝突,這將是基層部隊管理者(連、營長)的一大課題。

(二)後備役時期

當前後備軍人教召制度(「後退先用」與「新舊制併行:新制14日/舊制5至7日」、每人「退伍8年至多4次:新制1次可抵舊制2次」、每年「召訓2.2萬人:2019年志願役退伍選充率約20%、舊制一年期義務役退伍選充率約50%、軍事訓練役選充率約30%」)每年義務役後備軍人(含軍事訓練役)約1.8萬人參與教召訓練。

1.優點:

(1)提高軍隊適應性與基礎戰鬥技能:較長時間的團隊生活與訓練,相較「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必然會有明顯提高軍隊適應性及基本戰鬥技能(體能、射擊及野戰戰鬥動作等)但這僅適用剛退伍一年內的役男,後續隨時間流逝而逐漸淡忘。

(2)提升戰時動員後備部隊戰力:進入戰爭狀態時,動員令下達當下,至少約5-6萬人是退伍一年內的,這些人可用較短的時間完成基礎戰鬥或勤務訓練,納入備戰行列這對「平、戰轉換時期」國軍戰力提升至關重要。

2.缺點:

(1)常備役軍職專長能否與後備役部隊相結合:依國防部規劃,一年期義務役男在新兵訓練完成後,將分發至「灘岸守備部隊」步兵旅,需依職務完成軍職專長訓練,再執行備戰工作但退伍後,教召所動員編成的後備部隊,能否以相同專長職務參訓,會影響役男專長複訓與戰力恢復時間與成效。

(2)後備訓練制度難以成為嚇阻實力:從俄烏戰爭所見,真正讓烏克蘭扛住入侵,是該國的後備軍人,當時若無烏國人民堅持的護國意志,遲滯俄軍戰事推展,可能難以看到美國與歐洲諸國的援助。當前政府雖推動一年期義務役及新制後備役軍人訓練等政策,以應對中共軍事威脅情勢,但觀察目前教召訓練頻次、天數(8年至多28天)、人數(每年退伍約6萬人,但教召訓練至多2.2萬人)及執行方式,仍偏重在「平、戰轉換期間」快速提升兵力與作戰能力。對於建構「全島同命」的整體防衛,形成嚇阻實力,尚未見積極討論相關政策與舉措。

三、經濟面:兵役人口影響經濟甚微

勞動部公布的2021年「國際勞動統計」報告(統計2011至2021年各項勞動與經濟數據)涵蓋「舊制一年期義務役」至「四個月軍事訓練役」轉變期之勞動數據(2008年1月將義務役期改為1年,2013年「四個月軍事訓練役」上路,2018年12月最後一批一年期義務役男退伍)可作較客觀之推估參考。

:臺灣兵役「恢復一年期義務役」的決策倚仗?
新制一年期義務役的推動,對於國家經濟的影響甚微。(資料照,柯承惠攝)

以國防部公開2024至2029年徵集兵役數據,每年約遞減2500人,若徵集目標以國軍總員額(21萬5000人)為衡量指標,自2029年含以後,徵集人數至多約6萬人左右。我國2011至2021年平均失業率介於3.7至4.4%,取中位數失業率4.05%乘以「每年一年期義務役退伍人數(從9100人遞增至6萬人)」,失業人數約介於370至2500人;若以較高失業率區間(20至24歲)計算,平均失業率介於12至13.8%,取中位數12.9%計算,失業人數約介於1170至7800人,若再除以2011至2021年「年平均失業人口數」45萬5000人,最高僅占1.71%。以2021年度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33011美元,乘以最高失業人口數7800人,再除以該年國內生產毛額7749億美元,也僅占0.033%。綜上數據顯示,新制一年期義務役的推動,對於國家經濟的影響甚微。

四、心理面:對內凝共識,對外表決心

(一)對內:2022年迄今的民調數據顯示,國人多數支持「一年期義務役」制度的推動,主因源自俄烏戰爭敲響了警鐘,提高大眾對「中共侵犯的危機意識」,也有助國防建設的發展。但亦伴隨「當前政府讓戰爭禍事逼近人民」的負面觀感,也引發在野黨頻喊「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聲量,然而美國自2017年大力度制衡中國,諸多舉措與輿論,營造出「中共威脅論」,讓此影響降低許多。

(二)對外:我國相較於類同情勢的國家(韓國、以色列等國),兵役制度差異甚大,會讓國際間質疑「自我防衛決心」,常言道「自救者,人恆救之」延長兵役就是向對世界所發出的訊號,讓願意支持臺灣的國家,更有施力的基礎。

兵役延長對「國家安全」有益,選舉考量仍隱含其中

從上述大致可了解政府與執政黨的倚仗與盤算,也顯示這次決策對「國家安全」有益,但兵役過短已是沉痾,蔡政府選在執政第七年進行改革,或許是趁議題發酵,借東風之勢,仍不免有選舉考量優先的感嘆,畢竟中共軍力擴張與威脅一直以來都是「現在進行式」。「選票」是民主國家體制的矛盾(既是優點也是缺點),期許未來執政者(或團體)在任何政策的推動,都能站在「國家利益優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之原則上,理性評估與規劃。

:臺灣兵役「恢復一年期義務役」的決策倚仗?
兵役過短已經是長期公共議題,蔡英文卻選在執政第七年進行改革,不免認人懷疑其中仍有選票的考量。(資料照,柯承惠攝)

國防關鍵問題不容忽視

人口負成長對國防人力的影響、後備制度效益疑慮等,是維持國防力量不可忽視的關鍵問題,期政府能有所進展。不可冀望他國保證,當付出「代價」大於「利益」時,一切保證都將會改變,畢竟歷史上已留下太多不光彩的紀錄。中共長年不斷加速提升軍備,已悄然對臺灣民眾種下另一種「克蘇魯恐懼(不可匹敵的『絕望』導致『放棄』抵抗)」,我們必須坦然面對現況,用「常備軍事力量」抗衡中共軍力,就資源條件來看並不現實,唯有讓中共感受到,對臺開戰將會付出高於利益的「代價」,才能有效「嚇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